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于"啸"文化现象的研究,近二十年来,已经取得了一系列很好的成果.这些研究无论是从啸的历史发展,还是从发音原理等角度出发,都有其比较独特而深刻的理解感悟,或点或面,横向纵向相结合,论证有力.从这些文章中,我们可以领略到"啸"文化的博大精深.本文旨在对近二十年来学者们的研究做综合性的梳理,以期得到关于"啸"文化的整体性了解,同时为"啸"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啸;口哨;歌咏;文化
谈到"啸",其实我们现代生活中的口哨,就是从古代的啸发展而来,但它和古时候真正的"啸"有很大的差距.对于"啸"的研究,学者们都有各自不同的角度.概括而言,近代以来对于"啸"文化的研究,共有以下四个方面:一、啸的发音原理及类别;二、啸的历史发展;三、啸的内在精神;四、啸之名士探究.
一、"啸"的含义及类别:含义不一,雅俗共赏
"啸"作为从远古发展而来的文化现象,现如今已经再难见到其原始真容.但对于它的发音原理,多有古书记载,学者们也在不辞辛劳的研究探讨当中.李晓明先生的《古代的无词歌---啸》就谈到:"真正的啸应是一种歌唱,它变化多端,具有所谓的旋律美感,能表达作啸者自身的情感,与歌唱本无二致,是无词之歌."[1]笔者很赞同作者的观点,因为可以想象当一个人的人生境遇一直很糟糕或者内心有所波动时,放声吟啸,啸出内心的郁闷不快,那当是多么潇洒酣畅.
只有人才会啸吗,当然不是,许多动物之啸为人最初的啸带来了启发和指引.昝亮《啸艺说略》有言:"啸艺所模仿的动物之声,多是龙吟虎啸、莺映蝉鸣、鹤吭猿啼等悲愁苦痛之声,将其移置化入人啸之中,仍然保留了这一情调."[2]
那么,啸的发音原理究竟是什么?范子烨在《论"啸"---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种音乐意象》中就给出了自己的理解:"啸的音理机制,类似于今天的吹口哨.从发音位置看,啸是气流"激于舌"而产生的.啸的发音位置在唇和舌,而气流强弱的控制与口腔共鸣的配合也十分必要."文中还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指出:"魏晋时期的啸有明确的五音规定,并达到鼎盛.唐宋时代的啸可能有相应的乐谱存在,而渐趋衰微.元明以后,则难以寻觅其踪影."[3]因而今天我们也就更见不到其最开始的样子.
关于啸的发音原理的着作,不得不谈及《啸旨》一书.昝亮《啸艺说略》有言:"孙广的《啸旨》称引详备,论述最为周到.《啸旨》称啸有十二法."[4]
啸的发音具有雅俗共赏的特点.《说文解字·口部》对于啸的解释是:"啸,吹声也."古籍记载及阐释只道出了啸的一个层次,彭印川先生则认为:"啸的内涵,至少应该有四个层次:1.噪音层次.2.乐音层次.3.养生层次.4.方术层次."[5]这也和笔者的观点相同.啸的发音雅俗共赏,随着时间的发展,从低俗逐渐转变成雅致,时代的不同也会导致雅俗并存现象的出现.而"啸"法的分类,研究者们的观点大同小异.李晓明认为:"啸有悲啸、长啸、吟啸、咏啸、傲啸等几种啸法分类,另外还有魏晋名士们的聚啸."[6]范子烨文中也提到:"中国古代有三种啸经常见于文献记载:其一是'长啸',其二是'吟啸',其三是'啸歌'."潘江艳在《"啸"不尽的魏晋士人风情---魏晋士人"啸"之管窥》中具体说明了魏晋时期啸法的分类:"查看魏晋诗文,'啸'主要有'啸歌'、'歌啸'、'长啸'、'吟啸'等几种."[7]
在这里笔者将具体着墨于两种啸法,因为这两种啸法都与我们现代生活中的吹口哨现象相关联:一是指啸,二是啸咏.
指啸,又叫啸指,这与我们今天人们吹口哨时,有的人习惯借用手指来完成是有传承的联系的.王许林在《说啸》中就曾详细介绍过此种啸法:"由于手指在口中位置的变动及气息强弱的调节,指啸能形成或急或缓、或高或低、抑扬顿挫、变化多端的音调、旋律."[8]
啸咏,其实也是类似于吹口哨,不过此种啸法不需要借助于手.举人在《啸咏》中就阐释说明:"啸咏之'啸',即指缩口撮唇提丹田之气所发出的自然之声;啸咏之'咏',即指延长声音.故啸咏又称长啸,特指一种抑扬顿挫、起落有致、宛转连绵的口哨声.因其往往合乎音律,又别称啸歌或歌啸."[9]
二、"啸"的历史发展:与时俱进,各有特色
"啸"的发展经历了岁月的跌宕和洗礼.关于"啸"是何时出现的问题,很多文章都以《诗经》《楚辞》的记载推断"啸"产生于先秦,例如《诗经·召南·江有祀》即有"江有把,之子归,不我过.不我过,其啸也歌"的记载,《楚辞》如《招魂》:"秦簧齐缕,郑帛络些.招具该备,永啸呼些."昝亮先生认为:"虽然"啸"的独立意义不太突出,但有这么多的例证,足以说明"啸"已经比较发达."[10]对于此观点,笔者认为,先秦时期出现了啸,但并不能断定"啸"已经比较发达.
先秦时期的啸通常是女性用来表达自己感情的工具,这是大多数研究者们的共同观点.李晓明提出:"啸现象在先秦就出现,但它只是作为不幸女子嗟叹悲苦命运的不由自主的发音."[11]无独有偶,范子烨也提出:"早在先秦时代,啸就已经存在了.当时它是在女性间流行的一种习俗,主要用以抒情达意."[12]但也有学者认为"啸"在先秦时期并无性别之分,例如李秉鉴在《古人的啸》中认为:"先秦时期,啸者无性别之分,此后,随着封建礼教的加强,啸便成为男子的专利."[13]笔者赞同其后半部分的观点,但对于前半部分无性别之分的观点,笔者认为,根据现有的文章记载可以推断出,啸在先秦时期是女子使用颇多.
两汉时期的啸发展如何?对这一时期的研究多集中于啸与道教等的联系.例如范子烨指出:"在东汉时期,啸开始与道教、方术发生联系."[14]此处不详谈,仅引用昝亮先生的《啸艺说略》总结之:"两汉时期,"啸"大为发展."昝亮先生通过举例《拾遗记》中的记载还总结出:"两汉之时,啸艺有所发展,比之先秦,两汉时期的啸艺新添了一丝淡薄的名士风度."[15]也就是说,在魏晋时代到来之前,啸已经开始逐渐向雅致转变.
在谈魏晋之啸前有必要讨论一下建安之啸,因为关于建安之啸的记载颇少.张应斌先生在《建安之啸与建安文坛》中就强调道:"与前代相比,建安之啸虽然比较丰富,但却不是由正史记载,而是由野史杂传和文人诗赋侥幸保存的."[16]张先生指出:在建安时代,啸表现出了新的思想观念和文化内涵.以啸抒发感情占了绝大多数.笔者认为,建安之啸的发展,为随后魏晋之啸的繁荣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魏晋时期,是啸发展的高潮时期,对这一时期"啸"的研究文章颇多.张应斌在《魏晋六朝的啸---兼论啸与魏晋风度》中说到:"啸在这个时候成为专门的艺术创造活动,它开始成为人们表达内在精神的寄托物.士大夫把魏晋之啸推向历史的高峰."[17]
魏晋时期的啸发展繁荣与当时的社会风气也有很大的关系.魏晋时期追求精神上的解放,提倡自由表达,崇尚自然.张应斌指出:"啸的基本精神就是魏晋的精神,啸在魏晋大放异彩,是因为它适应并表达了魏晋精神的特质."王许林也在《说啸》中认为:"'啸'在魏晋时期,与简傲、放诞的社会思潮一拍即合,大行其道,从平民到贵族,无不以学啸、善啸为荣,文人雅士尤盛.正是在这种社会风气熏陶下,'啸'的吹奏形式和技艺在魏晋时都得到长足发展."[18]
魏晋时期"啸"的不断发展还与其自身的特质有关.文达《谈啸》中就说:"啸到魏晋之所以发展成为专门的艺术创造活动,还不仅仅是其中蕴藏着丰富的情感内容,更由于啸声具有音乐性的形式美,其旋律节奏,变化起伏,与所抒发的感情相协调."[19]可以推知,魏晋时期的"啸"已非常愉悦身心,成为一种很高雅的技艺.
唐代的啸也有新的发展.张应斌先生在《唐代的啸与唐诗》中从艺术音乐领域和文学领域对唐代啸的发展做出了总结,在艺术音乐领域里提到了叶啸的盛行.提到叶啸,这是唐朝比较有标志性的文化现象之一,文中有言:"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到唐代,吹叶成为上层社会的新乐种.吹叶成为朝廷音乐之一.吹叶已进人宫廷,它在民间的流行可想而知."[20]当代社会里,吹叶的技能还有人在传承,不过已经越来越少见.而吹叶和啸相结合的现象则更为少见.
在文学领域里,张应斌文中总结出:"啸在唐诗中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学题材.如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啸在唐诗中正在悄然地雅化.啸慢慢从现实生活中音乐旋律的描写中抽象出来,逐步地化为文学意象,凝定为文学典故.从历史精神角度说,魏晋名士之啸已经化作啸的精神,用来表现唐人空灵飘逸的意境和自由脱俗的精神.总之,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这都表明唐代关于啸的描写越来越凝炼,越来越富有诗意,啸的文学越来越成熟.至此,啸从汉魏名士音乐之啸变成了唐代诗人的文学之啸."
啸,其实不仅只有人声,还有动物之啸,在古文中,猿啸便是一个常见的意象,张波先生就有专文《唐诗中的"猿啸"意蕴分析》:"用'猿啸'来表达诗人的愁苦心情,在唐诗中是非常普遍的,白居易《琵琶行》中'杜鹃啼血猿哀鸣'的句子等等……这种用猿啸来表达诗人愁苦心情的意象一直绵延至晚唐."[21]
然而对于唐代啸的发展情况,不同学者之间也有不同的观点.张应斌认为:唐代的啸不仅不是孑余,而是啸最兴盛的时代之一,唐代的啸在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其他多数学者的观点都是认为啸在魏晋发展最为繁盛,而在唐代已经不复兴盛.例如王永胜的《魏晋风度及啸与李小龙》就指出:"唐宋之后,啸开始渐趋衰微.啸,似乎就永远留在了魏晋."[22]
笔者赞同后者的观点.啸在唐朝,更多的是见于古诗古文之中,真正的啸的景象远不及魏晋.唐代虽也有善啸之士,但与魏晋名士相比,在数量和质量上都稍有逊色.宋元时期,啸的发展已经不比唐朝,但也仍然有所发展,这一时期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啸的主体的变化,其次是啸雅俗共赏的特点再一次鲜明地表现出来.张应斌《宋元的啸》称:"啸在唐代以后仍然有所发展.南宋时社会观念对啸持贬斥态度,啸发生转折.之后,啸的主体转入民间.啸在宋元时代呈现出与唐代不同的文化面貌,但宋元的啸仍然有所发展.宋元之啸可以分为雅、俗两个不同的文化层面."[23]
明清时期,啸并没有完全消失,但已经与真正之啸相去甚远,隐士成为对啸有追求的唯一群体.张应斌《明清的啸》指出:"啸的黄金时代在魏晋,明清已难以相比.但明清的啸仍有发展,表现出新的时代特色,表现为隐士之啸成为主流."[24]综上所述,可以简单做出这样的总结:啸,出现于先秦,繁荣于魏晋,唐宋元时继续发展,明清逐渐衰落."啸"的发展与时俱进,不同历史时期各有特色.
三、"啸"的内在精神:情感抒发,情绪宣泄
啸能表达内心的情感,抒发情怀,这就和我们今天通过唱歌来宣泄内心的郁闷是一样的道理.范子烨在《论"啸"---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种音乐意象(下)》中言:"啸是以声达意的,寄深义于音乐之中."[25]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啸所表达的情感也有所不同.
先秦的"啸"通常是用来嗟叹不幸女子的悲苦命运,这一点上文已有所提及.而到了魏晋,啸所表达的情感更为丰富,耐人咀嚼.这也涉及到当时的社会风情,民俗风尚.樊荣先生在《啸、〈啸赋〉与魏晋名士风度》中说:"魏晋之时玄风盛行,善啸之人多为玄谈任诞名士、风流中坚,出于或壮志难酬、抒发逸调,或放浪形骸,寄情山水."[26]
张应斌也有言:"魏晋六朝的啸涉及到社会政治、军事、风俗和个人的气质、性格和才情等多个方面,表现了士大夫丰富多彩的人生和精神生活."[27]张先生以在危机情境下啸对英雄豪杰的激励作用,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啸对人的精神气质和审美胸襟的表现作用,阐明了啸在魏晋时期人们生活中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样,潘江艳也说:"啸是一种精神境界、一种态度,是士人情感的流露、思想的表达.啸虽然讲究技巧,但跟啸者的精神境界有很大的关系."[28]
李秉鉴也认为:"魏晋时期,啸所抒发的感情不再局限于凄怨哀切,其中重要的一方面是表达啸者卓荤之志."[29]唐朝的啸大量出现在古诗古文之中,其内在含义更加丰富.廖文婧有专文《啸与盛唐诗》:"有关啸的描述常出现于诗歌.盛唐诗人在继承啸的传统意义之外,更丰富了其内在含义.啸在意象的丰富上超越过去,具体而言,一是用以彰显志趣,二是表现自然高雅,多出现于山水田园诗中.三是出现在与朋友的唱和赠答中,表达知音之情."[30]明清时期,隐士成为追求啸的主流.
张应斌指出:"明清的啸有人文精神,第一是隐士精神,具体体现为自由精神、高尚的节操.第二是文艺精神,第三是民间精神."[31]昝亮有自己的看法:"悲情调是啸艺的主情调."[32]
四、历史上善"啸"之名士
谈及啸的名士,我们首先想到的便是魏晋时期的阮籍,阮籍在啸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对啸的发展也起着很大的作用.张应斌对阮籍等善啸名士以及魏晋时期的啸作了分析总结:"在魏晋六朝,善啸的士大夫盛况空前,为任何一代所不及,而且文人把啸视为生命,对啸之热爱令人难以置信.
在众多的善啸者中,阮籍出类拔萃.阮籍善啸名闻于世,事迹见于多种记载."[33]除了阮籍之外,其实还有很多善啸的名士,比如和阮籍关系比较密切的他的两位师傅,苏门真人和孙登.范子烨就提到:"阮籍的啸术是渊源有自的.在这方面,他有两位'导师'.其一是苏门真人,其二是孙登."[34]李秉鉴也提出:"阮籍的啸声远达数百步外,比起隐士孙登来却又逊色多了."[35]潘江艳《"啸"不尽的魏晋士人风情---魏晋士人"啸"之管窥》也说:"孙登会弹一弦琴,尤善长啸,隐居苏门山.阮籍和嵇康都曾求教于他."[36]东晋的陶渊明也是一位善啸之人.彭印川说:"东晋大诗人陶渊明除饮酒赋诗外,啸也是他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37]
例如陶渊明的诗句:"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饮酒诗》)"登东山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归去来兮辞》)李秉鉴先生在《古人的啸》中说:"唐玄宗时,峨眉山的陈道士也善长啸,其啸能发出擂鼓霹居似的响声,闻者惊惧不已.明人徐文长啸声清朗,有似夜半鹤峡,常引得群鹤引颈应答."[38]这些都说明历史上总有善啸之士活跃于各个朝代.张应斌在《宋元的啸》中就举了一个很好的例子:"宋太祖惊奇于高士之啸,啸受到君王的赏识,这为啸的存在提供了一个宽松的环境.在这种社会风气下,出现了一批善啸的人物.在宋代文学中,旷达豪迈的苏轼成为啸的重要代表."[39]"啸"随着时代的发展,一度成为我国特殊的文化现象之一.关于它的内在精神和意义,还值得今后继续研究与探讨.
参考文献:
[1][6]李晓明.古代的无词歌---啸[J].四川文物,1998(10).
[2][4][10][15][32]昝亮.啸艺说略[J].学术研究,1993(1).
[3][12][14][34]范子烨.论"啸"---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种音乐意象(上)[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
[5][37]彭印川.啸之新考[J].文献,1998(2).
[7][28][36]潘江艳."啸"不尽的魏晋士人风情---魏晋士人"啸"之管窥[J].甘肃高师学报,2015(5).
[8][18]王许林.说啸[J].古典文学知识,2002(3).
[9]举人.啸咏[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6(2).
[11]李晓明."啸"的历时性发展研究综述[J].社科纵横,2012(12).
[13][29][35]李秉鉴.古人的啸[J].文史杂志,1993(10).
[16]张应斌.建安之啸与建安文坛[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2002(8).
[17][27][33]张应斌.魏晋六朝的啸---兼论啸与魏晋风度[J].荆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2).
[19]文达.谈啸[J].思想战线,1987(12).
[20]张应斌.唐代的啸与唐诗[J].学术研究,2002(2).
[21]张波.唐诗中的"猿啸"意蕴分析[J].文学教育,2007(4).
[22]王永胜.魏晋风度及啸与李小龙[J].书屋,2016(10).
[23][39]张应斌.宋元的啸[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2(12).
[24][31]张应斌.明清的啸[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10).
[25]范子烨.论"啸"---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种音乐意象(下)[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
[26]樊荣.啸、《啸赋》与魏晋名士风度[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4(8).
[30]廖文婧.啸与盛唐诗[J].贺州学院学报,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