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问题欢迎来到大学堂论文网,权威的论文代写、论文发表平台,服务论文行业十二年,专业为您提供论文代写代发服务
点击咨询韦老师  点击咨询李老师
范文期刊如找不到所需论文资料、期刊 请您在此搜索查找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科普工作对于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分析

发布时间:2019-09-29

  摘 要:本文分析了企业文化创新发展趋势, 从科普工作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两个方面, 分别阐述了科普工作对于企业文化创新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并提出了现代化企业科普工作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科普; 企业文化; 企业管理;

  1 企业文化创新趋势

  1.1 确立双赢价值观的趋势

  现代互联网时代的信息激增对社会公众的影响极大。来源于网页、论坛、博客、微博、微信的各类资源浩如烟海, 呈现繁杂、破碎、混沌与不确定, 也存在不少的信息错乱、虚假、片面或不可靠, 而真正有用的知识和智慧却明显稀缺。企业面对越来越复杂和多元化的竞争中, 在优化产品结构调整, 提高技术创新的同时, 企业文化的创新建设亟需摆脱传统思维的“樊篱”, 需要把加强企业科普作为联系企业、社会和公众的桥梁, 催生出与新的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双赢价值观。

  1.2 职工素质建设由一般性提高知识文化水平向培育高素质创新主体深化的趋势

  当前, 我国进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攻坚阶段, 科技创新的驱动作用逐步增强, 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凸显。目前企业员工的受教育程度和科学文化水平普遍提高, 面对当前知识急剧膨胀、更新周期日趋缩短的态势, 一方面员工对及时掌握国内外相关行业和领域发展前沿的新知识、新技术、新观念的需求不断提升, 另一方面企业创新意识不断加强, 而广大员工是企业创新的源头活水。但是如果一个企业的员工素质建设, 仍然停留在泛泛的知识文化水平的提高和技术技能的培训层面上, 便不能形成人力资源的优势。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里, 企业文化已被上升为企业战略, 企业要立足于全球和国家宏观层面对整个企业文化进行系统解析和战略解读, 即超越单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领域的就事论事, 进入技术经济范畴, 对科技、经济、社会、政治、生态进行全面系统考量。

  1.3 由重视质量效益向既重质量效益更重服务效益转变的趋势

  随着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 大部分企业开始实现由重速度数量向重质量效益的转变, 靠产品质量占领市场的观念已被广大企业认同。但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 周到便利的售后服务, 成为消费者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这就使服务成为企业创新的一个重要内容。这是新经济条件下人性化企业经营管理观念区别于传统市场经济条件下物化经营管理理念的一个重要标志。企业通过科普工作提升产品的增值服务, 向消费者解释其产品存在的功能、意义, 告诉公众企业在做什么工作, 以及他们所做的工作对社会有什么帮助, 扩大消费者对企业的认识以及对其产品的了解。在进行产品技术宣传和科学普及中, 除了对企业自身点滴技术进行深入剖析外, 更要结合未来的科技、经济、社会、政治和生态;提炼技术发展需求和发展规律, 预见相关产业技术群;探寻技术创新路径, 表现不同业界、不同市场之间的相互渗透和穿插等, 为消费者提供知识资源和新思想, 以满足高层次文化和不同专业背景受众的知识消费偏好。

  1.4 科学普及与注重企业品牌传播、形象有机结合的趋势

  当今时代, 人们越来越将目光停留在科技含量高的产品上。企业在突出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研究开发时, 强调以市场为导向, 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企业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展现科技成果, 帮助消费者们认识科技前沿成果的产品, 主动地承担起科学知识的普及工作, 以推广产品、扩大产品的消费者认可度、培育消费群体。

  2 科普工作对于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

  2.1 科普工作的外在价值

  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日益紧密, 科技创新将进一步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和决定性因素, 创新能力又取决于高素质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员工科学素养的提高, 从而使科普教育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2.1.1 增强企业综合实力之急需

  首先, 科技知识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据调查, 现在一个工程师的知识半衰期是5年, 即5年内他的知识中有一半已过时。由于科技知识的更新速度加快, 社会劳动结构和工作岗位不断变化, 科技知识教育成为目益突出的生存手段。其次, 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表明:基础研究的科学发现、应用研究的应用原理探讨、开发研究的技术创新这三者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转换周期越来越短。根据相关研究, 科技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的时间, 在l8世纪大约为100年、19世纪为50年、20世纪40年代后约为7年, 而近些年, 在计算机领域的产品更新周期已经降到3-6个月左右。

  2.1.2 知识经济时代发展之所求

  学习, 不论对于个人还是企业, 它决定着个人的就业和发展, 决定着企业生存和发展, 决定着企业国际核心竞争力。随着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不断深入, 企业对创新文化建设和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不断突显, 因此不管对个人, 对企业, 乃至对于一个国家来说, 准确把握科技创新发展的方向, 始终走在科技创新发展的前沿, 就不会被社会所淘汰。因此, 当前一个企业的科普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市民之所求。

  2.1.3 科技创新的主体是人才, 培养创新人才要依靠科学教育

  首先, 科普教育有助于提高科技人员的常识判断力。常识判断力就是对日常事物做出正确的有初衷意义的判断与决策能力, 这是从丰富的常识积累中提炼升华出来的一种认识能力。它为创新提供契机。其次, 加强科学普及教育可以促进专业科技人员的交流与合作。现代科技发展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 这种特点要求把个人的有限能力综合成集体的巨大智力。第三, 科普有助于增强专业科技人员的各种适应能力。当今世界, 新的科学、技术和工种不断涌现, 旧的学科、技术和工种不断被淘汰, “结构性失业”的阴影正在困扰着各发达国家, 通过科普教育可以不断增强现实适应能力。最后。科普教育有助于全面增强专业科技人员的科学素质。为了跟上现代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 科技工作者需要不断学习, 不断接受教育, 不断增强自身的科学素质。

  2.2 科普工作的内在价值

  2.2.1 经济价值

  科学技术的功能和作用决定了科学技术普及具有广阔的市场和强大的生命力。首先, 科普活动特别是科技含量高、有推广价值、有社会意义、有创新的科普活动进入市场, 可以对全员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发挥重要作用。其次, 企业围绕经济的发展, 做好技术的普及培训, 是科普工作群众化、社会化、市场化的重要内容。根据企业经济快速发展的趋势, 向消费者普及相关的科技知识, 引导消费者树立“科技就是第一生产力的发展观念”既为企业传播扩大产品创造了利润, 又可以实实在在地向消费者进行相关科学技术的普及, 取得了“双赢”效果。

  2.2.2 科技知识价值

  科学技术能否发挥其巨大作用, 一方面取决于科学技术自身的发展水平, 另一方面也取决于科学技术被公众理解与掌握的程度。凡是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科技成就, 都需要通过普及的途径发挥其影响力。从这个意义上说。科技的力量在于普及。只有广泛而有成效地开展科普工作, 把企业产品应用的各种科技知识有计划、有目的地传播给群众, 才能转化为企业巨大的生产力。

  2.2.3 综合效应价值

  综合效应价值, 是指一个组织在进行某项活动时, 不仅会产生活动所预期的效果, 而且会对组织之外的人或社会产生的影响。科普具有一定的科学性、社会性和公益性, 当他与企业产品技术相结合通过现代媒体进行广泛传播, 会对企业产品及新技术产生的知识扩散和溢出效应, 从而提高公众素质、改善一个企业乃至区域的文化生态环境, 进而对经济发展方式产生间接的影响, 使经济发展方式主要从依靠投资和资源而转移到依靠人的素质、创意和技能方面来。

  科普不但包括科技知识的传播, 也包括普及科学方法、倡导科学态度和弘扬科学精神。不仅要进行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方面的科学普及, 而且要进行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 要实现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结合和综合教育。

  3 加强企业科普工作的对策建议

  3.1 加强科普工作的领导和组织建设, 优化科普发展环境

  完善企业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充分发挥联席会议组织管理、统筹协调、监督检查作用, 建立健全企业党委领导、各部门协同推进的科普联动机制。设立专门的科普工作组织领导小组, 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 (以下简称《科普法》)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年) 》, 积极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 (2006—2010—2020) 》 (以下简称《纲要》) , 制定好本单位《科学和技术发展“十三五”规划》实施方案, 并将规划的落实同企业经营目标、企业文化创建设工作同检查、同考核;明确职责分工, 完善分工协作、高效运作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监督考核机制, 逐步探索将科普工作纳入绩效考核范畴, 不断优化科普发展环境。

  3.2 加强科普能力建设, 加大资源整合与共享力度

  加大科普经费投入以及科普奖励措施的扶持, 带动全员重视科普、喜欢科普、投身科普事业, 并通过注入新内容和新形式, 提高特色科普活动的社会效果, 逐步形成科普活动的专业优势、创新优势和品牌优势, 推动企业科普活动效果的优化升级的能力。企业科普及其内容应该结合企业特点, 围绕技术创新知识与企业经营管理知识的传播与普及, 开展有针对性的知识传播与科学普及工作, 在企业科普与技术创新之间寻求最佳结合点。

  当前, 要注意发挥新媒体的科技传播作用, 建设与完善“科普资源中心”为代表的科普专业门户网站。企业可通过开通手机报、移动媒体等新媒体开设科普栏目或科普频道, 筹建科技视频网络平台等, 突破传统的科普形式和内容, 让创新的技术成果、科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 创新示范科普在工作中的引领力;通过科普导航、资源搜索、论坛、博客、微博等功能, 为消费者提供网上学习与交流科学知识的新途径, 扩大社会效果的影响力, 加强科普由点及面的推进, 突出个人与社会的交互作用, 逐步形成专业科普力量和若干品牌活动。

  3.3 切实加强科普教育队伍的建设

  科普工作的关键在于要不断提高科普人员队伍的素质和水平。逐步建立具有较高素质的社区科普队伍, 无疑是促进企业科普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保障。首先, 在企业要建立科普专兼职管理人员队伍。必须千方百计地扩大科普专兼职人员队伍, 尊重他们的劳动, 提高他们的业务和思想水平, 不断改善他们的工作和收入待遇。其次, 采取有效措施, 推动企业技术领军人才、科技新星等广大技术人员投身科普事业, 鼓励其所在单位为技术人员开展科普工作提供必要条件。通过科学沙龙、科普培训, 提升技术人员参与科普工作的意识、能力和水平。开展院士专家讲座、企业行等系列科普活动;支持技术工作者将最新研究成果转化为科普产品;鼓励技术人员担任科普导师、传媒科学顾问, 参与科学创新教育与科技传播工作。

  4 结语

  总之, 加强企业科普工作是国家和社会的需求, 也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求, 企业是科普工作重要的社会力量和资助源泉, 企业科普工作是我国科普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调动企业科普工作的积极性对于我国科普工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 企业职工的整体科技素质, 对企业吸纳高新技术和自主创新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企业职工必须学习和掌握本行业最新的科学技术知识, 以保证企业能够为市场提供的商品的技术先进性;企业还是应用性科技知识的传播主体, 一种新的科技产品 (尤其是高新技术产品) 往往附着有大量的新的科学技术知识, 企业在销售科技产品的同时, 也需要同时进行有关科技知识的传播。企业又是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 把对职工进行科技思想、方法和精神的传播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十分必要。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 我国科技人员的人数将进一步向企业集中, 企业科技人员自身的科普需求和公众的科普需求都将进一步提高, 企业逐步成为科普的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王宇良.科普与企业文化的相互关联[J].科普研究.2009 (4) :30-34.
  [2]戚敏.科普与企业文化有机融合的研究[J].发展战略.2007 (4) :72-73.
  [3]李尚卫.试析教育的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一种新的教育价值体系建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 (12) :113-116.

TAG标签: 科普工作     企业文化建设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