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问题欢迎来到大学堂论文网,权威的论文代写、论文发表平台,服务论文行业十二年,专业为您提供论文代写代发服务
点击咨询韦老师  点击咨询李老师
范文期刊如找不到所需论文资料、期刊 请您在此搜索查找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哲学论文 >

孔门弟子“问仁”的对话研究

发布时间:2019-09-29

 

  “仁”是孔子之学最核心的一个范畴,在《论语》中有多次弟子“问仁”的语录,孔子“因材施教”,对弟子的“答仁”之内容每每不同。在以往的研究中,学者往往视“仁”为一种德性,因此下意识地认为孔门弟子与孔子关于“仁”的问答,就是纯粹在进行德性的教与学。而冯达文与郭齐勇老师在《新编中国哲学史》中提出了一个新的维度:“在孔子看来,‘仁’不是一个抽象概念,‘仁学’不是一套抽象理论。在《论语》中,除仁者‘爱人’的提法之外,孔子还有关于‘仁’的许多提法。这并不表示孔子的思想是零散的。这恰恰说明,孔子所推重的是‘仁’的践行,关注的是在人的日常具体行事中,在处处指点为‘仁'.”[1]
  
  在冯、郭两位老师的研究下,“仁”与生活实践紧密相连,他们把“仁”从道德的形上学拉回了日常具体行事。《论语·颜渊》载有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司马牛追问:“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孔子回答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魏何晏引孔安国注曰:“行仁难,言仁亦不得不难矣。”言语本身是一种活动,孔子在告诫司马牛在“言仁”时应谨慎的同时,教诲弟子“行仁”的艰难。言与行充斥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之中,通过司马牛的“问仁”,我们可以说,在这则对话中,仁是一种关乎实践的德性。笔者本文的论点建基于冯、郭两位老师的观点之上,提出孔门弟子的“问仁”均与政治有紧密的联系(除司马牛问仁),我们甚至可以说,弟子的“问仁”就是在“问政”.
  
  一 颜渊“问仁”
  
  “颜渊问仁”时,孔子的回答是“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从“请事斯语”四字可以判断,颜渊此处的“问仁”可以说是“问为仁”,因此此章揭示的是仁德与行事的关系。受限于颜渊不仕的历史事实,既往学者更倾向于揭示此章的修身意义,宋朱熹指出:“为仁者,所以全其心之德也。盖心之全德,莫非天理,而亦不能不坏于人欲。故为仁者必有以胜私欲而复于礼,则事皆天理,而本心之德复全于我矣。”
  
  宋明先哲重在儒家心性理论的阐发,在他们的视阈中,不仕的颜子,穷居陋巷而不改其乐,颜子一定是一个不欲入仕、一心修身的儒者。然而,通览《论语》,我们可以发现,颜回并不是一个只求反躬自省的学者,他同时是一个有意平治天下的君子。《论语·卫灵公》载有颜渊问为邦,孔子的回答是:“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
  
  郑声淫,佞人殆。”由此可见,颜渊在此思考的是政治制度的建构问题。另据《孔子家语·颜回》的记载:鲁哀公问于颜回曰:“子亦闻东野毕之善御乎?”
  
  对曰:“善则善矣,虽然,其马必佚。”……颜回对曰:“以政知之,昔者,帝舜巧于使农,造父巧于使马,舜不穷其民力,造父不穷其马力,是以舜无佚民,造父无佚马,今东野毕之御也,升马执辔,衔体正矣,步骤驰骋,朝礼毕矣,历险致远,马力尽矣,然而犹求马不已。臣闻之,鸟穷则啄,兽穷则擭,人穷则诈,马穷则佚,自古及今,未有穷其天下而能天危者也。”
  
  这是记载颜回为仕能力最具体的一则材料,通过东野毕之御马,颜回就能看出其马必佚的原因,从而联想到一系列为政之措施,得出要善御天下不能过度地劳役人民,作为君王要推己及人,行仁德的政治,这样天下才会定于安逸。颜渊从一匹马的状态而能兴发为政之本质,可见其对政治的理解极为深刻。此外,在《论语·公冶长》中记载,“颜渊,季路侍。子曰:’盖各言尔志。‘子路:’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敞之而无害。‘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黄绍祖先生认为:”愿无施劳,安人之志也。既无伐善,又无施劳;内以修己,外以安人,成己成物之道,不可偏废也。
  
  其无伐善,是内以修己之道;无施劳,是外以安人之道。颜渊的这一观念秉持了儒家思想的为仕之方法,由此可见颜子政治抱负的博大。而《孔子家语·致思》的记载让我们再次领略了颜回的为政抱负:
  
  孔子北游于农山,子路,子贡,颜渊侍侧。孔子四望,喟然叹曰:“于斯致思,无所不至矣。二三子各言尔志,吾将择焉。”……颜回对曰:“回闻薰莸不同器而藏,尧桀不共国而治,以其类异也。回愿得明王圣主辅相之,敷其五教,导之以礼乐,使民城郭不修,沟池不越,铸剑戟以为农器,放牛马于原薮,室家无离旷之思,千岁无战斗之患。”
  
  颜回心慕理想的政治,愿辅相明王圣主,他的努力治学并不只是求得内心的安顿,亦是在为自己的出仕打好基础。可惜颜渊过于勤奋苦学,以致英年早逝,其出仕之理想也付诸东流。根据《论衡·效力》的记载:“颜氏之子,已曾驰过孔子于涂矣,劣倦罢极,发白齿落。夫以庶几之材,犹有仆顿之祸,孔子力优,颜渊不任也。”
  
  颜渊是孔门弟子中最好学的,孔子甚至说弟子中只有颜回是好学的,然而颜子不惧疲倦地学习最终早丧,孔子曾这样评价他:“惜乎!
  
  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颜渊居“德性”科之首,他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也是对孔子仁学践行最好的弟子,夫子称只有颜回和自己做到了“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基于上述分析,我们有理由相信颜渊此处的“问仁”不仅是对道德修炼的恪守,同时也内蕴着他对天下实现礼制,天下归仁的政治理想。对此,宋王应麟在《困学纪闻》中指出:“孔门独颜子为好学,所问曰‘为仁',曰’为邦‘,成己成物,体用本末备矣”,[7]在孔子的仁学思想中,道德是体,政事是用,二者相即不离。
  
  二 樊迟“问仁”

 

    《论语》有“樊迟问知”章,孔子的回答是:“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而“樊迟问仁”,孔子又说:“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仁义法》中指出:“孔子谓冉子曰:’治民者,先富之而后加教。‘语樊迟曰:’治身者,先难后获。‘以此之谓治身之与治民所先后者不同焉矣。”
  
  在董子看来,孔子对于樊迟问仁的回答旨在要樊迟做好修身。笔者不同意董氏的观点,孔子在培养弟子的过程中,通过提高弟子的德性,使他们成为合格的为政者。因此,孔子与弟子关于“仁”的问答,都存在着背后的教学目的,即“修德以取位”.在孔子的哲学思想中,修身与为政是一个统一体,修身是为政的前提,为政是修身的目的。清王闿运在《论语训》中反驳了董仲舒关于孔子答樊迟问仁旨在修身的观点:“此问为政之知仁,故以务民不惑为知,言不以姑息为仁。先令民为其难,乃后得其效。董仲舒言治身,非也。”
  
  王闿运的观点与笔者是一致的,在“樊迟问知”章中,樊迟的“问知”与“问仁”是在“为政”话题中展开的,孔子的回答是根据樊迟的特点给予的“为政”的解答,在这一章中,“知”与“仁”都具有深刻的政治内涵。
  
  而当樊迟先“问仁”再“问知”时,孔子的回答有所不同。宋朱熹《论语集注》有言:“爱人,仁之施。知人,知之务。曾氏曰:’迟之意,盖以爱欲其周,而知有所择,故疑二者之相悖尔。举直错枉者,知也。使枉者直,则仁矣。如此,则二者不惟不相悖,而反相为用矣。‘”
  
  在朱子看来,樊迟的未达并不是对孔子的“答知”的疑惑,而是对如何联系“答仁”与“答知”的困惑。孔子面对樊迟的困惑,继续引导他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孔子的这番陈述在《论语·为政》中也出现过,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孔子的意思是要举用正直的人为官,使不正的为政者步入正途,这毫无疑问是对具体政事的指导。任用正直的人为官必然达到“爱人”的目的,基于此,樊迟在此章的“问仁”与“问知”并行不悖,都是对于为政的阐发。
  
  在《论语·子路》中再次出现樊迟问仁,孔子答以“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龟山集》记载胡德辉发现此章与子张问行章“其义甚类”,“或说’问仁‘乃’问行‘尔,字之误也?”
  
  杨时是这样回答的:“学者求仁而已,行则由是而之焉之者也。其语相似,无足疑者。
  
  在杨时看来,此章与《论语·卫灵公》的”子张问行“章语意重合,因此此章的”问仁“就是”问行“.这又印证了在孔子的思想中仁德与践行是一致的。在”子张问行“篇中,孔子告诉子张:”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子张深以为然,将其写在了书帛之上。孔子办学是培养有志为官的君子,孔子的弟子都有积极入仕之心,因此弟子的问行不纯粹是日常之生活行事,行更深刻的内涵则是政事。所以樊迟在此处的”问仁“亦与政事息息相关。
  
  三 其他弟子”问仁“
  
  《论语·阳货》载有”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
  
  ”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对于这章孔子的回答,与其说是在回答”仁“,不如说是在回答”仁行“.孔子这里所凸显的恭、宽、信、敏、惠五种德行与上一部分结尾的”子张问行“有重合之处。钱穆先生曾指出:”此章孔子答语乃似答问政,与答问仁不类。或说此乃问仁政,然亦不当单云问仁。“[12]
  
  因此,这一章的子张”问仁“,实际上就是在”问政“.
  
  而关于《论语·颜渊》”仲弓问仁“一章,《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载有”仲弓问政“,[13]其后的孔子曰:
  
  ”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与《论语》的记载有重合之处,当是同一次对话的不同记载。这里的”仁“与”政“可以相互置换,体现了孔子仁学与为政思想的相交之处。孔子的教学并不是纯粹的道德宣喻,在道德宣喻的背后是孔子对弟子积极出仕,铁肩担道的热切批判。在这则对话中,我们捕捉到了一个关键词--”邦“.我们可以说,在《论语》对话中,凡是出现”邦“字的,都体现了孔子对国家治理的深切关怀。在《论语·卫灵公》中载有子贡问为仁一章,孔子的回答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子贡的问话是很明确的,如何做到仁?而孔子的回答则是在邦国之内,努力配合大夫中之贤者的工作,并与士人中的仁者交朋友。做到了这些正是践行仁的基本行为。
  
  综上所述,《论语》中涉及孔门弟子”问仁“的对话,除司马牛”问仁“不能做出确切判断之外(体现”问仁“即是”问行“),其余几则都揭示了”仁“与政治的密切关系。笔者在此并不是有意要忽略”仁“的德行意,毫无疑问,德行是”仁“最本质的内涵,然而孔子的仁学并不只是形上学意义上的抽象道德概念,而且兼具了丰富的政治实践意义。孔子有意将弟子培养成”修德以取位“的君子,因此,他对弟子的”答仁“是根据弟子的特点和境况所生发的具有政治意义的实践活动。孔门弟子在学成之后,都有意成为各个邦国的有为臣下。孔子对他们的”仁学“教诲,使他们不仅具备臣下所应有之德,亦具有了臣下所应具有之能。
  
  参考文献
  
  [1] 冯达文,郭齐勇 . 新编中国哲学史 ( 上册 )[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33.
  
  [2] [ 宋 ] 朱熹撰 . 四书章句集注 [M]. 北京:中华书局,1983:131.
  
  [3] 杨 朝 明, 宋 立 林 . 孔 子 家 语 通 解 [M]. 济 南: 齐 鲁 书 社,2013:222.
  
  [4] 黄 绍 祖 . 复 圣 颜 子 思 想 研 究 [M]. 台 北: 文 史 哲 出 版 社,1982:58-59.
  
  [5] 杨 朝 明, 宋 立 林 . 孔 子 家 语 通 解 [M]. 济 南: 齐 鲁 书 社,2013:73-74.
  
  [6] 黄晖撰 . 论衡校释(附刘盼遂集解)第 2 册 [M]. 北京:中华书局,1990:583.
  
  [7] [ 宋 ] 王应麟着 . 困学纪闻 ( 中册 )[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972.
  
  [8] [ 清 ] 苏舆撰 . 春秋繁露义证 [M]. 北京:中华书局,1992:254.
  
  [9] [ 清 ] 王闿运撰 . 论语训·春秋公羊传笺 [M]. 长沙:岳麓书社,2009:43.
  
  [10] [ 宋 ] 朱熹撰 . 四书章句集注 [M]. 北京:中华书局,1983:139.
  
  [11] [ 宋 ] 杨时撰 . 龟山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 [M]. 台湾商务印书馆,1982-1986:252.
  
  [12] 钱穆 . 论语新解 [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448.
  
  [13] [ 汉 ] 司马迁撰,[ 宋 ] 裴骃集解,[ 唐 ] 司马贞索引,[ 唐 ] 张守节正义 . 史记 [M]. 北京:中华书局,1959:2190.

 

TAG标签: 弟子     问仁     孔门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