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通知》指出:“应大力加强高等职业学校的专业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整体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更好地为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服务。”加强专业建设是提升职业院校服务地方经济能力和高等职业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专业建设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完善、涉及诸多方面的系统工程,它包括专业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和教材、实训基地等建设,集中反映在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实施过程中。
1 创新“1.5+1.5”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
当前,三年制高等职业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大多沿用传统的“2+1”人才培养模式,即学校学习 2 年,医院实习 1 年。近年来,我校紧紧围绕“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职教方针,广泛深入的进行岗位调研,结果显示临床医学专业专科毕业生多在基层社区、乡镇卫生服务机构就业,需要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为一体的工作能力。根据专业岗位要求,我专业大力推行校院合作,深化“依托行业、依据岗位、两段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了“1.5+1.5”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成为满足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需要的全科型适宜医学人才。其具体教学运行模式为:
第一、二、三学期在校内学习,第四、五、六学期在校外教学医院学习。同时,根据工作能力需求进行课程改革,遴选师资力量雄厚的二级医院为临床教学基地,承担职业岗位核心能力模块的部分课程和职业岗位个性化需求模块的课程内容,完成全部临床专业技能及全科适宜技术的训练并进行毕业实习;增加相应学时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区县防病站或乡镇卫生院进行毕业实习,重点培养学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工作的能力,与就业岗位“零距离”对接。
2 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其居于核心地位的是师资队伍建设。依据人才培养模式,兼职教师既承担第四学期职业技术课程的教学任务,又承担第五、六学期的顶岗实习的带教任务尤其要培养学生公共卫生服务的能力,因此兼职教师队伍建设质量的好坏关系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成败。
2.1 二级医院的带教老师大多毕业于医学类本科及以上院校,既往接受的是学科教育,专业理论水平较高,但普遍缺乏职业教育理论知识[1],对职业技术课程的理论教学没有足够的经验。
2.2 兼职教师在临床一线工作繁忙,如果所有的教学工作都是义务,在市场经济的今天,会严重挫伤兼职教师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如何建立长效激励机制,将有利于兼职教师队伍的稳定。
3 兼职教师队伍的内涵建设。
3.1 明确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目标。
兼职教师来自临床一线,专业知识扎实,临床实际工作经验丰富,能应用病例印证专业理论,使教学内容更贴近临床工作实际,使课堂教学生动。不仅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而且具有多方面的实践能力,特别有利于实践教学环节的开展。所以如何利用兼职教师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强的优势,打造一支学员结构合理、具有较高教学水平、较强实践能力、稳定性强的兼职教师队伍是我们的建设目标。
3.2 制定兼职教师遴选标准、培养计划。
兼职教师作为教育事业的新兵,缺乏教育教学必要的素质培养。制定《临床教学基地兼职教师遴选标准》,吸收高职称、高学历,具有教师潜能并且热爱教学的临床人才进入教师队伍。制定《临床教学基地兼职教师培养计划》,并通过教学基地推荐出重点培养对象,分年度分阶段开展教研活动、教学观摩课、教学规范性培训,熟悉教学程序,提高执教规范性;参加师资培训及教育学、心理学等学习,获取高校教师资格证;参加学术交流,掌握高等职业教育理论。鼓励兼职教师积极参加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教材建设等活动,利用临床兼职教师实践经验丰富的优势,各项改革也将更贴近学生就业岗位需求。
3.3 科学管理,建立激励机制。
科学管理有利于兼职教师师资队伍的稳定与发展。成立“临床医学专业建设委员会”,聘请卫生局、教学基地主管领导加入,加强对兼职教师师资队伍建设的支持和管理。引入第三方评教系统,对授课质量、学生满意度、执业助理医师考试通过率等多方面开展定性、定量评价,考核师资队伍的建设情况。建立长期、有效的激励制度,提高兼职教师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在优秀教师评选、推荐外出研修、教学科研、课时补贴上向兼职教师倾斜,增强临床兼职教师的归属感和成就感。
3.4 专兼职教师相互合作,共同促进教学。
校内专任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组织与教学技能等经验,兼职教师在专业技术方面比较熟悉,如果能利用有效的途径将知识与技能互补,既增强了兼职教师的教学能力,又提高了校内专任教师师资队伍的实践教学经验。
(1)规范化培训: 联合教务处、督导处,各课程专任教师深入到教学基地,利用短期集中培训的方式加强兼职教师对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执业助理医师考纲的认识和理解,使他们尽快熟悉教学大纲、教学目标的内容和其中的深刻含义,了解自己的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位置。(2)教学文件书写指导:授课计划、授课进度表、教案等教学文件对指导教学运行、总结教学经验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校内专任教师与兼职教师建立密切的联系,使兼职教师意识到教学文件书写是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其规范书写能为授课提供课堂指南。
(3)开展教学观摩课。通过学校、医院的共同推荐,优秀的校内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共同开展教学观摩课,展示在教学手段、病例导入、课程设计等方面各自的优势,并展开深入的讨论,加深对“1.5+1.5”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精神领会,共同提高。
4 总结。
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兼职教师队伍越来越能满足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但在实践中还有一些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比如学校及医院领导应将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摆上重要的工作日程,找准临床建设和教学建设的结合点[2].总之,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将会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强大的支撑。
参考文献
[1] 李卓娅 . 高职教育专业师资教学团队建设的思考 [J].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2):86-88.
[2] 刘畅,王建国,李新刚,等 .“1+2m”人才培养模式下临床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分析 [J].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2,32(6):838-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