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问题欢迎来到大学堂论文网,权威的论文代写、论文发表平台,服务论文行业十二年,专业为您提供论文代写代发服务
点击咨询韦老师  点击咨询李老师
范文期刊如找不到所需论文资料、期刊 请您在此搜索查找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护理论文 >

心理干预在外伤性眼病患者护理中的效果

发布时间:2019-09-29

  外伤性眼病造成的视力急剧下降、甚至丧失,不仅给患者本人且对整个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眼外伤的防治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工作,必须引起各方面的、广泛的重视[1]。只有在就医的整个过程中,有效地沟通,认真的宣教,才能使患方全方位地融入诊疗过程,提高护理效率,促进疾病的痊愈。从而有利于患者从心理上和生理上的重新适应。有利于治疗效果的巩固。

  1、临床资料

  我院 2010 年 1 月至 2012 年 12 月期间共住院收治眼外伤患者 36 例,男 30 例,女 6 例。年龄在 8 -56 岁之间,平均年龄36 岁。眼球穿孔伤 19 例,其中 2 例进行了眼球摘除术; 外伤性青光眼 4 例,外伤性白内障 8 例。通过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沟通和健康教育,及时传递他们需要了解的信息、注意的问题,促使他们以最可能好的状态接受治疗和护理,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2、方 法

  2. 1、心理护理: 人所获得的 90% 信息来源于视觉,突然的眼外伤,造成原有视力猛然的下降,甚至丧失,患者往往生活不能自理,心理压力较大[2]。面对打击,不知所措,表现为焦虑、恐惧、激动、沮丧等,不能面对现实,积极配合诊治,尤其是儿童。所以,促进医患协作的第一步就是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心理宣教,这也是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冷静、快捷地询问病史,通俗易懂地介绍病情、治疗方法和护理措施,做好心理疏导工作。沟通的目的在于减少患者的恐惧和忧郁,增强患者的信心和勇气,增加患者家属的理解和信任,使患方对我们的能力充分信任,对我们的治疗充满信心。焦虑的情绪缓解后,患者会从被动的角色转到主动的配合角色,利于诊疗的顺利进行。

  2. 2、沟通方式: 护理人员在工作中,需要与有关人员进行联系与协调,维持一个有效的沟通网络,使诊断、治疗、护理工作得以协调进行,保证护理对象获得最适宜的整体医护照顾[3]。作为一个纽带,在沟通时,语言要通俗易懂,简明扼要,亲切和蔼,耐心细致,增强相互信认,自觉遵守宣教内容。使患者及家属体会到尊重,感觉到医方设身处地的为患者着想,体会到战胜疾病的共同立场,严禁以貌取人、因地位、经济状况及个人亲疏,而给予不平等的待遇,关心、爱护、体贴每一位患者,做到人性化服务。

  2. 3、入院时的常规指导: 首先,接待护士应该简单地介绍自己,接着,介绍相关医务人员,帮助熟悉同室病友,介绍病区的环境,强调制度和注意事项,详细告知如何同工作人员联系,大家会尽力帮助他,满足他的合理需要,经过指导,让患者很快融入治疗环境,感到亲切温暖,增强了信心,乐于配和下一步的治疗和护理,为疾病的康复创造一个有利的条件。

  2. 4、住院时的疾病知识宣教: 语言可通过神经反射使人的心理和生理产生变化,良好的语言能促进治疗,相反,刺激性的语言能导致疾病,或使原有的疾病恶化。[4]患者往往对自己的疾病一无所知,无所适从,所以,有必要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其外伤的检查、诊断、病因、病程及转归等信息、这样有利于患方的理解和合作,以免失去治疗的最佳时机。向患方介绍药物作用、用量以及副作用,对待患方提出的问题要耐心解答。必要时可提供书面卡片,以便他们随时查看。在交流的过程中,要尊重患者的隐私权,对于患者不愿讲的事情,尽量回避,更不能旁敲侧击,否则会引起他们的抵触,给其造成心理负担,不利于配合诊治。

  2. 5、住院时的生活指导: 教育患者注意饮食,加强休息,避免跑、跳等剧烈活动。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并且,营养要丰富,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有利于伤口愈合。术后患者避免用力咀嚼,影响眼部手术伤口的愈合。忌刺激性食物,适当多吃新鲜水果,严格禁用烟酒。同时要保持大小便的通畅,以免用力排便引起伤口裂开,对于便秘者,饮食调节无效时,可适当服用缓泻药物。

  2. 6、围手术期护理: 外伤性眼病手术复杂,手术效果难以估计,并经常牵扯到法律纠纷、民事赔偿。因此,护理人员应有较强的法律意识。术前,各项检查、治疗动作应轻柔,以免加重外伤; 严格无菌操作,以免造成感染; 积极完善术前检查,通过不断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其外伤的情况及注意事项,取得患方的理解和合作,保证患者配合手术和护理,为进一步治疗打下基础。

  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耐心听取患者的不适,给予解答,通知医生,保持眼部敷料清洁干燥,叮嘱避免意外发生; 严格执行医嘱,给予有效的抗生素、止血剂等药物; 眼部操作要轻柔,注意无菌技术操作; 协助家属,为患者做好个人卫生; 指导饮食起居,保证体位,加强休息; 嘱患者避免揉眼、咳嗽、打喷嚏、大声说笑,以防止意外; 儿童避免哭闹、蹦跳等活动。患者由于担心视力恢复、经济、家庭等问题,总是伴随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情绪不稳,易激惹,尤其是对视力丧失的患者,应避免在其面前随便提及相关话题,以免影响他的情绪。选择合适的机会,鼓励患者面对现实,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通过心理疏导,尽可能地调节其心理状态,使患者重新定位,接受自我,接受现实,接受新生活,逐渐增强社会适应性。

  2. 7 出院教育: 患者出院后,会进入一个新的环境,为了巩固治疗成果,进一步康复,详细指导病人的饮食起居,合理饮食,加强休息; 强调出院后的注意事项,注意卫生,尤其是眼局部卫生; 避免剧烈运动,避免外伤,尤其是眼部外力; 劳逸结合,不宜用眼过度; 继续按医嘱应用药物,按时复诊; 强调眼外伤的防护和紧急处理,留下联系方式,出现疑问或意外情况,紧急联系。

  3、讨 论

  病人就诊时,住院时,首先接触到的是护理人员,护理是医疗的开始,心理护理是人性化护理的一个重要体现,是整个治疗活动中关键的一环[5]。是患者和医生沟通的桥梁,良好的开始,拉近了医患之间的距离,增强了病人的信心,所以护士要从心理、生理、文化、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全面地分析病人,尤其是在心理上,耐心细致的进行疏导,个性化的实施健康教育,运用良好的沟通技巧,取得患方的信任; 在治疗过程中,态度和蔼,操作正规,动作轻柔,提供力所能及的信息,平息患者焦虑、恐惧的情绪,调动治疗积极性,同时沟通患者和医生,加深他们之间的了解和理解,融洽医患关系,积极配合,共同诊治; 出院时,患者进入了又一个新的环境,脱离了医护的管理,转成了家庭护理,为了巩固疗效,进一步康复,详细的饮食起居指导,强调出院后的注意事项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要叮嘱病人及家属注意休养环境的卫生,尤其是保持患者眼局部卫生,宣传外伤防护,避免剧烈运动,劳逸结合,不宜用眼过度; 按出院医嘱定时定期用药,按时复诊; 留下可靠联系方式,出现疑问或意外情况,紧急联系。

  健康宣教是护理实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护士的职责,是现代医疗模式的重要体现,是时代发展的需求,要想实实在在地做好护理工作,就要求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人文水平,不但要学习疾病知识、用药知识,而且要熟悉心理、社会知识,这就需要我们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专业素质,提高沟通能力,以满足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要求。通过实践使我们认识到通过心理护理和有效沟通,帮助患者迅速改变心态、调整角色,面对现实,增加信心; 增加了医患和谐,减少了纠纷; 战胜疾病成为了医方和患方的共同苑景。通过医方身心全方位的医治,降低了突发事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改善了患方焦虑的心态,调整了他们的社会适应性,促使他们以积极的状态去适应新的生活,逐步恢复身体、心理健康,受到了患方的认同。

  参考文献:
  [1] 刘家琦,李凤鸣. 实用眼科学[M]. 第 1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301 -206.
  [2] 王方群. 护理干预对眼科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影响的研究[J]. 中国实用护理学杂志,2009,25( 6) :45 -47.
  [3] 娄凤兰,曹枫林,张澜. 护理心理学[M]. 第 1 版. 北京: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978.
  [4] 刘宇,单伟颖. 护理礼仪[M]. 第 1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 2006.978.
  [5] 宋爱东. 全程护理干预对老年手术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J]. 中国医药指南,2011,9( 13) :199 -200.

TAG标签: 外伤性眼病     心理干预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