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目录导航:
【题目】政府行政事务智慧化体系构建研究
【第一章】政务工作智慧管理分析绪论
【第二章】智慧政务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
【第三章】智慧政务建设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我国智慧政务发展问题产生的原因
【第五章】我国政务智慧化建设困境的解决对策
【第六章-参考文献】行政事务处理体系智慧化建设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 2 章 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
2.1 智慧政务概念辨析及特点.
目前,国内外对“智慧政务”概念还没有较为明确的定义。国外与之相关的概念有”e-government”, ”smart government”, “smart city”等,其概念之间有许多相互交叉的部分。与此同时,学界也并没有较为严格的将“智慧政务”、“智慧政府”、“互联网+政务”等概念做出区分,但他们彼此之间的联系紧密,区别和分析他们之间的概念有助于我们了解智慧政务。因此,为了更好的研究智慧政务,将对 “智慧城市”、“智慧政务”、“智慧政府”、“互联网+政务”等几个概念进行阐述。
2.1.1 智慧政务概念辨析.
(1)“智慧城市”,就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其实质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进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2)“智慧政府”,政府作为城市建设的心脏,是引导“智慧城市”实现的主要组成部分。即智慧政府将实现的是扁平型网络结构、分权化、无缝隙的政府,这就意味着公众参与、公众——政府的互动、责任政府等等,这都是民主政治的重要内涵或要素,是一个实体概念。
(3)“智慧政务”,在纵向上,“智慧政务”是实现“智慧政府”的途径与手段。“智慧政务”是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对数据进行智能化的处理,以便为公众提供更加智慧化、精准化、主动化的服务。智慧政务不仅可以让公众更好的参与进来,而且可以使政府的管理行为和管理方式更加人性化、多样化、便捷化、高效化。智慧政务的根本目标或者其核心的价值就在于政府通过智慧化的方式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加精准化、便捷化、主动化的公共服务。智慧政务的基本内容包括政府对内部管理、政府之间连通、政府对社会事务的管理和对公众的公共服务等方面。在横向上,“智慧政务”是“电子政务”发展的高级阶段,电子政务经历了数字政务、智能政务的阶段,最终会向“智慧政务”的方向发展。
(4)“互联网+政务”,其核心是“一站式”、“一窗式”服务,即公民在一个地方就可以将所有的行政事务办完,从一个地方进从一个地方出,让“文件跑腿”替代“公民跑腿”。“互联网+政务 ”可以称之为智慧政务的初级实践形态。曹凯等人将“互联网+政务服务”界定为以大数据为核心的智慧政务.
2.1.2 智慧政务的特点.
(1)数据化。数据化是信息的处理方式与呈现方式。当前,我们正处在大数据时代,互联网已经融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数据无处不在,各类终端设备会将信息传输在网络上,以数据的形式记录、传输、储存、处理人们生活中的一切。这些数据往往是十分庞杂的,这就需要利用云计算、数据挖掘等技术,对这些数据进行统一的分类、分析、处理与决策。智慧政务的突出调整就是数据化,将所有的政务服务信息,内部的管理信息等都进行数字化的处理,并且依据纷繁复杂的数据做出分析、决策,因此数据化是智慧政务的主要特征。
(2)智能化。智慧政务与传统的电子政务、数字政务等有较大的差别,那就是智能化。智慧政务可以将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从中发现用户行为的规律,并进行总结开发,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加精准、主动、智慧化的服务。当前,我国倡导提供“互联网+政务”,主体思路就是“一窗式”、“一站式”服务,让事物在部门内部流转,让群众少跑腿,与此同时,智慧政务还可以根据数据分析,进行更加精准、智慧化的决策,预测公共事件的发生等,因此智慧政务更具智能化。
(3)服务中心化。智慧政务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依据“以公共服务为中心”展开的。在新的时期,公众对于政府社会治理方式、政府职能方式转变的要求越来越高。
随着公民主体地位的提高,需要政府的服务范式从关注过程向关注公民转变。智慧政务的建设不仅可以为公众提供更高效的公共服务,也引导着政府进行深层次的改革,进行业务协同,完善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的合理配置,避免重复投资与重复建设,避免浪费。
2.2 智慧政务的发展.
智慧政务是电子政务发展的高级阶段,也是电子政务发展必然要经历的阶段。因此研究智慧政务的发展,要从电子政务的发展历程入手,以便对智慧政务的载体、面向对象、服务范式及技术特征有全方位的了解。
2.2.1 智慧政务的形成.
1993 年,我国启动了包括“金卡”、“金桥”、“金关”的“三金工程”,“三金工程”作为我国电子政务的前身,拉开了我国电子政务的帷幕。1996 年,我国开始了“政府上网”,直至 1999 年,这段时期称为“政府的信息化前期”,其特点是政府的信息化建设多集中在“办公自动化”,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政府内部的工作效率,且总体应用程度比较低。1999 年至 2003 年,我国电子政务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我们称之为“数字政务”阶段,在该阶段,我国已经开始明确电子政务建设的总体思路、目标、框架以及未来的发展需要等,并逐渐开始注重以公共服务为中心。2003年至 2010 年,我国进入了“移动政务”阶段,在该阶段,政府已经将电子政务的潜能挖掘了出来,并利用移动终端等对公众提供公共服务,此外,与电子政务相关的法律法规等也逐步出现。2010 年至今,我国已经进入了“智慧政务”阶段,当前,我们最终要达到的目标是将各类业务进行整合,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方式提升政府的决策能力、服务能力、治理能力以及行政效率。
2.2.2 不同发展阶段的比较.
智慧政务在形成过程中,所使用的载体逐渐从万维网升级为实景网络;面向的服务对象逐渐从只面向政府内部转变为面向使用智慧政务的每一个个体,包括政府本身、公众、企业等;服务方式也逐渐从政府内部的单向转变为双向的服务;技术特点也从点对点变成了集约化、协同化。总体呈现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进步,最后实现智慧政务的业务协同化、敏捷化、智能化。
2.3 智慧政务的理论支持.
智慧政务的建设就是政府借助信息化的手段进行服务范式以及管理模式的转变,有助于提高政府的管理能力、决策能力以及服务水平。因此,智慧政务涉及到的理论有大数据理论、服务型政府理论以及整体政府理论。
2.3.1 大数据理论.
“大数据”是指对海量的、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通过关联数据的挖掘、处理,使其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流程优化力能力和洞察力。大数据的特征可以归纳为四个 V:一、数据体量大(Volume),大数据的起始计量单位是 P(即 1024T),比传统的数据处理量要到大得多;二、数据多种多样,种类繁多(Variety),包括日志信息、音视频、图片、地理位置信息等;三、价值高,但价值密度低(Value),只有通过信息与信息之间的关联与挖掘,才可以提炼出很多有价值的信息,从而更好地满足需求;四、处理信息速度快(Velocity),大数据处理速度非常快,可以迅速解析数据得到有价值的信息。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无一不是数据的来源或者承载的方式。大数据已经渗透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大数据可以根据用户的搜索习惯为用户提供更加精确的广告推送,也可以通过对用户情感、偏好和态度的判断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等。
智慧政务的建设是以大数据为技术依托的。政府行为使得政务信息天生具有大数据的特点,小到公民的日常生活、大到国家政策的制定都与大数据息息相关。政府只有利用好大数据,对大数据进行科学、深度、有效的挖掘,才能从错综复杂的数据中分析出公民的实际需求,为公民提供合适的政策,提供精准的政务服务,优化办事流程,使公民办事更加便捷、高效。
2.3.2 服务型政府理论.
新公共服务理论为服务型政府理论提供了理论指导,政府的职能是服务,而不是“掌舵”。服务型政府要以公共利益为核心,以社会公平为原则,其使命是为公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均等透明的服务。而智慧政务就是实现服务型政府的一种方式。
首先,智慧政务可以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对海量的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为制定决策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减少误差,进行科学有效的决策。其次,智慧政务扩展了公众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公众可以利用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随时参与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过程,对政府提供的服务进行及时有效地反馈。最后,政府可以通过搜集公民的行为模式,分析出其潜在的需求,为公众提供精准的公共服务,减少资源的浪费。服务型政府的本质就是关注公众的需求,进行科学民主的决策,而智慧政务的建设就是实现服务型政府的完美诠释。
2.3.3 整体政府理论.
西方继新公共管理改革后,在公共部门的第二轮改革中出现了一个新的概念——“整体政府”,整体政府强调合作的“跨届性”,主张在不消除组织边界本身的条件下,采用交互的、协作和一体化的管理方式与技术,促使各种公共管理的主体(政府、社会组织、私人组织以及政府内部各层级与各部门等)相互协同工作,以达到功能整合、有效利用稀缺资源,为公民提供无缝隙服务的目的。
智慧政务使整体政府的实现变成了可能。对于组织结构来说,纵向上,智慧政务通过建立中心网络和多层级数据库集中调取数据,横向上,智慧政务通过建立政府云来储存海量数据,进行信息共享,从而实现各管理主体以及政府间各部门与各层级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对于政府工作来说,智慧政务依托云计算、网络虚拟化等缩短数据处理分析和响应时间,最大限度地有效利用资源,减少浪费,减少贪污腐败现象的发生,提高政府公开数据的透明度,提高工作效率。对于公共服务来说,智慧政务通过整合分析利用有价值的数据,发现公众需求所在,为公众提供智能化、精准化、便捷化的“一站式”服务。智慧政务摆脱了传统的官僚制度,注重发挥整体政府的效能优势,把服务放在第一位,构建起一个完整的公共服务与公共治理结构体系。
2.4 小结.
本章主要阐述了与智慧政务相关的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为后面的论述奠定理论基础。在逻辑上区分了“智慧城市”、“智慧政府”、“智慧政务”、“互联网+政务”以及“电子政务”这几个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阐述了智慧政务的发展经历了“政务信息化前期”、“数字政务”、“移动政务”、“智慧政务”这四个阶段,并对每个阶段的载体、面向对象、服务方式、技术特点等做了横向的对比分析。最后,将智慧政务涉及到的大数据理论、服务型政府理论、整体政府理论分别进行阐述。
TAG标签: 智慧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