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教育崇尚道德与法治,注重家庭教育,每一代人在这样的教育氛围中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小学教育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关键阶段,相较于高中生而言,小学生可塑性更强,外界环境很容易影响他们,影响其将来成为怎样的人,有怎样的思想道德品质,情感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学会控制情绪,还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小学情感教育是教师必须重视并予以实践的重要阶段,是教师教学的重任。
一、情感教育的意义
(一)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为了提高小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带领学生参与校外实践活动,充分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小学生接受新事物比较容易,通过带领学生参观美术馆、图书馆或动手劳动等方式丰富学生的见识,培养综合性、创新型的人才,以适应国家转型的需要。在小学教育中应用情感教育是为了让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并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要将正确、有营养的知识、思想教授给学生,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
小学生还未形成明确的三观,对于新鲜事物还处在探索、了解的阶段,再加上小学生的智力、思维还不成熟,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很容易被外界人或物所误导,而情感教学就是培养学生健全的思想意识,指引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所以小学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加强情感教学。
(三)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情感教育是现阶段新运用的一种教学模式,在情感教育过程中,学生能够充分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发挥自己的主体地位。教师可以根据课本内容进行情感教育,比如,在讲古诗文的时候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诗文的理解绘出一幅画,让学生用画表达出自己的情感与想法,每个学生的个性不同,所画出的场景也会不同,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发散思维,在绘画过程中提高学生对诗文的理解,同时还可提高其想象力与绘画技巧。
二、情感教育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考虑学生的情绪,维护学生的自信
在小学教育中,教师要把尊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作为基本原则,关注学生的道德荣誉感、羞耻感、义务感、责任感等。当学生做错事情时,教师不可一味地指责批评,不可使用过激的言语。小学生的心理比较脆弱,教师应当保护学生的自信心,合理教育,在批评的同时不忘表扬其优点;教师给做错事的学生安排一些职务,提升其责任感。通过积极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建立起积极的自我评价,产生积极的"自我接纳",从而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1]。
(二)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在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所以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与教师素质,做到言传身教。小学生对教师有一种崇拜感,而且好奇心较重,会模仿教师的行为举止或穿衣打扮,所以教师在课上保持教师的威严的同时,要与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如在进行《乡愁》教学时,教师就可以采用视听结合法,将自己和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共同体会作者的思乡之苦,由此使师生互相分享情感体验,产生互动交流,进而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
(三)培养小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
小学生管理情绪的能力较弱,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被课堂以外的事物所吸引,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学会放松,过于紧张的学习氛围并不利于学生学习,同时要培养学生的积极情绪,指导学生学会控制和管理情绪,及时调整自己学习时的状态,克服心理障碍,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四)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
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常常忽视了学生的想法,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更容易使学生记忆知识,所以构建一个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很重要的,不仅能调动学生情绪,还能提高课堂质量,鼓励学生勇于提问,互相解疑,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了解到学生的想法,及时指导学生。
(五)班集体活动中的情感教育
为了使班级更加团结,教师可以每周开一次班会,班会内容可由教师决定也可由学生决定,让他们觉得自己是被尊重的,这样可以提升学生兴趣与参与度;班会内容可以以学习为主也可以是一些游戏活动,让所有学生都能参与进去。情感教育是为了提升学生交流表达能力,通过游戏能够促进教师与学生间的交流,建设一个温暖和谐的班集体,提高班级的团结与凝聚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结语
情感教学能够提升小学生交际能力、口语能力与智力水平,还能提升小学生的综合能力。所以情感教育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是对教育的促进与发展,教师应把握好学生的特点并结合情感教育的优势,为国家、社会培养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林琳.对情感教育在小学教学中的思考[J].学周刊,2013(3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