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问题欢迎来到大学堂论文网,权威的论文代写、论文发表平台,服务论文行业十二年,专业为您提供论文代写代发服务
点击咨询韦老师  点击咨询李老师
范文期刊如找不到所需论文资料、期刊 请您在此搜索查找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体育论文 >

校园体育文化对大学生体育生活化的作用

发布时间:2019-09-29

  目前,在体育教育的实践过程中,我们通过不同的途径和方法、采取不同的指导理念试图去改变体育教育的现状,以求获得新的突破和进展、适应“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实现“终身体育”的终结目标.校园体育文化作为体育教育精神和物质的外在表现形式,在体育教育的各种理念中居于核心地位,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对学校体育的发展和学生的文化生活具有重要作用. 高校体育文化是高校校园中最具特色的一种文化形式,它有健康的生活气氛和较高的层次、品位,关系着大学生终身教育和终身体育的质量. 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应把人的发展作为一个整体,凸显“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以人为目的”的基本理念,其核心就是对人的关注,其本质就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1]. 人的活动存在于人的日常生活中,由于现在快速的生活节奏和高负荷的生活压力等因素的困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离不开体育这一要素,体育已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使人们的体育生活化[2]. 当代大学生追求自我与个性的发展,在体育参与的过程中能够享受到体育带来的满足自我需要的体验,体育生活化成为大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成为高校体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大学生是未来的国家栋梁和社会精英,是先进文化的代表者和未来知识分子的主流,其体育生活的范式对未来社会生活方式具有积极的示范效应,大学生体育生活化的实现可以改变长久以来知识分子健康状况不良的现状[3].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作为学生学校体育生活和终身体育的一部分,必然会对学生体育生活化产生影响,其影响的维度和效应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

  1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与体育生活化的内涵

  校园体育文化是在长期建设校园文化的历程中,为实现体育教育的目标,通过不同的方法和手段在体育活动中融入各种有益于师生成长的文化[4].校园体育文化与其他体育文化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的区域性,它是以校园为主要传播场所,开展的目的就是通过积淀、整合、提炼等方法反映广大师生的体育目标、体育价值观念,以及群体参与意识,是校园文化和体育文化两者相互影响、渗透、融合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化形式.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就是在高校校园这样一个特定的环境中,高校师生通过身体活动而实施、传播的与身心健康直接相关的精神文化,其最终目标是实现高校培养和造就健康的合格人才[5]. 顾春先等通过调查分析确立了我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结构维度,包括校园体育物质文化、校园体育精神文化、校园体育制度文化和校园体育行为文化 4 个指标. 笔者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和对前人研究的分析,认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①它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传播的场所是高校校园; ③传播的对象和载体是以学生为主体;④传播的内容是以体育活动和体育精神为主; ⑤传播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一些学者关于体育生活化的概念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至今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概念. 梁利民[6]认为: 体育生活化在社会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影响下,对传统生活方式进行改革,它即隶属于现代生活方式系统,又具有相对独立性. 裴立新[7]提出:

  体育生活化是指将体育作为个体或家庭生活方式的有机组成部分,使人们自愿、自觉、经常性地参加体育活动,形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过程. 熊茂湘等[8]认为: 体育生活化是指人们通过体育运动的形式和内容维护终身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充实生活方式. 卢元镇[9]认为: 体育生活化是对人们的日常生活进行全面干预的、理性的体育行为,它以一种现代健康观念和体育观念为指导. 李长云[10]提出: 体育生活化就是向更高层次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使体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和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张枝梅等[11]认为: 体育生活化是指人们形成的一种以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的生活方式,真正实现体育的普遍化、经常化. 魏延志[12]认为,在文化语境中对“体育生活化”概念的解读,其涵义就是消除体育歧视文化并建构体育认同文化,而且体育歧视文化的消除过程和体育认同文化的建构过程是在大众日常生活中同步进行的.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体育生活化就是一种新的体育生活方式,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形成的体育自觉和自信,并最终实现体育认同的一个过程.

  2 目前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体育文化建设虽然都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但大部分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模式和手段都大同小异,没有什么特色,更重要的是缺少对学生实际体育生活的关心. 在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大部分高校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四个方面( 精神、制度、行为、物质) 也仅是从表面上进行理解与进行简单化的操作,缺乏对师生身心和谐发展的关怀,导致这些高校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面临粗糙化、片面化和低层次化的不良局面. 而这种无视师生个性需求的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也难以激发师生的内在潜能与兴趣,出现了“三多三少”的现象.局外人欣赏议论的多,亲身参与的少; 被动应付考试的多,主动坚持锻炼的少; 关心体育课成绩的多,追求体育真正价值的少[13]. 这种形式化的缺少人文关怀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很难让学生和教师形成体育文化自觉和自信,因此,学生的体育生活化局面冷淡也在情理之中. 另外,体育文化受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受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讲究“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加之“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治学伦理,并没有给在中国人印象中与“玩”、“不学无术”、“玩人丧德,玩物丧志”等消极意义相联系的体育文化应有的位置[12]. 人们存在的根深蒂固的对体育的歧视与偏见的价值观没有从根本上清除,造成学校体育主体地位的缺失. 正因为如此,有学者指出,中国没有体育人文精神[14],而体育人文精神恰恰表现为体育要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尊重和服务于人的生活本位[15]. 过去的几年里,高校体育教学中出现的一些事故现象,可以说与高校校园体育人文精神文化的建设存在密切关系,高校体育精神文化建设中“人本主义”的缺失,导致在具体的制度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建设中也出现了深层次的问题. 因此,在价值观上消除对体育的歧视和偏见,进行深层次的体育精神文化建构和发展,形成体育文化的认同对学生的体育生活化意义深远.

  3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对学生体育生活化的影响。

  3. 1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体育生活化、终身体育三者之间的关系

  我国着名教育家、思想家陶行知认为“没有生活作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作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作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主张“教育应依据生活而教育,培养活生生的人”[16]. 因此,对于体育而言,应该让体育回归自然,让体育走进学生的日常生活,实现学校体育教育的普遍化、日常化亦即体育生活化. 体育生活化是贯穿人的一生的生活内容,并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而就高校体育而言,终身体育教育己成为学校体育生活化追求的终结目标. 终身体育通常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身体锻炼和接受体育的指导与教育,其思想主要是从终身教育思想中派生而来的[17]. 大学作为学校向社会过渡的时空临界点,是牢固树立终身发展理念的最重要时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将会影响学生走上社会后的幸福生活,因此,大学生必然成为实施终身体育目标的重要对象. 其原因在于: ①高校是学校体育的最高层次,是树立学生正确的终身体育观念的关键时期,拥有众多富有活力且思想日趋成熟稳定的大学生,他们敢于挑战、冒险,勇于接受新思想、新理念; ②中小学中仍然存在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对立,而社会上又缺乏终身体育理念的引导者和实施氛围,也只有大学在一定程度上具备终身体育理念生成的土壤和环境条件[18]. 因此,高校成为推行终身体育理念最合适的场所,高度重视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终身体育技能的培养,为从整体上使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体育理念和体育价值观营造大环境. 而体育理念和体育价值观作为体育文化的核心,在高校推进学生终身化体育理念的进程中,需要充分建设和完善,以满足大学生终身教育、终身体育发展的需要. 可以说,高校和谐的校园体育文化是学生接受和完成终身体育教育的基础和保障,是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必备条件,是学生走入社会和在社会中发展的基础力量.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体育生活化、终身体育三者之间存在一种嵌套与影响的关系,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嵌套于体育生活化与终身体育中,体育生活化嵌套于终身体育中,终身体育又嵌套于高校体育文化与体育生活化中,同时,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又影响着体育生活化与终身体育.

  3. 2 高校体育物质文化促进学生体育生活化的感知体验

  高校体育物质文化是高校体育文化的基础,主要包括校园的体育场地、环境、体育器材、体育设施和师资队伍等,它是体育生活化的客观物质保障. 所谓“空谈难以兴邦”、“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等都反映了物质的基础性,学生体育生活化的发展也是如此,没有体育物质层面的基本保障,学生的体育就没有“生活”,更谈不上“化”. 高校体育物质文化一方面是学校体育教育的基础,另一方面也是学生体育生活化感知体验的基础. 学校的体育物质文化丰富,学生会感觉到校园的体育设备基础较好,学校对体育的投资较多,说明学校重视学生的体育发展,学生能感知到体育在物质层面的主体地位. 相反,学校的体育基础资源很缺乏,而其他学科的教师、实验室、设备等资源都很充足,从物质环境上没有给学生的体育生活化提供保障,也使学生从心理感知上觉得体育在人的生活中没有什么重要地位,导致“体育”在学生生活中的“缺失”,也就无从谈论体育生活化.所以,高校体育物质文化建设是学生体育生活化的基础,良好的体育物质文化能促进学生体育生活化的感知体验.

  3. 3 高校体育精神文化促进学生体育生活化的情感体验

  高校体育精神文化是学校体育文化的本质和核心,居于主导地位,主要包括学生的体育价值观、体育意识、体育理念等. 思想和观念是指导一个人生活目标和生活意义的索引,高校体育精神文化就是大学生体育生活化的指导思想和观念导向,是大学生体育生活化的精神支柱. 因此,高校体育精神文化建设是高校体育的关键,是关系学生体育生活是否健康发展的内核,是保证学生体育生活和谐发展的根本. 学校健康的体育精神文化会给学生的体育生活带来积极勇敢的正面情感体验,培养学生敢于并善于正视自己,以良好的心态处理生活中的挫折,树立起正确看待生活中的得失、胜利与失败的人生态度.高校和谐体育精神文化建设会积极影响学生体育生活中的情感体验,和谐的校园体育精神文化不仅直接促进学生健康的体育生活化,也会间接促进学生生活的健康化,进而影响未来社会生活的和谐发展.着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曾指出,“公平竞赛、运动家品格、团队协作”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精神,体育运动的目的是通过实践来培养这种基本精神,更重要的是受过良好训练的人把这种精神贯彻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去,使他所处的社会能赖以健全和发展[19]. 因此,社会要积极借助高校体育精神文化这个平台让学生( 即将来的社会人) 亲身体验校园体育精神文化的洗礼,健全其人格,塑造其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能够让学生在体育生活化的过程中,将积极的情感体验和身心的各种品质均衡地结合起来,促使其身体、意志、心理在内的各方面协调发展,并把这种体验和认知贯彻到整个人生旅途中.

  3. 4 高校体育制度文化促进学生体育生活化的智力体验

  高校体育制度文化是学校体育组织形式和实施一系列体育活动的政策保证,是学校体育意识的重要体现,由体育实践中建立的各种体育规范所构成,如体育道德规范、体育文明规范、体育社团规章制度、体育课余活动实施细则等相关制度与政策[20].任何一件事情的实行都有它相关的理论依据或理论保障,校园体育制度文化的存在正是学生体育生活化的理论保障,也是推动学生体育生活智力体验的依据. 体育活动的举行要有规则的制约,才能体现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拼搏精神和团结协作的素质,才能有公平竞争,才能培养学生的自省智力和交往智力. 学生通过大量对体育的参与和实践,不仅改善了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通过对体育活动规则的理解和掌握也提高了学生的智力体验. 因此,高校校园制度文化容易对学生进行自知自省的教育,学生通过对体育竞赛规则、体育道德规范、体育健身管理等的掌握,并通过实践去体验和实施相应的策略,锻炼自己的自知自省能力.

  3. 5 高校体育行为文化促进学生体育生活化的行为体验

  校园体育行为文化优劣主要反映在一所学校的整体校园体育执行状况,如体育文化节的执行状况、学生的个人体育行为( 学生体育课出勤率、体质达标率、每周参加锻炼的次数和持续时间、是否经常关注体育比赛和新闻、体育消费情况) 、体育社团状况,以及体育活动开展状况等[20]. 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出发点是推进个体化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但其最终的落脚点是学生体育参与的状况和质量.在“顶天”的基础上达到“立地”的目的,最终的着力点是学生的体育生活化处于怎样的状态,一个量的指标就是学生的体育行为体验程度. 学生通过学校的体育课程、学校的课余体育活动等,对体育技能的掌握、对体育产生兴趣的程度、对体育的认知、体育消费能力等都会影响学生的体育行为状态,进而影响学生体育生活“化”的程度. 现在的每位学生都知道体育的重要性,但每个个体执行的程度是不同的,关键在于学生体育行为体验的深度,体育行为体验越深刻,其在生活中克服困难,坚持体育行为的毅力越强,体育生活化程度越高. 因此,高校校园体育行为文化建设必须提高执行力度,深化学生体育行为体验的程度,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形成体育行为的自觉和自信,增强学生对体育的认同,使抽象化的体育的价值观、体育理念、体育认知、体育态度转化为学生生活中的精神力量和行为指南.

  4 结束语

  高校体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脱离不了现代化的过程,享受现代文明带来的发展的同时,也要思索现代化进程中体育的所得和所失,旨在为体育现代性的发展寻找出路,而体育生活化适时的复现在大众的视野中[21],为体育经历的现代性困境指明了方向. 同时,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主体,大学生的体育生活化理应受到学校体育的重视. 高校体育的发展要体现在校园生活的每个角落中,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就应该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高校要关注校园体育文化对大学生体育生活化的影响,寻求大学生体育生活的发展路径,这也为现代高校体育发展的困境找到了一个新的研究出路和解决视角.

  参考文献:
  [1]王艳云,左成. 探析我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 9) :1177 -1178.
  [2]孙燕. 对体育生活化的思考[J]. 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4( 4) :24 -26.
  [3]段黔冰,张红坚.“场”视域下大学生体育生活化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 04) :535 -537.
  [4]谭红,陈中林. 论校园体育文化的特性及价值向度[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21( 2) :102 -104.
  [5]任莲香,虎晓东. 试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教育的作用[J].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10( 2) :115 -119.
  [6]梁利民. 体育生活化的理论构架[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9( 2) : 29.
  [7]裴立新. 现阶段我国居民生活质量状况与“体育生活化”可行性分析研究[J]. 体育与科学,1999( 01) :11 -16.
  [8]熊茂湘,刘玉江,周特跃. 论体育生活化的实现及其实现环境[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 5) :40 -42.
  [9]卢元镇. 中国体育社会学评说[M]. 北京: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10]李长云.“体育生活化”从这里起步[N]. 人民日报,2005 -01 - 20,( 01) .
  [11]张枝梅,李月华. 构建体育生活化社区评价指标体系理论探析[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1( 4) :17.
  [12]魏延志.“体育生活化”语境之辨[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2,26( 4) : 24 - 27.
  [13]云学容. 我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探析[D]. 成都: 四川大学,2004.
  [14]张军献,刘嘉丽. 中国体育与人文精神[J]. 体育文化导刊,2004( 9) : 1 - 2.
  [15]胡小明. 人文体育观的渐入与生物体育观的淡出[J]. 中国学校体育,1999( 2) :3 -4.
  [16]李晓芳. 从终身体育教育观审视我国高校体育生活化发展趋势[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9,23( 4) :99 -102.
  [17]林秋菊. 终身体育教育中的困惑与对策研究[J]. 体育文化导刊,2004( 2) :54 -55.
  [18]黄子响. 从大学精神建构论学校体育文化的价值[J]. 体育学刊,2014,21( 1) :69 -72.
  [19]朱迅华,等. 北京奥运会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影响[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8( 5) :25 -26.
  [20]顾春先,何文涛,胡波. 我国普通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现状及对策[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39( 8) :19 -22.
  [21]黄美蓉. 论体育生活化[J]. 体育与科学,2013( 06) : 87 -89.

TAG标签: 生活化     文化     体育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