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问题欢迎来到大学堂论文网,权威的论文代写、论文发表平台,服务论文行业十二年,专业为您提供论文代写代发服务
点击咨询韦老师  点击咨询李老师
范文期刊如找不到所需论文资料、期刊 请您在此搜索查找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护理论文 >

6~24月龄缺铁性贫血患儿喂养现状及影响因素

发布时间:2019-09-29

中文摘要

  目的:

  通过对长春市某三甲医院儿童保健门诊 6~24 月龄缺铁性贫血患儿家长进行调查,了解缺铁性贫血患儿喂养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为卫生保健机构制定适宜的预防保健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资料。

  方法:

  本研究于 2017 年 6 月~12 月对长春市某三甲医院儿童保健门诊被诊断为缺铁性贫血的患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发放 220 份问卷,收回 213 份有效问卷。

  问卷内容包括:患儿及家庭一般资料;婴幼儿喂养现状调查表(喂养指数评价量表);家长喂养知识调查问卷。问卷当场发放并收回,采用 EpiData3.2 进行数据录入,统计分析采用 SPSS22.0 软件,根据资料的性质和研究目的选择描述性统计分析、卡方检验等统计学方法。

  结果:

  1. 缺铁性贫血患儿喂养指数总体得分为(11.82±2.96)分,6~8 月龄组喂养指数得分最低为(9.74±2.47)分;缺铁性贫血患儿中未出现喂养优秀者,总体喂养合格率为 32.86%,6~8 月龄组喂养合格率最低为 7.69%.

  2. 缺铁性贫血患儿喂养指数各分条目得分情况为:母乳喂养比例为70.42%;使用奶瓶比例为 91.55%;辅食开始添加时间集中在 6~8 月龄,占64.79%,4~5 月龄开始添加辅食的占 29.11%;开始添加配方奶粉时间集中在4 月龄或≥9 月龄,占 78.87%;24h 辅食添加种类情况:6~8 月龄集中在 1~2 种(74.36%),9~11月龄集中在2~3种(61.02%),12~24月龄集中在3~4种(66.09%);24h 辅食添加餐次情况:6~8 月龄集中在 1 餐/天(48.72%),9~11 月龄集中在 2餐/天(57.63%),12~24 月龄集中在 3 餐/天(60.87%);1 周内辅食添加次数情况为:谷薯类和水果是每周摄入频次最多的食物,其次是蛋类和蔬菜类及奶制品,豆类食物摄入较少,禽畜鱼虾类食物每周摄入频次最少。

  3.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儿主要喂养者、居住地、母亲文化程度、母亲职业、家庭人均月收入、家庭中子女个数、喂养知识主要获取途径、家长接受喂养指导频次、是否接受贫血相关教育和是否关注孩子贫血为喂养指数的影响因素(P<0.05);Spearman 相关分析显示喂养知识得分与喂养指数呈正相关。

  4. 多因素分析显示:居住地、家庭人均月收入、患儿主要喂养者、母亲文化程度、家长是否接受过预防贫血相关教育、喂养知识主要获取途径、是否关注孩子贫血、接受喂养指导的频次、喂养知识为喂养指数的影响因素(P<0.05)。

  结论:

  1. 缺铁性贫血患儿总体喂养指数低于健康婴幼儿,喂养合格率处于低水平,无喂养指数优秀者。

  2. 缺铁性贫血患儿喂养指数的影响因素为居住地、家庭人均月收入、患儿主要喂养者、母亲文化程度、家长是否接受预防贫血相关教育、获取喂养知识主要途径、是否关注孩子贫血、接受喂养指导的频次、喂养知识。

  关键词:缺铁性贫血,喂养指数,影响因素

Abstract

  Objective:

  In this study, we studied the feeding statu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parents of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with iron deficiency anemia from 6~24 months old in the child health clinic. Providing scientific evidence and reference materials for health institutions to develop appropriate prevention measures .

  Methods:

  In this study, from June to December 2017, 213 infant's parents who were diagnosed with iron deficiency anemia were investigated in the physical examination center of third highest hospital of Changchun City. The questionnaire consists of three parts: general information of the respondents; questionnaire on the status of feeding (feeding index questionnaire); feeding knowledge questionnaire. The database was established by EpiData 3.2, and the data was statistically analyzed the data by SPSS 22.0 used the descriptive analysis, chi-square test, etc.

  Results:

  1. The overall feeding index score of IDA infants was 11.82±2.96, and the lowest feeding index score was 9.74±2.47 in the 6-8 month old group. The qualified rate of IDA infants who did not have excellent feeding was 32.86% overall, and the lowest rate of IDA infants aged from 6 to 8 months was 7.69%.

  2. The score of each item of IDA infant feeding index is: 70.42% of breast feeding; The rate of bottle use was 91.55%. At the beginning of addition of solid food, the time was concentrated between 6 and 8 months, accounting for 64.79%, and at the beginning of adding solid food from 4 to 5 months, accounting for 29.11%.

  The time for starting the addition of formula milk powder was mainly < 4 months or greater than 9 months, accounting for 78.87%.Types of complementary feeding food added at 24h: 6~8 months of age were concentrated in 1~2 (74.36%), 9~11 months of age in 2~3 (61.02%), 12~24 months of age in 3~4 (66.09%)。The number of meals added at 24h: 6~8 months of age were concentrated at 1 meal/day (48.72%), 9~11 months of age at 2 meals/day (57.63%), and 12~24 months of age at 3 meals/day (60.87%)。 The addition of complementary feeding food with one week was as follows: the potato and fruit were the most frequently introduced food per week in different age groups, followed by eggs, vegetables and dairy products, the intake of beans was less, and the weekly intake of poultry, fish and shrimp was the least frequent.

  3.The single factor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fants main caregiver, place of residence, the degree of mother education, occupation, family per capita income, number of children in the family, main ways of access to feeding knowledge, parents accept feeding instruction frequency, whether accept education related anemia and focus on anemia are influence factors of feeding index (P<0.05);Spearman 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score of feeding knowledge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feeding index.

  4. Multiple factor analysis showed that: residence, family per capita income, the infants main caregiver, the degree of mother education, whether parents accept education related anemia, main ways of access to feeding knowledge, concern for children anemia, accept feeding instruction frequency and feeding knowledge are influence factors of index scores (P < 0.05)。

  Conclusions:

  1. The overall feeding index score of IDA infants is lower than that of healthy infants, and the feeding pass rate is at a low level.

  2. Influencing factors of IDA infant and young child ICFI are residence, family per capita income, the infants main caregiver, the degree of mother education,whether parents accept education related anemia, main ways of access to feeding knowledge, concern for children anemia, accept feeding instruction frequency and feeding knowledge.

  Key words: Iron deficiency anemia, Infant and child feeding index, Influencing factor

目录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

  缺铁性贫血(IronDeficiencyAnemia,IDA)是体内铁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的贫血症,临床上以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清铁蛋白减少和铁剂治疗有效为特点[1].缺铁性贫血是全球最常见的贫血类型,占全部贫血类型的50%以上[1,2].本病以婴幼儿发病率最高,严重危害小儿健康,是我国重点防治的小儿常见病之一。世界卫生组织(WorldHealthOrganization,WHO)一项调查显示,全球范围内贫血平均患病率为24.8%,而学龄前儿童的贫血患病率高达47.4%[3].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中国0~6岁儿童营养发展报告(2012)显示,我国6~24月龄婴幼儿贫血患病率最高,其中6~12月龄婴幼儿贫血患病率高达28.2%,13~24月龄为20.5%[4].Jia等[5]对我国5个城市地区调查结果显示6~12月龄儿童贫血平均患病率为17.2%.雷庆龄等[6]通过对372例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IDA高发于6~24月龄婴幼儿,占79.3%.

  婴幼儿IDA对生长发育产生的严重影响,主要表现在神经功能缺陷及认知功能受损[3,7,8].贫血是机体铁耗竭的最后状态,3岁以前缺铁可导致长期的神经功能缺陷[9].婴幼儿时期是大脑快速发育时期,更容易受到IDA的损害[10].徐康等[8]对6~12月龄IDA婴幼儿进行调查分析发现,IDA可造成婴幼儿不可逆转的发育迟缓及运动功能障碍,重度IDA会严重影响婴儿神经运动发育和气质特点。Lozoff[11]研究发现婴儿时期IDA会导致儿童神经运动能力不良及社会情感发育差。East等[12]研究发现,婴幼儿IDA会导致儿童时期情绪调节不良、注意力不集中、青少年过度饮酒以及危险的性行为。婴幼儿IDA会导致免疫系统功能受损,Liao等[13]研究显示婴幼儿贫血与TLR-刺激细胞因子免疫应答降低及莫拉氏菌的鼻炎定植增加有关,同时推测缺铁是导致感染性疾病发病的关键因素。

  缺铁时会导致中性粒细胞杀伤能力下降,T淋巴细胞功能受损[14].多项研究显示婴幼儿IDA引起的行为和发育问题至少会持续至10岁[7,15,16].因此降低婴幼儿发生IDA对其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以往文献通过IDA婴幼儿与非IDA婴幼儿比较发现,IDA的发病与婴幼儿月龄、性别、是否早产、出生体重、母亲贫血程度、家长的育儿知识水平、经济因素、喂养情况等多种因素相关[6,17-20],其中辅食喂养不当是导致婴幼儿发生IDA的重要原因之一[21-23].生命早期的营养对近期及成年以后的体格发育、智力发展及健康情况等具有重要影响。基于此,2006年联合国营养常务委员会提出,从妊娠期到出生后1~2岁是通过营养干预预防成年人慢性病的机遇窗口期[24].而6~24月龄处于窗口期的第三阶段,同时也是IDA高发的阶段。6个月以前婴儿所需的铁来自于母体获得或母乳的供给,6月龄后辅食是婴儿所需铁的主要来源[25].Lutter等[26]认为婴儿6月龄后,身体需要的铁全部来源于辅食。

  婴儿IDA高发病率与纯母乳喂养超过6个月龄仍未添加辅食存在相关性,在这一阶段仅给婴儿单纯母乳喂养易导致其发生IDA,合理的辅食喂养能有效地预防IDA的发生[27].6~24月龄作为婴幼儿辅食添加期,是母乳喂养向成人饮食过渡的重要阶段,是辅食喂养与生长发育紧密相连的阶段。

  家长的喂养行为对婴幼儿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对家长的喂养行为进行科学的评价与指导是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有效措施。目前评价婴幼儿喂养现状的研究较少,且多为描述性研究或评价喂养相关的单个因素,如辅食引入时间、辅食添加种类,这些评估方法在儿童个体喂养行为上具有一定的意义,但缺乏对喂养现状的较为全面的描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学者赖建强等参考2002年美国学者Ruel和Menon提出的喂养数概念[28],首次在国内提出了一套适合用于评价我国6~24月龄婴幼儿在辅食喂养期间喂养状况和营养现状的喂养指数(InfantandChildFeedingIndex,ICFI[29].

  喂养指数兼顾了我国婴幼儿喂养指南和WHO关于婴幼儿喂养的建议,在评价2002年中国儿童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的数据中显示了较好的效度,为目前评价婴幼儿喂养实践公认有效的评价标准。评价内容包括母乳喂养情况、奶瓶使用情况、辅食开始添加时间、24h内辅食添加种类、24h内正餐中辅食添加的次数、1周内不同种类辅食添加的次数、配方奶粉首次添加时间7个方面。周海琴[30]、李庆富[31]、蒋亚丽[32]、张艳红[33]、李春雨[34]等均通过研究证实喂养指数可以综合评价婴幼儿喂养状况,并可以作为评估生长发育、营养状况、体内微量元素、铁营养等指标的工具,并指出家庭人均月收入、孕妇的年龄和教育水平以及婴幼儿的月龄和出生顺序、民族等是喂养指数的影响因素。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婴幼儿喂养现状

  1.2.1.1辅食的引入时间

  适时添加辅食不仅有利于婴儿的生理健康,同时能更好的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WHO于2002年建议婴儿纯母乳喂养至满6月龄后开始添加辅食,并持续母乳喂养至2岁,我国卫生健康委员会和营养学会、美国儿科学会和澳大利亚国家健康医学研究会均采取了这个建议[4,35,36].建议满6月龄后开始辅食喂养,主要是考虑到6个月以内的母乳喂养能够满足婴儿的生理需求,同时母乳喂养能够更好的保护婴儿的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降低发生慢性病的风险。李芳春[37]、王久萍[38]、苏琼[39]、郭冰冰[40]等研究发现婴幼儿辅食添加时间过晚会导致铁摄入不足。另外,辅食添加晚而错过辅食添加的关键期,会导致味觉、嗅觉等感知觉发育不完善,而后出现挑食和偏食,婴幼儿挑食、偏食与IDA的发生存在明显的相关性[21].

  1.2.1.2辅食喂养顺序与种类

  辅食喂养顺序与种类方面,重点强调优先补充含铁辅食。李楠等[41]对婴幼儿喂养指南分析发现,大多数国家推荐开始给婴儿添加辅食时应先选择铁强化米粉。我国《7~24月龄婴幼儿喂养指南》指出,7~24月龄婴儿的铁需求量主要来自辅食,约占总需求的99%,所以最先添加的应该是富含铁的辅食,在此基础上再逐渐加入含有其他营养的不同种类的食物,且要遵循每次只添加一种新食物,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循序渐进的原则[35].在美国、澳大利亚的喂养指南中,除了建议首先添加富含铁食物以外,也应该及时添加蔬菜、水果、豆腐和奶制品等,以保证食物种类的多样性,确保婴儿摄入生理所需的充足营养[25,42].我国婴幼儿喂养水平存在地域差异。随着近几年我国国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儿童的生长发育得到明显改善,但是仍存在婴幼儿喂养不合理的现象,赖建强等[29]指出我国6~24个月龄婴幼儿生长曲线明显下降,这与婴幼儿辅食添加阶段喂养不合理、辅食质量差、添加不合理有密切关系。周旭[43]对湖南省30个贫困农村6~23月龄婴幼儿辅食喂养现状调查发现,富含铁的食物如蛋、肉等摄入不足,主要添加的是谷类植物性食物。张亚钦等[44]对我国九个市婴幼儿辅食喂养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大多数婴幼儿能够按照我国辅食喂养指南进行添加辅食,但存在地域之间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城市郊区婴儿辅食的添加率、添加种类明显低于城市中心区。IDA婴幼儿在辅食喂养方面存在牛奶摄入过多和动物性食物摄入过少的现象。杨薇等[45]调查发现IDA婴幼儿辅食引入时间在6月龄后,动物性食物摄入少。周金蔓等[46]研究发现IDA婴幼儿辅食中通常缺乏铁。常素英等[47]对我国儿童营养变化分析发现,我国婴幼儿辅食以植物性食物为主,这些食物含铁量较低,而相对生物利用率较高的动物性食物摄入不足,后者含有更多的可被利用的血红素铁,这是我国儿童贫血率十几年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Jia等[5]对中国5个城市典型社区的750名6~36个月贫血婴幼儿进行调查后发现,贫血儿童一天膳食摄入的8种营养素(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C、钙、铁、锌和铜)的中位数比非贫血儿童低。Parkin[48]、Hopkins[49]等调查发现,IDA婴幼儿普遍存在每天牛奶摄入过多和奶瓶使用时间过长等不良喂养行为。Lai等[50]研究发现婴幼儿每天摄入奶制品超过600ml会致固体营养物质摄入不足,铁补充量不足,从而导致IDA的发生。

  1.2.1.3喂养情况评价方法

  乔爽[51]、周岚[52]等通过自制调查问卷对婴幼儿母乳喂养情况、辅食添加种类、辅食开始添加时间、辅食添加频率、辅食添加量等方面进行了评价。庞学红[53]参考1999年Engle提出的辅食喂养行为概念和测量方法,结合中国婴幼儿的喂养特点,建立了辅食喂养行为综合评价工具,内容包括食物制作、食物选择、喂养人行为、喂养环境及环境卫生5个方面,并采用此评价工具对成都6~24月龄城乡婴幼儿辅食喂养行为进行了综合评价,发现成都市婴幼儿辅食喂养行为不佳,农村喂养水平低于城市,大月龄组辅食喂养水平低于小月龄组。杨明喆等[54]利用庞学红建立的喂养行为评价体系对云南、贵州、四川省婴幼儿调查发现婴幼儿辅食喂养水平与贫血发病率密切相关。近年来赖建强等提出的总分为23分的喂养指数被广泛用于评价照顾者喂养行为和婴幼儿生长发育情况。不同学者对喂养指数进行了改进和应用研究,因此其分值计算在不同的研究中存在差异,彭敏等[55]在2010年建立了满分为19分的喂养指数,其评价内容包括母乳喂养、奶瓶喂养、膳食多样化、食物频率、喂养频率5个方面,并使用其对成都市婴幼儿辅食喂养行为进行评价,发现6~24月龄婴幼儿喂养状况不容乐观,且年龄越小,喂养情况越差。李春雨[56]等使用喂养指数对4~12月龄婴幼儿辅食喂养情况进行评价发现婴幼儿肉类食品添加不足,且存在辅食添加过早或过晚等问题。国内学者黄苗[57]、陈潇[58]等应用赖建强等建立的满分为23分的喂养指数评价了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和慢性胆汁淤积性肝病患儿辅食喂养现状,发现患儿辅食喂养现状不容乐观,辅食喂养存在严重不合理。

  自制调查问卷评价法对辅食添加时间和辅食添加种类方面进行了调查,但调查内容存在局限性,且缺少科学合理的量化标准。喂养指数是以分值形式明判断婴幼儿喂养情况的综合指数,可综合体现婴幼儿喂养情况。

  1.2.2喂养现状的影响因素相关研究

  发现婴幼儿照顾者喂养知识水平、看护人知识水平、家庭收入、母亲文化程度、母亲情绪、各种社会和商业因素等是婴幼儿喂养现状的影响因素。周旭等[59]研究显示主要看护人知识水平、婴儿民族是6~8月龄婴幼儿辅食添加率的影响因素。李春雨[56]研究显示母亲的文化程度和家庭用于食物的费用是婴幼儿辅食喂养现状的影响因素。叶芳等[60]研究显示流动人口和祖父辈为主要喂养人可影响6~36月龄婴幼儿辅食喂养情况。徐轶群等[61]调查发现家长是否主动获取喂养知识、家庭收入和村医健康宣教的频率是影响农村地区6~24月龄婴幼儿辅食喂养的因素。冷文辉等[62]调查发现看护人文化程度影响6~24月龄婴幼儿喂养情况。朱凌燕等[63]研究显示母亲焦虑情绪对婴幼儿辅食喂养情况会有影响。Hong等[64]的研究指出父母辅食喂养知识水平影响IDA婴幼儿辅食喂养的现状。Joo[10]等研究发现,IDA婴幼儿家长对合理喂养重视程度不够,以及不坚持长期给予婴幼儿含铁辅食,导致婴幼儿IDA患病率居高不下。

  综上所述,婴幼儿辅食添加时期喂养不当是发生IDA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本研究旨在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学者赖建强等提出的喂养指数为评价标准,了解目前IDA患儿辅食添加时期的喂养现状。

  1.3研究目的及意义

  通过喂养指数评价标准调查了解6~24月龄IDA患儿喂养现状,分析喂养现状(喂养指数)的影响因素,根据调查结果寻求可控可干预的方案,提出可行性建议,为卫生保健机构制定适宜的婴幼儿喂养干预策略,进一步提高家长喂养水平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资料。

【由于本篇文章为硕士论文,如需全文请点击底部下载全文链接】

  第2章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2.1.1纳入和排除标准
  2.1.2缺铁性贫血诊断及评定标准
  2.1.3样本量计算

  2.2研究方法
  2.2.1研究类型
  2.2.2研究工具
  2.2.3资料收集
  2.2.4数据统计与分析

  2.3质量控制
  2.3.1问卷设计阶段
  2.3.2问卷调查阶段
  2.3.3数据统计分析

  第3章结果
  3.1IDA患儿及家庭一般资料
  3.2IDA患儿喂养现状
  3.2.1IDA患儿喂养指数总体得分情况
  3.2.2IDA患儿喂养指数各分条目情况
  3.3不同贫血程度IDA患儿喂养指数的比较

  3.4IDA患儿喂养指数影响因素分析
  3.4.1喂养指数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3.4.2家长喂养知识得分与喂养指数的相关性
  3.4.3喂养指数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第4章分析与讨论
  4.1IDA患儿喂养现状
  4.1.1IDA患儿喂养指数得分情况分析
  4.1.2IDA患儿喂养指数各分条目得分情况分析

  4.2IDA患儿喂养指数的影响因素分析
  4.2.1患儿家庭一般情况对喂养指数的影响
  4.2.2家长喂养知识获取情况对喂养指数的影响
  4.3不同贫血程度IDA患儿的喂养指数比较
  4.4对策探讨
  4.4.1早期开始喂养指导,细化宣教内容
  4.4.2加大公共设施投入,促进合理喂养的干预

第5章结论

  1.缺铁性贫血患儿总体喂养指数低于健康婴幼儿,喂养合格率处于低水平,无喂养指数优秀者。

  2.缺铁性贫血患儿喂养指数的影响因素为居住地、家庭人均月收入、患儿主要喂养者、母亲文化程度、家长是否接受预防贫血相关教育、获取喂养知识主要途径、家长是否关注孩子贫血、接受喂养指导的频次、喂养知识。

第6章研究局限及展望

  首先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只能确定因素与结果之间的相关关系,而非因果关系;其次本研究仅对铁性贫血的患儿进行了调查,样本量较小,尚需扩研究地域和样本量。未来可将研究对象扩大至社区等机构,扩大样本量,进行多中心的大样本调查或病例对照,以做进一步验证与探讨,并针对调查结果做好长期的健康宣教和随访干预,为婴幼儿家长合理喂养形成可行的建议,提高婴幼儿喂养合格率,预防缺铁性贫血。

  参考文献

【由于硕士论文篇幅较长,此页面不展示全文,如需全文,请点击下方下载全文链接】

TAG标签: 缺铁性贫血     喂养指数     影响因素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