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将以社会复合主体的财务管理问题为中心,结合杭州社会复合主体工作实际,分析社会复合主体的财务管理的必要性及存在的问题,简单提出了一些完善的措施,以期为社会复合主体这一新生事物的实践和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社会复合主体 财务管理 措施
近年来,杭州相继出现了一批组织多层复合、成分多方参与、角色多样互补以及目标双重统一的社会复合主体。这些社会复合主体有效整合了党政、知识、行业、媒体等资源,统筹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促进文化和经济的和谐,对杭州重大社会性,文化性项目以及特色优势产业的推进具有重要作用。
复合主体是以项目带动与事业发展相结合,通过项目的可持续运营,逐渐形成相应的机构来配套和支撑,赋予机构特定职责完成特定项目,形成集研究、策划、咨询、设计、宣传、推广、活动、制作等于一体的项目链、事业链,推进事业进一步发展。同时复合主体又是以社会事业为导向,坚持社会效益为主、公益性为主,推进行业、企业在自身发展中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社会复合主体是杭州在创业实践中探索的产物,是经济运行方式和社会创业机制的创新。目前,我国还没有针对这类社会复合主体的系统化研究,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践探索的有效开展。下面将以杭州城市品牌网群为例,探索财务管理在社会复合主体中的重要性。
一、社会复合主体财务管理的必要性
第一,社会复合主体的财务管理工作是涉及到整个社会复合主体的运作的,包括资金的筹措和资金的使用与分配,只要是牵涉到和资金有关的活动都是社会复合主体财务管理的范畴,财务管理是社会复合主体管理的基础和核心。
第二,社会复合主体的财务管理要对各种与资金有关的数据进行记录、分类、总结和储存,让这些数据变成可以为社会复合主体活动提供重要数据。包括总结社会复合主体活动和预算、安排未来社会复合主体活动,确保社会复合主体活动可以有序进行。
第三,社会复合主体的财务管理可以展现其进行的活动和取得的成效,包括活动当中存在的问题都可以通过财务管理反应出来。这就能让我们清晰地了解每次活动的效果,及时发现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原因,并解决问题,从而促进社会复合主体的进一步发展。
社会复合主体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不同部门、组团、社团组织以及个人等,都要以专业化为导向,把本职工作、本专业做精,其每一部分都必须要有明确的职能界定,边界清晰,分工明确;另一方面,要围绕共同目标,通过具体项目,促进不同主体之间的有机互动,形成整体合力。专业特色、职业才能,只有在与相关方的互动、渗透中,才能显现优势、实现价值。我们的财务管理也应以此为理念,围绕目标,把工作做精、做细、做活。
二、社会复合主体在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核算边界模糊
由于社会复合主体的实体组织是由不同性质的单位复合构成的,包括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营非企业、企业和基金会等,并且人员身份也多样复合,而工作又是围绕同一目标共同开展的,这就对我们的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不同于一般单位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一方面要求财务在运行过程中对资金和物流统筹安排、有效使用,另一方面又要求将成本费用在不同项目间准确分摊,特别是人工成本的分摊核算;在复合架构中,各主体单位在共同完成一个或多个项目时,资金的合理分配和合理使用。虽然各个单位在某个项目中所承担的责任、风险、运行能力以及贡献度各不相同,但在一个相对统一的评价分配体系中,必然会产生各种问题,影响项目的开展和可持续性。
(二)缺乏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
我们的社会复合主体是以社会事业为导向,坚持社会效益为主、公益性为主的社会组织,其筹集来的资金应主要用于社会的公益事业;而作为组织本身,又需要保证一定的经济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有一个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来进行规范和管理,使筹集的资金同时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重作用。而这两个目标本身是存在相对性的,在财政、税收政策上有时会有矛盾,现阶段我国在这方面还没能为相关组织提供一个规范的制度标准,并且各地、各区的相关政策规定有时会有差异,缺乏统一性。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新兴组织的兴起,我们还在摸索与其相适应的财务管理制度。
(三)缺乏对财务的监督
由于社会复合主体的组织形式复杂多样,主体单位隶属于不同的主管部门,所以社会复合主体的财务缺乏整体、有效的监督,或者一些所谓的监督只是形式上的,或者没有可参照的国家规范来进行,也就使得现阶段这一组织对财务的监督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另外,对社会复合主体的财务监督还包括各登记机关通过年度检查对其各主体单位的财务监督,这个监督的过程是需要和其他的监督部门共同来实行的。但是我国现阶段的登记机关却没有做到这一点,和其他监督机关的合作很少,也就造成了对社会复合主体的财务监督存在盲区,效果不好。
三、社会复合主体的财务管理的措施
(一)强化财务管理的核算
我们的社会复合主体不仅单位性质复杂,资金的来源也多元化,包括主管部门的、财政的、企业经营的、接受捐赠的等等,分清资金性质,提高财务核算质量和管理质量,保证财务管理财产可以充分地发挥其作用,并明确资产的动向。完善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制定财务核算制度和政策,加强财务核算,进而有效地对各项财务管理程序进行规范。作为财务人员,应了解不同性质单位的包括财税、财政、民政等各个方面的实时政策,融会贯通,不断学习、不断创新,积极主动地进行知识更新,提高自身素质,才能保证各项财务工作严格地按照相关的政策、制度进行。
(二)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
是确保社会复合主体可以正常运行的基础,所以我们要逐渐建立一个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首先,国家要打通各种性质单位的财务管理的相关法规和制度,让每个领域的单位在合作运行的过程中,都能够在国家制度的规定下统筹进行财务的管理。并且要将各个地区的财务管理制度统一起来,给社会复合主体的财务管理建立一个统一的制度标准。其次,社会复合主体内部要有符合自身具体情况的财务管理制度,要以国家的相关制度为基础和核心,充分考虑社会复合主体各主体单位的具体情况,制定出有效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只有这样,才能把法律和社会复合主体内部完善的管理制度结合起来,在共同的作用下来共同规范其财务管理行为,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三)加强对财务的监督监督
社会复合主体的财务管理是确保财务管理制度更好实现的一种措施,要想使得对社会复合主体的财务监督真正起作用,首先,需要有法律的规定和制约,在监督的过程中有了法律的制约和规范,就能从拥有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的大中型企业占河南省大中型工业企业的20%,与省政府的要求70%相差颇多,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科技创新。
3、一系列评价与管理人才的机制尚未形成
河南省的企业大部分是中小企业。而中小企业中家族式企业所占比重较大。中小企业的发展往往对领导者的依赖性较强,在企业成立初期,家族式企业往往可以依赖感情来维系,发展较好,但当企业准备扩张式发展时,对领导者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而此时领导者无法达到此高度,内部家族成员又无法提供这方面的需求时,企业的发展便会受限。
四、支撑中原崛起的人力资本战略研究
(一)政府要发挥保证人力资本供求平衡职能
将河南省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本优势,主要依赖于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与配置。政府要明确自己在人力资本形成过程中的角色定位,要发挥保证人力资本供求平衡的职能,服务于人才市场的培育、繁荣与监管,维护市场秩序,强化对各类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监管,创造公平、公开、公正的竞争环境,确保人才的使用和配置,能够使人力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从而促进效益最大化,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协调的发展。
(二)加强人力资本市场建设,提高人力资本的投资收益率
首先要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的人力资本市场。这可以从有利于劳动力自由流动和提高人力资本的投资收益率的角度来入手。此时政府在调整区域发展政策、产业政策、城镇化政策、所有制结构政策等过程中,逐步取消城乡界限、户籍界限、行业界限,淡化所有制身份,消除人为的市场分割和干扰,实现市场主体的公平竞争。
(三)继续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对人力资本的需求
一方面由于短期内无法完全改变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再加上河南省人力资本质量较低即劳动力普遍低知识、低技能,高素质劳动力相对短缺,继续发展扶持劳动密集型产业,是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促进就业的务实选择。另一方面继续发展第三产业,充分发挥其吸纳劳动力能力,从而能够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同时,积极推进中小企业的发展。
(四)继续创新与完善人力资本的形成机制
1、注重基础教育质的提升与发展高等教育
一方面,河南省应注重发展高等教育;另一方面,中等教育向高等教育转换率低,基础教育应注重质的提升则应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加快素质教育改革。高等教育重点应向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提高办学的规模效益基础上转移。加强高校与企业的联合。
2、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
一是通过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受教育者的工作技能及其适应性;二是适应分层次的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也分为高、中、初级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并注重多种方式的结合;三是教育培训要有针对性,不仅要了解劳动力市场随着经济的发展对劳动力技能的需求,还要了积极引导劳动者向各个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职业领域全面发展。
3、教育培训机制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同时,要鼓励引导多方参与,发展多元化模式
发展教育,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但同时也要鼓励引导企业、行业和社会力量参与,即不仅要积极办好公办院校,还要大力推进民办教育。这可以从鼓励扶持有条件的企业、行业组织等多方发展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积极引进优质教育等多方面入手,给予他们财政方面的补助或税收方面的优惠等。
参考文献:
[1]李岩,杨景.对河南省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人力资本贡献率分析[J].企业导报,2012
[2]吕琦,桂拓,王平,王晨阳.河南人力资源市场供求现状分析[J].人力资源开发,2012
[3]张嵘,杨文炯.人力资本战略:全球化场景与主体视界下的西部大开发[J].宁夏社会科学,2003
[4]连玉君.人力资本要素对地区经济增长差异的作用机制[J].财经科学,2003
[5]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吴珠华译.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2
[6]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