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课改的要求下, 数学教师必须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渗透德育教育。也就是说, 不仅仅要注重对于知识的传授, 更要重视学生德育的培养, 让德育教育与数学教学有效地结合起来。
关键词:数学教学; 德育; 渗透;
在新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当中, 德育教育俨然成为了一个重点。作为小学课程中的重要科目, 数学将成为实现素质教育的主力军, 为推动素质教育的普及贡献巨大的力量。小学的德育教育工作不是个别教师的工作, 而应该是每一位教师的工作, 应当引起各个科目教师的高度重视和关注。
一、从教材中发现德育教育
小学数学教材不仅仅包含了必要的数学知识点, 还有很多关于德育方面的内容。教师应当在保证基本教学目标的前提下, 深入的发掘教材中的德育教育。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可以把在教授数学知识的时候, 适当的融入思想品德教育。
例如, 在解答“学校组织同学去公园清扫垃圾, 一年级共有十个班级, 每个班级清扫了10千克的垃圾, 二年级有八个班级, 每个班级清扫了15千克的垃圾, 两个年级的同学一共清扫了多少千克的垃圾”这道例题的时候, 教师可以主动的去询问学生, 为什么要清扫公园的垃圾, 清扫公园的垃圾有什么意义。这样一来, 就能帮助学生树立一定的环保意识, 让学生养成爱护环境的习惯, 同时还能间接的影响学生, 让学生改变随手乱扔垃圾的坏习惯。通过对这道数学习题的学习, 学生不仅锻炼了自己的计算能力, 还能有效的加深了对于“环保”一词的理解, 为学生今后的全方面综合发展打下了坚固的基础。
再如, 在解答“分数3/4, 2/5, 4/7相约出去玩耍, 需要乘坐公交车, 司机要求他们按照大小的顺序依次上车, 请问他们应该谁先上车谁后上车呢?”这道题的时候, 学生会展开激烈的讨论, 有的说数字小的应该在前, 有的说数字大的应该在前。说数字小在前的依据是爱幼, 数字大在前的依据是尊老。这样一来, 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讨论开展德育教育, 教育学生在乘坐公交车的时候要讲文明, 有素质。尤其作为祖国未来的栋梁, 应当充分发挥我国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这样一来, 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还间接的锻炼了学生的思考能力, 同时还能把德育教育渗入到教学当中, 渗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
二、把握渗透的节奏
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时候, 应当注重度的掌握, 毕竟数学的教学目标与思想品德科目有本质上的区别。教师应当将数学教学中具有象征性的德育内容开展品德教育, 不要无时无刻不在进行品德教育。
例如, 在讲解与小数点有关的知识时, 需要让学生明白小数点的每次变化势必会造成数的本质变化。由此可以引出唯物主义论的变化论, 让学生明白世间万物都不是静止的, 都是处在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
此外, 在教授时、分、秒的相关知识时, 教师还可以引起对于时间问题的思考, 让学生明白时间的宝贵性, 学会珍惜时间。而在学习“元、角、分”相关知识点的时候, 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明白金钱的含义以及兑换的比例, 还要让学生知道金钱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让学生明白金钱的来之不易, 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意识。在向学生讲解这些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学知识点时插入德育教育, 不仅会加深学生的印象, 还能让学生明白数学与生活的关联, 明白数学的实用性和重要性。只有把握好德育教育的度, 才能让德育教育发挥最大的作用。
三、开展数学活动, 在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 传统教学方式发生了转变, 而像数学活动课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成为了小学数学教师常用的教学方式。数学活动课将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有效的结合在一起, 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同时, 数学活动课还是渗透德育教育最好的平台。
例如, 在学习了与统计相关的知识点之后,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学校附近的交通路口, 去统计限定时间内通过的车流量, 并对统计的数据进行归纳总结, 并将车流量的统计图制作出来。在学生进行数学活动课的时候, 教师可以适当的为学生讲解一些交通知识, 让学生明白遵守交通规则的意义和重要性。这不仅对学生日后的交通行为能起到一定的规范作用, 还能锻炼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在数学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是将数学教育与德育教育有效结合的最好方式。
四、结语
德育教育对于小学生成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这也是为什么在新课改中将全方面普及德育教育作为关键环节的原因之一。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 往往不注重对于学生品德的教育, 这也造成了学生综合素质不高的现象。想要改变这种状况, 就必须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各个科目当中, 让学生从小受到德育教育的熏陶,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开展德育教育的途径与方式有很多, 而将教学与德育教育结合在一起的方式更能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惯, 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吴新智.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法[J].新课程, 2012, (6) .
[2] 曾伟健.初探新课程下小学数学德育渗透的策略[J].中国科技投资, 2016, (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