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问题欢迎来到大学堂论文网,权威的论文代写、论文发表平台,服务论文行业十二年,专业为您提供论文代写代发服务
点击咨询韦老师  点击咨询李老师
范文期刊如找不到所需论文资料、期刊 请您在此搜索查找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哲学论文 >

“创新的知识才是力量”的新观念探究

发布时间:2019-09-29

  范文第三篇

  题目:"创新的知识才是力量"的新观念探究


  摘要:知识就是力量是在欧洲中世纪蒙昧状态下提出的口号, 在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 知识就是力量的局限性日益体现。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 创新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主要力量, 也是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因此文章提出了"创新的知识才是力量"的新观念, 改变原有的思维模式, 鼓励创新, 建立创新型国家。

  关键词:知识; 力量; 创新; 知识经济;

  0 引言

  “知识就是力量”自提出以来, 激励了无数人通过学习知识, 改变个人和国家的命运, 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然而, 随着时代的变迁, 尤其是科学技术进入突飞猛进的发展时期, 知识的更新不断加快, 创新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最主要力量, 知识就是力量的局限性也日益显现。在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 应当与时俱进, 对“知识就是力量”做跨时代的解读, 树立“创新的知识才是力量”的新观念, 为建立创新型国家, 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转型提供观念的力量。

  1 弗兰西斯·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背景及历史作用

  弗兰西斯·培根被马克思誉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这样振聋发聩的口号, 是与当时英国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历史条件密切相连的。因为任何一种思想和观点都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

  培根生活的时代正是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和成长的时期。而在欧洲的中世纪, 天主教会严格控制着人民的精神领域, 不允许人民有异端信仰和思想。把新知识作为异端邪说, 残酷迫害知识分子, 严重阻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摆脱这种神权的专制统治, 让人民的思想得到解放, 必须启迪人们的心智, 用知识摆脱愚昧, 走向理性。欧洲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当知识遭到垄断和压制, 知识就成为一种可贵的资源和武器, 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动力。培根在1620年发表了《新工具》一书, 他在书中指出:“人的知识和人的力量相结合为一”“达到人的力量的道路和达到人的知识的道路是紧挨着的, 而且几乎是一样的”。培根的这一思想经过其后人的提炼和发挥, 并达成了共识, 形成了“知识就是力量”这一时代宣言, 成为当时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强有力的口号。

  知识有2大主要门类———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在培根看来, 知识不仅是改造自然的力量, 也是改造社会的力量。自然科学知识不仅可以推动技术进步, 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 还可以培养科学精神,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而社会科学知识则可以通过人文主义思想和理性精神, 强调以人为本, 提倡个性自由平等, 反抗教会对人的束缚和压制, 推崇人的理性, 肯定人的智慧和才能, 明确社会与国家, 个体与集体的关系。

  随着“知识就是力量”这一口号的提出, 整个欧洲受到了极大的鼓舞, 科学技术得到迅猛发展, 出现了伽利略、牛顿等第一批科学巨匠, 并引发了第一次技术革命———工业革命。从此, 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就成为最基本的力量, 推动一次又一次的科术革命的产生, 把全球社会引入了知识经济的时代。同时, 知识的传播和理性精神的弘扬, 引发了欧洲的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人们从此开始摆脱了蒙昧, 精神获得极大的解放, 社会进入了全新的文明时代。“知识就是力量”使科学思想和人文主义精神相互促进, 缔造了当今世界的繁荣与文明。

  2“知识就是力量”的局限性

  这里应当首先明确知识的基本内涵。目前在学术界对什么是知识是一个有争议概念。在《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 对“知识”条目是这样表述的:“所谓知识, 就它反映的内容而言, 是客观事物的属性与联系的反映, 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柏拉图对知识的定义是:一条陈述能称得上是知识必须满足3个条件, 它一定是被验证过的, 正确的, 而且被人们相信的。如果剥掉理论主义的抽象色彩, 取其概念的内涵, 可以简单得出对知识的一般性表达, 即知识是人们在实践中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结。知识的最本质特征在于它是“已有的”认识和经验。而“知识就是力量”的局限性恰好就体现在这里。在知识匮乏, 或只被少数人掌握或垄断的时代, 知识无疑是潜在的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力量。但是在知识已经广泛普及, 且不断更新的现代, 只凭学习并掌握已有的知识, 已显得远远不够了。

  中华民族有着重视知识, 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历史上的科举制为民间通过学习走向仕途之路开辟了道路, 使知识精英成为国家管理人才。当历史步入近代, 欧洲的科学技术和人文思想的发展, 使欧洲迅速走向现代化。相反, 中国却固守传统, 四书五经和八股文等长期居于绝对的统治地位。鸦片战争后, 尤其是甲午战争的惨败, 国人才真正认识到新知识和新观念的重要性, 于是才开始向西方学习。“李约瑟之谜”虽众说纷纭, 但闭关锁国, 缺乏新的思想和新的知识无疑是重要原因之一。

  解放后, 为了赶英超美, 人们发现教育落后是国家落后的根本原因之一, 于是开始大力发展教育。时至今日, 中国的教育规模已经位居世界前列, 本科生、研究生及博士生的数量都已居世界第一位。中国的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 已经基本摆脱了无知和愚昧, 受教育的程度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我国却并不占领科学技术的前沿, 在工业生产中也不掌握核心技术。在国内, 目前在科学领域尚无人问鼎诺贝尔奖, 也少有大师级人物和行业领袖产生。除了古代的四大发明外, 近代中国对世界的贡献确实十分有限。

  中国人不仅重视学习和教育, 中国人的聪明也是举世公认的。但为什么会产生“钱学森之问”呢?问题的根本在于中国人自古只注重学习已有的知识, 并且以考试为导向。这种为考试而学习的价值取向必然导致对已有知识的过度学习, 不会对考试以外的事物发生任何兴趣。人们不会忘记黑格尔的名言:“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 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 那是没有未来的。”没有自由思考和创新思维, 就没有新的知识, 而没有新知识就不会有进步和发展。由此可见, “知识就是力量”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应当历史性的去解读和理解, 并以发展的观点与时俱进, 提出新的理念———“创新的知识才是力量”。

  3 创新的知识才是力量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 本质上是一部人类的创新史。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进步, 都伴随着知识的拓展与创新。人类社会求生存、求发展, 必须依赖知识的创新。古代社会之所以长期保持原始而漫长的状态, 就在于知识的匮乏和缺乏创新机制。近代自工业革命以来, 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 每一次科技革命都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由于创新机制的逐步形成, 知识的创新速度加快, 知识经济的时代已经到来。财富的载体已由物质形态转变为知识形态。知识的创新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直接动力。当下世界经济之所以持续低迷, 回暖乏力, 其主要原因在于第三次技术革命的高潮期已过, 正在孕育新的创新。

  创新作为一种理论可追溯到1912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熊彼特的《经济发展概论》。熊彼特认为, 所谓创新就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 就是要把一种从来没有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进生产体系中去, 以实现对生产要素或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周期性的经济波动正是起因于创新过程的非连续性和非均衡性, 不同的创新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 由此形成时间各异的经济周期;资本主义只是经济变动的一种形式或方法, 它不可能是静止的, 也不可能永远存在下去。因此, 他提出, “创新”是资本主义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动力, 没有“创新”就没有资本主义的发展。

  正因为如此, 邓小平指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此基础上又提出要建立“创新型国家”。当今, 创新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 创新是竞争力的集中体现。这里强调创新, 并不否定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而是以此为逻辑起点进行跨时代的解读和推演。因为任何创新都必须以现有知识为基础, 而创新的结果又以知识的形式体现。只不过创新的知识又扩大了人类的认识空间, 使生产力得到极大提高, 从而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今天提出“创新的知识才是力量”, 不仅反映了时代的要求, 也有利于改变原有的思维模式和学习方式, 鼓励创新, 形成创新机制, 建立创新型国家。为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转型提供观念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李海凤.浅析“知识就是力量”及其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意义[J].理论与当代, 2011 (1) .
  [2]李彦, 袁帅帅.“知识就是力量”在改革开放中的体现与当代性反思[J].时代人物, 2008 (7) .
  [3]余蕙.弗朗西斯·培根“知识就是力量”新解[J].温州师范学院报, 2002 (4) .

  范文一: 知识就是力量论文(强烈推荐6篇)
  范文二: “知识就是力量”对当代知识论研究的重要性
  范文三: “创新的知识才是力量”的新观念探究
  范文四: 了解“知识就是力量”的本质内涵
  范文五: 现代知识经济时代下对知识就是力量的思考

TAG标签: 力量     知识经济     知识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