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的护理论文第一篇(1)
题目:个性化护理干预在老年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摘要:心病在临床中通常是发病率较高, 致死率和致残率也很高的一类疾病, 一般是由于冠状动脉的血管发生粥样硬化从而出现血管的管腔狭窄, 造成心肌缺血, 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发病群体大部分是老年患者, 而出现冠心病的原因主要有高血脂、高血压等多类疾病, 不规律的饮食和生活还有遗传等因素, 老年群体中大多数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等基础类疾病, 极易患冠心病。冠心病老年患者在日常接受治疗过程中, 常常因为焦虑、烦闷等不良的情绪直接影响治疗。因此老年冠心病患者在进行治疗的时候需要结合护理干预, 但是普通护理没有针对性, 护理效果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本次研究选择个性化护理干预应用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救治, 效果良好。
关键词:个性化护理; 老年冠心病; 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从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心律不齐的老年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目标, 共80例。年龄62~78岁, 平均 (69.1±2.04) 岁, 其中男性50例, 女性30例。将全部患者应用随机法均匀地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各40例, 并对其选择不同的护理措施。经过反复的比较后发现, 这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不存在很明显的差异, 因此存在可比性 (P>0.05) 。
1.2 护理方法
对于对照组患者实施心内科基本的护理干预, 比如根据医嘱用药、饮食指导、住院周边环境等。而观察组患者在此条件上选择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措施。
1.2.1 健康评估
在患者入院后, 对健康状况、心理状态、生活习惯等各方面进行综合性的评估, 并拟定个性化护理方案。
1.2.2 心理干预
入院后, 有些患者难免会有一定的心理压力或不同程度的郁闷状态。护理人员就需要细心观察患者情绪的起伏变化, 耐心聆听患者的感受, 追踪负面情绪出现的原因, 并在精神上给予支持与安慰。告诉患者本院治疗此病有技术上的优越性, 并请成功救治的患者讲述心得体会, 加强患者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勇气, 走出心理阴影, 排解不良情绪。与患者家属做好交流, 叮嘱家属多多开导患者, 用亲情协助患者减小心理负担, 主动接受治疗[1]。
1.2.3 行为护理
安排患者逐渐开始日常行为活动, 比如积极锻炼、适量运动、戒烟禁酒等。适量的运动有利于改善心肌功能, 增强机体抵抗力, 而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可改善心理状态。但所有运动都应该在身体状况允许的条件下进行, 运动方式主要以打太极、散步等有氧运动为主, 运动强度以患者可接受为宜, 逐渐推近, 持之以恒。
1.2.4 饮食指导
患者的饮食计划是护理人员按照患者的真实情况制定的, 如果食物是高维生素、低胆固醇、低脂的, 患者最好多吃这种食物, 蔬菜水果也要注意多吃, 而偏辣的食物患者最好不要吃。护理人员对患者的饮食习惯要做好规定, 每天到固定吃饭时间患者就要按时按量吃饭, 每日可以多吃几顿, 但每顿都要少吃点。
1.2.5 用药指导
可以采取健康教育、亲身示范等多种途径引起患者对服药的调节药物用量等, 最大程度的发挥药物治疗作用[2]。
1.3 临床观察
出院大约2个月后观察比较患者在心率、收缩压, 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 护理满意度这几个方面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
运用统计软件SPSS17.0对实验得到的数据做统计分析, 其中计数 (或计量) 数据的检验由χ2 (或t) 执行, 采取率[或 (均数±标准差) ]的形式进行表示, 若P<0.05, 差异结果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 选择综合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在心率、收缩压、住院时间和患者满意度等多个方面都是要显著强于对照组, 差异显著 (P<0.05) , 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比较[?±s, n (%) ]
3 讨论
冠心病经常发生在老年人群, 在发病时出现胸闷、心绞痛等症状, 持续时间一般较长, 严重制约老年群体的日常生活。冠心病发生的原因与病人的年龄、高血压和高血脂病史、长期缺少运动锻炼等有直接关系[3]。病人一旦确诊是冠心病之后, 应该尽快寻求医生帮助, 找出最好的治疗方案, 病情严重的需要住院治疗, 为了保证更好的治疗效果, 除了住院治疗外, 日常中的护理工作也是十分重要的[4]。在进行本次研究的过程中, 对患者采取个性化的护理, 很好地疏解了患者精神压力, 为后期治疗作出了很大贡献;并对患者实施行为护理, 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减少了再次发病率。通过研究发现, 进行个性化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的心率、收缩压、住院时间和患者满意度方面都是要显著优于对照组, 且存在有很大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 为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基础治疗的同时结合个性化的护理干预, 能够有效改善临床治疗效果, 可以在临床上加大推广力度。
参考文献
[1]张耀虹, 张颖.老年冠心病病人的针对性护理研究[J].全科护理, 2015, 8 (36) :3689-3691.
[2]陈胜男, 邓婷, 孙玫.冠心病疾病不确定感与自护依从性的相关性分析[J].护理研究, 2017, 26 (12A) :3183-3184.
[3]辛菊英.个性化护理干预在老年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中外健康文摘, 2013, 10 (26) :316-317.
[4]马娟.护理干预在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应用观察[J].医学信息, 2015, 29 (12) :134.
冠心病的护理论文第一篇(2)
题目: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改善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 探究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改善效果。方法 对2017年5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157例冠心病患者予以随机分组, 研究组 (n=79) 予以心理护理干预, 对照组 (n=78) 予以常规护理。比较两种护理方法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具体改善效果。结果 经护理干预后, 研究组的SDS、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研究组的满意度 (100.00%) 显著高于对照组 (89.74%) (P<0.05) 。结论 对冠心病负性情绪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干预, 可帮助其消除负性情绪, 提升生活质量, 值得推广。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 冠心病; 负性情绪; 改善效果;
0 引言
冠心病是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 多发于中年人群, 由于治疗周期长, 加上患者自身年龄较大的缘故, 常伴有焦虑、烦躁不安、抑郁等负性情绪。负性情绪会降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耽误治疗进程, 从而影响患者正常的生活、学习[1]。本次研究, 主要对本院157例患者予以分组试验, 旨在探究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17年5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157例冠心病患者予以随机分组, 对照组 (n=78) 予以常规护理, 研究组 (n=79) 予以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 (n=78) 中有42例男性、36例女性;年龄在45~80岁, 平均 (52.63±3.75) 岁。研究组 (n=79) 中有43例男性、36例女性;年龄在45~80岁, 平均 (52.83±3.76) 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有可比性 (P>0.05) 。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体征检测、用药指导等常规护理, 研究组在以上基础施行心理护理干预, 具体如下: (1) 护士积极与家属沟通交流, 让家属多陪护患者, 增加探视次数, 予以患者更多的社会支持, 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提高其依从性; (2) 护士对患者住院后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有效评估, 掌握患者的心理活动, 分析其存在的问题, 针对所得评估结果制定心理护理干预方案[2]; (3) 护士每日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运动, 10次/min, 增加患者的肺活量, 提升其血氧含量; (4) 护士为患者讲解关于冠心病的心理知识、耐心回答患者的问题, 了解患者的真实想法和需求, 安抚患者焦虑、紧张和烦躁情绪[3]。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经干预后的抑郁评分 (SDS) 、焦虑评分 (SAS) 及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9.0进行分析, 计量采用独立样本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 (%) 表示行卡方检验, 检验标准α<0.05。
2 结果
2.1 组间SDS、SAS评分比较
经护理干预后, 研究组的SDS (41.56±8.42) 分、SAS评分 (44.62±8.61) 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53.42±10.48) 分、 (52.48±9.62) 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表1 组间SDS、SAS评分比较 (?±s)
2.2 组间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的满意度 (100.00%) 显著高于对照组 (89.74%)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表2 组间满意度比较[n (%) ]
3 讨论
权威机构已认证, 冠心病患者在其日常生活中常伴有紧张、烦躁不安和焦虑等负性情绪, 心理素质极差, 不仅会加重病情, 还会增加患者及其家庭的经济负担[4,5]。若冠心病患者的负性情绪久久未得到有效疏导, 会严重影响临床治疗进程与效果, 可诱发心律失常等多种并发症, 威胁其生命安全[6]。
多数有经验的医师表示,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措施, 可有效缓解冠心病患者的抑郁、焦虑、紧张及恐惧等负性情绪, 帮助其消除心理障碍。通过有效的心理疏导措施, 让患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让其以积极健康的心态, 勇敢面对疾病, 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逐步改善其心理状态, 从而达到提升生活质量的目的[7]。本次研究中, 对照组、研究组分别实行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干预。经护理干预后, 研究组的SDS、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其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的效果, 在心理护理阶段, 多数患者对疾病的重视度不高, 需要护士联合健康指导、注意力转移法、获取更多的社会支持来增加患者面对疾病的勇气, 帮助患者消除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 增强自身战胜病魔的信心, 改善效果佳[8]。
综上所述, 对冠心病负性情绪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干预, 可帮助其消除负性情绪, 提升生活质量,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正艳.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效果观察[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17, 34 (4) :402.
[2]徐挺丽, 江秀华, 周桂秀.心理护理干预对减轻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 2017, 21 (33) :4691-4692.
[3]宋新莉.心理护理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改善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 7 (5) :243-244.
[4]王娜.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 2017, 12 (25) :170-171.
[5]董爱苓.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7, 2 (19) :3316-3317.
[6]沙巍.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 2016, 14 (1) :284.
[7]贾严, 徐珍.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内蒙古中医药, 2016, 35 (10) :129.
[8]肖刘红.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J].医学美学美容旬刊, 2014, 26 (8) :328.
范文一: 冠心病的护理论文(优秀范文推荐6篇)
范文二: 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无缝隙护理的实际应用效果进行研究
范文三: 优质护理方式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改善作用探讨
范文四: 试析优质护理在急诊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效果
范文五: 判断多样化护理方式在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
TAG标签: 冠心病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