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 2011 版) 》( 以下简称为《课程标准》) 指出,音乐审美是指对音乐艺术美感的体验、感悟、沟通、交流以及对不同音乐文化语境和人文内涵的认知。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有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小学低段,这种能力的培养显得尤其重要。那么在小学低段音乐教学中,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呢? 结合去年到基层学校实习的情况,我谈点个人拙见。
1 在情景中体验,建立音乐欣赏的兴奋点
小学低段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具有好奇、好动和模仿力强的特点。在上这音乐欣赏课时,教师结合儿童的年龄特征,运用多种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所表达的内容,建立音乐所表现的形象,捕捉乐曲所表达的情感,特别注重学生对音乐的情景体验,有效地建立和巩固欣赏的兴奋点。( 1) 通过动画形象展现美,激起学生的兴奋点。众所周知,小孩喜欢动画形象。如果把音乐作品用卡通的形象展示,将生活现象用视觉、听觉表达出来,就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眼、耳等感官,刺激孩子大脑,产生音乐想象,达到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教师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应尽量运用多媒体教学,让孩子们在直观、生动、形象中欣赏音乐作品。例如,我在教学《劳动最光荣》这课时,我准备了动画课件,运用电子白板展示。当屏幕上出现了戴眼镜的太阳公公、在红花绿叶间采蜜的蜜蜂和在花丛中翩翩起舞的蝴蝶等形象时,孩子们瞪大了眼睛,情不自禁地发出: “哇,好美呀! ”的赞叹声。通过这种教学手段有效地激起了学生的音乐兴奋点,学生情绪高涨,学习兴趣浓厚,从而喜欢上了音乐课。( 2) 在肢体运动中感知美,巩固学生的兴奋点。低段学生活泼好动,在音乐欣赏课的教学中,我充分发挥肢体运动的优势,让孩子的手、脚、脑等器官都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去,帮助孩子们感知音乐作品的节奏、速度、力度和情绪,获得良好的音乐体验效果,始终以兴奋的状态投入到整个音乐课堂,以巩固学生音乐欣赏的兴奋点。1) 在律动中体验节拍,感受不同的风格。律动,就是儿童随着音乐节拍,进行有节奏动作的一种活动。它作为一种教学手段,经常被用来帮助儿童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训练孩子的韵律感和节奏感。例如,在教学感受歌曲的力度时,我选取了《摇篮曲》和《假如幸福的话你就拍拍手》作为教学素材。我先让孩子们闭上眼睛听《摇篮曲》,接着让孩子们做怀抱婴儿的动作,嘴里轻声哼唱,并跟着音乐律动。最后我播放《假如幸福的话你就拍拍手》这首歌曲,让孩子们跟着音乐节奏拍手、拍肩、跺脚,适时相机点拨,引导孩子们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总结出了这两首歌的不同特点: 第一首具有轻、柔、缓的风格特点,第二首具有欢、快、活的风格特点。但是音乐教师要注意,在律动的过程中要经常变换方式,才能有效地反复刺激孩子的兴奋点,避免学习疲劳。2) 在打击中感受真实,加深对乐曲的理解。音乐是听觉的艺术,从感觉到知觉,不仅感受歌曲,而且要知道音乐表现的内容及其音乐形象,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小学低龄音乐欣赏教学中,运用打击乐器教学,可以帮助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例如。在欣赏德国作曲家韦伯的作品《青蛙音乐会》时,我让孩子们用哨子、圆舞板、碰铃、沙球分别模仿了蟋蟀、青蛙、金玲子、纺织娘的乐声,加深了孩子们对乐曲的感受和理解。
2 注重音乐的综合性,找准音乐欣赏的着力点
《课程标准》指出,学科综合应突出音乐艺术的特点,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构建起与其他艺术门类及其他学科的有机联系,在综合过程中对不同艺术门类表现形式进行比较,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深化学生对音乐艺术的理解。因此,在小学低段音乐教学中,应该发挥不同学科的优势,找准音乐欣赏的着力点。
( 1) 音乐与绘画有机结合,着力感受音乐的形象美。音乐是艺术,艺术是相通的。在小学低段音乐教学中,如果将音乐与美术中的绘画有机结合,就会让孩子们真正畅游在艺术的殿堂里,尽情地享受。例如,在教学欣赏《春天在哪里》时,我让孩子们拿出彩色笔,边听边在纸上描绘出自己体会到的春景图。顿时绿的草、红的花,飞的鸟、游的鱼和田里耕种的人们映入眼帘,描上弯弯的小河,添上树梢的小鸟,仿佛河水和鸟儿都唱起了快乐的歌儿……通过描绘“春景图”这一活动,学生感悟到了春天的美就在自己的心头里。这样不仅陶冶了孩子们的情操,而且净化了孩子们的心灵,也让孩子们感受到了音乐所表现出的形象美。
( 2) 运用音乐情景表演,着重体会音乐的故事美。音乐剧形式的情景表演,既能够满足低段学生的表演欲望,又能将抽象的音乐具体化,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我在教学时经常用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表演体会音乐所表现的故事美。这种做法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帮助了孩子们对音乐的理解,为塑造美的人格打下了基础。例如,我在教学《猫虎歌》一课时,在学生已经会唱的基础上,我要求学生跟着琴声小声反复哼唱歌曲的音调,体会歌曲的童趣。然后分组活动: 把歌曲的故事情节创编成音乐情景剧。创编好后,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上台表演。他们的表演形象逼真,各具特色,但都集中表现出了猫的神气和狡猾,老虎的威猛与糊涂。通过表演,学生体会到了音乐所表现的故事美。
3 注重音乐的诗歌性,把握音乐欣赏的落脚点
音乐,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其生命力就在于诗言情,歌言志。《课程标准》指出,要在教学中培养和开发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我认为音乐教学的落脚点就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感悟生活,珍爱生活。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音乐的诗歌性,把握音乐欣赏的落脚点。( 1) 注重对歌词的朗诵,体会歌词表现的生活美。传统的歌曲教学,老师往往会为了教唱而教歌词,没有歌词欣赏的环节。在教学中,我将歌唱教学与欣赏教学有机地结合,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大家都熟悉河北民歌《小放牛》,其歌词诙谐幽默,生活气息浓厚。我先让学生反复朗诵歌词。通过反复朗诵,学生明白了这首歌词是借用村姑与牧童一问一答的形式,巧妙地将歌词与现实有机结合,介绍了赵州桥的历史和神话传奇,赞扬了赵州桥设计的新颖和精湛,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华。然后配上轻快的乐曲旋律,让学生轻声吟唱歌词,体会歌词所表现的生活美。( 2) 注重作品欣赏的层次性,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心他人的情感。我在《在钟表店里》欣赏课的教学中,先整体感知音乐,让学生知道是来到了钟表店里,感知了大钟与小钟。然后,我对照投影,分别带领学生欣赏了第一、二、三个音乐段落,感知到钟表转动时的欢乐活泼,工人师傅修理钟表时动作的优美和场面的安静,修好后钟表发出快乐的声音。通过本课的音乐欣赏,学生初步感知了三段式的音乐体裁,培养了他们初步的人文关怀情感,建立起了生动的音乐形象。
因此在小学低段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把音乐欣赏作为重点,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让学生在情景中快乐地学习,引导学生欣赏美、表现美、感悟美、创造美,从而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音乐审美能力。
TAG标签:
低段
小学
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