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问题欢迎来到大学堂论文网,权威的论文代写、论文发表平台,服务论文行业十二年,专业为您提供论文代写代发服务
点击咨询韦老师  点击咨询李老师
范文期刊如找不到所需论文资料、期刊 请您在此搜索查找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高素质人才培养的保障体系构建

发布时间:2019-09-29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如今旅游业已经呈现出高度综合化的特点,而当前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过窄,与“大旅游”产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造成了部分毕业生创新能力较差,岗位适应期较长的现象,严重制约着学生的职业发展。甚至有学者认为高职层次旅游管理专业可以被其他专业所取代。为解决这一现状,进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改革势在必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构建创新型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组建优秀教学团队,建立保障体系,建设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调整机制等。在各项内容中,保障体系建设是保证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措施。在前人的相关研究中,尚未见到关于高职层次旅游管理专业创新性人才培养保障措施建设的研究,本文以此为契机,详细探讨适应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保障措施建设,以此为该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提供理论借鉴。

  1 创新型人才培养保障措施建设的研究现状

  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保障措施建设是顺利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因此,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的高职院校均应重视保障措施建设的研究。从美国来看,20 世纪 50 年代 Guidford提出的创新型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理论中,“智力三维结构”理论成为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措施。1955 年和 1963 年美国白宫会议提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是美国高校的重要责任,从法律角度为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了保障。同时,创新型人才培养理论的发展也为当前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保障,例如 80 年代 Amabile 提出的外显理论、90 年代Sternberg提出的创新能力投资理论等,为美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理论保障,这也使得美国很多高校成为世界上重要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基地。由此表明,创新型人才培养中,保障体系的建设研究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我国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保障措施进行了一定的研究,研究内容更侧重于具体实施方式上,与美国侧重的理论研究存在一定的差异。李红旗研究认为创新型人才培养保障措施建设主要应从制度、管理、法律层面建立保障措施;施菊华从实践教学的角度论述了保障措施建设方向,即建立健全实践教学质量评估标准、确立实践教学质量政策导向、建立教学质量组织保障、建立科学的实践教学投入机制、建立高效的实践教学信息反馈机制;刘峰则从制度建设层面探讨了保障措施建设内容,包括树立榜样机制、人才激励机制、创新管理和创新决策机制、创新环境与文化氛围的建设等方式来保障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指导高职层次旅游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保障措施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2 适应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保障措施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通常经过确定人才培养规格、确定课程体系、组建创新型教学团队、选择人才培养方式、教学过程实施 5 个阶段的教学过程来实现,因此,在每个教学实施阶段制定相应的保障措施,对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2.1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与规格保障

  高职院校主要以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为主,因此,高职层次的旅游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首先应当定位为技术应用创新型人才。人才培养规格的确定主要根据学生毕业后就业地区、岗位和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方向而定。旅游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首先必须是该专业的人才,因此,其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和极强的岗位适应能力,同时具备一定的学科交叉式知识背景。例如以面向城市旅游业就业岗位的创新型人才而言,首先必须具备从事导游、饭店服务的扎实专业知识与技能,同时还应当具备城市旅游景观规划、开发与管理的基本知识,并且在工作一线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为使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切合实际,此阶段制定定期企业调研制度非常重要,同时应当完善定期委派教师到企业一线挂职锻炼的制度保障,使所有授课教师明确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创新关键点,以使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符合企业对一线工作的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2.2 建立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动态调整机制

  动态课程调整机制是适应当前知识快速更新需要的一种机制,也是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创新人才的重要保障措施。创新需要追踪最前沿的知识点,需要紧跟时代脉搏,因此,教师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设置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这便要求教师对课程体系和授课内容不断进行调整,因此要建立教学内容更新的约束机制,强制教师进行课程研究,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同时,鼓励教师不断根据市场需要开发新课程,及时停止过时的教学内容和课程的教学工作,并配以适当的奖惩措施。具体做法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知识更新监测机制和市场需求变化的反馈机制。为获取最新的知识发展趋向,必要的教学研究必不可少,因此应当强制教师参与各类科学研究活动,设立专人进行市场人才需求调研,每年反馈一次调研结果。第二,更新课程体系和内容。根据教师科研成果和市场调研结果,要求教师每年更新教学内容。第三,更新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实施。课程的实施由系部领导直接监督,保证学生学习到最前沿的知识点。

  2.3 完善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教学团队建设的制度保障措施

  健全的制度保障是教学团队运行的有力保障,也是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必备条件,因此,为保证旅游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落到实处,完善的制度保障措施建设必不可少。通常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即建立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分离运行的保障制度;建立教学团队运行的管理机制,主要包括团队带头人责任制,团队目标管理制度,团队运行效果评价制度,团队成员协作机制,沟通机制等;建立明确的团队工作目标,包括课程建设目标,教学研究目标,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教学手段改革目标,创新实践基地建设目标等;改革人事分配制度,薪酬分配上向教学团队倾斜。稳定的教学团队是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础,因此,在薪酬设计上,应当重点向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的教学团队倾斜,以保持团队的稳定和运行的活力。

  2.4 创造促进旅游管理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良好环境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良好的环境条件支持,同时也需要教师有效的引导。通常情况下,在学生处于放松状态下更有利于创新思维的产生,所以日常教学中要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对创新价值的认同感。作为教学的实施者,教师要与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关系,以利于学生创新人格的形成,在教学中向学生灌输事事思变的思想品质,要求学生敢于指出教师教学中的错误,敢于与教师就难点热点问题进行争论,教师要勇于面对自身存在的问题,乐于接受学生的批评,同时接纳学生创新观点和理念的提出,教师要有宽广的胸怀,能够容忍学生的争辩并且具备维持友好气氛的能力。从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科特点来说,教学内容中存在争议的地方很多。以《景区规划》课程为例,对于景区景物的设计、景观的营造,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法,教师正确的引导可以有多种答案,这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是非常有利的。教师要善于把握可以启发学生创新思维的知识,正确的创造相应环境条件,对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5 建立创新能力较强的师资队伍和有效的考核评价方式

  教师创新能力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创新能力的高低,因此,培养一支具备较高创新能力的师资队伍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础。要鼓励教师开展各种科研创新活动,积极到旅游企业进行实践锻炼,以提高教师自身的创新能力。教学离不开考试,当前的考试制度还不能完全适应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研究认为,为适应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课程考核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改变过去以闭卷考试为主的考核方法,最终考核结果应当增加过程考核内容,创新考核内容,平时考核以口试和写作心得的方式来进行,期末考试题不应该设置标准答案,采用学生可以从多个方面作答的试题类型,使考试也成为启发学生创新思维的过程。

  2.6 教学管理部门出台学生创新活动的奖励措施

  学生创新行为并不是自动产生的,需要教学管理部门、学生管理部门、任课教师共同引导才能实现,因此创新活动的奖励措施可以有效地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对于共同营造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氛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教学管理部门应当制定学生创新的奖励细则,对于取得创新成果的学生实行特殊奖励措施,包括精神奖励、物质奖励、宣传树立榜样等方式,同时对与学生取得成绩有关的教师、学生管理人员均给予适当奖励,以获得教职员工的认可;其次,全面实行学分制,并且设立创新奖励学分,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各种创新活动和技能竞赛活动,根据获得的奖励级别给予不同的学分奖励,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最后,高职学生实行系领导、辅导员、班主任、指导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导师制,教师指导团队负责指导学生课程、技能学习、创新训练等工作,通过团队的指导,可以有效保障创新人才的成长。

  2.7 做好制度建设和建立有效沟通机制,赢得社会对创新人才的认可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是要为社会输送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能否得到社会的认可是创新型人才培养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所以作为创新型人才培养主体的高职院校,应当注重社会以及用人企业对创新人才创新能力的评价,注重社会评价反馈机制的建设,及时发现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且在教学工作中进行改进。因此,学生创新能力的社会评价反馈与整改制度的建设将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力保障措施。从当前旅游管理专业订单企业的反馈信息来看,部分企业对学生管理创新能力的重视不够,常常过分注重学生操作技能的提升,例如餐厅摆台技能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求并不高等问题比较突出,所以现实中要求高职院校和订单或学生就业企业做好沟通工作,使企业理解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明确毕业生操作性技能培养只是专业技能的一部分,在与企业不断的交流与沟通中赢得企业的认可。可见,创新型人才培养中高职院校与企业间有效交流沟通机制建设必不可少。

  3 创新型人才培养保障措施的实施措施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各项保障措施在人才培养的实施中只有有机的结合才能有效的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在各项保障措施中,科学制定高职层次的旅游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是进行人才培养的首要工作,也是最重要的保障措施。在具体的实施中,首先应当确定准确的创新人才培养规格;其次应根据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设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学团队,同时安排专任教师每学期初进行企业调研和社会考察,根据培养目标、企业与社会的需求调整课程内容,以形成动态的课程体系;第三,为保证动态性课程体系的有效实施,需要教学团队成员间的相互协调与配合,所以教学团队建设与运行的制度保障措施必不可少,同时在制度和管理上还应当营建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环境条件,最后结合校内和社会对教师、学生创新能力的考核与评价,制定奖励和惩罚措施,做好社会反馈与交流制度建设,不断赢得社会和企业的认可。

  4 讨论

  创新型人才保障体系建设的不同专业间既有共性的特点,又有专业性较强的特点,不同专业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保障体系存在一定的差异,同时,由于不同学历层次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的不同,其保障体系仍然会存在较大差异。例如在袁夫彩的研究中认为,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应当注重科研资源的作用,以利用高校较高的科研能力来带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但是高职院校的科研能力与科研实力相对于本科院校来说存在一定的差距,同时高职院校科研更注重应用技术的研究,所以高职院校的科研可以作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一种实施方式。在具体实施中可以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技术应用性科研,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但是由于高职院校科研项目少,资金来源有限,学生参与热情较低,特别是旅游管理专业,技术开发和应用性研究项目更少,所以科研很难成为该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保障措施。另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保障体系建设相对于质量保障体系来说,其建设更具有复杂性,并且更为困难,由于目前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尚处于探索阶段,保障体系建设理论与建设方式存在较多争议之处,本科以上层次院校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保障体系可借鉴内容较少,尽管本项研究指出了 7 项保障措施建设方向,但是仍然存在较多不完善之处,仍然需要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张吉立 .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改革探讨[J]. 衡水学院学报,2012(4):107-109.
  [2]俞继凤 . 论旅游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J].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9(2):87-90.
  [3]王勇强 .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分析[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4):89-91.
  [4]张吉立 . 适应高职旅游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J]. 衡水学院学报,2013(1):97-99.
  [5]姚正海 .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保障机制研究[J]. 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7(10):85-86.
  [6]张吉立 .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改革与建立市场需求“联动机制”研究[J]. 鸡西大学学报,2012(8):28-29.
  [7]童洪志 .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保障体系研究[D]. 重庆:重庆大学,2010:2-3.
  [8]Amabile T M.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creativity[M].NewYork:Springer-Verlag,1983:34-36.
  [9]Sternberg RJ,Lubart T I.Investing in creativity[J].AmericanPsychologist,1996(2):20-24.
  [10]李红旗,丁青 .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保障研究[J]. 黑龙江教育,2011(1):29-31.
  [11]施菊华 . 创新人才培养视角下的高校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1(3):59-60.
  [12]刘峰 . 创建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 为培养创新人才提供保障[J]. 中国校外教育,2009(8):358.
  [13]袁夫彩,赵希文 . 关于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的研究[J].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48-151.

TAG标签: 高素质     高职     旅游管理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