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目录导航:
【题目】合肥地区旅游市场营销途径探究
【第一章】旅游品牌有效营销方式研究绪论
【第二章】旅游品牌的概念及其传播理论
【3.1】合肥市旅游品牌传播状况
【3.2】合肥旅游品牌宣传的效果分析
【第四章】合肥市旅游品牌市场营销的优化建议
【参考文献】旅游景区对外宣传策略探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第三章 合肥市旅游品牌传播分析
第一节 合肥市旅游品牌传播状况
一、合肥市旅游资源分析
(一)合肥市概况
合肥是一座拥有 2000 多年文化底蕴的历史古城,在秦汉之交时设置合肥县,自东汉末年,合肥多次为州郡治所,在明清时为庐州府治,所以,古有“庐州”之称。三国时期,吴、魏在合肥纷战达 32 年之久,所以,合肥以“三国旧地,包拯故里”闻名于世。
合肥是“安徽省旅游中心城市”,在全省旅游业的发展中居于战略的地位。2017年合肥市入境旅游人数 45.90 万人次,国内游客 11105.49 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1468.31 亿元[9]。近年来,合肥牢牢把握住旅游经济大潮到来的这一机遇,大力旅游产业。
(二)人文旅游资源
合肥市拥有深厚历史底蕴的人文资源和历史古迹,截止到 2017 年底,合肥市拥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 6 处,省级 36 处,市级 54 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国家级有 4 项;省级有 28 项,市级有 98 项[9]。对合肥主要的人文旅游资源整理见表 3-1。
包公园、李鸿章故居、古逍遥津公园、大蜀山森林公园是合肥市的“老牌”景点,在过去很长时期内代表了合肥市的旅游形象。值得一提的是合肥市的科教旅游资源,合肥是全国四大科教基地之一,科教资源丰富,是除北京外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布局最密集的城市,拥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高校 60 所,省部属科研院所 72 所,中科院合肥物质科研院、中电科 38 所等中央驻合肥的科研机构 13 家,我国 8 个国家重大科学工程里合肥占据了 2 个。
历史古迹当中,以三河古镇最为有名,三河古镇是一处千年古镇,在春秋是得名“鹊渚”,三水流贯,是典型的江南“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风貌,历史上有著名的吴楚“鹊渚之战”、1858 年太平军的“三河大捷”,这里现今仍保留古城墙、英王府等历史遗迹。
(三)自然旅游资源
合肥在自然资源上拥有大自然赐予的优良生态环境,地貌是以丘陵岗地为主,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中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拥有国家森林公园 3 处,在 2011年安徽省区划调整后,巢湖归属于合肥市。对合肥主要的自然旅游资源整理见表3-2。
闲度假区。在2014年底,安徽省旅游局向国家旅游局申报创建环巢湖国家级休闲度假区,因巢湖的独特资源:“淡水巢湖+都市温泉+三国文化”,成为合肥市的“主打”景区和主导旅游产品。合肥旅游也因环巢湖休闲度假区迎来新的发展前景,使其逐渐从观光游向着休闲度假转型升级。除了巢湖外,环城公园全长8.7公里,是全国最大、环带最为完整的开放式公园,与西安、济南的环城公园并称为全国三大环城公园。除了有水,西边的蜀山森林公园是游客闹市取静和休闲的好去处;西南边的紫蓬山绿色休闲度假区,以其浑然天成的石景和参天古树等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吸引很多游客。
(四)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
合肥的旅游资源,总的来说,人文旅游资源价值较高,自然旅游资源丰富。从构成上来说,以现代人文资源类单体最多,其次是历史遗址类,再次是山水景观类,其余类型的相对较少。从数量上来说,人文旅游资源的种类较多。从规模上来说,自然类旅游资源的规模要普遍大于人文类的。从景点(区)分布来看,是以城市中心为原点向外辐射,人文类的景点集聚在城市内和近郊,而越往城市的外围,则自然类的景区(点)分布越多。从产品类型上来说,人文旅游资源中以历史遗址和名人故居为主,自然旅游资源以水域风光为主,尤其是巢湖的体量最大。
除了上述依据旅游资源分类标准所列的旅游资源外,合肥还拥有很多现代休闲度假型的旅游资源,如:城市、文化、美食、购物等,这些都更加迎合了游客在城市类目的地休闲度假的需要。随着合肥市高等级的旅游度假区、星级酒店、特色购物街区、特色美食街区的建成,还可以发展城市度假旅游、购物旅游;因为是安徽省的省会和经济中心,每年会举办众多有影响力的、富有特色的节庆活动、会议、展览、体育赛事等,带动了会展旅游、节庆旅游、文化旅游等的发展。
国内外的许多知名旅游城市,虽然也是没有名川大山和瀑布清泉,却仍是能够发展成为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它们主要的旅游资源就是历史人文类景观。合肥要在建立“大旅游”的意识和思路下,要结合自身的丰富历史且特色自然资源,同时又是科技创新之城等特点,以科教和环巢湖休闲度假区为中心,突出历史文化与现代科技特色,打造旅游精品,加大塑造和传播自己的旅游品牌。
二、合肥市旅游品牌传播的途径
(一)广告
广告是旅游品牌传播的最常见的和主要的途径,人们了解一个品牌,主要是通过广告的途径来了解的。奥美广告公司创始人大卫·奥格威曾说过:“每一次广告都要为品牌形象做贡献,都要为品牌资产的积累做贡献。”
广告可以介绍旅游地的功能和文化,刺激和培育初级市场的需求。广告传递的信息即是品牌品质的承诺,广告的创意、个性和基调会促进旅游者对品牌从简单的名称、标志扩展到更为丰富的品牌联想,满足他们的心理情感需求,继而在旅游者心目中形成品牌形象、品牌个性和品牌文化[36]。正因如此,旅游品牌传播的广告在
近些年快速发展,国内一些经济发达的城市和优秀的旅游地,如:桂林、四川、泰安、杭州、千岛湖等近百家的旅游地都相继在央视等投放广告,其旅游口号也随着广告家喻户晓。
旅游品牌广告的投放时间一般是以其旅游旺季和三大黄金周之前为重点投放时间。按广告的传播媒介来分类,可以把旅游广告分为印刷媒体广告、电子媒体广告和网络媒体广告。
1.印刷媒体广告
印刷媒体广告主要是指在报纸、杂志、宣传页、书籍和户外平面媒体等投放广告。按其媒体性质,又可以分为:纸媒广告和户外平面广告。
在纸媒广告方面,合肥主要是通过制作旅游产品介绍手册的方式向外宣传,这些手册除了分发给各类旅行社外,也在本地举办的旅游类展览交易会或者参加外地的旅游展览交易会时派发给与会人员。合肥本土杂志《印象合肥》是省内第一本城市主题的杂志,主要是分发给市内的四星级以上酒店、银行、写字楼和高端消费场所。
户外平面广告方面,合肥高铁站中有徽式建筑和屏风,周边有以徽文化为主题的“徽天下”城市主题馆。合肥地铁在对车厢的设计融入了徽州文化,地铁站候车区、地铁站建筑外立面景观设计中对徽风皖韵、徽派建筑、徽剧文化、青铜文化,雕刻艺术进行了传承和创新。地铁 1 号线建成“大湖名城”主题列车、“包公文化”
主题列车等。“大湖名城”主题列车车厢内融入古逍遥津、合肥大剧院、清风阁、渡江战役纪念馆等元素;1 号线在包公园站的文化墙上有选取京剧、徽剧、汉剧、黄梅戏等剧种的脸谱造型而设计“包公脸谱文化墙”、“包公廉洁文化墙”、“包公生平故事”浮雕、“包公故里、清风热土”廉政主题海报等。
2.电子媒体广告
电子媒体主要包括:电视、广播、户外显示屏等。电视的受众覆盖面最广,是目前旅游地普遍重视的一种广告投放渠道。一般会在央视、地方电视台、旅游专题栏目等投放 30 秒到 1 分钟的以山水风光与民俗风情为主的旅游宣传片,它的效果最为明显,效率最高,但其成本也是最高。
合肥曾在央视新闻、一频道、四频道、旅游卫视、《今日中国》等电视媒体和电视栏目上投放过旅游宣传片。2012 年 7 月,合肥城市宣传片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电子屏播出;2013 年 10 月,以“大湖名城,创新高地”为主题的《合肥城市形象片》在香港湾仔区轩尼诗道大公报户外显示屏上播出;安徽省在近些年来推行“1+N”
旅游宣传营销计划,在央视推介合肥旅游。2017 年 11 月,宣传片“精品安徽”在央视《新闻 30 分》、《朝闻天下》等栏目中播出,集中展示安徽工业精品品牌形象,合肥市作为安徽省的经济中心,宣传片中更是聚焦于合肥。
音频媒体也是旅游宣传的有效渠道。2017 年歌手赵雷一首《成都》引发无数人产生“去成都的街头走一走”的向往。民谣歌手李志的歌曲《热河》也见证了“因为一个人,爱上一座城”,他的歌曲让南京市热河路的一面墙火了,引来很多外地游客尤其是李志粉丝的前往。2011 年合肥籍歌手、空政文工团王莉演唱并拍摄了MV《我真的到了合肥了》在合肥的大街小巷传唱,也在互联网上的音频媒体和视频媒体上传播。2017 年原创歌手郑磊创作的歌曲《合肥合肥》也是走红网络,刷曝朋友圈。
3.网络媒体广告
网络媒体主要是指以互联网作为媒介的各类媒体,其类型繁多,并在不断推陈出新,现有的包括官方网站、社交类媒体、视频媒体、音频媒体、资讯门户、电商平台。网络媒体广告的形式多样:图文、微电影、短视频、歌曲等。
合肥市借助网络媒体宣传平台主要有合肥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官网、合肥政府网、合肥新闻网等官方网站和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合肥旅游微网”、合肥旅游资讯网等,在官网、官微、公众号上会实时发布最近的旅游新闻、旅游产品介绍、相关的专题活动和视频图集等。
合肥市旅游发展委员会近年来先后制作了多个时长 10 分钟左右的旅游风光片:《安徽合肥宣传片》、《2017 合肥宣传片》、《安徽合肥:包河区旅游形象宣传片》等投放在腾讯、搜狐、爱奇艺、凤凰网等视频媒体上,蜀山区旅游发展委会在 2015年制作了时长 12 分钟的《蜀山区乡村美食微视频》投放在合肥旅游资讯网等网络媒体上,通过视频、图片和解说完美呈现合肥的旅游美景和美食。这些都迎合了互联网时代受众读图的阅读习惯。
除自主发起宣传外,合肥也借助于一些互联网上的大型旅游网络专题活动,如:“全国百城旅游宣传周”、“网络媒体看安徽”、“生态旅游网络宣传推广”等专题活动来开展网络宣传。
(二)媒体报道
媒体报道是品牌传播的另一重要途径,主要形式是新闻。新闻是媒体主动报道的,被报道者不需要付费,但其对传播的信息也是不可控制,可能是正面的新闻,也可能是负面的新闻。新闻的可信度比广告高,容易让受众接受,但要让新闻媒体主动报道,就必须要新闻的内容具有新闻价值,即重要性、及时性、接近性、新鲜性和趣味性等。
合肥市的旅游品牌媒体报道主要可以分成媒体新闻、电视电影和荣誉奖项这三类。
1.媒体新闻
合肥市以本地报纸作为纸媒传播的主要阵地。在 2013 年“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城市形象口号提出后,《合肥日报》、《安徽日报》、《合肥晚报》等都对其内涵和宣传活动进行了高频率的报道[31],《人民日报》在 2013 年 8 月 18 日有一篇题目是“合肥塑造大湖名城”的报道。合肥龙虾节在 2013 年举办期间,英国广播公司(BBC)Fast Track摄制组就来合肥进行采访拍摄,报道了合肥的龙虾节。《人民日报》副刊在 2017 年 12 月 11 日刊载了一篇由著名作家洪放的《合肥记胜》的文章,文章里对合肥的滨湖湿地公园、包公园、天鹅湖、科学岛进行了介绍。
在电视新闻方面,央视的《新闻联播》、央视大型纪录片《辉煌中国》、《还看今朝·安徽篇》等曾报道过合肥;央视体育频道报道过 2017 年在合肥举办的国际马拉松赛;2018 年 2 月 17 日天鹅湖灯光秀出现在《新闻联播》的结尾;2018 年3 月火热上映的大型记录片电影《厉害了我的国》中有 42 秒展现了合肥的江淮新能源汽车、C919 国产大飞机以及量子研究;在 2018 年 5 月 2 日中央电视台的大型直播节目《直播长江》中,有 7 分钟的时间聚焦了合肥,称之为“创新之城,高端产业集群崛起”。
《合肥在线》是合肥市主要的新闻类网站,2014 年 8 月,合肥市大型网络宣传专题《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在其平台上线,《中安在线》等众多网络媒体对其进行转载报道。
2.电视电影
旅游地在借助电视电影进行旅游品牌传播的方式主要是:目的地作为电视电影的拍摄地、电视电影从目的地的历史名人和历史事情中取材等。电视电影的拍摄地往往会成为观众影迷来此寻梦的地方,例如:韩剧在大陆的热播,韩国的一些电视拍摄地成为韩国旅游的知名旅游地。
合肥市近年来也成为很多电视电影的外景拍摄地,其中有代表性的电视电影有:《大哥》、《狙击生死线》、《税务局长》、《王贵与安娜》、《独生子》、《坝上街》、王志文和李幼斌主演的《刑警本色》、海清主演的《女不强大天不容》等;其中,2013 年的电视剧《坝上街》就是以合肥市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变化为背景,反映了老合肥时的普通百姓的生活变化和艰难创业精神。
合肥市的历史名人和历史事件影视题材有范增、周瑜、包拯、刘铭传、李鸿章和淮军、逍遥津战役、淝水之战等。例如,电视剧《三国演义》、《新三国演义》的热播使逍遥津和逍遥津战役这段历史家喻户晓;以包拯的破案事迹为故事的《包青天》、《少年包青天》使得无人不知“黑脸包公”;以三河古镇为拍摄地的《烟雨三河》就讲述了三河古镇人民在抗日战争时投奔革命的历史故事;同样在三河古镇取景的抗战剧《圩堡枪声》中讲述了合肥历史人物刘铭传后人的爱国故事。
3.荣誉奖项
旅游地的荣誉奖项是其在旅游品牌传播中的一项重要传播渠道,展现了旅游地的旅游实力,有助于塑造和提升旅游地的旅游品牌。合肥市在多年旅游发展中,曾获得多项荣誉奖项,例如:2012 年,合肥市入选为“中国特色魅力城市 200 强”;2013 年,评为“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城市”;2014 年,进入“旅游业福布斯最发达城市榜”;2015 年,获批全国首个国家级旅游休闲区试点;2016 年,获得“中国十大幸福感城市”和“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称号;2017 年,获得“第五届借助于第三方权威机构对合肥旅游的评价,远胜于自我表扬的效果好。并且这些荣誉奖项也是后期合肥旅游品牌传播的有力素材。
(三)节事活动
节事活动主要是指旅游地自主策划、举办或参与的与旅游有关的传统节庆和政治、经济、文化类的活动。一般来说,旅游者是先认识旅游地再进一步了解旅游地的旅游产品和节事活动;但是当某个节事活动的影响力很大时,它也可能就会成为旅游地的一个品牌旅游产品;例如,云南傣族的泼水节就是一个品牌旅游活动,吸引了很多旅游者前去参加;很多人是先知晓了这个节事活动,被这个活动吸引,然后再去更多地了解其旅游地。合肥的旅游节事活动主要有旅游节庆和体育赛事。
1.旅游节庆
旅游节庆活动是旅游节事活动的主要形式。近年来,合肥市策划和举办了一系列的节事活动,整理见表 3-3。
2.体育赛事
体育赛事是一项特殊的旅游资源和旅游品牌传播途径。体育赛事活动会吸引很多人前往举办地参赛或观赛,例如 2017 年在合肥市举办的国际马拉松赛共有 2.8万名选手参赛,他们来自 15 个国家、港澳台地区及全国 31 个省市自治区,比赛期间有央视和地方电台直播、转播,报纸、广播和网络媒体同步报道。
合肥市在环巢湖旅游休闲度假区投建后,依靠其独特的自然景观资源和基础设施条件,在近年组织和举办了多场重要的体育赛事活动。例如,2017 年合肥市就组织了 118 项大型赛事和 49 项市级体育赛事,其中一些主要的赛事活动如表 3-4。
(四)展览促销
1.展览推介
合肥市旅游多年来一直在努力向外推介和宣传自己,实行“走出去”战略,经常参加国内外举办的各类旅游展会和旅游交易会,以及加强与外省、市旅游的合作,去外省、市开展合肥旅游推介会。本文统计了自 2010 年以来,合肥市旅游发展委员会主要参加和举办的旅游展览推介会,见表 3-5。
2.旅游促销
旅游促销主要是旅游地开展促销而推出的一系列让利政策,因为价格对旅游者旅游决策有一定影响,所以适当的让利促销可以吸引旅游者,旅游者在享受促销的福利时,也会提升对旅游地的好感度和满意度,也可以增加旅游地淡季的销售额,带动旅游相关产业的经济增长。
合肥市除了传统的购物促销活动之外,也陆续推出了一些新的促销方式,例如:合肥推出合肥通·园林年卡制度;与各大银行合作推行景区购票、餐饮、住宿等刷卡优惠活动;部分景点对 60 岁以上的老年人、学生、教师等人群的门票实行免票或半价的优惠活动;部分景点的限时免门票活动等。
三、合肥市旅游品牌传播的内容
品牌传播的内容是品牌的载体和文化的复合,用以去塑造受众对品牌的认知和形成整体的品牌印象。旅游品牌传播的内容载体通常是由品牌名称、口号、标识、文化、代表建筑、代表人物等[38];其中品牌文化、代表建筑、代表人物属于品牌形象的元素。旅游地的品牌名称通常都是以旅游地的名称来直接命名,这样可以继承旅游地之前已有的知名度,且不会因一地多名而产生认知混乱。传播口号及标识、文化内涵、代表人物是旅游品牌传播的主要内容。
(一)品牌传播口号
口号是旅游目的地品牌定位和形象的集中体现,是品牌传播的主题,给受众提供的一个整合性品牌传播信息,口号是在对品牌的优势资源的提炼加工而成,与品牌主打产品相关联,并且呈现其时代的显著特点,品牌口号需能够“可识别、有意义和激发情感[62],”要体现目的地的“独特卖点[44],”所有传播渠道的品牌传播信息都不能偏离这一个战略沟通目标。
合肥市的旅游品牌传播口号前后经历一些变化。在 2001 年开始使用的传播口号是“包公桑梓地,黄山北大门”;在 2005 年重新规划后,将合肥的旅游传播口号进行分层设计,总的口号是“包公桑梓地,滨湖生态城,黄山北大门”,对省内旅游者的宣传口号是“安徽人游省城”,对本市内的宣传是“合肥人游合肥”。2013年 2 月合肥市委宣传部发布“大湖名城,创新高地”是合肥市的城市形象定位和城市品牌宣传口号,这是在行政区域调整后,巢湖划归为合肥,成为合肥旅游一张亮丽的名片,为突出这一优势资源和科技创新能力,对合肥城市形象的重新定位。
2014 年 8 月合肥市旅游发展委员会牵头,向社会公开征集合肥市的旅游宣传口号和标识,最后评选出“览百里巢湖,游千年合肥”作为新的合肥市旅游宣传口号。
这个口号集中提炼了合肥的优势旅游资源,“览百里巢湖”突出了合肥新的自然类旅游资源和主打旅游产品——巢湖,巢湖东西绵延一百八十里,环湖四百里,四面环山,碧波万顷,波光帆影,风光旖旎,湖中有姥山岛,岸边有中庙、银屏山、褒禅山、米公祠、半汤温泉......合肥能够坐拥“城中湖”,拥有“城湖共生”的新型城市形态,成为合肥市的亮点旅游资源,湖“大”且“美”必然会提升合肥市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游千年合肥”突出了合肥几千年来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历史文化。
这些口号都是以四到六个字为一句,简单易懂、意境深远、朗朗上口、易于传播和记忆。不同的口号反映了合肥市在不同时期的旅游发展战略,虽然在文字构成上有些差别,但是,合肥在整个旅游品牌传播过程中,并没有要将它们是彼此替代,而是让它们互相呼应、在继承前者的基础上来发展创新。
(二)品牌标识
不同于品牌传播口号是用抽象的语言来表达品牌,品牌标识是用一些具象的形象元素来更为直观地展示品牌;品牌标识是通过图案、文字和造型对品牌进行直接的形象表达,它的来源有很多,例如:独特的建筑物、旅游资源、旅游地名称、独特设计的标志等等。
品牌传播口号和品牌标识两者相辅相成,旅游品牌传播要将口号、符号或图案结合起来,通过将文字和图片相结合,使品牌形象更为直观、生动,提升其品牌传播力。合肥的旅游标识见图 3-2,用巢湖的淋漓波光、古镇屋顶造型、合肥大剧院外形、包公祠、湖上泛舟、拱形小桥等元素书写成“合肥”两个字,上部分用绿色代表追求环保和健康,下部分用蓝色代表其拥有的蓝天和湖水。
(三)品牌文化
文化是旅游地的灵魂,优秀文化是城市旅游品牌的重要元素。作为有千年历史的合肥,“一个合肥城,半部近代史。”合肥的文化主要是多元交融的历史和名人文化、地域文化:因三国故地、包拯故里、淮军摇篮,形成了三国文化、包公文化、李鸿章和刘铭传及其淮军文化;因地域历史形成的徽文化[5]。这些地域、历史和名人文化,本身已拥有一定的知名度,在合肥旅游品牌的传播中,这些文化也都或显性或隐性地存在于合肥市旅游品牌传播的内容当中。
一是三国文化。三国时期,张辽与孙权的逍遥津之战是历史一次有名的以少胜多战役,曹操也在其后平定汉中,合肥现有魏国将领满宠修建的“三国新城”遗址、曹操教练弓弩手的教弩台,民间至今还流传关于斛兵塘、筝笛浦、藏舟浦等传说;步行街的明教寺、古逍遥津公园、和三国新城遗址公园就是三国文化的代表。
二是包公文化。合肥是包公的出生和墓葬地,包公早年在家侍奉双亲,直到39岁才登上仕途,死后灵柩运回合肥东郊安葬。现有以包公为题材的众多电视剧,如:
《包青天》等,其中家喻户晓的“斩美案”、“狸猫换太子案”等的有名故事成功再现和传播了包公的刚正不阿、不畏权贵、廉洁奉公的形象,在包公园的清风阁中精美雕刻了包拯的一些脍炙人口的故事。包公的廉洁奉公和刚正不阿是包公文化的核心,合肥市旅游发展委员会自2008年始在每年的十一国庆期间在包公园举办包公文化节,对包公和包公文化进行纪念、传承和发扬;也在地铁的站台、列车里等对包公文化进行宣传。
三是李鸿章和淮军文化。淮军的发祥地在合肥,是晚清名臣李鸿章在1862年创立,淮军也因是将领和兵员多来自安徽江淮一带而得名,淮军将领中李鸿章、刘铭传、张树身等都是合肥人,李鸿章的文采和书法不俗,拥有“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的志气,合肥至今留有李鸿章书法扇面;作为清朝末代的能人武将,李鸿章的英勇、悲壮、引人争议的一生,令无数后人在了解他时心生敬意又唏嘘感慨:敬其才、惜其识、悲其遇。位于合肥步行街的李府、李鸿章享堂、李鸿章家庙、紫蓬山淮军文化遗址等是旅游者参观了解李鸿章及淮军文化的几个重要地方;李鸿章和淮军文化也是在通过电视电影、历史教材、新闻报纸网络、人们的茶余饭后的谈资等方式在不断地传播。
四是徽文化。徽州灿烂辉煌的徽文化是我国享誉世界的三大地域文化之一,因一句“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使无数人对徽州产生无限向往。自宋朝就有的徽文化包含的元素很多,既有物质层面的内容,诸如青砖、黛瓦、马头墙的徽派建筑、徽画、徽墨、徽菜、徽雕等;又有精神层面的内容,诸如“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的徽州商人艰苦奋斗的故事和其所秉承的“努力奋斗、诚信经营、互相协作”的徽商精神等。徽文化已逐渐融入到合肥的城市文化中,在高铁站、地铁站、列车上中充满了徽文化的气息,老牌景点徽园集中展现了徽风皖韵,徽园也是很多旅游节庆活动的举办地,在全年多个时段免费开放,更有助于徽文化的传播。
返回本篇文章目录导航↑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