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问题欢迎来到大学堂论文网,权威的论文代写、论文发表平台,服务论文行业十二年,专业为您提供论文代写代发服务
点击咨询韦老师  点击咨询李老师
范文期刊如找不到所需论文资料、期刊 请您在此搜索查找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哲学论文 >

《老子》处世之道的现代启示

发布时间:2019-09-29

《老子》又名《道德经》,由战国时期道家学派整理而成,记录了春秋晚期着名思想家老子的学说,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该书八十一章,五千余言,字字有道,句句有理,而其中所蕴含的做人的道理,对人们而言更是触人心弦.


一、做人贵有自知之明


《老子》中云: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道别人,了解别人,你是智慧,而知道自己,了解自己,这是高明.而人贵在有"自知之明".所以《吕氏春秋》说: "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败莫败于不自知."如此可见,自知对一个人的重要性.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在老子而言,知人者只看得到他人的,这是智,而自知者能清楚认识到自己,这便是明了.


正如莱布尼茨说的那样: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由于先天基因和后天环境的原因造就了每个人与他人不同.爽朗、幽默、大方,善妒、功利、世俗,人人皆有不同.而人活一世,则可能在浑噩的生活和难以清除的尘霾中难以看清自己,所以自知便显得尤为可贵.《论语》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 孔子的得意门生子贡的口才很好,有很好的外交才能,曾游说齐国并挑起其与吴晋之间的矛盾,让鲁国免战.孔子问子贡与颜回哪一个优秀一些,子贡回答说"赐也何敢望回? 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贡与孔子的这段对话充分体现了他的自知之明,自知,故成其大.


李白欲在黄鹤楼题诗,可看见崔颢所题写的《登黄鹤楼》后便放弃了自己的想法,觉得自己再写也及不上崔颢这首.陶渊明自知"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于是辞罢彭泽令,过上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真隐生活.刘邦自知自己的能力何在,知人善用,成就了"汉初三杰",也成就了他的大汉王朝.


而《老子》在讲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的同时,也告诉我们"轻诺必寡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一,中国人从古至今都十分注重信用与信义.墨家创始人墨子说"原浊者流不清,行不信者名必耗",《史记》有言,"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宋朝哲学家程颐说"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清代顾炎武曾用"生来一诺比黄金,哪肯风尘负此心"来言说志向.中国人历来把守信作为处世的基本原则与信条.而老子提出"轻诺必寡信"的目的,一方面是告诫人们不要相信那些"轻诺",不要被那些花言巧语所蒙骗,而更重要的是在于告诉人们不要做那"轻诺"之人.


二、懂得知足不贪婪


《老子·第十二章》讲: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难得之货令人行妨.不仅如此,《老子·第四十六章》也讲到"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 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大千世界,诱惑不断,老子从声、色、味以及打猎和财物等方面说明了这些物欲的享受所带来的危害.也从罪、患和咎三个方面告诉人们知足常乐.人们追求声色犬马的享受,因而丧失了自己的本性.从饥饿到温饱到追求享受,这虽然是一个发展进步的过程,但过分的追求享受就成了贪婪.为了金钱出卖肉体,为了富贵动用权利,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为了一时的享受不惜铤而走险,走向犯罪的深渊.战国末期荀子所倡导的性恶论在先秦百家关于人性的论断中独树一帜,但不得不承认,每个人的身体里都有贪婪的种子,而且从本质上讲,这种贪婪的欲望是没办法满足的.只是每个人的贪欲大小不同而已.


"得陇望蜀"、"欲壑难填"、"人心不足蛇吞象",人的欲望哪有满足的时候呢? 有了权力就渴望着更大的权力,吃到了这种山珍便想着那种海味.而当人的贪欲无法满足的时候,犯罪便成了达到目的的捷径.所以应该学会满足,适当的欲望可以成为前行的动力,但凡事都讲求一个度,一旦超出了那个度,那便是阻碍.所以人们在满足自己生活的所求之后,便不应该过分追求物质上的享受,使五色不至于令人目盲,五音不至于令人耳聋.


原本《老子·第四十六章》讲的是老子的反战思想,老子本身所代表的是没落的奴隶主贵族阶级的利益,而老子在这一章是站在统治者的立场上为其分析战争的起因以及他所认为的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战争不断,据史书记载,春秋的二百四十二年间,有四百八十多起大大小小的战争发生,五十二个诸侯国被灭,有四十三名君主被臣下或敌国所杀.而老子认为战争发生的原因便是统治者贪欲太强,所以他规劝统治者要知足常乐.姑且不对老子在这一章中所表达的反战思想的对与错、全面与片面做更多的讨论.老子在这里规劝的不仅仅是统治者,也在规劝当时的世人,甚至在千年之后,这些话也时刻警醒着人们.老子还讲"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在这里阐述的是这样一种人生观: 人要贵生重己,对待名利要适可而止,这样才可以避免遭受到危难.反之,为争名逐利而奋不顾身,则必然会落得身败名裂的悲惨下场.


民间流传着一则胡九韶的故事,说的是明朝江西金溪人胡九韶,"家甚贫,课儿力耕,仅给衣食".但纵是这样,他还每日焚香拜天,以谢天"一日清福".妻子不解,"三餐都是菜粥,何来清福可言?"他回答说: "幸生太平之世,无兵祸; 又幸一家乐业,无饥寒; 又幸榻无病人,狱无囚人."在现今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知足常乐的人往往会被认为是很消极的心态,是胸无大志,是不思进取.也会有人错认为他们没有能力,没有进取心.但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不与人争、乐观豁达的心态何错之有? 不嫉不妒、心境平和又何错之有? 知足常乐只是生活的态度而已,是一种看透了世事无常后的大彻大悟罢了.


三、学会宽容与谦虚


老子认为应"心善渊",他认为人心应该宽容,心胸应该像水一般虚静深远.学会包容与理解.人们所生活的社会环境,在接触着身边的人的同时,难免和周围的人产生一些摩擦或是误会,有些分歧或是不和.《淮南子》记有"宽而栗,严而温".唐代的孟郊曾说"君子量不极,胸吞百川流".林则徐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人们要"心善渊",便是要宽以待人,要宽厚,要容忍,要有容人之量.有些容人之量是好的,宽恕别人也是宽恕自己.宽容是一个人胸怀的体现,但宽容也要讲求一个度,一味的宽容便是纵容.在某些触及底线问题上也应该选择性地宽容.


谦虚,即不自满,肯接受批评,并虚心向人请教.那些有真才实学的人总是虚心向人请教; 反之,仅有一知半解的人却总是骄傲自大,好为人师.《尚书》里说"满招损,谦受益".《周易》说"谦谦君子,卑以自牧".古往今来的无数事例告诫人们谦虚谨慎是多么重要.


《老子·第二十二章》中有言曰: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有意表现自己,所以在众物之中才显得很突出; 不自以为是,所以在众物之中才显得很卓越.这是老子思想的重要部分,其中蕴含着丰富而辩证的哲理,他先阐述"不自见,不自是",然后又用"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来清楚说明何为不争.这大概就是为什么老子成为了中国哲学史上的第一人,他善于发现事物正面向反面转化所包含的辩证法思想,并且将这种辩证法的思想作为处理社会生活的准则.在这里,他用一个很浅显易懂的道理便阐述了前贤所谓的"满招损,谦受益"、"谦谦君子,卑以自牧"的名训.


而尽管老子已经在第二十二章从正面向世人阐明了谦虚戒骄的益处,但似乎又意犹未尽,在第二十四章,老子又从反面采用比喻的手法并结合道家的观点,说明骄傲自满所造成的恶果,即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这种谦虚不是低头,不在于输赢,而是一个人由心底所衍生出来的品德.而人们理应有这种品质,有那种"三人行必有我师"的谦逊好学,要看得见"尺有所长,寸有所短".要知道"虚心万事能成,自满十室九空"的道理.


做人贵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能力,知道自己该做什么然后去做,知道自己能做什么然后去做.而不是不切实际一味好高骛远,不是肆无忌惮许诺而后又失信.


生活在给人们无尽的回味的时候也带来了数不胜数的诱惑.而人们能做且可以做到的便是学会知足,不贪得无厌.谨记祸莫大于不知足的道理,学会知足常乐.


宽容,使人们赢得友谊,赢得信任,成为走向成功的有力推动.而谦虚,既作为一种美德,也作为一种学习处世的态度,更是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人们应该拥有并且保持的品质.


【参考文献】


[1]马文银. 道德经实用智慧全集[M]. 北京: 中国商业出版社,2011

[2]高欣. 道德经叫我们圆通点[M]. 北京: 中国画报出版社,2010

[3]张凤娟. 老子名言的智慧[M]. 呼和浩特: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

TAG标签: 老子     处世     之道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