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问题欢迎来到大学堂论文网,权威的论文代写、论文发表平台,服务论文行业十二年,专业为您提供论文代写代发服务
点击咨询韦老师  点击咨询李老师
范文期刊如找不到所需论文资料、期刊 请您在此搜索查找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发布时间:2019-09-29


  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出台,掀起了小学语文教育改革之风。有些地方小学语文教学在不断探索、创新的同时却走向了另一个误区。课堂中随处可见感悟、演讲、小组合作等变幻多端的活动方式,以期引导学生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达到对文本的自由解读和自主学习。两个课时的语文课,传统的语文文字训练的时间被大大缩短,结果是当我们一味追求人文性教育的同时,过度弱化了语文的工具性,导致语文教学出现了空洞浮泛,使人文素养的渗透与提高变得没有意义。

  因此,加强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本身是正确的,但是我们不能以突出人文性为借口,将语文课堂异化而等同于思想品德课、欣赏课。如何走出语文课堂“泛人文教育”的误区,这就需要教师对语文教学的本质有一个理性的思考,正确认识人文性的内涵,并且要准确地把握工具性和人文性之间的“度”.

  一、准确解读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人文性”

  到底什么是人文性呢?有人说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是指语文教育教学中的文化特质---文化知识和文化精神的体现。有人说人文性就是语文课里面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定性为一种属性就是人文性。那么什么是人文精神呢?有人说,所谓人文精神就是一种人本精神,就是一种人道精神。人文就是人本的一种文化,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强调人的本体精神,强调人的主体性。

  而人文性的内核即人文精神,是一种基于对人之为人的哲学反思之上的批判态度和批判精神,是一种自由的精神。语文课程中的人文性至少包括三层意义:①体现人文之“文”.强调用语文课程所特有的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进行熏陶感染,拓展及深化学生的精神领域,对学生的人文精神固本厚根,包括增强民族认同感、爱国教育、美好的道德品质、有社会责任感等。②追求自由的精神。强调个人 (特别是学生) 的自由与尊严,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自由及自主,把选择权还给学生,精心呵护,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反思、怀疑的精神。③强调每个人独特的生命价值,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差异性和多样性。在教学中要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二、如何正确看待语文教学的“工具性”

  1949 年以后,以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等为代表的语文教育家和语言学家把语文的性质定位于工具性。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文是工具,这个工具既是生活的工具,又是思维与交际的工具,是其他学科的工具 (基础),还是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工具。叶老认为国文教学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了解文字和运用文字的能力,他一直强调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强调全面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叶老还强调,语文教育的任务就是在听说读写方面培养技能、形成习惯,使技能训练成为习惯,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语文就是通过对文字的运用和积累,才让它富有了生命,传递了思想。

  三、实现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统一的途径

  1.不要刻意让“人文教育”成为语文课堂的必要环节

  语文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该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这段文字向我们阐明了,我们在开展人文教育的时候,不应该只将人文教育的落脚点放在课堂之上,而是要从课堂、课后、生活中去贯穿。让学生在生活中将自己从课本上理解到的人生观、价值观,结合生活实践,树立起良好的品质和精神。反之,当学生从生活的点滴中逐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之后,我们在语文课堂上,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运用正确的品读方式并结合自己的道德价值观的经验,个性化地解读课文。

  这样既训练了学生正确品读文字的能力,感受中华文字的无穷韵味,又潜移默化地熏陶了学生的道德品质。

  让人文教育通过课堂细节培养学生的学习技能。如此,才能将人文教育落在实处,不显造作和浮夸。

  2.把语文课堂目标聚焦于课本

  教学本身就应该以课程为基点,关注学科规律,重视教材,探究教法。语文课程也不外乎于此。因此,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以教材为中心,深挖教材,创新教材。只有吃透了课本,才能确定一条清晰的教学主线,张弛有度地引导学生。首先,讲究“读”的技巧。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是我们有限的课堂时间是无法做到书读百遍的,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巧设读书的方法,抛出适当的读书技巧,告诉学生在初读、细节读、整体读文本时,应该关注哪些问题,从哪个角度去品读。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学会写作技巧的同时感受到课文中的深层情感,快速地帮助学生对课本内容产生共鸣。其次,做到训练有“度”.第一层“度”的含义是一定要做到训练应达到一定的程度。当学生通过语言表达,结合自身对文本做出了一定的解读之后,发现了语言文字的美之处的时候,一定要当堂有机结合,让学生完整地表达或者书写记录并运用语言。第二层“度”的含义是要做到训练张弛有度。

  只重练,不重导,重复训练是没有意义的。阅读教学在科学有序的读之后,可以“水到渠成”地适当练习运用语言文字。如此,把握好训练的“度”,就能让学生在语言思想收获的同时提高运用文字的能力,做到真正的“润物细无声”.再次,就是要紧密地结合课本,拓宽学生的视域,让课外和课内达到结合。从积累到沉淀,让学生先通过工具性的方式一次次与文本产生思想碰撞,最后慢慢积淀,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身心,凸显出语文教育的人文性。

  3.解读学生,尊重个体

  在传统的课堂中,教师总是以自己为中心,滔滔不绝地满堂灌,让学生跟着自己走,想自己之所想、答自己之所问,导致课堂上师问生答、师讲生记、师令生从,课堂活动匮乏,学生的智慧与个性被压抑乃至衰减。因此让很多教师都感觉语文教学难。

  而如今的语文教学,由于形式主义和浮躁现象的干扰,出现了不少背离教学目标华而不实的情况。最大的倾向性问题是“得意而忘言”,一味注重内容理解、人文感悟,忽视语言的理解和运用,甚至以“得意”为唯一目标,忽略语言的学习。具体表现在教学中,就是我们很多的教师为课文所累,总是想尽办法去分析,衍生出很多“高深”的东西,比如思想含义、知识要点等。给人感觉太深奥、太高不可攀。使学生认为语文难学。

  这些失衡的做法,不仅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长此以往会把语文掏空。因此,很多专家、学者都提出“简简单单教语文”.什么叫“简简单单教语文”呢?就是简化课堂教学步骤,给学生留有空间,让学生有时间读书、思考、探究,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才能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学科特点。教师应该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即要把课堂教学建立在一个全新的基点上,这就是要以生为本,始终关爱学生的生命发展,在课堂教学中体现素质教育的本真,让学生能在自由的语文体验中提升语文的实践能力。

  语文作为承载祖国语言文字的载体,必然具有工具性。然而,如果教学中只注重其工具性,语文课就会像一潭死水,就会像一棵干枯的树木,没有生机。

  最后,学生一定会远离语文,厌恶语文课,甚至讨厌语文老师。智者马上发现其缺失,提出教学应注重人文性。这一提法给课堂注入了活水,让课堂充满了活力,学生欢呼,教师惊喜,可惊喜之余又进入了困惑,只有将语文课堂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才能让我们的课堂变得有血有肉、有滋有味,课堂才能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教师追梦的场所,才能真正搭起师生心灵对话的桥梁,才能真正构筑生命活动、精神活动的沃土!

TAG标签: 人文性     工具性     语文教学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