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幼儿阶段的数学教学,内容以计算学习为主,这也是对幼儿进行数学思维培养的重要途径,因此,有效的教学方式是非常关键的。但是当前的教学方式比较落后,教师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比较大,往往实施灌输式的教育,导致幼儿的学习兴趣不高,教学质量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所以,要实现对幼儿的有效教学,就需要根据幼儿的特点,改变教学观念,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幼儿的计算能力。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往往比较强,因此,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抓住这个特点,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幼儿在计算学习中的兴趣。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相关内容,在讲解的过程中编一段小故事,充分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渗透一定的教学内容,同时,就一些有启发性的问题向幼儿提问,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幼儿的注意力,促进新课程的学习,还能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1]。教师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要为教学内容做一定的铺垫。例如,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学习中,教师就可以编一段小故事:今天森林中的动物要举行拔河比赛,结果一边是 5 只小猫,另外一边是 7 只小兔,结果小兔队赢了比赛,然后有个小猴子喊着说“:这比赛不公平!”教师就可以提问幼儿,为什么说这比赛不公平呢?这个过程能很好地吸引幼儿的兴趣,调动他们的思维,通过教师的引导,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使用多媒体教学,丰富教学手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当前的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对教学质量有非常大的影响,因此,在幼儿的数学教学中,教师也可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丰富教学手段。教师需要从幼儿的生活实际出发,将具体形象的事物和教学过程紧密地联系起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加深幼儿的理解和记忆[2]。 同时,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教学内容进行动态化的展示,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在讲解“8 的分解组成”时,教师可以多找一些素材进行展示,如 8 个苹果,分别使用两个、3 个盘子,可以怎样来分?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幼儿进行一定的思考,并和其他幼儿交流,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让幼儿在思考的过程中培养数学思维,提高计算能力。同时,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其他的内容进行教学,让幼儿在理解中进行学习,掌握一定的计算方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多媒体教学不仅提高了幼儿的学习兴趣,还加强了幼儿和教师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让幼儿更广泛地参与到了教学活动中。
三、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促进计算学习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其中,动手实践能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够有效地加深幼儿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运用多种感官进行学习,可以更好地培养幼儿的数学探索能力,同时,还能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能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例如,在讲到“6的分解和组成”时,教师可以准备6个苹果,然后设置一定的问题:如果将6个苹果放在两个盘子中,可以怎样分?放在 3 个盘子中可以怎样分?这时候,就可以让幼儿进行一定的操作。教师对幼儿的操作过程进行指导,能够帮助幼儿提高认识,而且动手操作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幼儿掌握更加有效的学习方法。所以,这也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幼儿计算能力的培养。
四、通过游戏活动,提高幼儿学习的参与性
针对幼儿的心理特点,在教学中设置一定的游戏活动,可以有效地调动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传统教学往往是灌输式教学,幼儿的学习兴趣不高,教学内容也比较乏味,因此,教师要将一定的教学内容融入到游戏活动中,让幼儿在进行游戏活动的过程中学到知识[3]。在课堂教学中,结合相关的游戏活动,能够避免幼儿注意力的分散,促进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性,对教学质量也有很大的改善。例如,在进行“10 以内数的计算”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分组活动,做猜数游戏,不仅调动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对数字更加敏感,有助于幼儿数学思维的培养和计算能力的锻炼。
五、结语
当前的幼儿数学教学中,要提高教学质量,就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提高幼儿的数学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设教学情境,并使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手段和方式,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实现对幼儿计算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张燕.浅谈如何培养幼儿数学学习兴趣[J].学周刊,2013(21):192.
[2] 李清兰.在生活中寻找素材,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学习兴趣[J].赤子(中旬),2013(8):106.
[3] 蒋艳萍.浅谈幼儿学习兴趣的培养[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增刊 1):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