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 述
在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文化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和作用,文化发展程度的高低与否成为评价人的全面发展的参数之一。有研究指出,缺失文化的教化与洗礼,常常会造成人们迷失方向,甚至于失去自我;欠缺丰富充实的文化知识,就会严重阻碍自身素质的提高,最终实现不了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人们的文化素养既能够对自身全面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也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在我国,运动训练专业是由国家体育局批准的、体育院校能够单独招生的专业,它是体育院校进行教育管理的重要板块之一。目前,在我们国家能够招收此类专业学生的院校共计 37 所,在一些体育专业院校当中,该专业的学生人数甚至占到了 40%。随着运动训练专业的不断发展成熟,各院校都从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设计规划了符合本校实际的专业培养目标。本文以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首都体育学院(以下简称北体、上体、首体)3 所院校的培养目标为例,从表 1 中可以发现,这些院校所提出的培养目标都对学生理论知识和文化培养有一定的要求,体现出在当前时代背景下高等院校对运动训练专业学生文化素养的重视程度。但是在实际情况中,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却表现出文化基础薄弱、综合能力欠缺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了该专业学生的全面发展,本研究在查阅前人的文献和调研的基础上,试图去探寻运动训练专业学生的文化培养的对策,以促进该专业学生的全面发展。
2、我国运动训练专业学生的特点
在我国,“举国体制”是一直以来保障竞技体育发展的重要体制,这种体制为我国竞技体育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体制下培养出许多没能全面发展的“残疾”体育人,如他们偏低的文化水平、欠缺综合发展能力、退役后的就业安置等问题开始出现。在高等院校开设运动训练专业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个比较好的途径,它不但提供机会给很多现役或退役的高水平运动员进入学校进行深造学习,而且也提供给从小学开始专业训练的学生运动员这样的机会。然而,在高等院校运动训练专业中同时存在这 2 种学生,给教学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困扰,由于这 2 种学生的基础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实施该专业培养方案的难度增加,教学工作不易安排,保障不了学生的培养质量,更是难于实现该专业的培养目标。运动训练专业录取的学生很多都是从小就在运动队中成长起来的,他们将更多地时间用在训练中,故他们表现出与其他普通学生不一样的自身特点。张娜(2010 年)的研究发现,在高等学校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学习倦怠现象,并且出现这种现象的学生人数占总学生人数的 50% 以上。
理论课是影响他们形成这种情绪的主要因素,而非技术课。谷茂恒(2011 年)的研究指出,运动训练学生体育道德素质比较匮乏、体育理论知识欠缺、缺乏美学基础、缺乏体育的创新能力、人文知识结构不健全、缺乏积极进取的学习精神。面对这样的特殊群体,学校教育者如何对之进行有效地教育管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将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表 1 北体、上体、首体 3 所院校的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
3、运动训练专业学生文化培养的对策探讨
蔡元培先生曾在北京大学对体育的作用进行了阐述,“完全人格,首为体育”就是他提出的重要教育思想,这种思想为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当今,随着国家间政治经济水平的快速增长,大学体育不仅能够显示一个国家体育文化的发展水平,而且也昭示了一个民族身体、精神、意志能力的发展。本文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从以下 5 个方面探讨运动训练专业学生文化培养的基本对策。
3.1、继续扎实推进体教结合的重大举措
“体教结合”指的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体育部门与教育部门相结合,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而提出的一种教育模式。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逐渐的提高,高等学校各个专业学生的扩招趋势正在增大,运动训练专业也不例外,每年的招生人数也在增加,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出现了部分学生“在队不在校”和部分学生“在校不在队”的 2 种现象,导致学校教育工作者难于实施专业培养方案和教学工作,很难保障学生的培养质量及培养目标的实现,这种现象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长期以来我国体育和教育 2 大系统自成一派、相互独立运行而造成的。为了解决存在于体育和教育 2 个系统隔断的问题,有研究者提出了将“横向合作”和“纵向发展”融合发展而实施的新型“体教结合”模式。“横向合作”指的就是教育与体育 2 个系统之间应加强深度合作,探索制定培养机制的联动模式,各项工作职责分工很明确并且沟通渠道畅通,培养计划联合制订,训练和学习合理安排,通过将代课教师派遣到指定地点授课或者将运动员集中到学校学习等方式,有效解决教育管理和缓解学训矛盾等突出存在的问题。
“纵向发展”指的是应加强运用教育系统的资源优势,形成体育和教育 2 部门师资之间的定期交流机制,优化培养体系和培养方法,提高资金支持和强化场馆设施建设等,最终使学生的竞技体育和文化 2 方面的水平均得到提升。“体教结合”模式与人才培养内在的要求相一致,虽然在实施中这种培养模式尚存在一些问题,但是这些问题的存在并不是其本身缺陷造成的,它是在我们实施这种教育模式过程中,由于体育和教育这 2 个系统相关部门联动机制不完善造成的问题,这些问题是可以通过制度的改革创新加以完善的。探索适合高校的“体教结合”模式,首当其冲地是要设置分层次地培养目标,把体育和教育两大系统各自的资源优势充分整合,共享各自的资源,实现二者的联动,推动“横向”“纵向”同步发展。不但要把运动等级很高的运动员培养成高级人才,而且还要把文化层次和竞技水平不同的学生运动员培养成复合型人才。继续扎实推进体教结合的重大举措,为我国体育事业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人才。
3.2、丰富与发展学生的“第二课
堂”,培养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以课程为中心的第一课堂的教学活动是能够强化学生的文化素养的主要阵地,此外一系列的课外活动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高等院校中的运动训练专业学生有着自身的特点,他们可以依据自身特点开展丰富多样的文体活动建设属于自身的“第二课堂”,在这个过程当中应将加强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唐丽(2005 年)的研究针对丰富学生们课外活动方式的问题提出,成立课外学习小组、读书会及文学会等健康积极的校园社团;设计规划校园网站的人文天地板块,用生动、愉快的教育形式进行人文素养的教育;教导学生积极投身各种有益于身心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提高人才培养素质是运动训练专业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宗旨,它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素质教育融为一体。如果说专业教育重在教人如何“做事”,那么人文教育的侧重点则是教人如何“做人”。
因此,在素质教育时代,我们必须将二者结合起来,做到“做人”与“做事”相统一、相结合,即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运动训练专业中并存的 2 种学生(运动员学生和学生运动员)在人文素养方面存在缺陷这是不争的事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多侧重的教育目的是要学生“做事”,这与教育要求人有健全的人格是相背离的。因此,在他们的培养上应抛弃功利性色彩,加强人文素质的培养,以人为本,关注训练过程的人文教育,突出“人本位”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核心地位,体现和谐社会的宗旨。
3.3、以人为本,建设切合学校实际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指的是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的总和,它对培养目标实施的规划方案进行了明确规定,是教学育人活动的指导思想,而且也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依托课程体系的关联主要是通过这些课程在培养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的内在联系反映出来的,它将各门课程有机地粘合成了一个紧密联系的人才培养共同体。江军的研究成果发现,运动训练专业课程体系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普遍问题:学校教务处的排课混乱;小课程较多,学生学习负担较重;英语底蕴差导致很多学生重修英语;对辅修第二专业的学生,对其考察监督不严格;课程设置上与体育教育专业非常近似,导致专业特色不突出。可见,我国运动训练专业学生的培养在课程体系中存在较大的纰漏,但是这些问题不是不可改变的,通过课程体系的改革,可以尽可能地的减小因课程设置纰漏而出现的培养混乱。
运动训练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要从学生发展、课程目标、授课效率等方面对其进行全面、稳妥有效的优化改革。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还应开设与之相对应的专业通识教育课程。选修课的开设要完全做到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选课。
构建运动训练专业课程体系时应考虑增加适当的人文课程,用以培养运动训练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这种人文素质的教育必须在该专业的教学全过程中得到体现,不能间断。除此之外,也应重视对人文教育的教材建设并且设置丰富的人文课程。由以上分析可知,可以概括出运动训练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有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教学管理者引起重视:课程目标定位狭窄,无法适应社会需求、课程内容覆盖面小,没有突出专业特色、课程结构比例失衡,缺乏总体有机整合、课程实施方式单一,忽略学生主动参与、课程评价强调选拨,缺乏多元评价机制。针对以上问题,课程设置亟待改革。在课程改革中,应以人为本,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突出特色课程,增加相关课程,减少无关课程;丰富选修课的种类,拓宽学生学习的空间,重视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以满足社会的多样化需求。
3.4、推动学历教育与资格认证相结合
目前,我国运动训练专业与体育教育专业存在教学计划雷同的问题,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目前我国对各级教练员的人才规格没有明确的要求,在培养目标的设定、课程类型的设置及学生的毕业去向等方面各高等院校运动训练专业与体教专业都大同小异,没能够将运动训练专业的培养特色体现出来,同时造成其就业竞争压力加大。
运动训练专业与体育教育专业是体育院校中 2 个举足轻重的专业,二者在课程体系中确实有相似的地方,但是从根本上说,二者是不尽相同的,因此体育院校在培养这 2 个专业时不可一并而论。从培养目标上讲,前者的培养目标主要是指培养掌握与竞技体育相关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从事与竞技运动相关社会、体育活动的基本能力及进行教学科研等的高级人才;后者主要是以全面发展为主,培养专业基础广泛,具有现代教育观念、科学素养良好和职业道德高尚及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较强的复合型人才。而其次,二者在要求学习的主要内容方面也有差异:
前者要求学生主要学习与竞技体育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掌握从事竞技体育相关社会活动的基本能力;后者要求学生主要学习基础理论学科的知识包括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等学科,训练学生的体育科研能力及从事体育教学的能力。
现代美国的教练员更多的是一个职业,他们大部分人都是具有资格认证的教练员。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一个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在建设高校运动训练专业的同时,把学历教育与教练员资格认证有机结合。这种方法能够促进对运动训练人才培养的规范。因此,我们可以发现,混淆体育教育专业与运动训练专业的培养计划很明显是一个错误的做法。体育教育专业强调的是培养复合型人才,其主要学习基础理论知识;运动训练专业则更加注重为社会培养与竞技运动相关的专门型人才,其学习的主要内容也就侧重竞技体育相关理论及竞技训练方面的知识。现在我国教练员并没有系统而明确的人才规格要求,这是体育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一大弊端,因此必须改革,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推动学历教育与资格认证相结合,使人才培养的目标更加明确,专业特色更加鲜明。这不仅不会雷同,而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从而为社会提供鲜活的人才资源。
3.5、与时俱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教学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教师的能力。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要敬业与乐业,在科技信息高速发展的社会,教师的综合素质更必须与时俱进,对本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发展动态应密切关注,使自身的知识、思想及观念得到及时更新,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知识。研究结果表明,边讲边练的授课方式运用在专项理论课中会有取得良好的效果,我们应对现有授课方式进行改进和对教学方式进行探索,已达到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先进人才。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的积极引导对学生的影响很大。
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在学习积极性方面相对较差,有倦怠状况。因此,针对这一现象,作为教师应对学生进行正面疏导,利用多种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充分挖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变革学生学习方式,使学生学习能力得到增强,提高学习效率。在教学中通过讨论教学法、“师生互动”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等灵活多样的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另外,教师的教学经验需与时俱进,为提供给学生最先进的知识奠定基础。
4、结 语
文化对促进运动训练专业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我国运动训练专业正在走一条“体教结合”先进改革之路。因此,要实现竞技体育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继续坚定不移的推进“体教结合”的重大举措。在培养过程中,注重强调学习形式的多样性;设置课程要体现实用性与实效性相结合,体现灵活的授课方式;课时安排增强实践性;教师素质紧跟时代性。
高等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人才的教育与管理,不但需加强学生管理队伍建设,创新教育与管理方法,而且还需要立足现实,着眼未来,把学生的成人、成才、成功放到教育管理工作的全过程,构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格局。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在实践中不断探究和完善教育管理的科学模式,最终为建设体育强国履行高等体育院校应有的职责与使命。我国运动训练专业学生的培养指导思想从单一的为国争光正在逐步走向注重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和保障,从上到下正在探索一条适合我国特色的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探索运动训练专业学生文化培养的对策,正是走上这条道路的必然选择,这既是对高校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挑战,也是促进人全面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李建国 . 先进文化建设与人的全面发展关系辨析 [J].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7-11.
[2] 张驰,王永安 . 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学生“体教结合”培养模式研究 [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66-69.
[3] 张健 . 高等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学生教育与管理对策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2(2):127-128.
[4] 张娜 . 运动训练专业大学生学习倦怠状况研究 [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0(2):106-108,115.
[5] 谷茂恒,姜俊 . 普通高校运动训练(本科)专业学生体育文化素质培养的理性思考[J]. 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73-76.
[6] 郑婕 .“体教结合”培养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的研究 [D].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6.
[7] 唐丽 . 论体育院系运动训练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J]. 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115-117.
[8] 巩建闽,萧蓓蕾 . 基于系统的课程体系概念探析 [J]. 中国高教研究,2012(6):102-106.
[9] 江军 . 高等院校运动训练专业学生培养问题分析 [J]. 当代体育科技,2014(12):18-19.
[10] 鲁长芬,王健 . 从美国体育院系课程改革看我国运动训练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 [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3(1):9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