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问题欢迎来到大学堂论文网,权威的论文代写、论文发表平台,服务论文行业十二年,专业为您提供论文代写代发服务
点击咨询韦老师  点击咨询李老师
范文期刊如找不到所需论文资料、期刊 请您在此搜索查找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例谈三年级语文第一课时教学

发布时间:2019-09-29

  三年级这个年段具有特殊性, 虽然有一、二年级的铺垫, 但是从低年级过渡到中年级, 有些方面还是存在一些要求的“跨越”, 甚至是“跳跃”的, 比如概括能力的培养。因此, 执教三年级后, 笔者比较关注“年段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达成度, 将课标提出的总目标化解和落实在每一篇课文的教学中, 更准确地说是落实在每一个课时的教学中, 做到教学定位准确, 学生训练扎实, 一步一步地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为了阐述明确, 现以三年级说明文《恐龙》的第一课时教学为例, 谈谈如下观点:

  一、开发文本价值, 确立课时目标

  《恐龙》是一篇知识性短文, 课文介绍了恐龙的种类、形态及生活习性, 全文共有6 个自然段, 用总分结构, 生动形象地介绍了有关恐龙的很多知识。文中的生字需要在新课学习时加以重点关注;课文的自然段在表达方式上各有特点, 可以用来训练学生概括段意的能力;对于恐龙形态和种类的介绍, 反复运用了列数据、作比较和打比方等说明方法。文中还有不少用词非常准确, “望而生畏”等几处关键词也是训练学生联系语境理解词语意思的很好凭借;而对于“恐龙”这种远古时代的动物, 学生大多充满好奇, 非常感兴趣, 因此, 可以在教学中安排训练查找资料, 引导交流。这些语文因素的开发利用, 应该渗透在整个教学过程, 可以使这一篇说明文的教学效果更加丰厚扎实。鉴于第一课时的要求特点, 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10 个生字, 理解文中的词语。重点辨析“畏”和“型”的字形字义, 渗透解词方法。

  3.初读课文, 理清层次, 了解文中介绍了哪几种恐龙。初步激发阅读兴趣。

  4.学习概括自然段内容和课文大意, 渗透概括方法。梳理文脉, 认识本课总分总的结构。

  对于上文中所述的其他一些教学内容, 酌情在第二课时落实。

  二、立足课时目标, 扎实推进语文训练

  1.以难字为抓手, 授以新法

  学生进入三年级, 已经具有一定的识字能力, 对于比较容易辨识和记忆的生字, 是能够通过自学初步掌握的。但是, 仅停留于此, 学生的识字能力是得不到发展的。进入三年级以后, 教师依然要重视生字词的教学, 只是“教”要针对疑难点、未知点、关键点, 结合汉字的构字特点教一些规律性的识记方法, 不断提高学生的识写兴趣和识写能力。

  2.扣住段落差异, 引导概括

  《恐龙》第一节, 用凝练的语言介绍了恐龙生活的时代、自然环境和活动范围, 课文不长, 但却是概括的难点。在教学时, 笔者提示学生这样的段落, 可以用“提炼关键词”这个方法来概括大意。学生对于“提炼关键词”还是不甚理解, 因此, 我在“大约两亿年前”这个短语下画线, 并提醒学生这个短语介绍“时间”, 准确讲是“恐龙生活的时代”, 然后请学生照这样的方式分别从下面的文句中提炼出“自然环境”和“生活范围”, 然后进一步提示学生抓住这些提炼出来的关键词用一句话说说。这样, 根据课文段落特点, 不断巩固学生已有的能力, 同时传授给他们新的方法并加以不断练习, 使之每堂课都有些微的吸取和巩固, 从而逐渐培养起概括自然段意的能力。

  3.从段落到篇章, 不断递进

  “概括”, 是把课文读“薄”。这个把课文读“薄”的功夫是需要层层递进地训练的。从自然段大意的概括到逻辑段大意的梳理, 再到全文主要内容的概述, 教师充分利用第一课时, 引导学生循序渐进。

  《恐龙》第一课时教学中, 在全文六个自然段逐一梳理后, 教师点拨学生关注“哪些段落写了恐龙某一方面的特点”, 以此为指引, 带领学生明白课文首尾是总的概括性的介绍, 中间几段是从不同方面对恐龙进行具体的介绍。这个环节旨在渗透分段和引领认识文章的布局。

  最后, 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板书中各自然段的关键词用简洁的语言串联起来, 来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在课堂上反复练习之后, 学生对于“提炼关键词”, 然后“抓住关键词”概括这个方法不仅印象深刻, 而且有了巩固。此时, 用同样的方法概括全文的大意就水到渠成, 教学效果非常明显。

  三、拓展激趣适度, 以学定教

  鉴于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根据课标指出的年段目标, 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时候, 把握好“度”是很重要的。俗话说“过犹不及”, 适度才合理科学和有效。

  如“导入新课”这个环节, 笔者在引出课题后, 先是引导学生说说对恐龙的认识, 然后请学生提出还想知道的有关恐龙知识的问题。这样做的结果是“导入”环节就花了较长时间, 影响到后面的教学节奏。而所补充的内容———“恐龙名字的由来”的确是学生所不知道的, 学生了解过后有恍然大悟之感。这样的补充介绍简洁易懂, 立足学情和发展, 是比较合理的。

  总之, 无论是哪一类课文, 第一课时的教学具有一些前文所述的共性, 但是, 也一定有所不同。这个“不同”就取决于文本的差异、学情的差异和教学目标的差异。教师关注以上几点, 用好教材, 准确定位, 扎实训练, 对于培养学生形成语文能力是极为重要的。

TAG标签: 语文教学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