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初中美术; 个性化; 实践; 思考;
一、尊重学生的个性
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 教育教学不应该在实践中将学生的个性特点抹杀, 应该充分地让学生的这种个性特点得以张扬。但是由于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的影响, 导致了我们的教学活动忽视了学生的这种个性化发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毅然如此。为此, 有必要在初中美术教育教学活动中, 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个性, 培养主体意识, 放开对学生的个性思维、个性感觉的束缚, 让他们在其作品中充分地发挥出他们的个性特点, 表达他们的自己的情感。相信只要这样, 一定会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二、个性化教学的实践
就传统美术教学来说, 在美术教育中关注的最多的是学生的绘画技巧, 在教学中采用灌输的模式进行教学活动, 对于学生的创作思想的关注过少。原本美术的灵魂就在于培养学生对土木周边等社会、自然环境的一种想法和感受, 本质就是一种情怀的抒发。但是, 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 常常忽略了这一点。在新课标中, 对美术教师提出了要求, 要求教师应当根据教学的内容们积极设置有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环境, 让学生进行创作活动。
1. 应当在材料上呈现多样性
每一个人的身边都有一些材料, 为了让学生能够充分地表达他们的个性, 在美术创作过程中创作出属于自己的独特作品, 应当在材料上下功夫。比如可以选择花、草, 或者树叶、蛋壳、玻璃等材料。在大自然中材料如此地丰富, 这众多的材料都可以根据需要, 用他们来表达学生们的情感。毕竟采用这戏而具有个性化的材料进行美术创作, 其美术作品也就具有了个性化特点。作为教师, 不必要对学生的思维禁锢, 只要能够充分表达他们的思想、情感皆可以。
2. 在表现技法上给学生更多的自由
学生的心理世界是一个特别美好而又新奇的世界, 不是成年人所能够猜想的。如果在初中美术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始终按照自己的意志为转移进行美术教学活动, 势必会影响到初中学生真实情感的表达。所以, 在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 就美术的表现技法而言, 应当给学生更多的自由。比如, 放开对绘画工具的选择权利, 让学生在美术绘画中选用他们自己喜爱的工具进行创作, 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地展现出来。
3. 关注学生的差异性特征
作为初中美术教师,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 必须具备一定的创作型的思维, 关注学生的个性特征。比如, 在色彩内容的教学过程中, 由于学生个体存在着差异性, 他们对于色彩的偏好不一样, 有的学生偏好暖色调, 有的学生偏好冷色调, 他们在创作过程中, 会存在着差异性。有的学生在作品中更多的是暖色, 有的学生则更多的是冷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关注学生的这种差异性。只要学生能够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就应该放开对学生的过多约束, 毕竟过多的约束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4. 在表现效果上的创造性引导
不可否认, 初中学生的内心世界是丰富的, 作为常年人用成年人的眼光评价学生的心理世界是不公平的。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 都存在着一种被关注的心理, 他们会以标新立异的方式来体现这一心理, 当然也存在一些新奇的想法, 不论哪种状况, 作为教师应该对此进行正确地引导, 对于不符合教师的想法的创作就否定学生, 正确的要给予积极鼓励, 特别是学生的标新立异的东西中, 有些东西具有创造性, 且具有艺术的含量, 教师要善于发现这一点, 让学生的个性特点得以张扬。
三、对学生进行有效评价, 发展学生的个性
初中美术教育中, 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 应该积极进行有效评价, 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黑格尔曾经说, 绘画的实际上就是绘画者自我存在的一个主体性。在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过程中, 其中重要的一个途径就是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有效评价。何为有效评价?就教育评价而言是所进行的评价有助于学生的成长。在初中美术评价中, 应当从学生的作品中感受学生的思想, 即有学生的思想内容者, 我们应当给予肯定, 而不能够仅仅看学生的作品像还是不像来评判。在进行评价过程中, 宜根据实际的情况而确定评价的标准, 充分地关注学生的发展, 积极展开评价。
四、结语
综上所述,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 展开个性化教学, 应当在材料上呈现多样性、在表现技法上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关注学生的差异性特征、在表现效果上的创造性引导, 希望能够提高美术教学质量,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娟.浅谈初中美术个性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美术教育研究, 2018, (08) :93.
[2]罗蓉.初中美术个性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黑龙江科学, 2017, (18) :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