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问题欢迎来到大学堂论文网,权威的论文代写、论文发表平台,服务论文行业十二年,专业为您提供论文代写代发服务
点击咨询韦老师  点击咨询李老师
范文期刊如找不到所需论文资料、期刊 请您在此搜索查找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19-09-29


  摘要:审美教育是实现语文课程目标有效途径之一。小学语文教材包含丰富的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等审美因素。本文以北师大版语文六年级教材为例, 以美感教育、美学知识的普及来分析六年级语文教材, 提出审美教育的有效策略。通过体会语言美, 培养审美情趣;领会形象美, 促进德育发展;感受意境美, 把美的规律贯穿到智育中。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科学的审美观。

  关键词:语文教学; 审美教育; 语言美; 形象美; 意境美;

  《语文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是:在语文学习过程中, 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审美情趣, 培养个性, 培养合作精神, 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1]。北师大版的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美的语言, 美的形象, 美的意境等丰富的美育内容, 这为在小学课堂进行审美教育提供了有利条件。本文尝试利用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教材的这一特点, 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让学生从课本这广阔的语文世界里经历丰富的情感体验, 从而促进学生的语文审美素养和道德素养全面协调发展。

  一、体会语言美, 培养审美情趣

  语文教材中有大量文质兼美, 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 对学生审美情趣启发较大的课文。如《白桦林的低语》是一首劳动者的赞歌。课文中“……那颗纯洁的心, 却永远涤荡着我灵魂中的浮躁与狂妄”等等好句好词随文可见。文章虽是散文, 却又如同诗一般诗情画意, 具有浓浓的抒情意味。课文里优美的风景、精美的语言、美好的精神都值得学生品味、揣摩、积累。《长江之歌》凭借着丰富的联想从时空上纵览今昔、俯视天地;又用气势磅礴的“雪山、春潮、惊涛、气概、远古、巨浪、回荡”等词赞叹着长江的宏伟豪迈、多姿多彩;还用细致柔和的“风采、源泉、情怀、清流”等词歌颂着长江的母亲情怀、无私奉献。通过朗读的形式使学生感受语言的磅礴细腻、刚柔并济, 表达对长江的赞美、依恋, 包含着强烈的爱国情怀。

  在语文教学中, 通过品词析句感受美, 通过诵读表演再现美, 通过写诗写文传递美, 进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领会形象美, 促进德育发展

  领会形象美结合德育能促进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的培养。“在小学各科教学中, 与审美教育联系最紧密的当属音乐、美术等艺术类学科, 在这些课程中虽也有一定的艺术知识的传授, 但从本质上来讲, 它们更应该是审美的, 而语文教学是进行审美教育, 提高学生审美素质的有力手段”[2]。小学语文教师要学会以美引善, 利用好教材中的正面形象, 美育中的美好形象来培育人, 把德育融于美育之中, 使学生通过榜样学习潜移默化地实现德育。美育教育就是使学生在接受美育时, 明辨善恶, 辨别是非。

  六年级上册的第八单元“岁寒三友”中《墨梅图题诗》是诗人王冕借墨梅这一傲寒独立, 不要人夸, 只愿给人间留下高洁的名士形象, 实际上是借梅自喻, 以梅花的孤傲、清高来表现自己蔑视尘俗, 身正性清, 孤芳自赏的人格和不向权贵折腰献媚的高尚品质。

  在六年级下册的第五单元内, 一篇名为《甘罗十二为使臣》的选文通过赵王与十二岁的甘罗之间的对话, 表现了一个有志不在年高, 机智勇敢的甘罗形象和从前傲慢多疑、转变为知错就改, 以大局百姓为重的赵王形象。

  课堂中充分利用语文教材里的这些美学形象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模范, 建立起对美学形象的认知观, 这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也是在树立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社会主义道德观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三、感受意境美, 把美的规律贯穿到智育中

  学生通过对山川河流、日月星辰等自然景象和万家张灯结彩、举国同庆的社会景象的欣赏, 在愉悦自身精神的同时, 激发他们主动去接触自然科学, 社会哲学等知识的热情, 引导他们的求知探索精神。例如古往今来, 有许多文人墨客描写过长江三峡, 出了许多名篇, 如郦道元的《三峡》、杜甫的《夔州歌十绝句》《咏怀古迹五首》、刘白羽的《长江三日》, 还有之前学生学过的《早发白帝城》。随着三峡大坝修建后, 三峡景观发生了巨大变化, 但通过阅读这些名篇佳作, 依然可以领略千年前的三峡美景。在北师大六年级的《三峡之秋》中教师通过课文语言文字、意境之美来感染学生, 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来想象三峡美景, 促进学生想象力的发展。

  “审美教育应当注重师生互动, 因为审美教育并不是单方向的信息传输, 美要在不断的明辨、探讨中才能得出”[3]。语文教师要学会使语文教育中枯燥的文本知识化为美好的形象, 把死板的记忆转化为生动的想象, 建立起师生之间审美交流的桥梁。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教材中蕴含了极为丰富的审美因素, 几乎每篇课文都包含了语言美、形象美或意境美, 我们教师只需要利用好这些资源, 使学生在语文课堂学习中不仅获得丰厚的语文知识、锻炼语文技能, 还能培养科学健康的审美情趣。因此, 积极挖掘教材中的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 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 领会美, 欣赏美的能力, 真正实现语文课程标准所制定的语文学习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华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6
  [2]边霞.审美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J].南京师大学报, 2001 (2) :71-76
  [3]杨格琪.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小学语文审美教育——以五华区莲华小学为例[D].云南师范大学, 2016

TAG标签: 审美教育;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