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代中国教育史上,1958 年创立、1980 年“消失”的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 简称“江西共大”) 一度以其宏大的办学规模、鲜明的半工半读办学特色、直接回到农业生产第一线的毕业生之多、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多次关心称赞而成为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探索样板”,又一度因电影《决裂》的播放被认为是否定全日制学校、不注重教育质量而成为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探索耻辱”。这正反两方面的“典型”,使江西共大招致许多非议。但是,在22 年的办学实践中,立足于当时教育面临的问题,江西共大摸索出了一些带有规律性的结论; 在付出种种代价的同时,江西共大也产生了一些深刻的教训。这些宝贵的经验教训依然能为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探索提供发人深省的启示。
一、教育理念的转变应当突破二元对立
在西方哲学家那里所谓的“理念”,其实也是“观念”,也是“思想”,泛指人们对事物的理性认识所形成的观念或观点,也可指一种追求的目标或境界,或者是一种理想追求的概念化、系统化表述。在本质上,观念是指一种理想或追求的目标。教育实践受教育理念的制约。转变观念是江西共大办学一以贯之的核心理念。江西共大作为一所半工半读、勤工俭学的新型大学,意味着学生要一面读书学习,一面生产劳动,学生勤工俭学自己养活自己,国家不拨款办学。显然,这种半工半读办学理念与全日制办学理念有着极大的差异。在江西共大,转变观念实质上就是树立半工半读办学理念,破除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对立的观念。为帮助全校师生牢固树立半工半读观念,破除全日制观念的束缚以及社会对江西共大办学的误解,江西共大一方面针对办学不同阶段涌现的“江西共大该不该办学”、“江西共大正规不正规”、“江西共大算不算个大学”、“江西共大是不是劳改所”、“江西共大能不能保证教学质量”等疑问,组织师生围绕党的教育方针和学校办学方针进行大辩论; 另一方面经常通过报纸、广播、展览、会议等宣传其办学成就、展示其办学成果。
引导和组织师生反复学习毛泽东的《实践论》《青年运动的方向》《重要的问题在于善于学习》《愚公移山》《改造我们的学习》《反对本本主义》等着作也是江西共大澄清师生疑虑和误解、树立半工半读观念常用的“效果很好”的措施。通过学习,师生认识到“单靠政府有限的财力办几个学校、报纸等,是不足以完成提高民族文化与民族觉悟之伟大任务的”“有两种不完全的知识,一种是现成书本上的知识,一种是偏于感性和局部的知识,这两者都有片面性。只有使二者结合,才能产生好的比较完全的知识。……一切比较完全的知识都是由两个阶段构成的: 第一阶段是感性知识,第二阶段是理性知识,理性知识是感性知识的高级发展阶段。”
半工半读,要参加生产劳动,所以要增强劳动观念,要培养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对于广大江西共大师生,长期参加生产劳动,永远做一个普通劳动者的思想准备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而刚开始往往是为“读书跳农门”的观念所左右。因此,树立半工半读观念关键是转变劳动观念。在转变师生的劳动观念上,江西共大不仅重视加强劳动教育,而且经常组织师生参加生产劳动实践。江西共大总校和分校所有的学生都必须参加诸如插秧、割禾、种菜、修路、植树、修水库等一般劳动,同时,学生还必须参加自己的专业劳动。园艺专业的学生有果园冬季修剪、施肥、防虫治病、嫁接等,畜牧兽医专业有养猪、养鸡、放鸭、放牛、牧羊、喂兔、家禽家兽疾病预防和良种繁殖等,农机专业有拖拉机作业、维修农机设备、生产农机器具等。生产劳动使他们在实践中既锻炼自己,逐步培养劳动习惯,养成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又使他们逐渐掌握过硬的生产劳动技能、专业技能和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正是由于长期的劳动教育和持续的劳动锻炼,江西共大师生才树立起“要使自己有一个远大光明的前途,就必须永远坚持劳动,做一个普通的劳动者。否则,脱离劳动,势必就要脱离群众,脱离实际,脱离革命,这肯定是没有前途的”劳动观念。
江西共大在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探索过程中,要求破除教育劳动关系上的二元对立观念,增强热爱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其核心是转变观念。探索目标的实现只有通过转变观念才能实现,因为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在改革开放 30 多年后的当下,教育依然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一些计划经济体制下陈旧落后的如教育行政化、轻视生产劳动等教育观念依然存在,严重束缚着人们的头脑。面对这些教育的问题和挑战,要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首先要冲破传统观念和体制的束缚,在办学体制、教学内容、教育方法、评价方式等多方面进行大胆探索。探索就是改革,而真正的改革,总是要伴随着观念与体制的同步变革。转变观念,这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二、教育方法的运用应当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根本原则。对于理论联系实际,《辞海》作了如下定义: “理论从实际中来,并接受实践检验。”马克思、恩格斯理解为: “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毛泽东在《实践论》中对此作了全面、系统、深刻而具体的阐述。他指出: “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你要有革命的理论和方法,你就得参加革命。”“认识从实践始,经过实践得到理论的认识,还须回到实践中。”
马克思主义这一根本原则在中国共产党的教育实践中得到继承和运用。党在革命根据地创办的红军教育、干部教育、工农业余教育和儿童教育等各类教育中都注意贯彻执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学内容密切结合革命斗争、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在课程设置中废除不急需与不必要的课程,主要教授战争与生产、生活必需的课程,理论联系实际还作为重要的教学方法在根据地教育中普遍采用。被江西共大视为“样板”的“红大”( 红军大学) 、“抗大”(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 和陕北公学,在整个教学工作中,非常重视“理论与实际并重”原则的贯彻。
从江西共大的整个探索史可以看到,根据地教育“理论与实际并重”理论与江西共大的办学宗旨是契合的。江西共大的创始人邵式平曾是中央党校的学生、抗大分校的副校长、陕北公学的教务长,另外两个创始人汪东兴、刘俊秀也在根据地学校学习过,因此,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很快便为江西共大所继承,如根据生产生活实际编写教材、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等。但是,江西共大在继承的同时,还发展了理论联系实际这一原则。依据根据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观念,教劳结合是读书归读书、生产劳动归生产劳动的结合,没有将两者完全融合起来,是一种“机械”的结合。而在江西共大,教劳结合是“辩证”的结合,即生产中有学习的部分,学习中也有生产的部分,犹如“两个泥菩萨捏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在江西共大办学过程中,江西共大创始人之一的邵式平是“辩证”结合的提倡者和扞卫者。他已认识到江西共大作为一个半工半读性质的大学,教劳结合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必备条件。离开这一必备条件,江西共大将无法完成它自己的使命。因此,邵式平强调,只有通过“生产中有学习的部分、学习中也有生产的部分”而使教劳结合成为“辩证”的结合,不是“机械”的结合,才能促进教育为无产阶级服务; 只有坚持教劳“辩证”的结合,党的教育方针才能真正得到贯彻落实,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才能实现。
江西共大还创新发展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它结合自身半工半读的性质,把生产劳动分为一般劳动和专业劳动,首创现场教学,针对教学难题和生产疑问开展科学实验,还深入农村进行社会调查并吸收总结群众经验。以此为基础,江西共大摸索出四种行之有效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具体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专业教学与专业生产相结合,教学、生产与科学研究相结合,校内教学与校外群众生产经验相结合。
尽管江西共大在理论联系实际上也有不尽完善之处。但是,理论联系实际作为江西共大办学的基本方式,其基本精神是永存的。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办学方法,江西共大为江西山区农村输送了大批实践动手能力很强、深受群众欢迎的基层农业科技人员,而且提高了江西农民的文化素养和科学种田的能力,大大改变了江西山区农村的落后面貌。我国作为经济尚不发达、教育较为落后的一个人口大国,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和实用型人才紧缺、学校教育内容方法比较陈旧、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致素质教育难以推进等教育实际问题日益突出,在教育方法上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对于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显得尤为必要。
三、教育目标的确定应当强调全面综合
全面综合,在此是指正确处理教育内外规律之间的关系。教育不可随心所欲,而须遵从规律。按照教育家顾明远的观点,教育的基本规律有两条: 一条是教育的外部规律,即教育同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主要是和政治经济的关系,教育要受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所制约,并对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起作用; 一条是教育的内部规律,教育既受教育对象身心发展、个性特长的制约,又要协调好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影响诸要素。教育正是在内外规律的双重作用下不断发展。
教育与政治、经济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教育的性质是由社会政治制度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与速度取决于社会经济水平。毛泽东教育思想特别强调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认为这是社会主义教育与资本主义教育的本质区别。
以毛泽东教育思想为指导,江西共大的教育目标的确定主要考虑“普及教育和适应农业大跃进的需要”,“满足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革资产阶级教育的命的需要,由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的需要。换句话说,就是主要考虑教育的外部规律。至于教育的内部规律,在江西共大办学模式那里几乎没有受到太多的重视。比如,它取消大学招生中学生一定要有高中毕业生资格的规定,规定“学生以政治劳动为第一条件……劳动就是资格。只要做过几年工,或做过几年农都可以入学”,“文盲也能入大学,入共产主义劳动大学”。
在江西共大办学过程中,教育目标的确定重社会政治经济等外部规律、轻教育内部规律的做法一以贯之。比如,为多快好省地培养出大批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又红又专的文化科学技术人才以满足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江西共大从 1961 年开始大搞教学改革,对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科学性不予重视,采取“一条直线上升,一竿子到底”的方式,片面强调文化课和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专业课需要多少就讲多少,专业课缺什么就补什么。1961 年,为完成帮助上海市安置不能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维护社会稳定的政治任务,江西共大又不顾自身的办学设施、师资力量等条件,一次性从上海招收了 9476 名学生。“文化大革命”爆发以后,江西共大积极响应号召“停课闹革命”,仅总校就派出2000 余名师生赴京接受毛泽东主席的检阅。
1978 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使我国政治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党的工作重心开始从“以阶级斗争为中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与此同时,我国提出“向科学进军”的口号、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在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推动下,教育领域全面进行整顿并且致力于教育质量的提高。为了“加速农业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以适应“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江西共大调整其办学模式,转制为全日制院校江西农业大学。不过,江西共大办学模式的转制、变更,既没有召开过一次全省性的专门会议以广泛地讨论和多方面地听取意见,也没有组织过深入细致的教育调查研究,更没有考虑到教育对象的需要、教育影响等教育自身的内部规律。正是在教育外部规律至上的主导下,江西共大办学模式突然间土崩瓦解。
在确定教育目标的过程中,江西共大办学模式在教育内外部规律关系的处理上存在重大缺陷。江西共大探索中的教训表明,教育发展和改革仅追求满足政治、经济等外在规律的需要是不够的。事实已经证明,忽视教育的内在规律而片面注重教育的外在规律,最终使江西共大付出转制、变更为全日制院校的沉痛代价。不仅江西共大如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探索过程中不乏与江西共大相似的例子。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一定社会的教育须受制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但同时教育的对象又是人,而不同人的身心发展、个性特点、需求是不一样的。因此,只有在确定教育目标的过程中正确处理教育内外部规律关系,既重视教育内部规律又照顾教育外在规律,教育探索才能够立于不败之地。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探索而言,要使探索取得成功,就要在确定教育目标时既根据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又切实关注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需求变化、个性特点等等。
四、教育路径的选择应当突出特色内涵
曾任江西省省长的江西共大创始人邵式平说:“你有你的样子,我有我的样子。”原江西共大教务长章仲瑜认为: “不同的大学形式各有其自身特点,普通大学有普通大学的特点,共大有共大的特点。”邵式平、章仲瑜所言要表明的是,江西共大办学模式与全日制大学各有其自身的办学特色。对于学校办学来讲,如果不注重内涵,没有特色,就会缺乏生命力和竞争力。可以说,学校办学特色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依据。江西共大办学突出体现了这个道理。
虽然,江西共大创办之初就明确宣称自己是一所无产阶级的勤工俭学、半工半读的新型大学,并致力于半工半读办学实践的探索,但全日制化的倾向和苗头依然在其办学各个阶段滋生。换句话讲,江西共大半工半读办学实践的探索一直伴随着全日制化倾向的挑战。所谓全日制化倾向,是指江西共大内部不少人存有的一种想法,力图使学校纳入全国统一招生和统一分配,变成由国家拨款办学的教育体制。江西共大不少师生甚至部分领导头脑中存在的“读书入仕”、“读书跳农门”的传统观念,具有初高中毕业水平的上海市学生的到来,原全日制院校江西农学院的并入等等,都是产生这种倾向、推动这种倾向发展的因素。
为抵挡和阻止全日制化,江西共大创始人邵式平、刘俊秀反复强调全日制大学有全日制大学的特点,江西共大有她自己的特点,不能用别的大学样子来框江西共大。他们说: “共大就是与全日制学校不同。我们共大特别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多、快、好、省地培养大量的农、林、牧、副、渔各种专业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使国家少花钱多办学,为国家节省大量资金。这是我们学校的特点,也是全日制学校办不到的。”
在批判和反对全日制化倾向的同时,江西共大大胆进行半工半读教学改革实验,成功地摸索出一套适合半工半读办学的特色经验,到 1964、1965 年学校步入发展的“黄金时代”以后,其半工半读办学模式日渐成熟: 在管理体制上,江西共大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行政管理体制,基层管理方面又摸索出系场( 厂) 合一、队( 生产队) 组( 教研组) 班( 教学班) 合一。江西共大教学体制中半工半读的特点非常突出,一方面办学形式层次化、多样化,总校以办大专为主,省、地属分校以办中专为主,县属分校办初技,此外还有研究生层次的教育研究班、农林综合技术研究班以及各种长短培训班。另一方面,江西共大根据生产条件、资源特点设置系科专业,依据生产工序、季节特点并参照全日制大学编制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教学方法广泛运用专业教学与专业劳动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教学科研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至于江西共大的毕业分配体制,其半工半读特色同样明显: 县属分校的初技毕业生以及部分中专生实行“社来社去”,毕业后学生回乡直接从事农业生产。江西共大创造的半工半读办学特色经验,在国内引起巨大反响,全国各地的考察学习者络绎不绝。从1958 年到 1980 年,全国有 29 个省、市、自治区以及众多高等院校先后派出省、市领导带队或学校负责人领头的考察团到江西共大参观学习。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有的参观回去之后还积极试办共大,如河南叶县共大、湖北应城共大、黑龙江铁力共大、新疆阿泰地区共大、内蒙古知青共大、广东新会共大等。不仅如此,江西共大的半工半读特色办学模式在国际上的影响也很大。江西共大 22 年办学过程中,先后有 9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1 万多位海外人士来江西共大参观考察。来宾们大多盛赞共大。联合国粮农组织农业和乡村培训考察组组长阿巴斯说: “你们应该为这个学校而感到自豪,这是一所办得很成功、很出色的学校。”澳大利亚驻华专家亨利夫妇认为: “你们这个大学不仅在生产上,培养人才上,即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思想的人才上有成就,而且在整个教育制度的改革上取得很大成就。”美国学者苏珊·佩珀指出: “共大属于半工( 农) 半读性质的学校,有鲜明的特点……要比较共大与其他( 全日制) 学校谁优谁劣,谁主谁次,很不适当,因为它们性质不一样。”澳大利亚教育专家约翰·克莱维利也指出: “你们探索‘以校办厂,以厂养校’,‘突出专业学习,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发展路子,为社会培养了各种专业技术人才,把学校办成教学、实验、生产基地的做法非常好,这种办学方式不仅对中国,就是对世界同样也是有意义的。”
江西共大办学模式之所以备受国内外关注,其中固然有许多原因。但是,其创造的半工半读办学特色,无疑是江西共大蜚声海内外的一个重要原因。与之鲜明对照的是,1980 年,江西共大在全日制化倾向下最终被全日制大潮所呑没,恰恰也是因为其抛弃了自身的半工半读办学特色。可以说,半工半读办学特色是江西共大办学模式的生命力之源。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探索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教育原理与中国具体教育实际相结合,如果没有结合中国教育实际,就等于失却了“中国特色”,没有了其内涵也就没有了生命力。
因为,教育作为一个实践的领域,其真正的本质在于地方性和民族性,而且,从人类文化发展的角度看,各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特色也不应因“大同”而被抹煞,因为,没有个性也就没有创造性,发展也失去了动力。我国要成功地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唯有坚持“中国特色”或保持“中国性”和“中华民族性”,别无他法。
参考文献:
[1]潘懋元. 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M].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65.
[2]上海同学赴江西共大总校 50 周年联谊会编. 忆共大[Z]. 2011: 100,118,89.
[3]中共江西共大总校委员会. 突出政治,搞好生产,改革教学,培养新人[C]/ /半工( 农) 半读育新人. 南昌: 江西教育出版社,1965: 47.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 l 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9: 554.
[5]毛泽东选集( 第 1 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1: 284,288,292.
[6]董纯才. 中国革命根据地教育史[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 82.
[7][9]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总校重要文献资料汇编( 第五辑) [Z]. 南昌: 江西农大档案馆,1995: 156,153.
[8]顾明远. 我的教育探索———顾明远教育论文集[C].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25.
[10]汪东兴: 更高地举起毛泽东教育思想红旗阔步前进[C]/ /共产主义劳动大学. 南昌: 江西教育出版社,1960: 88.
[11][15]邵式平同志关于创办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指示和讲话[Z]. 南昌: 江西农大档案馆,1966: 8,61.
[12]黎超. 在共大工作的回忆片段[C]/ /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创立及其沿革.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 186.
[13]邱朝东. 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大事记[C]/ /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创立及其沿革.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263.
[14]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文件摘录[Z]. 南昌: 江西农大档案馆,1983: 104.
[16][17][18]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总校重要文献资料汇编( 第五辑) [Z]. 南昌: 江西农大档案馆,1995: 153,258,268.
[19]邱朝东. 国际友人对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办学情况的反映[C]/ /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创立及其沿革.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 227 -233.
TAG标签:
共大
半工半读
办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