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问题欢迎来到大学堂论文网,权威的论文代写、论文发表平台,服务论文行业十二年,专业为您提供论文代写代发服务
点击咨询韦老师  点击咨询李老师
范文期刊如找不到所需论文资料、期刊 请您在此搜索查找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幼儿教师应掌握的“品课”技巧

发布时间:2019-09-29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时常要听课,站在“学习者”的角度来研习这些课,考验教师“听”“看”“评”“议”的水平,仅仅用“听课”来概括,未免有失偏颇。 对待一堂课,我们不妨去“品一品”。 又听,又想,又总结,那会使自己的教学更丰富,更有特色。 品的过程中,联系自己的教学, 看看自己的教学有没有需要补充的地方, 并及时地写在教案中, 一次次的修正与补充,使我们的教学越来越好。因此,“品课”是听课、观课、评课、议课的更高层次的追求,[1]是提升教学有效性的“橄榄枝”。

  一、“品”前有准备

  教材、幼儿、教师、班级是具体的客观存在,对于老师来说,品课带有较多的主观因素。 不同的学科、不同的教材、不同的幼儿都会有不同的教学要求,作为品课者不认真分析就妄加评判, 会出现不客观的现象,因此品课前的准备必不可少,且不能马虎。

  1.在品课前熟悉教材。 现在很多公开教学,都将教案打印装订后发给参加活动的老师。 且不论教案是详是简,至少脉络清晰,能够很快从教案中理清执教者的教学思路,了解活动的难点和重点,领略教师课堂教学的关键之处。 除此之外, 教师在拿到教案后,应仔细揣摩教案中教师所设计的提问,各环节之间的衔接等问题, 尽可能从教案中窥见活动的基本面貌。如果品课者事前没有准备的话,那么就有可能因为对教材的不熟悉而导致品课不深不透, 流于形式。

  2.了解自身的品课需要。 教师想从品课中获得收获,学到方法和经验,在反思和比较中提高自身的水平,这就需要品课者对自己的教学有清楚的认识,知道自己要“品”什么。站在学习者的立场上,是为改善自身教学中的不足而品, 是为比较不同教学方法的效果而品, 还是为先进的教学理念如何渗透到教学中而品。 品课有了目标,才有了“品”的方向,品课的效果自然也就事半功倍了。

  3.选择合适的品课对象。 听是品课中教师学习和切磋的一种重要形式, 但并不是所有的听对品课都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问题的关键在于被品课的教师,也就是说,品课也要选择合适的对象。一般来说,要选择那些经验丰富、敢于创新、工作积极的教师的课来听。 只有听这样的课,才可以学到如何上课,更能学习他们如何做教师,甚至能从教师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之间有所领悟。

  二、“品”时会记录

  一节课,教师不仅要会听、会看、会想,还要会记录。记录是品课的基础资料,是课后进行教学反思交流的材料和资料,更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提高教学水平的极其宝贵的财富。[2]

  1.记录自己的需要

  如果在品课时有自己的目的,那么在记录时就可以详细记录自己需要的部分。 比如,某教师非常关注社会活动教学中不同环节的小结,在自己的教学中经常使用不同的小结方式, 以最大程度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帮助幼儿建立相关经验和印象。 她在品课时就重点记录执教者在各环节的小结语。 通过一次次记录的分析,这位教师在怎样进行有效的环节小结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高了自己教学时环节小结的效果。 以下是该老师记录的大班社会《微笑》中的部分环节小结及教师即时点评。

  课堂实录:

  教师:你会微笑吗? 怎样的微笑才是美的?

  小结:微笑时嘴唇微微张开,不出声,眼神笑着看着对方,微笑像一朵花,开在人们脸上。

  教师:不知道我的微笑会不会传递给你? 你的微笑会像接龙一样传递给好朋友吗? (幼儿依次将自己的微笑向好朋友、老师传递)小结:你在微笑,是一个人的表情;许多人一起微笑,就是一个家、一个幼儿园、一个张家港、一个国家、一个地球的表情。

  教师:为什么北京的人们要寻找最美的微笑呢? (老师将收集到的“北京最美的微笑”图片让幼儿欣赏,让幼儿在欣赏中去换位,去感受图片上人们在微笑时的心情和情景,从而理解微笑对人们生活的作用)小结:微笑使人温暖、使人美丽;微笑带来友谊、带来快乐;微笑获得力量、帮助成功。

  教师评价:这些小结语突出了五个特点———结出了优美:语言直观、优美、朗朗上口;结出了情感:始终以情感为脉络,层层递进,小结伴随着体验进行;结出了自然:幼儿的反馈是小结语设计的素材,及时捕捉幼儿在活动中的信息,依次来设计小结;结出了氛围:辅助方式相辅相成;结出了巧妙:小结语又是过渡语,二者合二为一,减少课堂教师语言的频率,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幼儿主动的思考。

  2.记录活动的亮点

  我们在品课时首先要抱着学习取经的态度和目的, 哪怕是一名刚刚走上幼教讲台的新教师,也一定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更何况是一节节精心准备,充分展示执教者才华和智慧的活动,必定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因此我们在品课时要及时捕捉并记录。 比如一种好的教学方法,一个巧妙的教学设计,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对某一问题的独特的处理技巧,一个意外事件的巧妙处理等等。 记录活动的亮点,既能帮助教师积累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能,又有助于教师改善和丰富自己的教学。 以下是一位教师在听小班音乐《捉迷藏》时,对教师处理突发事件的一份记录:

  课堂实录:

  教师:小兔子藏到哪里去了?

  幼儿听到教师提问后,兴奋地在整个活动室东躲西藏,活动秩序一下被打乱了。

  此时,教师指着中间的场地说:小兔子的家在这里,外面有大灰狼哦,兔宝宝们快回家吧!

  幼儿从四处跑回场地中的教师身边,活动继续。

  教师评价:随机创设了小兔家的情境,将幼儿拉回活动中,教师有机智。

  3.记录活动的瑕疵

  只有完美的设计,没有完美的课堂。 大多借班上课的公开教学活动, 无论多么资深的教师,准备得多么充分,也会因幼儿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因此在品课时,还要带着批判和审视的目光,将活动中的“败笔”记录下来,回顾、梳理和剖析这些瑕疵,吸取教训。 也可以针对“败笔”重新设计,以便在今后自己教学时少犯或不犯同类错误,提高教学水平。

  某教师在品大班《方格子老虎》时的记录:

  课堂实录:

  教师:虎爸爸和虎妈妈为了小老虎身上不同的条纹吵了起来。 那在你家里有没有发生争吵?

  幼儿 A:爸爸和妈妈吵架的。

  教师追问:为了什么事情?

  幼儿 A:爸爸总是玩电脑。

  教师:别的小朋友家里有没有发生争吵呢?

  幼儿 B:我爸爸妈妈也吵架的,我妈妈要去逛街,爸爸不同意。

  教师评价:问题不够具体,导致幼儿回答不到教师点上。 建议教师将问题细化,如在家里,爸爸妈妈有没有为了你而发生争吵?

  在上述品课记录中,教师及时针对施教者提问方式的不正确,提出了修改意见。 事后在施教者第二次上这个活动时, 就采用了该教师的方法,将问题问到位,果然幼儿一下就能围绕问题进行回答,减少了教师引导的时间。

  4.记录自己的灵感

  品课时,在听课过程中,教师往往会因为一些特殊情景或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及时记录当时情境下的想法,在日后的教学中加以运用,在实践中检验这些想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随后该老师自己进行《卡普里岛》的教学时,就将节奏符号改成了椰子,发现这个做法大大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气氛更活跃,效果十分显着。

  三、“品”后有反思

  听之后的反思,是品课的必然过程。 反思有多种形式,可以是独立的个人看法,也可以彼此之间相互讨论,但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品课后的反思不能停留在表面水平,要深入研讨,这样的品课才能真正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手段。

  1.听执教者说感想。 任何一位教师在任何一个情况下上课,只要有一位听课者,就会产生“公开课效应”。 不管在实际的施教过程中,作为品课者的教师记录了些什么, 仍然不可能以一窥十。

  我们能感受到教师的教学思路, 对重难点的把握,对突发事件的处理,活动目标的达成度等等,但执教者设计这个活动的初衷,原先的设计在教学中遇到状况及时调整的部分, 教育理念的渗透, 在与执教者交流的过程中才会了解得更清楚。 因此,听课后,听课教师要抱着虚心、诚恳的态度,尽可能及时与执教教师交流课堂教学的相关内容, 先听执教教师说说自己的上课感受,然后再有针对性地提出自己的疑问,共同探讨。

  2.同行之间谈想法。 品课时,听课后的反思也需要集大家的智慧共同探讨。 各个老师的教学水平、教学特色、教学兴趣点不同,在听课时也会有不同的关注点,互动交流能将大家的观点汇聚起来,产生共鸣。 对教师个体而言,能在与同行的交流探讨中激发新的思考,吸收有益的经验,吸取不足之处的教训。 因此,品课时要积极参加群体研讨,这样才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3.上下级之间听观点。 作为一线的普通教师,我们在品课时往往是从教学的角度来品,实际操作的经验丰富, 却不能保证有一定的理论为指引。 如果在一次活动结束之后,能和指导者进行交流,听取他们的意见,就能站在一个较高的层面上去审视教学者的授课行为。 因为作为指导者来说,他们能居于学术的高度运用已有教育理论的教学经验,对课堂教学作出分析和判断,能抓住执教者每一丝启发思想的闪光、独特的风格和长处,又能准确地发现不足。 听取上位者的观点,能帮助我们对课堂教学进行归纳概括,形成改进和提高的设想,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

  佐藤学先生曾称:“与其说,我要观察课堂中发生了什么,不如说,我要将课堂中发生的一切都吸纳于心。 ”品课,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一枚“橄榄枝”。 站在听课者的角度,以学习者的身份来品课,就是观察课堂与分析课堂,其最为本质的意义,是珍视与每一个生命的相遇,并努力创造与每个生命共通的心缘。

  参考文献:
  [1][2]宋运来.什么是最有效的教学:教师最需要掌握的问课品课艺术[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152-163.

TAG标签: 掌握     品课     幼儿教师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