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第一篇(1)
题目:知识就是力量?——兼谈人的核心素养教育
摘 要:自从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以后,人们便把知识奉为圭臬。可知识未必就是力量,只有知识转化为人的核心素养,知识才使人的生命具有力量。培育人的核心素养要靠人的核心素养教育,人的核心素养教育不仅符合我国人才培养目标,而且也是提高我国人民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建构人的核心素养教育必须先确定人的核心素养教育目标,其次是如何实施人的核心素养教学,最后是合理制定人的核心素养教育评价体系。
关键词:知识; 核心素养; 人的核心素养教育;
Is knowledge power?——Also on people′s key competency education
WU Chen-bing
School of Education,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Abstract:
Since Francis Bacon came up with the slogan that " knowledge is power",many of us regarded knowledge as a criterion.However,knowledge may not be power,only it is transformed into people's key competences,and then it will make people′s life powerful.To cultivate people′s key competences mainly relies on people′s key competency education,which is not only conforming to the goal of talent cultivation,but also an important way to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our people.There are three steps to construct people′s key competency education,first is to set the goal;second is how to implement the people′s key competency teaching;the last but not least is to establish the evaluation system for people′s key competency education.
Keyword:
knowledge; key competency; people′s key competency education;
1爱问:知识=力量?
“知识就是力量”这句格言来自英国著名唯物主义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新工具》一书。弗兰西斯·培根出生于16世纪60年代,当时社会迷信权威和宗教,压制人性,阻碍了科学发展,他作为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代表之一,注重发展生产,渴望探索自然和发展科学,于是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以此来激励人们对知识的重视。400多年过去了,人们一直把“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奉为圭臬,大加赞赏。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也开始意识到这句话的局限性。下面笔者从本质、逻辑和合理性三个方面对“知识就是力量”进行追问,以便能对知识做出正确的认识。
1.1本质的追问———知识是力量吗?
知识是力量吗?从语用学角度看,“是”是一个判断词,表肯定、赞成、正确的意思;从认识论角度看,“是”就是描述事物状态与特征的参量(或变量)的众多数值中取其任意一个,所描述的状态与特征通常是单值的、确定性的和清晰的[1]。知识, 是指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力量,是指人或其他生物行动或做事的能力,既指体力,也指智力[2]。从概念上看,知识和力量不属于同一范畴,知识属于后天习得的,力量既可以是先天的,也可以是后天发展的。知识是人通过实践活动,对自然世界的认识结果,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反映,是人认识的产物。力量则是指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大小,是事物本身固有属性。 力量的获得必须经过一定的技能转换,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比如一个人手臂要有力量,他必须多吃饭,饭不可能直接转换为手臂的力量,它得通过人自身的消化系统,才能转换为人的手臂力量,当然这个人必须要有消化饭的能力作为前提。由此可知,知识越多的人,不一定力量就越大;知识越多,只能代表他占有知识多。如果知识不能转化为力量,那么知识将失去现实的意义,甚至是很危险的。比如有的人,知识丰富,能力不强,喜欢高谈阔论,说自己的知识丰富,无所不能,结果害人害己,马谡失街亭便是血的教训。
1.2逻辑的追问———知识为何具有力量?
在“知识就是力量”中,培根所说的“力量”,主要是科学在征服自然中的“有效性”和“力量感”, 而“知识”的内核是指人对世界的理解以及人理性的存在。前者体现了知识的工具性以及功利性; 而后者体现了人的个体精神[3]。知识能否转化为力量,力量是否等同于知识,这是认识论对知识与力量关系必须回答的问题。首先,知识是可转化的。知识可以转化为能力,比如懂得开车的知识, 再通过开车的实践,开车的知识就转化为一种会开车的能力,人一旦增加一种能力,便增加了一点力量。能力与力量是成正比关系;其次,知识是可变的。随着时间的变迁,人们获取的知识的方式和对知识的选择也是不断变化的,这意味着知识的有效性是受时空限制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必须在特定的时空发生,否则就会失去效应;最后,知识是质性的。质性就是客观实在性,是人可以认识的。当知识达到一定量的时候,就会自然形成一定的力量。这是由于知识的本质特征决定了知识的元力性1,根据马克思质量互变规律,当量变达到一定程度,超过了事物的度,事物就会发生质变甚至聚变,从而形成较大的力。
1.3合理性的追问———知识何以具有力量?
“知识就是力量”的合理性就在于培根看清楚了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在一定条件下,知识越丰富,转化为能力的速度就越快,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强,对社会的贡献就越大,知识就具有了更强的力量。当前我国需要培养的人才,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知识,而且要具备较强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人才不仅是创新型的,而且还应该是高素养的。
因此,在21世纪的今天,知识爆炸的时代,教育的任务不仅是构造学生的核心知识,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而且更应该培养学生的高素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不仅关注人的发展,而且还关注人的终身发展,个人的自主发展,人的修养、 社会关爱、爱国情怀,还关注人的合作与创新。知识转化为力量,是人发展的要求,是增强国家和社会的创造力的要求。培养人的核心素养,是人成为人的关键,是国家发展和人民幸福的力量所在。
2爱智:核心素养的哲理
核心素养是人智慧的化身,是“爱智”的哲学。 核心素养是人追求人生意义和展现人生价值的智慧结晶,是人追求理想和展现理想的目的追求。 它不仅是人本身发展的内在规律性与目的性的统一,而且也是社会和国家的发展的实然与应然的要求。从国际教育改革的趋势来看,“一个人发展和终身学习为主体的核心素养模型逐渐代替传统的课程标准体系,改革的视点也从单一重视科学教学规律走向人的成长规律与教学规律的叠加和融合”[4]。同时国家和社会也不断对个人素质提出更高要求,使个人不断理解和关注人的核心素养。因此,核心素养结合了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素质教育的新突破,是为解决价值观教育问题而提出的,是对人生价值与理性的追求。
2.1核心素养:人智慧化的结晶
对核心素养概念的界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 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简称OECD)认为核心素养是高于知识和技能的,包括认识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创新能力、态度、动机和价值观以及反思性[4]。欧盟则认为核心素养包括三个维度即知识、能力和态度。核心素养是“知识社会中每个人发展自我、融入社会及胜任工作所必需的一系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集合”[4],它具有较强的整合性、跨学科性和迁移性。我国李艺等人则把核心素养分为三个层次即“双基”层、问题解决层和学科思维层来理解,认为核心素养是以知识和技能为基础,以解决问题过程所获得的方法为核心,以系统学习获得相对稳定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4]。笔者则认为核心素养既是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一种人生哲理与生存之道的整合,是一种高贵的品质,也是一种超人的睿智。
2.2核心素养是人自身发展的规律性与目的性的统一
人作为自然主客体,也遵循自然规律,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不断进化与发展。由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可知,人在幼年时期感知运动阶段(0~2岁)思维能力差,动作不灵敏,不协调,不能进行简单的运算。随着人年龄的增长,到了前运算阶段(2~6、7岁),儿童可以将感知动作内化为表象,建立了符号功能,并借助心理符号进行思维活动。到了具体运算阶段(6、7~11、12岁),儿童不仅可以进行图式演化,而且也可以进行思维运算。在形式运算阶段(12岁以后),儿童不仅可以进行思维运算,甚至还可以进行抽象思维的运算。人的成长是自然性的,是自我不断提高的过程,也是人的核心素养不断发展与形成的过程。因为人的发展是合规律性的,所以人的核心素养的形成也必定是合规律性的。因此,随着人年龄增长,人获得知识增加,人的核心素养也有规律性地从“双基”层向人的学科思维层发展,从而实现人的自我超越,最终形成人稳定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马斯洛的需要层数理论认为人的需要是不断发展的,需要是人生活的目的。人首先需要获得生理的需要,其次是安全的需要,再次是情感的需要,最后是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因为人的需要是呈金字塔不断上升的,这些需要都不断地激发人的发展,这不仅是生理的发展,而且也是心理的发展,其目的是使人变得更有品位,更富有涵养,更具有素养。核心素养是高于人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最高的需要,是实现人最高价值的需要。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把人的发展分成8个阶段,即婴儿期(0~1.5岁)、儿童早期(1.5~3岁)、学龄初期(3~5岁)、学龄期(6~12岁)、青春期(12~18岁)、成年早期(18~25岁)、成年期(25 ~65岁)和老年期(65岁以上),人在每个阶段都有困难需要解决,问题解决了,人才能健康成长, 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如果人在这些阶段的危机不能很好地被解决,人身心就会处于危险之中。 可见,人的发展是人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人不断养成核心素养的过程。人发展的目的便是人解决自我问题和实现自我价值的统一,也是人自身发展基于核心素养的规律性和目的性的有效统一。
2.3核心素养是社会发展的实然与应然的要求
核心素养是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教育水平不断提高,人的知识不断增长,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不断发展和变化。核心素养作为我国社会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时刻促进人的心智和道德的发展,因为国家和社会希望受教育者早日融入社会,服务国家, 受教育者接受的教育便是国家培养公民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培育个人的核心素养已成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对个人的现实要求。只有个人素养提高了,国家的综合素养才能提高,才会更加富裕、更加强大。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对个人的要求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目标、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行为准则,高度概括了人们的生活目标、人生价值取向。只有不断地把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生目标和行为准则,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国公民,受教育者只有把所学的知识不断地转化为个人的核心素养,才能实现的人生目标,否则生活就失去方向,生命也没有意义。
核心素养是社会发展对个人的价值诉求。古人曾有 “三纲五常”,“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仁、义、礼、智、信。古人把 “三纲五常”作为人的生活目标、核心品德、核心素养来看待,在当时可算是一种可贵的民族精神,人们学习知识、处事的原则都是以此为标准。而今天中国共产党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 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不仅是国家和社会对个人价值的引领,也是对个人价值的诉求。核心素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致的,也是国家和社会发展对个人的应然要求。因为要实现国家的共同目标和人们的共同梦想,必须要依靠每个人。所以培养人的核心素养不仅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也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必然!没有个人对核心素养的追逐,国家将无法凝聚人心,难以实现我国的伟大梦想!
3爱思:人的核心素养教育何以可能
放眼世界,各国早已把核心素养融入国家人才培养中,例如2006年12月18日,欧盟会议(European Parliament)和欧盟理事会(European Council)通过了关于核心素养的建议[5]。1997年12月,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启动了“素养的界定与遴选:理论和概念基础”项目(Definition and Se- lection of Competencies:Theoretical and Concep- tual Foundations,简称DeSeCo)[6]。在国际化步伐快速加大的今天,各国对核心素养的研究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加快实施人的核心素养教育在我国也变得十分迫切与必要。人的核心素养教育是否可能,答案是肯定的,这种可能性由以下四个方面做支撑。
3.1人的核心素养教育是当今我国教育改革的需要
传统教育以学科知识为中心,忽视对人思想道德观的教育,造成教育与社会的矛盾,教育阻碍经济的发展。这促使人们对“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人”、“教育应该怎么样培养人”等问题作出必要反思。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要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教育。核心素养教育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为学生适应未来生活和终身发展而提出的。因此,我国当前教育改革需要以核心素养教育为引导,实现教育的高效率和高水平发展。
3.2人的核心素养教育受国际教育改革的推动
随着网络的发展,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国与国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密切。我国要想深入国际化, 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当前国际上大多数国家都高度重视人的核心素养教育对学生未来发展和适应的重要作用。在价值取向上,都注重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和国民性的提高。一方面,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的自主、独立、创新能力,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学生必须学会适应社会的发展,善于交际,表达自我,具有强烈的国家意识,能在社会生活中找到自我的位置与生命意义。例如,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三维核心素养“人与自己、与工具、与社会”,体现了国际教育改革注重个人能力提升、终身学习以及注重社交和沟通等多方面的核心素养教育。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必须与时俱进,才能与国际发展保持一致,否则落后就要挨打。
3.3人的核心素养教育是学科结构的内在要求
在传统的学科教育中,由于重智轻德,没有很好地体现学科知识教育的教育性以及多学科之间的联系。随着当前教育改革的进行,学科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学科知识教育性的凸显,使得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教育的使命,比如体育课,不再只注重学生体质的训练,而是要求教师还应该注重学生意志力、团结精神、道德品质等方面的培养。随着人们对学科教育意识的改变,教育也开始从单一的知识教育向能力教育、最终向核心素养教育迈进。学科从单一走向综合,使得学校教育也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 态度、价值观教育的统一,使教育适应学生未来发展与终身学习。
3.4人的核心素养教育是学生终身受益的本质要求
人的核心素养教育对人的培养具有终身价值效用。根据核心素养概念可知,核心素养分为“双基”层、问题解决层以及学科思维层。通过人的核心素养教育,学生获得的“双基”层的知识、技能以及能力等大部分是让人永生难忘的,对人的一生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人的核心素养教育可以使学生永远记住自己曾经获得的问题解决方法,学生也许会忘记一些细节的、具体的、微小的方法,但是对于那些具有高度迁移的、宏观的、模式的方法,学生则很难忘记,使学生终身受益。学生在核心素养教育过程中获得的学科思维层的价值观、 人生观、世界观以及方法论,这些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是学生发展的本质,是最核心的,它紧紧联系着学生的人生,联系着学生的生命,成为学生成功成才的一笔宝贵财富,使学生终身受益。
4爱行:建构人的核心素养教育是扎根于人生的建构
当前,对人的核心素养教育进行建构不仅是顺应国际教育改革的趋势,而且有利于增强我国教育的国际竞争力,提高我国人才培养质量。建构人的核心素养教育表象是对教育的建构,实则是对人生的建构,是对人生命意义的建构。有效实施人的核心素养教育首先必须明确核心素养教育的培育目标,其次是积极践行人的核心素养教育教学,最后是科学制定人的核心素养教育评价体系,对人的核心素养教学进行合理评价。
4.1制定目标:明确人的核心素养教育方向
根据学生的特点,拟定学生可理解、能把握、 可操作、可实施、可评价的培养目标,培养目标的制定必须要考虑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获取知识的衔接性、连贯性、互通性。避免培养目标过大或什么都从娃娃开始抓起,不考虑学生的年龄,不注重教育的规律。培养目标的确定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因为核心素养是同我国社会主义价值观一脉相承的。在指导思想和价值取向上,核心素养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客观要求。 在结构上,核心素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核,是根本,是核心。因此,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引,坚持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坚持学生的终身发展,坚持学生的自主发展,坚持发展学生的修养、社会关爱、爱国情怀,坚持学生的合作与创新相统一,我国的教育才能培养身心更加健全、更加和谐的新型高素养人才。
4.2转变教学:走向人的核心素养教育本位
转变教学观念,使教学从知识本位向学科素养本位转变。注重学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渗透,克服学科知识教育与价值观教育的对立。 转变教学观念,培养学科核心素养是课程改革深度推进的价值点和突破口,是学校“国家课程校本化”的价值依据。“核心素养”能带动“人的素养” 的整体提升,使学校教育从“知识为本”向“素养为本”转变,这一转变从本质上实现了“人”的认识和 “教育”的认识的回归和升华[7],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基础。核心素养的建构是一个长期和持续性的过程。只有教师和学生确定信心,转变观念,学生的素养才能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才能不断提升,才能实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高效统一,才能实现教育从学科知识教育不断向核心素养教育转变,才能实现核心素养的价值本位,最终实现我国教育强国梦。
4.3确定标准:制定人的核心素养教育评价体系
判断教育效果的好坏,需要制定一定的评价标准,传统的应试教育以考试的分数高低来评价学生的学业好坏,这不仅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不尊重,也是对教师教学成果的部分否定。传统应试教育重智轻德,重智轻素养,只重知识教育,轻视德育,只重知识教育,轻视素养教育,使学生的学习得不到正确的判断,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我国教育的质量。因此,新型的学业评价标准应该是“核心素养与课程的有机结合。根据核心素养体系研制的学业标准,主要内容是规定学生完成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学习内容后应该达到的程度要求,并以此指导教师标准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指导考试评价更加准确反映人才培养的要求”[8]。制定核心素养教育评价标准的目的是对人的核心素养教育进行正确判断,这不仅是对学生全面发展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也是学生品德教育与价值观教育的客观要求。只有正确树立“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教育观来制定人的核心素养教育评价体系,我国才能培养更多高品质、高素养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是[EB/0L].(2006-06-06)[2015-11-11].http://baike.baidu.com/view/51846.htm.
[2]姜同.论"知识就是力量"[J].长江职工大学学报,2003,20(4):8-9+13.
[3]郭晓明.知识的意义性与"知识获得"的新标准[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22(2):14-21+46.
[4]李艺,钟柏昌.谈"核心素养"[J].教育研究,2015,(9):17-23+63.
[5]刘新阳.教育变革期的政策机遇与挑战--欧盟"核心素养"的实施与评价[J].全球教育展望,2014,43(4):75-85.
[6]辛涛,姜宇,等.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模型的构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11.
[7]姚虎雄.从"知识至上"到素养为重[J].人民教育,2014,(6):56-59.
[8]辛涛,姜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构建我国学生核心素养体系[J].人民教育,2015,(7):26-30.
注释
11元力性在本文是指人先天所具有的完成某种任务的能力。
范文第一篇(2)
题目:试论“知识就是力量”的本体论内涵及当代价值
摘要:“知识就是力量”是身处21世纪的我们从小就熟知的一句口号, 也是我们在知识经济时代不断实现自我突破的重要理念。通过追溯“知识”这一概念的历史变迁, 分析其在不同的时代条件下所展现出来的不同形态, 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对于知识和人才的重要作用的指示, 进一步诠释“知识就是力量”在古代、近代和现代的三重本体论内涵及其在当今时代的独特价值。
关键词:知识观; 本体论; 当代价值;
On the Ontological Connotation and the Contemporary Value of "Knowledge is Power"
HOU Jin-peng CHEN Xiao-ying
School of Politics and History, Bohai University
Abstract:
"Knowledge is power" is a slogan that we are familiar with in twenty-first century.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idea for us to realize self-breakthrough in the era of knowledge economy. This paper traces the historical changes of the concept of "knowledge", analyzes the different forms of the different times, combined with Xi Jinping for the important role of knowledge and talent, further explains "knowledge is power" in the ancient times, modern times and modern three ontology of the connotation and its unique value in the modern era
Keyword:
knowledge; ontology; contemporary value;
德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有一句名言这样说:“你自知你所熟知的东西未必是真知”。我们几乎每天都会用到“知识”这个词语, 当今社会甚至将有无知识或知识水平的高低作为评价一个人优秀与否的标准, 但真要去追问知识本身的含义, “什么是知识?”瞬间就变得复杂了, 因此, 想要弄清“知识就是力量”的当代内涵要从追溯知识的“历史”开始。
一、“知识就是力量”的由来
追溯“知识就是力量”的由来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古希腊时期的萌芽阶段、中世纪时期的发展阶段、近代“知识就是力量”的产生阶段。
(一) 古希腊时期的知识论萌芽
追溯“知识就是力量”的由来不得不从哲学的发源地古希腊那里开始, 最先追问“知识”一词的是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 他喜欢用诘问的方式与人们探讨各种问题, 他通过探讨之后总结出“知识即美德或德性①”, 这种说法对于后世的知识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但在苏格拉底那里, 这种“知识即美德”仍然带有明显的朴素性。其后, 他的学生柏拉图对于“知识”一词做了进一步的探讨, 提出了著名的“回忆说”, 在柏拉图看来, “我们的不朽的、已历多世的灵魂中已有一切知识 (理式) , 只是在出生前或出生时忘掉了。学习就是通过感官、理智的活动去回忆起这些已有的知识来”[1]。其后的亚里士多德作为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 他的知识观主要包括联系密切的两大方面内容:一个是知识等级说, 一个是知识分类说。在等级说中, 亚里士多德将知识概括为感觉、记忆、经验、技术和智慧五个等级。在分类说中他将知识概括为3 类, 即为自身而被追求的知识是理论知识, 为行动而被追求的知识是实践知识, 为创造而被追求的知识为创制知识。这两种分类更加系统地阐释了“知识”的内涵及其构成要素。
总体来说, 古希腊时期人们对于“知识”本身的理解还处于一种萌芽状态, 并且哲学家们也没有更多地将“知识”与社会实践联系起来进行思考, 知识更多的是作为一种增加自身的涵养与道德而存在, 但我们必须承认的是从苏格拉底到亚里士多德的知识论, 在内容上已经丰富了很多, 而且在亚里士多德那里也提到了注重实践的知识, 已经有了将知识联系实践的倾向。
(二) 中世纪被信仰所束缚的知识论
如果古希腊时期被我们说成是知识论的萌芽时期的话, 那么在中世纪这棵知识论的小草无疑生长错了方向, 人们求知的欲望并没有减退, 但却始终没有突破信仰的围墙, 处于中世纪的人们将万事万物都归结为上帝的恩典, 早期教父哲学的代表奥古斯丁提出了著名的“光照说”, “心灵之所以能形成感官对象的形象和‘看见’永恒的对象, 是由于这些对象沐浴在光照中, 正如我们的肉眼要靠物质之光 (阳光等) 才能看见对象一样。而这“灵光”就来自万物的创造者上帝。我们的理性依其本性就自然地趋向这光照, 所以一切人都或多或少地拥有真理, 但只有那些信仰上帝为真实存在的人才拥有对这光的领会。”[2]他将真理说成是源于上帝的恩典, 他把上帝比作真理之光, 把人的心灵比作眼睛, 而把理性比作心灵的视觉, 正是上帝的光照使心灵的理性看到了真理, 除了上帝以外没有任何人能教人以知识, 正如福音所言:“只有一位是你们的老师, 就是基督。”
在中世纪的一切知识无不和上帝有关, 在这个信仰至上的时代里人们已经开始运用知识进行一系列的逻辑推演活动, 但知识更多的作用则是服务于上帝。“知识”从古希腊时期到中世纪时期的形态转折, 与当时动乱频发的社会状态以及宗教气息浓厚的文化氛围有着必然的联系, 总体上来说, 中世纪时期的知识论是一种上帝的知识论, 更多的发展在逻辑层面, 与社会实际分割明确。
(三) 近代“知识就是力量”的产生
在经历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洗礼后, 尤其是从18 世纪开始, 欧洲先进的思想层出不穷, 就在这个被称为“天才”的时代, 英国的弗朗西斯·培根, 也是英国经验论的代表人物首先在思想层面上做了突破, 他指出科学的目的就是在我们认识自然的基础上利用和支配自然, “达到人生的福利和效用”[3]。提出了我们所熟知的口号“知识就是力量。”这句口号对当时高速发展的英国乃至整个欧洲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其后的哲学家们都开始将求知定为追寻的目标, 人们都开始把眼光从追求上帝的恩典转向了获取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知识, 人们坚信知识能带来幸福。一种求知的风气就这样产生并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近代的知识论相较于中世纪的神学知识论是一个重大的转折, 这意味着人们开始真正地关注人本身, 开始关注生活, 开始寻找真正的能给人们带来幸福的方式, 虽然经历了中世纪的阴沉, 但“知识”的萌芽依然在近代得到了生长, 并如雨后春笋般地充满活力, 完全可以说“知识就是力量”指引了一个时代的发展。
从古代的苏格拉底到近代的弗朗西斯·培根, 历史证明人们对于“知识”的追寻与探索始终没有停止, 并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人们对于“知识”的态度总是不一样, 知识本身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
二、“知识就是力量”的三重本体论内涵
通过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历史, 我们可以看出, 随着历史的发展,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知识”本身的内涵也在不断变化, 从古代的知识论到近代的知识论再到现代的知识论, “知识就是力量”的内涵分别有着三种不同的形态, 大致上可以总结为从人的角度来理解的“求知以自明”, 从自然的角度来理解的“求知以致用”、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角度来理解的“求知以自觉”, 这三者都随着时代的发展, 相互传承、相互发展、相互依存。
(一) “求知以自明”
“求知以自明”, 这是“知识就是力量”最初的本体论形态, 它产生于古希腊, 也是人类对于“知识就是力量”的第一重理解, 总体来说, 这种“求知以自明”还没有能够使人将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去改造自然联系起来, 在这层含义中, 求知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完善自身的德性, 满足自身的求知欲望, 为了自明而求知, 这种对于知识的态度是和当时的社会环境联系在一起的, 当时的古希腊奉行城邦制, 并逐渐在城邦内部产生了一种民主制度, 尽管这种民主在今天看来并不算真正的民主, 因为它将妇女、奴隶、邦外人都排除在外, 只有成年男性享有民主权利, 但在当时的古希腊, 这种城邦制已经给予了人们以相对的自由, 使人们能有时间去从事思想工作, 最初的哲学也就此产生, 人们开始将求知作为一种净化自身灵魂、丰富自身涵养的活动, 当然, 那时的人们还没有重视起理论联系实际, 自然也没有将知识和实践联系起来, 因此古希腊人将求知作为一种获取快乐的方式, 正如亚里士多德在总结哲学的产生因素时提出哲学产生于闲暇和好奇心, 一个人只有在吃饱喝足的情况下才能有时间和精力去思考。求知就是人们丰富自身涵养、增加自身快乐的一种方式。
在漫长的中世纪当中, 这种“求知以自明”的内涵仍然没有变, 只是认识的本体由物质性的自然变为了精神中的上帝, 人们依然在信仰中追求自明, 在信仰中寻求理解。在今天看来, 作为求知本身而言, 其自明的意义仍然存在, 在当今社会, 人们为了自身的物质利益奔波于仕途之间时是否反思过我们求知的终极意义呢?这种观点虽然诞生在古代, 但不能片面地认为它的层次和境界就一定比近代低, 创造物质财富固然重要, 但在我们利用知识获取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应该使我们的自身涵养得到提升, 当今社会中的众多科技伦理问题就充分说明了丰富自身涵养的重要性, 例如人们通过学习网络知识, 应用网络技术, 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商品交易、开通网上银行, 新时代的网络技术使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更加便利, 但也有人通过学习网络知识利用网络的隐匿性进行网络诈骗, 违法犯罪, 那么这样的求知还算一种美德吗?在某种程度上, 比起“求知以致用”, “求知以自明”或许境界更高。
“求知以自明”是“知识就是力量”的古代本体论内涵, 它将“知识”的终极目的理解为提高德行与修养, 但并没有与更多的和具体的社会实践联系起来, 尤其在亚里士多德那里, “知识尤其是哲学的目的是为了求知而且仅仅是为了求知。求知是人的本性, 人是因为自知自己无知而求知的[4]”。因此这种本体论内涵不可避免地带有一种朴素性。
(二) “求知以致用”
“求知以致用”是“知识就是力量”的第二重本体论内涵, 也是我们通常意义上所理解的内涵, 如果说“求知以自明”是从人自身的角度来理解“知识就是力量”的含义, 那么“求知以致用”则是从自然的角度来理解“知识就是力量”, 因为它已经不再将眼光只着眼于人自身, 而是更多地将眼光投向了自然, 获取知识是为了改造自然, 它将获取知识与应用知识结合起来, 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改造世界。它的本意也就是出自弗朗西斯·培根的那句“知识就是力量”, 我们可以结合当时的社会经济环境来真正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当时的欧洲经历了中世纪的阴霾, 新的思想刚刚开始萌发, 人们的目光开始由神转向人, 开始由天国转向人世, 探求世界本源的本体论哲学开始被关注人自身的认识论哲学所取代, 这些因素的转换使得人们对于“知识”的理解发生了重大转变。英国作为一个航海大国, 在当时非常注重实践, 也可以说英国有着比其他欧洲各国更务实的精神, 他们注重经验的积累, 将种种现象通过归纳上升为一般的规律性定理并利用这些经验知识进行发明创造, 他们相信知识是人们获得幸福的唯一途径。就在这种背景下, 弗朗西斯·培根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 这句话就使得获取知识和进行发明创造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因此就将“求知以致用”突显出来了。一直到今天, “求知以致用”这句话依然有其重要意义, 改造世界是我们不断学习所有科学知识的重要目的, 要想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 不断地获取知识是唯一的途径, 只有不断地获取新的知识, 用正确的理论去指导实践才能使世界变得更美好。在今天, 人们更加注重科技兴国, 获取科技知识, 培养科技人才成为了世界各国的共同目标, 我国坚持实行的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将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举措, 正是验证了“知识就是力量”的正确性。
“求知以致用”是“知识就是力量”的近代本体论内涵, 它不仅仅诠释了“知识就是力量”的又一层涵义, 它的出现也代表了一个时代的变迁, 它将求知的终极目的理解为改造世界, 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 “求知以致用”的态度被更多的人接受, 也正是因为这种知识观的出现, 我们的世界才变成今天这样, 在求知的道路上, 学以致用的态度始终指引着人们不断向前。
(三) “求知以自觉”
综上, 我们分别探讨了“知识就是力量”的前两种内涵:一是“求知以自明”, 二是“求知以致用”, 两者分别从人自身的角度和自然的角度诠释了“知识就是力量”的两重内涵, 第三重内涵叫“求知以自觉”, 这层内涵是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角度出发的, 也是现代社会对于“知识就是力量”的新理解。
所谓“自觉”就是指内在的自我发现, 即自己有所认识而主动去做, 从根本上来讲自觉是基于人自身的“反思”活动, 在现代社会中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使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变化, 人们的思考方式不再以人本身和自然本身为对象, 而是转向了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对象, 人们需要在“求知以自明”和“求知以致用”之间找到一种平衡, 能够使二者合而为一, “求知以自明”过多地强调人自身而忽视了自然的改造, “求知以致用”过多的强调了对于自然的改造而忽视了提升人自身涵养的重要性, 因此, 在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的今天, “求知以自觉”或许能更好地诠释“知识就是力量”的真正内涵, 知识的力量除了能够丰富人自身和改造自然以外, 更重要的作用是引起人们的“反思”, 而反思的内容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通过“自觉”性的反思, 会使人类更好地认清自己, 更好地认清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 也就是将“自明”与“致用”通过思想自觉的活动有效地结合起来。
“求知以自觉”作为“知识就是力量”的新内涵, 和我们所处的时代是相符合的, 在物质文明高速发展的今天, 精神文明需要与物质文明并驾齐驱, 在人类不断获取知识的同时, 反思是必不可少的, 知识的真正力量是要诱发人类的“自觉”, 这种自觉来自物质和精神两种层面, 它会使人类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使人与自然从对立走向和谐。
“求知以自觉”是“知识就是力量”的现代本体论内涵, 它的终极目的是使人类更好地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 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力量”在这里更多的诠释是人类自觉的程度, 这是现代意义上的“知识就是力量”的新内涵, 它鼓舞着人们不断地去认识自然, 最终寻求人类自身的解放。
三、“知识就是力量”的当代价值
“求知以自明”、“求知以致用”和“求知以自觉”作为“知识就是力量”的三种不同的历史形态各有其不同的特点, 这三种知识论形态既相互传承, 又相互包容。在这三者当中, “求知以自明”与“求知以致用”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求知以自觉”作为当代高级的知识观, 具有与前两种知识观不同的”反思“特征, 其层次水平更高, 应该作为我们对“知识就是力量”的正确理解。
(一) “自明精神”与“致用精神”的辩证统一
“求知以自明”与“求知以致用”作为两种具有不同终极目的的知识观, 两者既相互对立, 又在对立的基础上寻求统一。“求知以自明”作为古希腊时期的知识观, 其提倡的“为求知而求知”虽然带有明显的朴素性质, 但其内涵在今天看来仍然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从人类开始思考世界的本原、开始追问世界的那一刻起, 或许我们的终极目的就在于满足自身的求知欲, 也正是因为人类具有这样的不同于其他物种的求知欲而使得人类最终脱颖而出, 建立起了属于人类自己的世界, 这种“自明精神”是人类在求知的道路上所必须坚持的基本态度, 一旦脱离这种态度, 我们就很容易迷失自我, 甚至丢掉了自我的本性。
“求知以致用”在我们今天看来或许更加符合辩证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人类的终极目的在于改变世界而不在于解释世界, “致用精神”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将我们所获得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当中, 这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来讲无疑是正确的, 人类求知的成果如果不能应用于实际, 世界也将没有发展, 人类的生活也无法得到改善。这种“致用精神”是人类在求知的道路上所必须遵循的基本方法, 它可以使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
“自明精神”与“致用精神”作为两种不同的知识论形态, 一种强调为求知而求知, 一种强调为致用而求知, 虽然二者在观点上彼此对立, 但在“求知”本身的意义上却是统一的, 二者都肯定了求知的终极意义, 个人认为“自明精神”在本质上强调了求知的意义, “致用精神”在形式上丰富了求知的内涵。今天的人类在求知的道路上始终在追寻着二者的平衡, 我们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防止在两种精神的共同指引下偏向一方从而迷失了自我, 当代中国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就在于学生在强压式的机械的教育体制下很容易找不到自我, 找不到求知的真正目的, 在一张张“优秀”的成绩单背后或许有着更多值得我们思考的东西。
(二) “自觉精神”的当代价值
“求知以自觉”作为一种新的对待求知的基本态度和基本精神, 是我们当今社会在求知领域所必须提倡的, 这种“自觉精神”高于“自明精神”和“致用精神”, 它突显了人类的自我意识, 当今世界的人们需要通过“自觉”与“反思”不断寻求新的更宽广的知识论道路。在当今世界, 尤其在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的中国, 需要的正是知识的这种“自觉”的力量, 这种“自觉”的力量在当代就集中表现在创新上面, 当今中国的教育事业覆盖全国, 高等教育机构数不胜数, 几乎每个青年人每天都在接收着大量的新的科学知识, 但真正能算得上人才的并不多, 我们依旧在呼唤人才。人才从哪里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这个问题有一段非常精彩的讲话:“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人才越多越好, 本事越大越好。知识就是力量, 人才就是未来。我国要在科技创新方面走在世界前列, 必须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 必须大力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科技人才。要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科技创新最优先的位置, 改革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等机制, 努力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注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②。这段话明确指出了人才要从创新实践中去发现, 而这一切又都离不开源源不断的新的科学知识的获取。
对于知识只是抱着“求知以自明”或者“求知以致用”的态度是不够的, 想要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创新, 关键是要做到“求知以自觉”。要创新一是要不断获取新的科学知识, 二是要不断地用新增加的知识去反思以前的知识, 以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自觉”。
“求知以自觉”作为“知识就是力量”在当今时代的新内涵, 应该始终作为推动我们每个人乃至我们整个国家不断求知、不断进步的核心动力, 知识就是力量, 这种力量是自觉的力量, 是反思的力量, 更是创造的力量!我们需要将科学知识由“自明”上升到“致用”再上升到“自觉”。只有在这样的不断变化、不断革新的过程当中, “知识”本身才会真正变成力量!
参考文献
[1]汪子嵩.希腊哲学史:第2卷[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9:236.
[2]张祥龙.西方哲学笔记[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211.
[3]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1:345.
[4]张志伟.西方哲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95.
注释
11德性:在苏格拉底那里指过好生活或做善事的艺术, 是一切技艺中最高尚的技艺。他认为这是一种每一个人都能够学会、或可以确定地知道的原则。
22 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开幕会上发表的讲话。
范文一: 知识就是力量论文(强烈推荐6篇)
范文二: “知识就是力量”对当代知识论研究的重要性
范文三: “创新的知识才是力量”的新观念探究
范文四: 了解“知识就是力量”的本质内涵
范文五: 现代知识经济时代下对知识就是力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