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问题欢迎来到大学堂论文网,权威的论文代写、论文发表平台,服务论文行业十二年,专业为您提供论文代写代发服务
点击咨询韦老师  点击咨询李老师
范文期刊如找不到所需论文资料、期刊 请您在此搜索查找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社会文化理论视域下英语微课的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19-09-29

摘要:信息技术作为新兴的教学辅助工具已成为提升学习效果、营造多彩课堂的重要途径.语言学科具有极强的应用性,实践英语教学环节是对理论课堂教学的补充、拓展和深化.本文从社会文化理论视角出发,分析了大学英语教学现状以及微课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以指导所在学校学生制作微课的实践为例,从课程设计、实践过程等方面阐述了学生制作微课的积极意义,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推动教学的发展与创新.


关键词:社会文化理论;微课;实践教学


1 社会文化理论的内涵及其启示


近年来,二语习得的研究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在实践教学中最受欢迎的理论是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理论.社会文化理论(Sociocultural Theory)是由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L.S. Vygotsky)提出来的.该理论强调社会文化因素在人类认知功能发展中的核心作用,认为人的心理机能从根本上是一个由文化产品、活动和概念充当中介、并且由中介进行调节的过程,而语言则是首要的调节手段.人的认知发展不是一个独立的过程,而是融入了一定的文化历史背景和风俗习惯,知识的建构过程其实是社会文化的建构过程.语言的使用与发生的语境是不可分离的,而语境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该理论从知识获得的哲学高度来探讨第二语言习得的社会属性,强调语言学习首先发生在社会文化环境中,这就给二语习得带来了一定的启示:语言学习者要不断适应语境的变化.社会文化理论视域下,学习者通过他人帮助与调节,借助现代化教学软件等手段完成学习任务,潜在的知识和技能会转化为实际发展水平;学习者用语言与他人互相作用,进行文化与思想的交流.因此,外语教学要充分考虑课堂教学的社会文化环境,一方面鼓励学生发挥主体作用习得知识,另一方面要利用现代化资源;教师不应只是知识的传递者,还应发挥其中介者的调节作用,提供合作学习活动、指导学生参与语言实践活动,促进语言知识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及内化.


2 微课的概念


进入 21 世纪第二个十年,"微信"、"微博"和"微视频"迅速进入人们生活,作为当今社会最重要的社交媒体工具,在生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对于当今人们的生活、思维和行为方式也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微时代的典型特征是知识和信息以碎片化形式传播,以满足人们"短、平、快"的学习和生活需求.微课(Micro-lecture)又名"微课程",是"微型视频网络课程"的简称,它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难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在线视频课程资源.微课以自主学习为主要形式,以视频为主要载体,以获得最佳效果为目标,以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为途径,以简短完整为基本要求,以某一知识内容为对象,以移动和泛在学习为方式,可在课外自主学习时使用,一般主要用在翻转课堂中.核心特征是:可自主移动学习、简短有效.它是相对于传统课程而言的新型教育资源,其设计、开发与应用已成为教育研究的热点.因此,指导学生制作微课的关键是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


3 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大学英语教学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指导与有力支持下,在不断的调整与改革中,通过广大英语教师的共同努力取得了长足发展,取得了比较明显的进步.但是仍然存在诸如手段陈旧、目的趋于应试化、教学方式还比较单一、学生重视程度不够、课时不足等问题.教学手段及模式不能很好地适应发展以及学习者需要,多媒体教学手段、校园网络化教学、学习软件等亟需得到开发和利用.因此,教师需要大胆创新、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学生为主体,从视觉、听觉等多方位改善教学,不仅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更要提高动手和创造能力;拓展思维、重组价值观念和人格的再塑造.微课的出现既满足了"微时代"人们对"微学习"的需求、丰富了学习资源,又是一种新型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手段,是依托网络发展和移动通讯技术的产物,突破了传统课堂的时空限制,使学习者能随时随地学习,课堂不再是学习的唯一场所.微课之于传统课堂既是突破也是完善,基于上述特征,结合当前教学现状,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教学的研究势必有助于教学资源多元化的实现,提高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和实践性,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以及对语言学习的积极性,将为新时期深化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4 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广义上是指除理论教学之外的所有教学环节,包括教学计划之内的课上实践教学、技能训练、综合实训等,也包括第二课堂、毕业设计、社会调查实践等.狭义的实践教学,是指课堂实践教学、技能训练和实习等.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实践教学旨在提升综合素质、语言实用能力、促进就业能力以及为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因此,教学中需要着重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积极参与语言实践的意识,促进整体能力的提高,实现课内学习和课外实践的综合提升,保障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实现.


针对英语教学基本现状,本研究尝试增加以学生为主体的微课实践教学环节,旨在提供适当的操练机会,使其有机会自行利用所学知识完成真正意义上的语言任务,达到学以致用.将传统的课堂教学与适当增加少量实践教学内容的效用进行数据等方面的对比,为探讨微课实践教学是否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及学生实际语言应用能力是否得到提升奠定基础.同时,实践教学要按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教学需要进行,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工作习惯和作风,针对不同内容进行有效差别分析并实现实际场景制作的综合化应对,实现学生整体素质的有效提高.


5 微课国内外研究及发展现状部分


5.1 国外研究及发展现状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深入应用,国外对微课在教育方面的研究越来越重视.大规模开放的在线微型课程不断涌现,有的课程针对老师,有的课程面向学生,也有的兼而有之.自上世纪 60 年代初期,Mini course、Microlesson 开始在国外萌芽.早期是美国北爱荷华大学附属学校与美国斯坦福大学为了推动学校资源的建设,提高教师教学技能与学生的兴趣,分别推出了微型课程.目前我们所说的微课是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一分钟教授"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所创设的"一分钟的微视频"的"微课程".其核心理念是要求教师把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紧密地联系起来,让学习者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学习效果,主要是运用建构主义方法、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进行实际教学.目前在国外发展比较好,影响比较大的主要有可汗学院以及 TED.以可汗学院为代表的基于大量微型网络教学视频的翻转课堂进一步触发了教师学者将微视频用于课堂教学的可行性探讨,在配套资源的设计和建设上不仅较为完整,且别具特色;涉及的学科更加丰富,呈现形式更加多样,除了以真人讲解演示外,还以卡通、电子黑板等形式呈现;课程面向不同年龄、专业等人群,内容短小精悍,每节课基本在 5 至 10 分钟左右,并配有对应的字幕,便于学习.90 年代后期新加坡教育部实施微课研究项目,涉及多门课程领域,其主要目的是培训教师构建微型课程;2004 年,英国启动教师电视网,资源积累达到 35 万分钟的视频节目,长约 15 分钟,该网站得到教师普遍认可,其主要目的是帮助教师拓宽教学技能,深化教学实践,给教育视频资源以及微课程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5.2 国内研究及发展现状


我国对微课的研究始于 2011 年,到 2012 年微课还没有引起大家的关注,文献发表数量仅仅是个位数.直到 2013 年,国内开始关注了微课,相关研究明显增加,最明显的上升是 2014 年和 2015 年,呈现井喷状态.人们对微课的认识经历了"微资源构成"、"微教学过程"、"微网络课程"三个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完善的发展阶段.国内较早提出和实践微课的是广东省佛山教育局研究员的胡铁生,他把人们对微课概念的认识分成"微资源构成"、"微教学过程"、"微网络课程"三个阶段,具有主题突出、类型多样、情景真实、交互性强、可生成性、使用方便等诸多优点.我国对于微课的实际应用最主要的是佛山微课,凤凰微课以及各种形式的微课大赛.近几年又涌现了"广东名师网络课堂"、"微课网"、"中国大学 MOOC"等平台,对教师教学设计研讨提供了一定的资源,也满足了部分学习者的求知需求.最近几年的微课研究仍保持着强劲的势头,呈蓬勃发展的趋势,研究遍布了各个学科领域,尤以高校和研究所的研究为主,逐渐开始从概念界定、理论研究走向课程设计开发、校本课程建设、学科应用和教学模式构建等方面,日渐成熟化.到目前为止,在我国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领域,微课的设计、开发与应用取得了很大成绩,受到教育部及各高校的高度重视;微课拍摄与制作技术在硬件和软件上取得了重要突破;很多高校在积极推进微课的在线教学、混合学习和翻转课堂之类的创新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等方面取得了令人满意的阶段性成果.通过对微课目前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后我们发现不管是国外的可汗学院,TED 还是国内各种类型的微课大赛,都可以看出其火热发展和人们对于微课的追崇.


5.3 大学生制作微课的实践教学现状


微课作为传统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补充与资源拓展,在其发展过程中我们也不难看出在教学设计、课程制作、实际应用等方面都需要进一步的探索,迄今,只有少数高校已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增加并实施实践教学的环节.例如,台湾科技类大学英语专业的实践教学始于 20 世纪 90年代,发展时间长并较为成熟.南京林业大学探索和完善了一整套《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及实训指导》,以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实训内容包括:强化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实践;大力发展第二课堂,拓宽学生课外英语学习渠道.总体来看,英语实践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此类教学实践多停留于理性讨论、只作为理论教学的一个论证环节和补充而摆在了一个次要位置,并没有形成统一可行的操作模式.实践教学存在的发展问题导致学生英语实际运用能力较低,严重影响着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同时,迄今尚未见到有关以大学生为主体参与制作英语微课方面的教学实践研究.


5.4 大学生制作微课实践教学的目的


大学生完全可以成为微课实践教学的研发主体的原因是因为他们的身心处于迅速发展时期,已经掌握比较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多媒体技术;思维活跃,勇于尝试,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具有较强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学习已成为一个积极主动的知识建构过程.老师是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合作者和促进者,是学术顾问.这就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微课实践教学的实施提供了极大可能,以学生为制作主体是他们拓展实践能力的有力措施,是对微课的再创新.教师通过指导,尝试让学生根据自身的认知经验自制微课既可以满足教学立足于满足学生英语知识学习、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需要,又能加强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习内驱力、促使其走向深层学习、所学技能得到实践、创意得以体现的目的.


在指导制作微课的实践中,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制作流程中,能够了解如何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微课制作的实际操作;通过亲身体验形成对各个环节的印象,尤其能够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工作习惯和作风,针对不同内容实现实际场景制作的综合化应对,从而有效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6 课程设计和实施过程


针对大学英语课时有限的基本现状,本研究尝试增加以大学生为主体的微课实践教学环节,旨在给学生提供操练机会,达到学以致用.将传统的课堂教学与适当增加少量实践教学内容的效用进行数据等方面的对比,为探讨微课实践教学环节是否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学生实际语言应用能力是否得到提升奠定基础.实践教学需要按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教学需要进行,实践内容的设计可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是针对基本语言知识的训练,其次是综合性技能训练,第三,需要利用学生已有知识、理论与能力与四六级考试内容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创新性实践.


项目具体实施的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6.1 首先设计了分别针对师生的《大学英语微课实践教学研究调查问卷》,并就结果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为项目实施提供了一手研究数据.同时,指导学生查阅了一些教师制作微课的实践教学研究的资料和文献.介绍了微课概念和国内外发展现状,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设计和讨论选题内容,主要以所学教材《新体验英语 1-4 册》上的知识为主,其中包括词汇、语言点、句型、文化背景等.另外选取了与国家四级考试相关的听读写译解题策略及应试需要注意的问题等内容.


6.2 传授微课录作方法并提供技术支持文件.微课的录制方法有很多种:摄像机加黑板或电子白板、手机、相机加白纸;屏幕录制软件加 PPT 等方法,后者因其快捷方便,在个人电脑上较易实现,因此比较适合学生.此外,为了更好的展示内容,把视频、动画、音频嵌入 PPT 文档是另外一种重要方式,提供了《如何把视频嵌入 PPT 合为一个文件》和《如何把音频嵌入 PPT 合为一个文件》等文件进行技术指导.另外,中国微课网提供的《微课设计与制作》主要内容有:一是有关微课的简介、前沿、应用,由微课创始人胡铁生教授主讲.二是介绍了用 Camtasia Studio 制作微课的设计及录屏方法,三是展示了短小精悍且创意十足的实例,使学生认识到选题、编写、制作、拍摄、后期都需要不断修改才能完善.


7 学生制作微课的积极作用


7.1 增强了师生的情感、思维互动;增加了学习兴趣与气氛,享受创造的快乐


在制作过程中,师生、生生通过沟通与切磋增强了感情,在互动中不断发现和感受自我,提升了师生的融洽程度,有利于培养学生提炼新思想和创新意识.多样的外部刺激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查阅网上资源有利于培养学习者的信息素养,积极地接受知识的熏陶,享受创造的快乐.一些通过四级考试同学的微课讲解和分享了方法,使得内容更贴近实际生活.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上交的过程性报告,他们反映制作微课感觉很轻松,不仅在描述经验方面有独特见解,同时亲身经历的考场经验和分享的方法又使微课更有说服力;同时,在帮助预习教材内容、消化理解重难点方面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7.2 培养了学生的自学和创新能力


微课制作让学生学会了通过自己观察提出问题,把实际问题转化为个人的思维任务,通过高层次的思考,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通过查找资料或动手设计去探索答案.通过实践,学生掌握了科学方法,培养了探索新颖问题和创造新思维成果的能力,拓展了视野,有利于养成坚忍不拔的品质和创新精神.


8 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制作微课不仅让信息技术课堂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而且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教学效果.同时,只有帮助学生进行不断的改进和探索,才能使作品更完善,应用研究更加适应网络时代需要,学习更快乐和美好.


8.1 微课制作存在的一些技术问题


8.1.1 学生的制作技术还不成熟.文本与声音不同步(例如在压缩文本与声音时,二者不在一个文件夹中、课件出现的喇叭标志不起作用即视听不一致)、界面问题(需使用电脑或事先下载 WPS 文件方可学习)、WPS 转换 MP4出现一些问题、压缩文件太大不方便微信使用;一些学生直接使用 ipad 录像或者"爱剪辑"录制出现的问题包括:背景色较乱从视觉上冲淡主题、画面不稳定、噪音比较大、画面不够清晰;缺少后期制作如没有必要的裁剪、添加字幕及特效等,在效果上差异很大;此外,PPT 制作内容有些粗糙、格式不够统一规范等.


8.1.2 语言基本功需要改进.一些学生口语表达上存在诸如英语语音语调、词汇量少、语法知识欠缺、发音欠准确、语速或快或慢;教学重难点不突出、内容冗长等问题.一些学生缺乏自信,担心成果达不到要求,不敢尝试甚至放弃;还有一些片面追求画面效果不关注内容即忽视微课的应用性;个别学生觉得制作微课耗时费力,不积极参与,需要细致耐心的思想工作.


8.2 改进措施


首先,要提升认识,不要为了微课而作微课,盲目地制作是徒劳的,微课是为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应用而准备的.微课实践就是让教师教得更有的放矢、效果更高效;让学生做得更快乐、学得更轻松.反思在今后探索中应注意的问题:


8.2.1 有些微课过度追求画面的酷炫,将学习者的注意力从内容上转移到呈现形式上,不仅偏离了学习目标,而且容易养成思维惰性、满足于短暂视觉快感和心理愉悦的不良学习习惯.可汗学院的微课画面都非常简单,一样受到学习者的广泛好评.因此,不应片面追求微课的可视化、动态化和趣味性,而应在技术和形式掌握熟练以后关注教学设计与创意的体现.


8.2.2 制作微课前老师应首先全面了解微课的时代背景、现实需求、核心本质、实用价值、设计原则、创作方法和制作技术,事先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困难,因人而异、合理科学地分配微课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8.2.3 微课作品形式上要多样、鲜活.制作好的微课资源要加强共建共享机制,引导学生从选题、创意、设计理念、内容呈现、制作技术等方面分析、借鉴优秀的微课作品;同时,通过剖析设计欠佳、制作水平较低的微课作品来避免学生走入误区,通过对比分析建构设计思路和制作方法.


8.2.4 鼓励学生大胆实践、勇于探索,对微课不要模式化,要不断修改使作品更严谨和完美.要始终突出教学第一、重视效果和有效传递原则;训练学生学会坚持,通过制作微课来提升自己.如果能邀请教育机构的专业制作人员到学校进行相关知识的讲座或者培训,学生就能够积累更多的实战经验.同时,在实践中要帮助学生把握微课特点,体现出精致的教学设计,以实用为宗旨.


9 总结与展望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微课不但让课堂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而且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教学模式创新才是根本,超越二元、以人为本、满足学生个性化需要才是根本.微课看似微小但却凝聚着许多心血,是浓缩的精华.教材上的重难点内容以及当下的时事热点、四六级考点问题,学生的关注度都比较高,应借机加以强化来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和学习热情.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创新模式,需要继续探索和提高它的使用价值.只有将微课应用于在线教学、混合学习和翻转课堂之类创新的教学模式中,才能真正推进"以学习者为中心"理念的发展,提高知识的转化率;才能寻找新方法、新角度、新策略、新思维去指导学生设计制作有创意、实用的课件.指导学生不断实践,制作出更加适应网络时代需要、适宜学生水平的微课是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和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一剂良方.


参考文献:


[1]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4):346.

[2]胡铁生.胡铁生的最新"微课"定义-《中小学微课的设计制作与评审指标解读.ppt》,2013 年 2 月 28 日,教育部东莞第四届全国"教学中的互联网应用"微课培训会.

[3]胡铁生". 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4]胡通海,汪颖.面向成人学习者的微型学习资源分类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1(1):36-39.

[5]焦建利.微课发展的现状、问题与趋势[J].信息化教育,edu-9000.

[6]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0-12.

[7]范建丽,方辉平". 互联网+"时代高校微课发展的对策及应用[J].远程教育,2016(3).

[8]李玉平.微课程---走向简单的学习[J].中国信息技术育,2012(11):15-19.

[9]郭运庆.访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胡铁生教授---微课创始人谈微课的现状、问题与未来[J].数字教育,2016(3):17.

[10]陆莲枝.地方高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问题及整改思路-以百色学院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3(2).

[11]尤晓玲,马应魁,马莉.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 2013(2):173.

[12]桂诗春.应用语言学与中国英语教学[M].山东教育出版社,1988:87.

[13]李庭芗.英语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1994:8.

[14]秦小孟.针对中国学生的特点进行英语教学[M].胡文仲编.基础英语教学论文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5.

[15]李颖钰.用信息技术对接大学英语的教学方法[J].海外英语出版社,2017(2):39.

TAG标签: 文化理论     英语     课的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