常见问题欢迎来到大学堂论文网,权威的论文代写、论文发表平台,服务论文行业十二年,专业为您提供论文代写代发服务
点击咨询韦老师  点击咨询李老师
范文期刊如找不到所需论文资料、期刊 请您在此搜索查找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哲学论文 >

我国传统价值观念“八德”探究

发布时间:2019-09-29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传统价值观念源远流长,几乎人人耳熟能详,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成为全民族的精神财富。从语源学角度探讨上述观念,能够更好地了解古人的所思所想,探寻传统价值观念产生的时代背景及渊源流变,从而拓宽大众视野,深化其对国学的认识和理解。
  
  一、孝
  
  孝是人们对待长辈的基本行为准则,被称为“百德之首,百善之先”.《孝经   开宗明义》:“夫孝,德之本也。”孝首先是子女对父母的态度,作为子女必须始终尊亲敬老,并承担起赡养父母的责任,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说文》:“孝,善事父母者。
  
  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 ”从字形看,像是子女搀扶老人或背着老人。为保持字形结构的平衡匀称,“老”的形体被省略,称之为省形现象。
  
  在《论语》中,“孝”字共出现了 19 次,这足以反映儒家学派对孝的重视。如《学而》:“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将孝道列为做人的根本,在人生价值观中处于首要地位。《学而》另有,“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孝不仅表现在对父母物质生活条件的满足,还要表现在人生目标、处世原则和人际交往等各个方面,真正做到了不违父母之命,才能称得上孝。因此,有学者认为,“孝”字结构中“老”居上,子居下,表现了子女对父母事业和意志的传承。《说文》有言:“子承老也。”这是从更深层面上对孝的理解。当然,要真正落实孝,有时也不容易。《为政》:“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孝敬父母、长辈应是发自内心的感恩,不厌其烦,真诚服侍,即使被误解,也要提供微笑服务。
  
  二、悌
  
  悌的含义存在广义和狭义之分,从狭义来看,悌是悌敬,指兄弟友爱,相互帮助;从广义上来看,悌是指对待朋友应有兄弟姊妹之情,这样人与人之间才能消解误会或矛盾,相互友爱谦让。悌是“弟”的后起字。换言之,悌敬之义,早先是用“弟”字表达的。《论语·学而》有言:“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又言:“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
  
  两个“弟”都表示“悌敬”,即弟弟对兄长的敬重。弟,甲骨文作“ ”,金文作“ ”,小篆作“ ”.
  
  《说文》曰:“弟,韦束之次弟也。”意即用牛皮束物的次序。林义光《文源》解释甲骨文的构形说:“从弋,乙束之。”[1](P736)意指把木橜插在地上,用韦条缠束,自然有一个先后顺序。缠在后面的,可以用来喻指出生时间在后的“弟”.孔子非常重视“悌”,将其与“孝”并提,认为是做人、做学问的根本。孝悌不是教条,而是培养人性光辉的爱,是中国文化精神的实际体现。其他儒家经典也强调悌的精神。如《孟子?梁惠王》说:“申之以孝悌之义。”贾谊《道术》说:“弟爱兄谓之悌。”悌的精神在语言交际领域也得到了反映,如“悌达”表示“敬爱和顺”,“悌睦”表示“和睦”,“悌友”表示“兄弟姊妹间亲密和睦”,这些词语,都展现了国人正直向上的情操和价值观念。
  
  三、忠
  
  “忠”的字义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发展演变过程。古文字作“ ”.《说文》:“忠,敬也。尽心曰忠。”意指肃敬并尽心尽意。古文字的形体展现的是标有族徽的一面旗子。当一个人总是把族徽之旗装在心中时,他就是一名忠诚的家族成员。初期的“忠”本指在与人交往时能真诚相待,替人办事时能尽心尽力。《论语》中多有这类用法。如“为人谋而不忠乎”(《学而》),“忠焉,能无诲乎”(《宪问》),“忠告而善道(导)之”(《颜渊》)等,说的都是待人要尽心尽力。《孟子   縢文公上》也说:“教人以善谓之忠。”将“忠”的这种理念和行为扩展开去,就演变为对家族、百姓或民族、国家的忠诚、尽心尽力。《左传   昭公元年》的“临患不忘国,忠也”,指出对国家的忠诚。《左传·桓公六年》的“上思利民,忠也”,说明即使处于国君的尊位,也要把百姓放在心上,履行尽忠的职责。忠作为一种优秀的品质,深深地内化在国人内心,屈原、岳飞、文天祥这些民族英雄,精忠报国,至死不渝,因而深受人们敬仰。人们还对一些具有专一特点的事物冠以“忠”字,如橄榄又称“忠果”,向日葵又称“忠客”,乌鸦又称“忠乌”,都表现出对忠作为传统价值观念的高度肯定。随着封建王权统治的逐步强化,“忠”的表意重点开始发生偏移,“忠君”观念产生并日益占据上风。《论语·八佾》中,孔子讲到君臣关系的侧重点时指出:“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意指臣子对国君要忠心耿耿,竭尽心力。
  
  到了后来,这种观念几乎演变成“忠”的核心意义。
  
  词语中不仅出现了“忠臣”,而且出现了表示忠君美德的“忠懿”(《魏书   南安王桢传》),表示尽忠勋绩的“忠勋”(《后汉书   桓帝纪》),还产生了表示忠臣中品德最高的人的词语即“忠圣”.《史记 乐毅列传》中的“故纣负桀暴之累,二子不失忠圣之名”将忠君观念推向了极致。
  
  四、信
  
  信,古文字作“ ”.《说文》:“信,诚也。”字从人,从言,表示人所说的话应真诚可信,说到做到。也就是说,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所言要出于至诚,重诚信,重承诺,不虚伪。异体字从言,从口,构意相同。或作从人,从心,表示所言要出于真诚,发自肺腑。这些都表现出国人正直向善的价值期待。儒家学派非常重视信的理论价值与实际应用。《论语》中记载了不少材料。如《学而》中的“主忠信”,将忠信并列为道德的核心内容,“与朋友交,而不信乎”,把守信视为曾子“每日三省”的重要一项;《公冶长》中孔子说: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孔子历来被国人视为圣贤,其道德修养几乎是全方位的。但他自己却选择“忠信”作为自我评价、自我肯定的中心内容;《述而》:“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与人交际时的讲究信实,是孔子四大教学内容之一。
  
  从上述材料足以看出,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对“信”的极端重视。作为儒家学派重要的传承者,孟子也强调信的道德价值。如《孟子?梁惠王上》:“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此言人们只要坚守孝悌忠信的精神,就能转化为物质力量,面对强敌,就能无坚不摧,克敌制胜。古代还流传着守信重诺的典范,如“延陵挂剑”“尾生抱柱”等,告诉人们:
  
  即使面对死者也要坚守信诺,即使牺牲性命,也应兑现诺言。体现了国人世代传承的“守信”价值观念。
  
  五、礼
  
  从今人的角度看,礼是礼节,指见人要有礼貌;要遵守各项规定,遵纪守法;见了师长、父母、朋友要表达敬重之情,等等。但从语源的角度讲,上古时的“礼”
  
  并非如此,而是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古文字中,礼尚无“示”字旁,小篆作“豊”.饶炯《说文解字部首订》:“凵者,器也。艹者,实也。”[2](P6)这是说上部是容器中盛着金玉等物品,下部为食物“豆”,“金玉”和“豆这些贵重东西都是祭祀神灵祖先的祭品。因此,”祭祀“说成为礼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王国维的《观堂集林   释礼》就将礼的本义归结为”祭神以祈福“.
  
  1乃以器名为事名,凡升降、拜跪、酬酢、周旋诸仪,亦谓之豊,又旁加’示‘以别之。”礼仪制度是不断发展的,逐渐形成了一个系统化、程式化的庞大体系,称为“吉、凶、军、宾、嘉”.尽管如此,祭祀之礼,即“吉”礼仍占据首要位置。以国家层级举办的祭礼就有:
  
  (1)祀先代帝王如黄帝、尧、舜等;(2)祀先圣(孔子)先师(颜回)之礼;(3)藉田与享祀先农(神农氏)之礼;(4)亲桑与享祀先蚕之礼;(5)五祀之礼;(6)享禖之祭;(7)腊(zha,去声)祭,等。民间祭祖祀神蔚然成风。《论语》中也有不少相关的记载。
  
  如《学而》中的“慎终追远”,《为政》中的“祭之以礼”,《八佾》中的“祭如在,祭神如神在”,等等。有一次,子贡要把每月初一祭祖用的活羊舍去不用,当即受到孔子的批评:“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由此足以看出,祭祀在礼的体系中的关键地位。
  
  六、义
  
  义,按照今天习惯的说法,义就是人要有正义感,有见义勇为精神。无论谁遇到困难,都要出手相助。
  
  对朋友要有道义,大公无私,助人为乐,而绝无企图之心。而从语源的角度去考察,“义”的初义并非如此。
  
  义,繁体字作“义”.甲骨文作“ ”,从羊从我,会意。
  
  羊在国人心目中,是温顺善良的动物,小羊吃奶时“跪乳”,也被人们解读为“知孝”.古时炎帝又以羊为图腾。一些以“羊”构成的汉字如“美,善,祥”等也都含“美好”之意。“我”被学者们解释为带齿的农具或兵器。因此,二者配合,“义”字可以表示一个人的仪容,既端庄威严,又透着善良温存。许慎《说文》也认为:“义,己之威仪也”,也就是一个人的仪表。
  
  这个意义后来写作“仪”,而“义”转而表示一种精神。
  
  什么是“义” 《中庸》:“义者,宜也。”《释名》:“义,宜也,裁制事物,使各宜也。”可见,“义”的本义即“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也指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例如:见义勇为;义不容辞。《论语》中 24 次提及“义”.
  
  如《里仁》中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阳货》中的“君子义以为上”,《宪问》中的“见利思义”和“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都表现出孔子对义的道德价值的重视。孟子则对“义”作了新的阐释。《离娄下》:“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梁惠王上》:“王何必言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学界认为,孟子具有“以义制利”的价值观,他重义而不轻利,但反对见利忘义。这种价值观追求的“利”,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民本主义”,契合他的“民贵君轻”思想,在历史上是相当可贵的。
  
  七、廉
  
  一看到“廉”字,人们就会立刻将它与“廉洁”联系起来,表示能面对物质的诱惑,不起贪求之心,不起占便宜之心,大公无私,但很少考虑“广”这个表示房屋类的形符与“廉洁”是否存在联系。《说文》:“廉,仄也。”徐灏《段注笺》:“仄,谓侧边也。”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堂之侧边曰廉。”从字的本义角度,应排除“廉”与“廉洁”义的联系,表示“廉洁”义的“廉”只是一个假借字,它的本字是“覝”.覝,《说文》:“察视也。”邵瑛《群经正字》:“此盖廉察之廉之本字。”《汉书·高帝纪下》:“且廉问。”唐颜师古注:“廉,察也。
  
  廉字本作覝,其音同耳。”“廉察”,本指“视察,考察”,也指唐代以来对观察使或职权与之相当的官员的简称。后来又表示“廉洁明察”.《宋史?选举志四》:“请诏监司、郡守,条上剧邑,遴选清平廉察之人为之。”
  
  不过,从“廉”字本身来考察,尽管其本字与“廉察”无关,但它具有“棱角”义,由此生发出“比喻人的秉性方正、刚直”义,又能表示“不苟取,不贪”.《汉书贾谊传》:“一寸之地,一人之泉,天子无所利焉,诚以定治而已,故天下咸知陛下之廉也。”这里的“廉”也应是对“覝”的借用,其历史亦很久远。
  
  八、耻
  
  耻,表示“羞耻”,是在蒙受羞辱后表现出来的负面心理状态。但知耻之心,人们都应具备,凡是不符合道德的事,凡是违背良心的事,绝对不能做。人如果没有羞耻观念,那就与禽兽无异。人如果知耻,则是自尊的表现。耻,从耳,止声;异体字作“耻”,从心,耳声,均为形声字。《说文》:“耻,辱也。”由于是一种心理活动,所以从“心”.“耳”是声符,似也隐含一定的意义。而在“耻”字中,“耳”则充当形符。
  
  羞耻的感觉与耳朵有什么联系呢?曾有学者指出,古人对子女进行教育,常常“耳提面命”,对犯了过错的孩子有时甚至提捏其耳朵进行惩罚。这种世代相传的教育,在国人的心灵深处逐步形成一种心理状态,一旦不小心犯了错误,经人指出时,就会面红耳赤,羞愧难当。古代文献中关于“耻”的论述也很多。如《礼记   中庸》:“知耻近乎勇。”知道了错误就去改过,为所当为,正是勇的表现。源自《论语》的成语“行己有耻”,指一个人行事,凡自己感到可耻的,就不去做。
  
  《谷梁传   襄公二十九年》:“君不使无耻。”任用官员必须选用那些真诚且善恶分明的人担当重任,这样的人能不辱使命,使事业获得成功。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古称“八德”,是人人必须坚守的道德底线和做人根本,表现了国人昂扬正气的价值观念。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应将“八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开展教育活动,以全面提升人们的思想境界和精神文明水平。
  
  参考文献
  
  [1]林义光 . 文源[A]// 汤可敬 . 说文解字今释[M]. 长沙:岳麓书社,1997.
  
  [2]饶炯 . 说文解字部首订[A]// 汤可敬 . 说文解字今释[M].长沙:岳麓书社,1997.

 

TAG标签: 八德     观念     价值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