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 体现了人的本质特征。劳动既是人改造自然界的客观行为, 也具有人的主观目的性。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 可以从实然和应然两个层面来理解劳动价值, 实然价值体现的是劳动的物质财富价值, 应然价值体现的是劳动的人文精神价值。马克思认为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 在新时代的历史背景下, 劳动的实然价值是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的逻辑起点。幸福是人通过劳动得以实现自身价值的主观感受, 真正的劳动幸福体现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扬弃异化劳动, 重视幸福, 实现劳动价值中实然与应然的统一正是新时代劳动价值观的时代阐述。
关键词:劳动; 价值; 实然价值; 应然价值; 幸福;
Research on Labor Value in the New Era
SUN Yan ZHONG Wenna CHEN Yanan
Shanghai Trade Unions Management Vocational College
Abstract:
As the only source of value creation, labor embodies the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of human beings.It is not only an objective act of the human in transforming nature, but also a subjective goal of human being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pistemology, the labor value can be understood from the two aspects of to-be and ought-to-be.The value of to-be embodies its value of material wealth, and the value of ought-to-be reflects its humanistic and spiritual value.As Marx pointed out that the labor is the only source of commodity value.Under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the new era, the real value of the labor is 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for people to have more senses of acquisition.As happiness is the subjective feeling that people can realize their own value through the labor, real labor happiness is shown in the free and all-round developments of human beings.Sublating the alienated labor,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happiness, and realizing the unity of to-be and ought-to-be in the labor value are the time elaboration of the new era of labor values.
Keyword:
Labor; value; value of to-be; value of ought-to-be; happiness;
劳动是人的专属性活动, 人通过劳动有目的地改造自然, 推动社会发展, 创造人类历史和社会文明。马克思认为, “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 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1]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 体现了人的本质特征。劳动既是人改造自然界的客观行为, 也具有人的主观目的性。劳动创造的价值体现在满足了人之所以为人的各种需求, 劳动价值观就是关于劳动满足人之需求的状态和程度的总看法和根本观点。[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劳动是财富的源泉, 也是幸福的源泉”。[3]这一论断从实然和应然两个维度对于“劳动”价值进行了概括。“实然”是关于事实的判断, 即事实陈述;“应然”属于价值判断中的规范判断, 即价值陈述。[4]对于劳动价值的理解大致可分为:一是劳动的实然价值, 即劳动在现实社会中满足人们基本生活需求的价值状态, 主要表现为劳动的物质财富价值;二是劳动的应然价值, 即劳动在现实生活中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价值状态, 是劳动的精神文化价值。从劳动的实然价值和应然价值审视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 讨论两种价值之间的关系及其转化机制对于探讨新时代劳动价值的实现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一、实然价值:劳动获得感的本质内涵
(一) 劳动的实然价值及其内涵
劳动的实然价值是在劳动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满足人们物质生活需求的价值状态, 主要包括维持存续、创造价值和有获得感三个方面, 即物质财富价值。
劳动的首要价值就是维系人类的生存和人类社会的存续, 这是劳动行为存在的客观依据。人类生存、社会存在和发展都需要劳动生产出的物质生活资料。自然界只能提供满足人的生活需要的原始资料, 人必须通过辛勤劳动对生产资料进行改造以满足自身的生存需要。劳动是人的本质, 也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人类为了生存和生活, 首先必须解决自己的吃穿住行等基本生存问题以及其他一些与生活有关的问题。因此, 人类最初的活动就是生产这些满足人类基本生存需要的物品和资料, 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5]在几千年来人类历史演进过程中, 这种为了维持生存的活动始终都是日常生产生活的主要内容, 也是最重要的历史活动。
劳动之所以能够维持人类社会存续, 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劳动创造价值。马克思的劳动理论表明, 创造性劳动是人的本质属性, 因为它能满足劳动者的谋生需要。这种创造性劳动是凝结在商品上的无差别抽象劳动。在劳动创造价值的过程中, 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都起到了作用。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紧密配合, 将抽象的一般人类“活”劳动凝结在商品之上。从劳动的意义上来看, 一切劳动都只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 但是通过抽象劳动或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个衡量劳动的价值工具, 人类劳动形成了商品价值。[6]
劳动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的终极目的在于广大人民群众有真正的获得感。获得感是指人的利益获得维护和实现之后而产生的满足和成就, 获得感是幸福感的前提。在影响和制约获得感的众多因素中, 劳动价值的认可度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主要针对的就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让全体人民能够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使人民获得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7]
(二) 实然价值:劳动创造价值的经济学基础
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马克思提出的劳动二重性理论, 将劳动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两种劳动统一于劳动过程之中, 表现为使用价值由不同形式的具体劳动所决定, 形成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是凝结于商品之上的无差别的抽象劳动。商品真正的价值体现在其是人类社会劳动的价值结晶。商品的价值量或相对价格, 取决于其所包含的得到社会认可的价值量, 即取决于商品生产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因此, 每个商品的相对价值, 是由人类劳动力耗费于、体现于、凝固于该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 这一相对价值应得到社会的认可。
商品中凝结的劳动所创造的价值使得劳动者生产不同商品时耗费的劳动能够被进行比较。人类劳动具有多元化, 想要使劳动产品能够等价交换必须找到衡量劳动同等性的工具, 即“劳动产品的等同的价值对象性这种物的形式”。[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用于计量人类在生产商品过程中所付出的劳动持续时间, 即人类劳动力耗费, 通过这一标准形成了劳动产品的价值量的形式。无论其表现为何种商品、何种具体劳动, 凝结于商品之上的抽象劳动只要是在同一单位劳动时间内进行的, 其抽象价值量就应当被视为是同样的。“既然商品的价值量只是表示商品中包含的劳动量, 那么, 在一定的比例上, 各种商品应该总是等量的价值。”[1]
对于劳动者而言, 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得到认可, 为其获得劳动报酬提供了正当性。货币是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外在尺度, 当商品交换经过以物易物的阶段后, 货币成为以商品所有权换取商品价值的主要形式, 工人的劳动报酬也是通过商品价值的计算来予以确定。从形式来看, 资本家雇佣工人, 工人付出一定时间的劳动, 资本根据劳动时间支付相应劳动量的报酬, 资本家对于所有工人一视同仁。马克思提出, 这种形式上的“同工同酬”掩盖了资本家获取利润的实质, 即资本家在支付劳动报酬后直接占有工人的劳动剩余。资本家占有的劳动剩余就是工人所需生活资料的价值与其劳动所创造出来的价值之间的差额, 也就是生产劳动力所需的劳动时间与劳动力所付出的劳动时间之间的差额。“资本家购买劳动力时, 正是看中了这个价值差额。……在这里, 他是按照商品交换的各个永恒规律行事的。”[1]
(三) 实然价值:
人民群众有获得感的逻辑起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深化了这一要求, “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7]从语义理解上来看, “获得感”是指以获得实实在在的物质利益、经济利益为基础, 使广大人民群众收入稳步增长、享有充分的社会保障和良好的公共服务。人民群众的获得感首先来自于物质利益与经济利益上的获得, 其次是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和社会发展成果, 最终体现为人民群众能够获得实现自我价值、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机会。
管子曰:“仓禀实而知礼节, 衣食足而知荣辱”。获得感指向的就是仓禀实、衣食足, 除了人民群众的劳动所得, 还有各项具体的社会福利, 直接回应“改革发展过程中百姓能够获得什么”、“百姓能够通过共享社会发展成果满足哪些需求”等问题。获得感的导向主要是着眼于保障和改革民生, 强调社会服务的有效供给, 逐步实现全民共享社会发展与经济增长成果, 提高社会供给对百姓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有效性, 切实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获得感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现实基础与可行路径, 为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提供了解决方案。
“获得感”一词的提出处于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 经过四十年的改革开放, 我国取得了辉煌的经济成就, 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 但仍存在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城乡二元分割严重、地区发展差异过大等问题。作为评价改革成效的新标准, 获得感不仅能够体现出人民群众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劳动付出收益情况, 而且可以反映出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总体情况。“让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表达了我们党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的决心, 体现了以公共利益为导向、强调政府责任的立场, 把准时代脉搏、摸清时代温度, 增强了人民群众对党和国家的信任度。今后, 获得感将成为百姓评价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成效的重要指标, 也将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落地”的主要标准。
二、应然价值:劳动幸福感的追求渊源
(一) 劳动的应然价值及其内涵
劳动的应然价值反映的不是劳动满足人生存需求的状况, 而是满足人享受和发展需要的状态。与实然价值相比, 应然价值是劳动的精神文化价值, 体现了劳动超越谋生之外的人文社会价值。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 劳动的应然价值表现为三个方面:推动社会发展、追求幸福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劳动首先满足了人类的基本生存需求, 这样的劳动活动在千年来的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成为了人类社会历史不断向前发展的源动力。马克思主义认为, 劳动对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体现在, 劳动使人类从蒙昧的原始社会不断走向文明的现代社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 “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 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是对人类文明进步规律的重要诠释。‘民生在勤, 勤则不匮。’中华民族是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民族。正是因为劳动创造, 我们拥有了历史的辉煌;也正是因为劳动创造, 我们拥有了今天的成就。”[12]
人类的幸福是在社会发展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劳动是人类幸福的发源地。劳动既能满足劳动者的谋生需要, 更能满足其发展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从而使人的总体性需要得到满足。“生产劳动给每一个人提供全面发展和表现自己的全部能力即体能和智能的机会。”[13]唯有生产劳动成为解放人、发展人的手段, 而不再是奴役人、剥削人、压迫人的手段, 生产劳动才会从劳动者的负担变成快乐和愉悦, 使得人们能够在劳动过程中享有幸福感。
劳动的根本价值在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自由全面发展”表明, 人类活动的终极目标是充分发挥人的本质力量, 劳动不再受到社会分工及相关职业、活动领域及活动结果的限制和操纵, 人类能够真正驾驭自己的活动和结果, 人的本质力量得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劳动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要坚持社会公平正义, 排除阻碍劳动者参与发展、分享发展成果的障碍, 努力让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12]
(二) 应然价值:追求幸福的哲学基础
马克思认为, 幸福既不是先定的存在, 也不是人凭空想出来的, 而是通过人类的有意识劳动创造的, 是存在于生活中实实在在的感受。通过劳动, 人在一定程度上改造自然界, 并创造了人类世界, 以此证明人的本质特征。人的劳动不仅仅是满足生存需要的手段, 更是促进自身全面发展、超越外在局限性的手段。“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 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 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固有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 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15]
一般来说, 劳动者通过自己的劳动使人的本质特征得以实现进而获得身心愉悦, 这种体验就是所谓的“劳动幸福”, 体现了辛勤劳动与追求幸福之间的内在关联, 也是劳动者实现自我价值的主要方式。[16]劳动是人们追求幸福的主要手段。劳动幸福不仅包括个人的感知快乐, 也包括人的本质得以实现的愉悦。劳动本身会带来很多乐趣, 如丰收的喜悦、成果得到认可的欣喜、劳动受到尊重的自豪、工作关系融洽的欢乐等。这些感知都是个人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快乐, 这些感知就是个人获得劳动幸福的构成基础。在劳动过程中, 个人不仅实现了自我价值, 也实现了自我存在。对此, 马克思十分同意黑格尔的观点:“劳动是人在外化范围之内的或者作为外化的人的自为的生成。”[15]
实现人民幸福生活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的理想与目标。用“幸福感”来评价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条件、生活质量与福利情况一度成为学界的研究热点, 目前“幸福”已经形成了一个涵盖政治、经济、社会、人口、文化、心理的综合性指标评价体系。随着现代化进程不断发展、各领域改革不断深化, 以“幸福”这一主观感受来测量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成效出现了一定的局限性。由于人对于物质生活的主观感受存在着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当福利水平提升到一定程度后, 物质生活同等改进能够带来的幸福感会越来越少。因此, 在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后, 需要引入新的评价标准——“获得感”, 来完善国民幸福感评价体系。
(三) 应然价值: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逻辑起点
作为人类特有的创造活动, 劳动就是人的本质, 真正的劳动幸福体现为人的全面发展。在马克思看来, 劳动是人的本质特征, 是人类所特有的创造性活动, 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表现, 也是人们生活需求得以满足、获得身心愉悦、享有生活幸福的根源。在马克思看来, 阻碍人类通过劳动获得幸福生活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异化劳动”, 异化劳动使得劳动本质被扭曲。唯有扬弃这种错误的劳动形式, 劳动才能成为人的本质特征和价值表征, 从而成为实现个人价值、获得社会认可、实现幸福生活的实践方式。
在资本支配劳动的情况下, 雇佣劳动折射的是一种狭隘的劳动价值观。劳动者只获得劳动的基本物质价值, 丧失了劳动中的享受和发展价值。资本主义劳动方式下的工人通常不认为劳动是其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反, 他会认为, 劳动只是谋生的必要手段, 对于这些工人来说, “当他坐在饭桌旁, 站在酒店柜台前, 睡在床上的时候, 生活才算开始。”[15]由此可见, 自主劳动是实现幸福的源泉和现实前提, 即在自觉自愿的认知前提下从事的生产劳动, 而不是外在条件下受到逼迫、强制而从事的劳动或是迫于生活压力不得不进行的劳动。唯有在自愿自觉自主劳动的过程中, 人们才能真正实现劳动的社会价值, 切实体会到劳动乐趣以及劳动幸福。
马克思认为, 人类有意识地改造世界有赖于自己的辛勤劳动, 而外在世界是人类劳动的重要对象, 是人类改造世界、证明人类本质力量、证明人类本质特征所不可或缺的主要载体。在劳动的过程中, 人类通过确认其本质力量和本质特征而获得自己的幸福。在劳动实践中, 不但能够从异化劳动的奴役中将自己解放出来, 同时能够在自主劳动中享有获得感、享受幸福感, 实现自身的全面自由发展, 这就是幸福的最高状态。脱离劳动, 脱离自愿劳动, 脱离享有获得感去谈幸福, 幸福只是一种虚幻的存在。
劳动是人类获得幸福感的基础条件。在劳动过程中人的身心能够全面自由充分地发展, 人之所以为人的潜能得到积极挖掘, 切身体验生命的存在意义, 获得自身精神层面的追求, 实现自身的自由全面发展, 从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因此, 从这一意义上说, 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基础就是劳动幸福。马克思认为, 整个人类历史就是人类通过自身的多样化劳动所创造出来的, 劳动是人类历史诞生、演进的过程。人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现实世界构成了幸福生活的主要基础和基本要件, 人类通过劳动不断感受幸福进而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三、实然价值与应然价值的统一:劳动价值观的时代阐述
(一) 扬弃“异化劳动”:新时代劳动价值观的必然选择
劳动作为身体能力的支出, 作为一种创造价值的活动来说, 无论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 都是一项需要艰苦付出的活动。马克思认为,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 资本家仅仅将报酬作为工人劳动的等价物, 占有了工人劳动的剩余价值, 劳动剥削在资本主义生产中起着支配作用, 劳动沦为了资本的附庸, 逐渐演变为异化劳动。异化劳动的实质就是资本家利用雇佣关系对于工人劳动的强制。
马克思对异化劳动理论的批判, 一个重要的依据就是异化劳动对劳动的不尊重, 剥夺了劳动者的尊严。异化劳动会带来非常不良的社会后果。其一就是工人被强迫劳动, 没有劳动尊严。在资本主导社会生产的经济形态中, 工人为了维持生计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 为资本家工作以换取劳动报酬, 劳动变成了被迫的强制性活动。恩格斯认为:“如果说自愿的生产活动是我们所知道的最高的享受, 那么强制劳动就是一种最残酷最带侮辱性的折磨。”[15]
其二是工人对劳动认识的改变, 厌恶劳动。工人因无法获得应有的劳动尊严, 导致厌恶劳动, 甚至痛恨或逃避劳动, 将劳动视为低下的活动, 将工人视为社会的底层。厌恶劳动情绪进而使得人们的劳动思想观念的异化, “重资本轻劳动”, 如在《资本论》与《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 马克思对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以及社会根本矛盾所做的分析和批判。在这种情况下, 劳动仅仅被作为谋生的手段, 资本才是积累财富、享有社会地位、获得社会认同的捷径, 建立在这种劳动观念上的社会关系会偏离人性的轨道, 进而将整个社会置于危险的境地。
在资本支配劳动的情况下, 劳动被作为谋生的手段, 而在劳动者拥有劳动自主权时, 劳动不仅仅是劳动者维持生计的手段, 同样也是生活的目的。工人在劳动过程中除了将价值凝结于商品之中, 同时也将工人自身的精神要素灌注在其中。这种精神要素取决于工人自身的认识能力, 而与社会生产关系无关。因此, 新时代劳动价值观应当扬弃异化劳动, 将工人的劳动从谋生手段的状态中解放出来, 使得广大人民群众正确认识到劳动创造价值的意义、真实感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获得感。
(二) 重视“劳动幸福”:新时代劳动价值观的本质取向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异化劳动剥夺了工人在劳动中获得幸福的途径, 使工人处于被剥削的地位, 劳动只是维持生存的一种方式, 进而造成了民生痛苦的社会现实。针对“异化劳动”扭曲的劳动形式, 马克思指出:“克服这种障碍本身, 就是自由的实现, ……而这种自由见之于活动恰恰就是劳动。”[20]能够在劳动过程中感受到快乐和幸福, 才是劳动的真谛。在马克思看来, 实现幸福的途径在于, 消灭私有制, 使工人能够支配自己的劳动和劳动产品。扬弃了异化劳动的工人就是自由的。工人对于幸福的追求只有通过实现劳动解放才能实现。
马克思的劳动解放逻辑可以归纳为“自愿劳动——劳动尊严——劳动幸福”。[16]人类解放是马克思一生孜孜以求的事业追求, 特别是人类的“劳动解放”, 扬弃异化劳动, 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中扭曲的劳动方式转变为人类的自愿自觉自主活动, 使得劳动成为每个人实现个人价值、获得社会认可、感受生活幸福的主要手段, 让劳动真正成为人之所以为人的存在形式和生活方式, 人类在劳动过程中获得自由全面发展。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建立了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人们参与劳动更多地是为了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此时, 劳动的价值自谋生的阶段进入了体面劳动的阶段, 包括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在内的所有劳动, 都得到了充分的尊重。无论劳动的性质如何、成果如何, 被承认、被认可意味着其劳动是有价值的, 只有得到社会承认和他人认可的劳动才是人获得劳动幸福感的源泉。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 劳动是幸福的源泉, 劳动创造幸福。“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幸福不会从天而降, 梦想不会自动成真。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 开创我们的美好未来, 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始终为了人民, 必须依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3]新时代劳动价值观中的“幸福”意指人民的现实幸福。这凸显了幸福的主体性特征, 即更高层次的集体的大众的幸福, 也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劳动价值观的立场。实现劳动幸福, 从眼下来看, 就是要通过发展先进生产力满足人民最现实、最渴望、最迫切的需求;从长远来看, 就是要全面深化改革, 解决制约人民群众实现幸福的体制机制性问题, 全面脱贫,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让人民有切实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成果。
(三) 实然价值与应然价值的统一:新时代劳动价值观的现实需要
新时代劳动价值观是对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的传承和发展, 基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学说形成的对劳动的本质、目的、意义、态度等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一方面, 新时代劳动价值观体现了劳动者坚信通过个人的辛勤劳动与付出, 在生产出可以足够满足自身需求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同时, 还可以实现满足他人对物质产品与精神产品需求的一种自我价值评价;另一方面, 新时代劳动价值观体现为社会对于劳动者个人的劳动付出与劳动贡献的多少、大小、好坏等所给予的一种价值评价, 其目的是要引导和鼓励全社会形成一种劳动光荣、劳动崇高、劳动至上、劳动伟大的社会风气, 进而推动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
在新时代亦应从实然和应然两个方面来认识“劳动价值”。在实然价值方面, 劳动仍是价值的源泉, 劳动是价值 (财富) 的主体本质, 价值仍然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社会产品的生产和社会财富的积累同样来自于劳动者的创造性劳动, 而不是资本的运作和增值, 充分认识劳动者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价值, 号召劳动者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实现自身解放。在应然价值方面, 劳动是人之为人的基本存在方式和本质规定, 扬弃异化劳动, 在劳动过程中感受身心愉悦, 实现自我价值和自我存在。劳动的解放和自由, 本质上就是每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进而实现人类的自由与解放。
“舒心工作、体面劳动、全面发展”是新时代劳动价值观的具体表现, 它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汇聚强大正能量,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价值引领。“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 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23]就当下的中国而言, 新时代劳动价值观的形成尚需要一个过程。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是推动这一过程的实践基础, 也让新时代劳动价值观呈现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形态。
参考文献
[1] [8][9][10]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207-208;89;59;255-256.
[2]郭海龙, 刘莹.邓小平劳动价值观的渊源、内涵及启示[J].毛泽东思想研究, 2016 (6) :48-53.
[3] [22]习近平.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13-04-29.
[4]韩东屏.实然·应然·可然--关于休谟问题的一种新思考[J].江汉论坛.2003 (11) :57-62.
[5] 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158.
[6]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60.
[7][1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7.
[12] [14]习近平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大会上的讲话[EB/OL]. (2015-04-28) [2018-10-12].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4/28/c_1115120734.htm.
[13] 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311.
[15] [17][18][19]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163;205;716;432.
[16][21]何云峰.从劳动作为人的类本质的视角看劳动幸福问题[J].江汉论坛, 2017 (8) :49-53.
[20] 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174.
[23] 习近平.习近平给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模本科班学员的回信[N].人民日报, 2018-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