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问题欢迎来到大学堂论文网,权威的论文代写、论文发表平台,服务论文行业十二年,专业为您提供论文代写代发服务
点击咨询韦老师  点击咨询李老师
范文期刊如找不到所需论文资料、期刊 请您在此搜索查找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组织行为学视角下的网络管理发展方向研究

发布时间:2019-09-29

  组织行为学论文五:

  题目:从组织行为学角度探究当代互联网管理——对网民群体行为的浅析

  摘要: 21世纪以来, 全球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一方面, 互联网给大家提供了更好的平台表达自己、与他人交流。但另一方面, 如今的网络环境越来越不容乐观。网络暴力、网络谣言等消极现象层出不穷。网民们开始固执己见, 观点不同的群体间冲突激烈。本文从群体影响与群体行为的角度对网民行为进行分析, 并据此探究当代互联网管理的方向。

  关键词: 群体影响; 去个体化; 群体极化;

  一、社会助长作用:我们会受他人在场影响

  首先, 网民这一群体最重要的特征即是以互联网为媒介进行社会活动。这意味着他们在做绝大多数行为时, 是没有他人在场的。社会心理学家扎伊翁茨经过研究后得出结论:他人在场会使我们进入“唤起”状态, 优势反应会被增强。即他人在场会促进简单行为而削弱复杂行为。证据表明“唤起”一般由如下三个因素影响:评价顾忌、分心、纯粹在场。

  以互联网为媒介进行活动, 网民可以在没有他人在场的情况下做出行为。这意味着他们会把评价顾忌降到最低, 从而减少忧虑, 也会有较少的分心, 更可以避免纯粹在场带来的影响。因此网民的“唤起”度会比正常的社交生活低。这可以说是有一系列积极作用的, 当他们进行复杂行为时, 会更加地沉着冷静, 有更少的压力, 更能发挥自己本身的优势与实力。同时他们也能更少的分心, 更能集中注意力完成手头上的工作。

  但是现实中的情况往往没有这么理想, 网络环境甚至已经有恶化的趋势, 笔者在这里将继续下一步的分析。

  二、去个体化:网民在群体中会失去自我感

  组织行为学上把人们抛弃道德约束, 以至于忘却个人的身份, 而顺从于群体规范的现象称为“去个体化”。引发去个体化的因素如下:

  第一, 群体性:群体不仅如上文提到的会引发人的“唤起”状态, 它同时也能起到扩散责任的作用。一旦“唤起”和责任扩散结合到一起, 常规的约束就会变小。

  因此, 当网民们发觉自己处于一个舆论团体之中时, 那么事件本身的对错已经无关紧要了, 群体性因素促使着他们做出顺从群体规范的事情, 例如顺着舆论风向进行道德绑架, 对本该予以同情的受害者冷嘲热讽等等, 他们会把这看做是“群体”的所作所为。

  第二, 匿名性:北爱尔兰社会学家希尔克发现, 在500例暴力事件中, 有206例袭击者都头戴面具或其他伪装物, 与未伪装的袭击者相比, 这些经过“匿名化”处理的袭击者表现出更严重的袭击行为。

  诸如伪装与隐藏姓名等, 只是一些很基础的匿名化手段, 互联网所提供的匿名性是远高于此的。每天都有许多人在网络上下载盗版书籍、音乐、影视作品等等。根据新浪的问卷调查显示, 九成以上网民都清楚这是不对的。但正是因为网络提供的高匿名性, 谁也不会认为自己会因此而遭受法律制裁, 道德上的负罪感也减到了最低。

  三、群体极化:网络群体会强化我们的观点

  莫斯科维斯和扎瓦罗尼曾提出“群体极化”的概念:即讨论通常可以强化群体成员的平均倾向。当群体经过讨论后, 群体中的成员的最初意向会得到明显的强化。群体极化一般由信息和规范两个因素影响:

  第一, 信息影响:群体讨论可以产生一系列观点, 而大多数观点都和主导性观点一致。互联网恰恰提供了一个每个人都能表述自己观点的平台。群体成员对别人观点重复的越多, 他们就越可能在不断的重复中认同这些观点。仅仅是在一次电子讨论的过程中记下某人的观点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使人们的态度极化。在互联网上, 信息量呈集合式增长, 而群体成员大量地收集并讨论与之观点相印证的信息, 进而对其原本的观点进行了大幅强化。

  第二, 规范影响:心理学家费斯汀格在社会比较理论中提出, 我们常常被参照群体——即与我们观点相一致的群体所说服。

  由此, 互联网所营造的极为便利的交流平台使人们能够迅速找到并融入与自己价值观相同的群体。而在加入这些群体之后, 网络上巨大的信息量会使网民们热衷于搜集并更加坚信自己的观点, 同时规范影响使那些原本理智的少数人不敢发声, 并为了群体认同而趋于相信群体的观点。

  四、对网络管理发展方向的浅析

  综上分析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 由于没有他人在场, 网民本身是具备在低唤醒状态下理性行为的条件的。但网络普遍的群体性与高度的匿名性, 在网民中产生了高度的去个体化现象, 导致网民失去了原本的价值观和道德约束, 从而做出网络暴力、散播谣言等行为。针对性地, 核心网络社区的实名制有必要继续推进, 进而普及到全互联网。诚然实名制的推行会有一定的难度, 但对于净化网络环境是至关重要的。

  第二, 由于网络高度发达的信息影响, 与易形成群体的规范影响, 网民容易陷入群体极化, 即不断在群体中强化自己原本的观点, 导致了如今网络上的观点越来越偏激, 摩擦也越来越多。因此, 当代互联网管理需要着重强调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 完善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制度, 落实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备案制度。

  第三, 去个体化与群体极化并不一定会带来消极影响, 只是会放大现有的情况而已。如果互联网的整体氛围和谐融洽, 那么在群体影响之下, 网民就会越来越多地产生相应的积极行为。因此无论是政府还是网站管理者都有必要加强互联网风气建设, 落实互联网管制, 通过立法与技术手段的结合惩治有害信息的传播者。这些应当是当代互联网管理着眼的方向。

 

  组织行为学论文范文6篇导航:

  第一篇:组织行为学论文
  第二篇:基于组织行为学视域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思考
  第三篇:企业管理中运用组织行为学的优势分析
  第四篇:关于员工关系处理的组织行为学分析
  第五篇:组织行为学视角下的网络管理发展方向研究
  第六篇:浅谈组织行为学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运用


TAG标签: 网络管理     组织行为学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