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程度逐渐提高, “宽进严出”已经成为了高等院校的普遍代名词。大学物理作为理工类学科的基础学科之一, 也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技能, 所以学校在致力于积极改良其教学评价机制, 从而促进本学科更快、更好的发展。本文重点研究了其教学评价机制的创新构建。
关键词:多元化视角; 大学物理; 教学评价机制; 创新机制;
Research on the Innovation of College Physics Teaching Evaluation Mechanism in the Perspective of Diversity
Abstract:With the increasing popularity of higher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wide entry and strict output” has become a universal pronou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iversity physics is one of the basic subject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t is also a skill that students must master, so the school is also committed to actively improve its teaching evaluation mechanism so as to promote the faster and better development of the subject.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innovative construction of its teaching evaluation mechanism.
Keyword:multiple perspectives; university physics; teaching evaluation mechanism; innovation mechanism;
一、引言
在传统的大学物理教学评价中, “教”与“评”往往相互剥离, 彼此的相关性较低, 即使在一些重视教学评价的院校, 教学评价也没有真正发挥其价值。一个事物的存在和多元因素有关, 不由单个因子决定, 事物越复杂, 其越不能简单以单元视角相看待, 所以笔者将多元化视角与大学物理教学评价相结合, 力争构建具有创新价值与里程碑意义的全新教学评价体制。
二、多元化视角释义
现存于世界之中的事物均具有客观实在性, 事物本身与其他事物产生联系, 并接收来自其他事物的反馈, 逐渐形成与自身周边相适应的环境, 小环境组成大环境, 大环境又包含小环境, 所以唯物辩证思想认为世界是多元化的, 我们认识事物的视角也应该是多元化的。我们认识事物时, 视角有多个方向, 在这同时, 我们也成为其中的一个“元”.以大学物理的教学评价为例, 学生学习水平这个“元”和教师水平、家庭风气、学习习惯甚至天分都有诸多关系, 教学评价只是反映教师水平的重要决定点, 虽然反映着教学质量, 但最终目的却还是为了服务于学生学习的综合水平[1].而针对于教学评价这个本身的“元”来说, 教学评价又应该由与这个主体有直接联系的人来决定, 例如学生家长、学生本人以及学生辅导员等。这就是本文中所说的多元化视角, 可以总结为相关人物多元化以及核心要素多元化分析。
三、问题直击及现状
1. 教学评价本身存在的意义考究。
当下, 大多数的高等院校都开设有针对于各个学科的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的主体往往是教师, 而在一般情况下, 学生对教师的消极评价十分稀少, 即使有, 也是很少的一部分, 这部分的评价对于教师来说, 根本掀不起任何的浪花。很多学生秉持着给自己尽量减少麻烦的原则, 对于真正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的指出, 这也正合了教师的意, 双方一拍即合, 默认全部好评成了约定俗成。
2. 关于反馈及时性的问题。
一些为大众所普遍不接受的教师授课问题, 学生在总结后, 往往上报无门。即使在学校官网反映, 也往往大事化小, 小事化了, 最终石沉大海。一个完整的教学评价机制创新的构建必须要保证有完整的反馈机制, 才能让暴露出的问题能及时得到解决, 这也是设立让大学物理教学能够更完善、更积极发展的重要环节, 也是设立教学评价的核心原因之一[2].
3. 教学评价内容单调唯一。
大学物理学是工学之基础, 理学之前提, 在学生后续学习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所以学生必须要达到教学要求的水平, 教学的课堂及课下质量是其中的关键环节, 所以教学评价工作十分关键, 包括大学物理在内的所有学科虽有其共性, 但个性往往也不能忽视。在一些高等院校的教学评价体系中, 任何学科的评价只包含教师的教学态度、板书整齐度、多媒体使用频率等, 选项包括“很满意”到“极不满意”等级别。
4. 教学评价单元化。
在前文中, 笔者曾对多元化有过释义, 针对于高等院校学生对大学物理的学习程度来说, 道理同样如此, 虽然教师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学生学习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 但绝不唯一[3].
四、搭建创新式大学物理教学评价体系
1. 完善教学评价制度。
在学生进行大学物理评教之前, 学校应积极开设讲座, 对学生进行评教前的思想教育, 针对于不认真的学生, 可以通过限制成绩查询等方式督促学生完成评教;针对于不敢认真进行教学评价的学生, 应该强调该评价完全保护学生的个人信息, 只有将监管措施做到最精, 学生才能放心完成评教工作。同时, 大学物理的教学评价应该采取不记名的公开评教方式, 让学生真正能评出自身的真实想法。
2. 健全反馈系统。
在教学评价结束之后, 学校应对学生指出的问题, 切实落实解决方针, 针对于教师的评价, 应设立相关的奖惩措施, 把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其利益相挂钩。对于学生在教学评价结束后仍然指出的问题, 学校可以建立一套完整的后台反馈机制, 可以通过微信平台、微网站、APP等方式得以实施, 利用互联网, 学生与学校之间的联系也可以更加紧密, 对于学生所提出的硬件设施问题, 学校也可以提上日程, 尽快解决, 针对于一些课程时间上的不合理, 学校也可以适当的加以调整。
3. 特色化教学评价。
大学物理这门学科分上下两册, 且包含有实验二十余个, 学校应该将理论与实践课分开, 设置特色化的教学评价, 例如对于大学实验的评价, 可以从实验的器材完善程度、误差率以及教师授课的严谨性等方面设置教学评价内容, 而针对于大学物理的理论课, 则应该着重来评价教师在授课中的体系完整度、思维的连贯性等。
4. 多元化考虑评价主体。
在学生的任何学业生涯中, 学习成绩都是最直观反映一个人学习能力的凭据, 在大学的学习中同样如此, 而大学学习成绩的高低以及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 除了和教师密切相关外, 还和自身素质、自控力、学校硬件设施, 甚至课程时间安排等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所以从多元化的视角来看, 对于大学物理的教学评价也应该引入多元因素。例如教室多媒体的匮乏可能导致教学进度的滞后、教学桌椅的设计不合理可能影响学生的课程效率等就属于一些潜在的客观因素。
五、多元化创新评教体系构建
针对于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来说, 其搭建应该综合以上所谈及的数点问题, 一方面要做好学生与教师的线下工作, 提高教学评价这件事本身的参与积极度, 保证其有一定的参与基数, 只有样本的数量足够庞大, 其反映的事件可信度及准确度才越高。另一方面, 作为教育工作者, 还应该努力积极促成其从信息采集、信息处理到信息反馈等多个环节的构成, 这样才能搭建好多元化的创新评教体系。
1. 信息采集。
在信息化发展如此迅速的当下, 互联网已经渗透于各行各业之中。作为教育行业也可以突破传统, 紧跟时代潮流。例如通过线上表格生成软件可以迅速的制作出方便学生随时随地填写的教学评价表;应用线上二维码生成软件, 可以加速表格的传播;利用新兴媒体与互联网, 学生在任何时间、地点都能进行教育教学问题的反映, 这样一种跨越时间与空间的信息采集方式, 让大学物理的教学评价更加的高效。
2. 信息处理。
大学物理的教学依然归于传统, 物理实验的教学依然墨守成规, 但是对于其教学评价却可以跳出常规。信息处理泛指学校接受学生的评价, 并做出反馈这一过程。这一过程在微官网、微信平台等后期直观的反映了出来, 作为信息的处理者, 可以直接的将信息进行分类, 免去了传统纸质评教中分类烦琐的工作。
3. 信息反馈。
如果说前面两个过程是多元化创新评教的线上体系, 则信息反馈为其核心的线下反馈。学生利用线上平台, 其根本还是希望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这个问题可能是客观的, 也可能是主观的。所以信息反馈的实现需要应用分级调节, 从一个节点向下延伸, 然后将问题具体化解决。这样整个新型的大学物理评教系统就搭建完毕了。
六、结语
本文研究了教学评价这一主要内容, 指出了高等院校在教学评价体系搭建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并结合大学物理这门科目进行了具体的论证, 且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方案。在本文中, 笔者深究了教学评价本身对于学生与教师的影响, 也将互联网要素考虑其中, 进行了多处论证, 浅谈了自己对于传统的大学物理教学以及现代化教学评价体系的看法, 望给同行以借鉴、参考与反思。
参考文献
[1]鲁志祥, 武世艳, 冯秀梅。多元智力视野下的中学物理竞赛实验教学与评价[J].物理教学, 2016, (7) :23-26.
[2]王春霞, 朱婷, 韩财宝。面向独立学院的大学物理课程教学体系探究和构建[J].物理与工程, 2014, (s2) :96-98.
[3]张萍, 涂清云, 齐薇, 等。基于同伴教学法的多元化评价模式研究--以大学物理课程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 2013, (9)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