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问题欢迎来到大学堂论文网,权威的论文代写、论文发表平台,服务论文行业十二年,专业为您提供论文代写代发服务
点击咨询韦老师  点击咨询李老师
范文期刊如找不到所需论文资料、期刊 请您在此搜索查找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护理论文 >

521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的分析

发布时间:2019-09-29

  我们对2012年1月至12月我科收治的521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2012年我院感染科收治手足口病患儿521例。所有的病例均符合卫生部制定的《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9年版)》临床诊断标准。

  1.2、方法:对住院HFMD患儿的流行病学特点进行分析,采取护理措施,治疗及预后等做回顾性分析。

  2、结果

  2.1、流行病学资料及临床特征

  2.1.1、发病儿童中,男322例,女199例,男女比例为1.61:1;<1岁62例,占11.9%;1-3岁349例,占66.9%;3-6岁96例,占18.4%;>6岁14例,2.68%。

表 1 手足口病年龄性别分布情况( 例)

  2.1.2、流行病学接触史:521例患儿中255例(48.94%)发病前有明确与手足口病患儿接触史。

  2.1.3、发病季节:521例手足口病患儿,首例发生在1月份下旬,最后1例发生在12月下旬,发病高峰季节在6、7月份。发病时间分布表见表2。

表 2 手足口病发病时间分布情况

  2.2、所有病例均抗病毒治疗,采用利巴韦林静脉输注

  轻症病例补充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C)和营养心肌(复合辅酶)等药物,5-7d痊愈;重症病例应用脱水降颅压(甘露醇、甘油果糖、速尿)、激素(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增强机体免疫力(丙种球蛋白)等药物治疗,8-10d左右痊愈;危重症病例20例,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血管活性药物(米力农)应用,14-20d痊愈出院。无死亡病例发生。

  2.3、护理策略

  2.3.1、消毒隔离。

  2.3.1.1、手足口病的传染源是患儿和急性感染者,在发病的1-2周自咽部排出病毒,咽喉部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而且疱疹液中含有大量病毒,破溃时病毒溢出,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通过日常接触传播。HFMD的病原体对75%酒精无作用,但对紫外线及干燥敏感,各种氧化剂(高锰酸钾、漂白粉等)、甲醛、碘酒都能灭活。

  2.3.1.2、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病室内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紫外线定时消毒每日两次。

  地面、桌面及所有接触患儿的用物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及浸泡,不宜消毒的用物在日光下暴晒大于1h,被服,床单等交给洗衣房按丙类传染病用物处理。病人的排泄物和呕吐物用含氯消毒剂以1:20的比例混匀后放置2h后倾倒,打喷嚏或咳嗽时,要用纸巾轻捂口鼻,并妥善处理口鼻分泌物。医护人员加强手卫生,严格做到一人一物一用一消毒。患儿体温恢复正常,皮疹基本消退和水泡结痂脱落作为解除隔离的3个标准。

  2.3.2、护理措施

  2.3.2.1、发热护理:体温在37.5-38.0℃的患儿,采用物理降温,用温水擦浴、冰袋冷敷,冰袋要用毛巾包裹好,防止冻伤,并指导患儿多饮水;超过38.5℃的患儿,在物理降温的同时,应用药物降温,应用布洛芬缓释混悬液口服或用对乙酰氨基酚栓纳肛。30min后复测体温。

  2.3.2.2、饮食护理:给予患儿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和半流质饮食。因口腔疼痛,不能进食的患儿,做好静脉补充营养,防止水电解质紊乱。

  2.3.2.3、口腔护理可以保持口腔清洁、舒适,预防口腔感染等并发症。口腔疱疹的患儿因口腔疼痛而出现拒食、流涎、张口困难、哭闹不眠等[1],导致营养物质摄入不足,影响疾病的康复。我院采用利多卡因配合复方一枝黄花喷雾剂治疗手足口病,效果显着。

  2.3.2.4、皮疹护理:保持皮肤清洁,衣服宽大、柔软、被褥清洁干燥以减少对皮肤的刺激,剪短患儿指甲,防止抓破皮疹引起感染。

  2.3.2.5、气道管理: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做好气道管理,上机早期减少吸痰,按需吸痰,当听到痰鸣音、氧饱和度下降或潮气量减低时再行吸痰,吸痰前后给纯氧2-3min。早期禁止搬动患者,不行拍背和胸部叩击[2]。保持气道通畅,做好气道湿化。吸痰时动作轻柔,吸引负压<100mmHg(1mmHg=0.133kpa),吸痰管置入深度以不碰到阻力后上提0.5cm为宜,每次吸痰时间<10s,减少呼吸相关肺炎的发生[3]。

  2.3.3、病情观察:手足口病病情变化迅速,护士要加强巡视,15-30min巡视一次,及时记录病情变化。观察有无高热,观察神经系统异常的症状和体征:易惊、肢体抖动、下肢无力、呕吐、抽搐及精神状态。观察患儿面色、肢体皮肤情况,有无出冷汗、皮肤花纹、四肢发凉、口唇发绀等末梢循环差的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生,做好急救准备。

  2.3.4、健康宣教:积极开展健康教育,讲解疾病的病因,指导家长做好婴幼儿保健,孩子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玩具、餐具定期消毒。在疾病高发季节,尽量减少带孩子去公共场所,减少孩子被感染的机会。保持孩子营养均衡,提高机体免疫力。发放宣传资料,讲解疾病可防、可控,减轻家长的恐惧和焦虑。

  3、讨论

  HFMD是全球性的疾病,自1957年新西兰首次报道后,世界大部分地区均有此病流行的报道。2008年5月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正式将手足口病纳入丙类传染病管理。2012年我院HFMD患儿6岁以下患儿发病数在97.31%,其中又以1-3岁发病率最高,可能为该年龄组儿童抵抗力低造成[4]。

  本文的结果显示,2012年我院HFMD6-7月发病人数最多,8月份人数减少,9-12月份人数较2011年人数明显增多,与以往报道发病率主要集中在6-8月份不同。9-12月份重症患儿较多,考虑为各县的重症患儿均转至我院。但总的发病人数较去年明显减少。发病农村高于城市,以散居为主。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1.61:1。

  采集的重症病例的样本标本送承德市疾控中心,以EV71和COXA16病毒类型为主。2012年总结前几年防治经验,各项防控措施到位,预警监测工作开展较好,有完善的手足口病报告制度。普通病例,制定手足口病的护理措施,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加强病情观察,做好患儿发热、饮食、口腔、皮疹的护理;重症病例由院级、市级专家组会诊指导救治,及早机械通气,做好重症患儿的抢救和护理工作,无死亡病例发生。目前治疗手足口病尚无特效药物[5],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幼儿家长对HFMD的认识,掌握预防措施,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研究HFMD流行病学特点,掌握本病的流行规律,做好健康宣教工作,减少人群发病;加强病情观察采取有效的治疗护理措施,促进疾病早期愈合,提高危重症患儿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参考文献:
  [1]阳慧,翟永玲.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9,1:35-36.
  [2]朱淑萍.181例小儿重症手足口病并神经系统受累的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21):93-94.
  [3]李淑琴,占美丽,郭玉艳。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高危因素及病原学分析[J].护理研究,2009,23(9):2308-2310.
  [4]庞保东,张双,田庆玲。唐山市2009年儿童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0,41(8):687-690.
  [5]韩秀珍,李化兵.重症手足口病致神经源性肺水肿[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9,24(10):732-733.

TAG标签: 手足口病     临床资料     患儿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