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问题欢迎来到大学堂论文网,权威的论文代写、论文发表平台,服务论文行业十二年,专业为您提供论文代写代发服务
点击咨询韦老师  点击咨询李老师
范文期刊如找不到所需论文资料、期刊 请您在此搜索查找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三位一体”视域下独立学院大学生恋爱观调查

发布时间:2019-09-29

  摘要:文章以江苏省某独立学院大学生, 学生家长以及相关社会群体进行抽样调查结果为依据, 剖析了当前独立学院大学生的恋爱现状、恋爱动机、特殊恋爱等, 提出加强独立学院恋爱观教育的几点建议, 以期能够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关键词:独立学院; “三位一体”; 恋爱观;

  近年来, 高校大学生恋爱观问题一直倍受关注, 目前针对高校大学生恋爱观研究较多, 但够系统和全面的研究不多, 尤其对独立学院大学生恋爱观的研究较少, 主体相对单一, 缺少一定的广度和深度, 很多仅仅针对大学生恋爱观现状、恋爱观心理以及动机等方面进行研究, 缺少从学生家长及社会层面对大学生恋爱观研究, 很少提出有效的引导独立学院开展大学生恋爱观教育的对策和建议。文章从学生、家长和社会三个层面对独立学院大学生恋爱观开展调查与研究, 剖析当前独立学院大学生的恋爱现状、恋爱动机和特殊恋爱观等, 系统地了解独立学院大学生恋爱观, 提出了加强独立学院恋爱观教育的几点建议, 以期能够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采用自主编制的《独立学院大学生恋爱观调查问卷<学生篇>和<家长、社会篇>》问卷, 对江苏省某独立学院大学生、学生家长及社会群体进行抽样调查。本次调查问卷共发放大学生500份, 回收480份, 有效问卷458份, 有效问卷率达到90%以上, 调查有效;家长和社会方面调查采用电话访谈、走访问卷专家咨询等形式, 共采访到学生家长以及社会群体共计72人。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 大学生恋爱现状

  调查显示, 目前大学生中有恋爱经历, 至少谈过一次恋爱的约占66% (362/458) , 至今没谈过恋爱的约占34% (31/458) , 这与众多学者对大学生恋爱观研究相似[1]。当前学生家长及社会群体中66.67% (48/72) 认为大学生在大学期间谈恋爱应顺其自然, 对学生恋爱次数无过多要求;约24% (17/72) 的人认为大学生在大学期间至少应该谈一次恋爱;认为不该在大学期间谈恋爱的仅为少数。

  2. 恋爱态度

  调查显示, 大部分的学生对校园内存在美好爱情持肯定态度, 认为基本不存在和完全不存在的共占15.51% (85/458) 。相反, 对大学生恋爱能否成功走入婚姻殿堂, 学生家长和社会群体中绝大部分人对大学生恋爱能走入婚姻殿堂并不乐观, 83.33% (60/72) 人不相信能成功;认为大学生恋爱能成功走入婚姻殿堂仅占1.39%, 小部分人认为无关紧要, 持中立态度 (占9.72%) 。见图1。

  图1.对当前大学生谈恋爱是否最终能携手走入婚姻殿堂持有的态度

  3. 恋爱动机和恋爱行为

  (1) 恋爱动机

  根据调查显示, 当前大学生谈恋爱的原因呈现出多元化和多样化, 感受恋爱的乐趣占45.07% (247/458) , 追求精神寄托、克服寂寞占41.97% (230/458) , 寻觅结婚的对象占32.85% (180/458) , 生理、心理的需要占23.72% (130/458) , 渴望恋爱、舍友谈恋爱的影响和其他原因占比较少。学生家长和社会群体中认为大学生谈恋爱是为了一起度过大学生活占41.67%, 克服大学期间的寂寞和空虚占40.28%, 少部分认为是为了满足情欲, 组建家庭和其他等方面, 见表1。由此可见, 学生家长和社会群体对大学生的恋爱动机更多的视其为因爱而爱, 更多的在乎过程, 享受恋爱带来的快乐, 在一定程度上与大学生的恋爱动机观点相一致。

  表1.您认为现在大学生谈恋爱的原因 (单选题)

  (2) 恋爱行为

  对大学生恋爱中所能接受的亲昵程度, 根据调查显示, 大部分大学生能接受牵手、拥抱、接吻, 对于触摸行为超过半数人认可 (占52.37%) , 一部分学生能接受性行为 (占32.66%) 。这与学生家长以及社会群体对大学生恋爱中的所能接受的亲昵程度基本相一致。见表2。

  表2.您能接受的大学生恋爱行为亲昵程度? (多选题)

  4. 恋爱问题

  (1) 大学生恋爱表达

  对于喜欢一个人, 大学生该如何表达, 不同的学生表现出不同的行为方式。根据调查显示, 选择默默关注的占40.15% (220/458) , 主动追求的占26.64% (146/458) , 暗示对方的占14.6% (80/458) , 等待对方追求的占10.4% (57/458) , 其他方面占8.21% (45/458) 。由此可见, 相当一部分学生在面对自己喜欢的人时, 缺少主动性, 不知道该如何表达感情, 这往往会错失自己的良缘。

  (2) 恋爱咨询

  根据调查显示, 大学生在面对恋爱问题时, 多数会选择向自己同学和朋友咨询或者选择自己解决, 少部分选择向自己的父母和长辈咨询恋爱问题, 极少数人选择向老师咨询。由此可见, 高校在应对大学生出现恋爱问题时缺少与学生的有效沟通, 主动性和互动性不足。同时, 相当一部分家长和社会群体认为自己的孩子当遇到恋爱问题时不会向自己咨询 (占38.89%) , 19.44% (14/72) 对此不确定。见图2。

  图2.大学生恋爱问题咨询对象

  (3) 大学生失恋

  根据调查显示, 大学生在面对失恋时, 55.66% (305/458) 的学生选择等待, 被动选择让时间来愈合伤口, 54.74% (300/458) 的学生选择同学和朋友开导和陪伴, 24.45% (134/458) 学生因自身恋爱态度, 对失恋无关痛痒, 通过寻找新欢来弥补失恋所带来的伤痛占7.85% (43/458) , 而选择向学校老师和父母求助的仅占8.39% (46/458) 。由此可见, 大学生在处理恋爱问题, 特别是失恋时, 往往举足无措, 无法有效地走出失恋后所带来的痛苦, 虽有同学和朋友的开导和陪伴, 但缺少有效、专业地心理干预, 在一定程度上终会影响到自身的学习和生活, 甚至可能会导致不必要的悲剧发生。

  5. 性和特殊恋爱

  (1) 性健康

  性对国人而言一直蒙着神秘的面纱, 历来谈性色变, 对待性甚至缄默寡言, 根据调查显示 (见表4) , 大学生获取性知识的途径更多的是通过网络、电视、报刊以及书籍等途径, 缺少家庭教育和学校的有效引导。网络、电视等途径在给大学生提供性知识的同时, 也充斥着众多色情、淫秽等不健康信息, 不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而学生家长和社会群体对大学生婚前性行为既有支持 (占比约44%) , 也有反对 (占比约26%) , 部分持中立态度 (占比约29%) , 差别基本不大。

  表3.您获取性知识的主要途径 (多选题)

  (2) 特殊恋爱

  根据调查显示, 大学生对大学校园存在的姐弟恋、同性恋以及师生恋等特殊恋爱方式普遍能接受, 与学生家长和社会群体对此看法基本一致。大学生思想上相对较自由, 多数认为很正常, 属于自由恋爱, 少部分接受不了, 认为有违道德。

  6. 高校恋爱观教育

  根据调查显示, 绝大部分学生 (占比86.5%) 认为学校有必要开设恋爱、性和婚姻方面的课程或讲座, 与学生家长和社会群体对此看法一致。

  三、建议与对策

  1. 端正恋爱态度, 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高校是培养学生、教育学生的主阵地, 在传授知识, 培养人才同时, 也要引导和教育学生。大学生正值青春期, 对恋爱充满着好奇和向往, 面对社会上形形色色的恋爱观时, 作为高校要帮助大学生端正恋爱态度, 培养积极向上的恋爱观。对待爱情不能只在乎享受恋爱所带来的快乐, 为了克服空虚和寂寞, 而要认真专一、勇于担负责任, 相信爱情的力量, 通过相濡以沫最终都能走入婚姻的殿堂。同时, 高校在开展恋爱观教育时应加强与学生家长的密切联系和合作, 通过开展“模范夫妻”、学生家长美满婚姻生活等主题宣传活动, 用身边事、身边人更好地引导和教育学生,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其次, 学生家长在满足子女物质生活的同时, 也要努力学会走进子女的精神世界, 了解他们的恋爱现状和心理, 通过言传身教, 改变自身不良的婚姻理念和生活态度,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2. 加强性健康教育, 优化校园文明建设

  在学生的成长和教育体系中现行的性教育还停留在生理卫生常识、生理生殖解剖的层面, 这样远远不能适应青年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现实需要。于此同时, 许多家长因为自身从小就没有受到相关的性知识、性生理方面的教育, 对于孩子提出的关于性方面问题往往羞于回答, 采取糊弄、敷衍或欺骗的方式予以应付[1]。

  根据调查, 大学生获取性知识更多是是通过网络、书籍、报刊等形式, 很少通过高校和家庭教育, 在获取性知识的同时也充斥着一些不良的信息, 如果没有辨别、甄别的能力, 很容易被不良信息所“毒害”。为了防患于未然, 高校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的性健康教育, 通过定期开展性健康讲座、性知识竞赛以及主题宣传等形式让大学生获得健康的性知识, 纠正不良的性观念和性行为, 培育正确的性道德观。

  随着大学生思想观念的日益开放, 近年来, 大学生在追求自由恋爱的同时, 校园内也衍生出同性恋、师生恋等特殊恋爱。目前校园中的特殊恋爱渐渐被大学生、家长以及社会所接受, 但还是会有部分学生对此戴“有色眼镜”, 难免会对学生造成影响。面对特殊恋爱, 作为高校应加强教育和引导, 保护学生的隐私, 与学生家长一道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自己的感情。高校、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对此不应该回避。

  3. 积极处理恋爱问题, 强化大学生防挫能力

  面对大学生纷繁复杂的恋爱问题, 高校应该秉持“细”和“广”相统一的原则。在处理个别学生恋爱问题时, 也要积极的调查和分析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的恋爱问题。对出现的个别恋爱问题, 例如失恋, 高校应该通过心理咨询老师加强对学生心理的干预, 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恋爱问题, 同时与失恋学生家长及其同学密切保持沟通和联系, 帮助学生尽快走出失恋, 回到学习和生活中来。同时, 对于大学生普遍存在的恋爱问题和困惑, 要及时的通过讲座、咨询会、案例分析等形式帮助大学生自我分析、自己处理恋爱问题, 提高大学生防挫、抗挫能力。

  4. 转变教育理念, 共同推进大学生恋爱观教育

  高校是大学生教育的主阵地, 但不是唯一阵地, 仅仅依靠高校开展恋爱观教育,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明显是不够的。只有让更多的学生家长和社会力量参与进来, 群策群力, 形成以高校、家长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恋爱观教育理念和格局, 才能更好的教育和引导大学生。

  参考文献
  [1]徐燕.大学生恋爱观调查与研究[D].山西:中北大学, 2012.
  [2]孙蕾.90后大学生恋爱观研究——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D].安徽:安徽农业大学, 2013.

TAG标签: 独立学院     恋爱观     三位一体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