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正确运用电化教学手段的生动、形象、具体、直观的优势,把声、图、像、文、情、境与看、思、读、写等诸多手段结合起来,组成一个多方位的语文课堂教学形式,能寓知识学习、技能训练、智力开发于生动活泼的形象之中,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既提高了课堂效率,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一、运用电教媒体,形象直观导入新课
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注意力分散,要上好一堂课,教师导入新课时一定要激起学生的兴趣,方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将投影、录像、录音等电教媒体用于课堂教学,即形象直观,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获取知识。在《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我一边出示活动抽拉投影片,一边给学生讲这个故事:小壁虎在墙角捉蚊子,一条蛇咬住了他的尾巴,小壁虎挣断尾巴逃走了。然后引导学生:小壁虎没了尾巴,他觉的很难看,于是他决定去借尾巴,向谁去借呢?这就是我们所学的新课《小壁虎借尾巴》。这样,通过电教手段以故事的形式紧紧抓住学生的心,引起他们学习课文的强烈兴趣。
二、运用电教媒体,激发学习兴趣
利用电化教学的趣味性、艺术性等特点,以及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给学生提供了鲜明、生动、清晰的视觉形象,使学生产生爱学、乐学的情感,引起师生之间的共鸣,以达到预期的教学和学习效果。在《黄山奇石》一课,文中对黄山奇石做了生动的描绘,若只靠教师的语言进行说教,部分学生还是难以感知的。利用电教媒体把黄山形态各异的石头转化为视、听觉符号,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学生眼前,通过绘画、录音、录像技术把凝固的各种静态美以形象的画面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音乐等形式加以充分地表现。同学们就会感到有趣,从而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就能很直观地认识黄山奇石的特点。
三、运用电教媒体,驱除课文疑难
电教媒体使用贵在得法。在学生学习有困难时,恰当使用多媒体技术往往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在《植物妈妈有办法》一课,小学生在理解语言文字上有困难,我利用课件演示帮助学生突破难关:在讲解“蒲公英靠风传播种子,依赖于种子上的小毛”这一句话时,使用了课件。先在屏幕上显示整株蒲公英让学生有全面的认识,然后一颗蒲公英种子飞扬出去,随即种子放大,蓬蓬松松的毛儿清晰可见。蒲公英又靠什么飞翔?一阵微风刮来,蒲公英种子随着悠扬的音乐一颗一颗出发,重点词“纷纷出发”在屏幕上出现。课件化抽象为具体、直观,化静止为动态,将学生带入情境,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四、多媒体手段,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
在教学中,设置动画效果,让学生先观察然后再对学生进行提问,由于观察了直观动画的图片,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纷纷举手发言,不需老师多讲解,学生就能很清楚地明白这一道理,教学的重难点顿时迎刃而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了教学效率。在《回声》一课:小青蛙不明白回声是怎么回事。青蛙妈妈投石击水,在用水波和声波相比的巧妙指点下,小青蛙明白了回声的原理。在学生掌握课文的基础上,再利用多媒体手段,设置水波动画,学生一下子就明白回声是怎么回事。
五、利用电教媒体,以声传情加强朗读教学
带有感情的朗读,是对朗读的一项重要要求。浓郁的氛围是情感共鸣的基础,恰当地运用电教媒体,借声像以声传情,渲染气氛,指导朗读,使学生沉浸在喜怒哀乐的情景之中,以增强感染力,丰富感性知识,加深理解课文,深入领会思想感情,读出作者的心声,使学生更深刻的领会文章的主题思想。在《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教学中:一开始用投影仪放出周总理的遗像并播放悲壮的哀乐,与此同时,用低沉哀痛的声音对学生说:“一九七六年一月八日早晨,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在北京不幸逝世,噩耗传来,亿万人民沉浸在万分悲痛之中”,学生凝视周总理的遗像,听着哀悼周总理的哀乐,和老师舒缓沉痛的话语,其悲痛之情油然而生。
六、运用电教媒体教学,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古诗《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中的“生”字用得十分绝妙,但仅凭教师口头讲解,学生始终难以理解、体会。而多媒体课件的恰当运用就解决了这一难题。教学时,教师先提问:“生”字是什么意思?诗人为什么不用“升”而用“生”呢?紧接着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多媒体动画,画面上:草木葱笼,苍翠欲滴,危峰兀立,峰峦叠嶂而香炉峰此时正被烟雾笼罩,一团团紫烟不断从山谷中升起,景象美不胜收,多媒体将古诗中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具体的动态画面,给学生以美享受。学生很快从香炉峰的云雾源源不断地升腾的动态画面中领悟到“生”字的妙处。
总之,电化媒体教学具有生动形象、音形兼备的独特优势,在语文教学中能发挥积极的作用。它不仅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更能有效地激发师生的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动作用。使学生能认真观察,积极思考,能发现、提出问题,并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通过自己动脑、动口、动手去获取知识,发展智能,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TAG标签:
电化
生动
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