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问题欢迎来到大学堂论文网,权威的论文代写、论文发表平台,服务论文行业十二年,专业为您提供论文代写代发服务
点击咨询韦老师  点击咨询李老师
范文期刊如找不到所需论文资料、期刊 请您在此搜索查找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哲学论文 >

《练习归乡》中主人公的成长经历探究

发布时间:2019-09-29

  一、前言

  《练习归乡 》的作者李清俊 (1939-2008),凭借于 1965年在月刊《思想界》发表的《出院》登上文坛,并获得“新人文化奖”,在随后的四十多年里,他创作了很多作品,也收获了不少奖项。 以故乡为题材的作品有《雪路》、《南道人》、《鸟鸣未闻》、《练习归乡》等中短篇小说,其中,《练习归乡》最具代表性。 本文以《练习归乡》为研究对象,应用温尼科特的精神分析学理论来分析“训”本身及其症状,进一步探讨故乡和母亲对个体生活和人格形成的意义。《练习归乡》中写道“果园就像是一个精神科疗养院,住着一些患者”

  〔1〕从“都是失乡病患者,都是患者”

  〔2〕也可以看出, 这部小说里的主人公们都或多或少有精神病的症状。

  “训”因为一年一次的骨折事故变得畏手畏脚,不敢活动,整天在床上躺着。 他是失乡人,也是患者。 本稿将应用真性自体、假性自体的理论来分析“训”。

  精神分析学主要研究无意识和意识的关系, 在分析由无意识影响下生成的文学、电影以及美术等艺术,以及文学现象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1896 年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在治疗神经症障碍时引入了以分析家和患者对话为治疗方法的精神分析学。 精神分析学将患者的叙述和零碎的表述进行整理,使之完整一贯,从而分析症状达到治疗的目的。

  分析叙事以及再构成是精神分析的核心, 同时也与文学的本质相关联。 精神分析学在分析文学作品时起到了很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形成了精神分析批评理论。

  二、被骨折困扰的孩子———“训”

  训在三岁到上小学的时候,每年都会发生一次骨折。 医生认为, 虽然训频发骨折, 但是他营养状况良好和骨骼正常。 尽管如此,训的父母还是神经紧张到非常不安,总是担心他会骨折。 所以训每天都躺在床上,每做一个动作都会非常的小心。 根据温尼科特的理论,从外在看,被假性自体所包围的患者在智力方面都能作出正常的反应, 看起来是正常的。 但是事实上他处在强行的压抑着退行的欲求,而且感觉不到自己的非常严重的病态中。 骨折事故的发展过程如下:

骨折事故的发展过程 

  分析图表可以知道, 训在父母的监护下每年都会骨折一次,相反在学校,也就说在没有父母的监护的情况下三年都没有发生过骨折。 而且医院的医生也认为训的身体健康,骨骼状态也很好。 因此综合来看,骨折事故是因为父母而起的。 生理上没有缺陷,应该从精神层面进行分析。

  三、假性自体的强大

  幼儿的人格成长依赖于照顾他的人的感受性和他的成熟程度。 精神病是一种“环境缺乏症状(environmental defi-ciency disease)”, 其本质是对严重不安的伤害的防御体制。

  内部无法统合的, 流露到人格外面的这些核心要素以一种软弱的状态、 隐藏的状态或者长不大的不成熟的要素作为外壳表现出来。温尼科特并没有在幼儿和母亲已经分离的假设下做研究,幼儿通过母亲、母亲的现存的状态下学会自己成长。 随着孩子长大,这种同伴关系就不再是身体上的关系,而转变成心理上的关系。 母亲孩子的关系中出现缺乏时,孩子在和外界的关系中, 想要保存真性自体的欲求便不容易得到满足,这个时候顺应着母亲的要求就会产生假性自体。 这个假性自体像妈妈一样将真性自体包裹起来,安慰它,通过将真性自体隐藏起来以达到保持统合性的目的。

  假性自体的原因是在绝对依存期找不到对象而发展起来的。 假性自体的发达是因为顺应了环境,将真性自体隐藏起来, 因为这个自我的真正感情被丧失, 而只能去同意别人,使得自己就像是没有了一样成为一个假的躯壳。 这是因为本来的母亲没有尽到母亲的责任, 因此孩子只能自己来尽到母亲应尽的责任, 只有当像母亲一样的人出现来保护他时,他才会放下假性自体,展现出真正的自我。

  母性的缺乏让幼儿感觉, 自己的存在的连续性受到了妨碍,接踵而至的是恐怖的自我灭绝的经验。 母亲不能理解幼儿自发性的欲求和身体语言,提供不了他想要的东西时,幼儿就会失去自己自发性的欲求和身体语言。 这个结果就是, 他的人格分裂成从意识中凝缩的真性自体和以顺应为基础的假性自体。 以自发性的欲求和身体语言为基础的真性自体没有被看到或者没有被反应时, 就会潜藏在内心的深处。这实际上是精神上的灭绝。“假性自体”不知道会不会使人有关于人格存在的幻想, 但人格的内容是母亲的期待和要求所充斥着的。 这个时候儿童是依照妈妈的期待行动的。

  真性自体是以人生最初阶段的自发性的身体语言和个人创造性的想法出现的,它的目标就是成为自己的自己,表现为继承的潜在力和自发性的身体行为,活生生的自我,也就是核心自我(core self)。 只有真性自体是创造性的、对自己的感情是确信的、 认为幻想是可能的以及通过创造中间对象使得游戏变得可能。 发展健康的情况下,真性自体都能够克服顺应的自我,梦想和现实之间的中间领域,也就是说可以享受文艺的人生。 但是当假性自体占据了真性自体的位置时,就会感觉到虚无和绝望。

  妈妈的镜像作用是真性自体形成的必须条件, 可以说是照顾孩子最核心的部分。 这个时候妈妈如果起不到镜子的作用,儿童就会把自己变成照顾自己的人并以此为镜像,把自己变得像妈妈一样, 这种方式下形成的儿童无法形成创造性的自我表现,形成假的关系。很奇怪的是,那个男孩做每一个动作都极其的慎重。 他手的动作笨拙到完全不符合那个年纪, 用手撅起盆儿里的水以及洗胳膊的时候都很慢很笨拙。 即使是这样说也不能准确的表达我当时看到少年洗脸时的感觉。 每个动作都感觉到他在害怕什么,他每一个动作都让看着的人心生恻隐。

  尽管如此,却没有那么不自然的感觉。 笨拙的样子让人感觉他很冷静,慢的动作看起来又很细心。 与其说是不自然,不如说是像大人一样柔软而优雅。

 更让人讶异的是郑老师最后给他洗脖子的时候。都长大的孩子连洗脸都要人帮忙确实不一般, 比这更奇怪的是少年的表情。 少年在郑老师手掠过的地方似乎感到了极大的痛苦,而做出很难受的表情。 每当郑老师给他擦拭手腕或者脖子的时候,少年的表情里充满了恐惧和疼痛。 但是少年把这些表情都很巧妙的在郑老师面前隐藏起来。 而且很显然少年为了隐藏这些表情费了好大劲, 即使是在没办法的时候,他也会左右的转着脸不让郑老师看到。 在旁人看来,少年是可怜又看起来像个大人似的。

  训自身经历了以下的变化:

  (1)性格变得异常柔顺,很听话;(2)五岁的时候就像个大人一样;(3)每一个动作都能感觉到一种恐惧感;(4)很努力的隐藏自己的感情。

  母亲在生完训后就绝育了, 她这辈子只能有这么一个孩子,因此十分小心的抚养他,所以在骨折事故后,父母的反应过度了。 反映变化分析如下:

  (1)惊吓;(2)引起骚动;(3)神经过敏;(4)把没有病的孩子送去住院;(5)把孩子送到果树园。

  训在幼儿期经历挫折的时候, 自己的父母并没有正确的应对,而最终导致训后来无法进行自发性的控制身体,在精神上不能够健康的成长。 在这个过程中,训的人格分裂成真性自体和假性自体。 因为父母的不正确的应对方式,使得训把自己的真性自体潜藏到心的最里面。 也就是说经历了精神上的灭亡。 “也就是说,这孩子的世界里并没有什么具体性的事实的经验,而是充满了推想性的虚妄的幻想。 ”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 训从小的时候就没有自然的进行身体动作,也没有正常的接触世界,因此也不可能有经验,是父母的行为毁灭了训的精神。

  训成为小大人的原因也是因为假性自体太厚的缘故,把真性自体厚厚包裹的假性自体起着母亲的作用。 训的父母因为训频发的骨折事故而不让孩子做任何事情。 父母不能对训的元本能作出正确的反应,而只是重视自己的感受,把自己的感受强加于孩子身上, 这个时候对于训来讲知觉占据了统觉的位置。 也就是说,母亲在没有充分的适应孩子的需求的情况下,幼儿被顺应的诱惑所勾引。 顺应性的假性自体使得孩子建立了假性的关系网, 甚至使用内查机制去模仿,使人感觉像真的一样。 在顺应环境要求的同时,真性自体便处在了威胁的状况下,最后被隐藏起来。 但也正是真性自体是有创造性的,能让生命感到生机勃勃的元素,而与之相反,假性自体让生活没有感觉甚至虚妄。

  四、结论:六十分呵护,四十分放手,成就健全人格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 父母应该做一个六十分的父母,而不是完美的一百分的父母。 也就是说,父母做到及格就好了。 本文中训的父母对唯一的孩子百般珍惜,爱到不知如何是好,在训发生骨折事故时过度反应,而也正是这样的爱使得孩子将真性自体逐步的隐藏起来, 假性自体变得强大而完全包裹在真性自体的外面, 最终导致训只能隐藏自己的真实感受,过着虚妄的生活。

  “训 ”让笔者想到了教育 ,我们传统的认为 “顺从 ”是好的,“听话”是对的,于是视“叛逆”为恶魔,视“偏执”为非正常。 于是乎,越来越多的孩子藏起了真性自体,而假性自体像盔甲一样将他们包裹起来,他们变得统一、标准,讨人喜欢却没有个性。 而在多年后成长为一个又一个没有战略、不知使命、缺乏目标的碌碌无为者。 或许,六十分的呵护,四十分的放手,才是对孩子真正的爱。

TAG标签: 练习归乡     主人公     经历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