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问题欢迎来到大学堂论文网,权威的论文代写、论文发表平台,服务论文行业十二年,专业为您提供论文代写代发服务
点击咨询韦老师  点击咨询李老师
范文期刊如找不到所需论文资料、期刊 请您在此搜索查找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电子政务发展中“僵尸网站”成因分析

发布时间:2019-09-29

  摘要:电子政务作为一种新型政府运作方式, 可以极大地简化政府办事流程、增强社会公众对政府的监督。电子政务兴起之初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 政府的网站更新缓慢、部分网站无法正常显示等弊端日益显露, 逐渐变成“僵尸网站”。文章根据“僵尸网站”现象, 剖析“僵尸网站”的成因、危害及提出治理的措施, 并结合我国电子政务现状预测我国电子政务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电子政务; 僵尸网站; 治理;

  1 电子政务发展中“僵尸网站”的危害

  “僵局网站”, 指的是一些内容长期不更新或不维护的网站。首先, 从政府形象的角度来看, 政府网站的建设及运行情况是展示政府形象, 衡量政府爱民、为民、恤民的基本标尺。政府网站沦为“僵尸网站”现象的背后, 凸显了一些地方政府对政务信息化、公开化、服务化、便民化意识的淡薄。这是一种懒政思维, “反映的是政府相关工作人员‘懒作为、慢作为、不作为’的问题, 是‘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在网络上的体现, 更深层次则是相关人员心中无民, 对民生的漠视”[1]。这无疑会损害我们党和政府的形象。

  其次, 从满足社会公众需求的角度来看, 政府设立电子政务平台的出发点是实现官民互动, 保障民众的知情权、参与权与监督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老百姓上了网, 民意也就上了网。群众在哪儿, 我们的领导干部就要到哪儿去。”但是, 有的政府网站形同虚设, 民众想及时了解政府政策、获取所需信息的时候, 政府网站却无法发挥自身应有的作用, 极大地阻碍了官民的有效沟通。

  最后,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 政府花费重金打造的官网, 如果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就是一种巨大的资源浪费:一方面, 精心建设的政府网站荒废不用, 无疑会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浪费;另一方面, 这种现象严重破坏了政府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 削弱公众对政府的信任。此外, 有些政府部门采购用于建设政府网站的设备器材的价格相较于市场平均价格高, 差价之中竟暗藏回扣、官商勾结等严重的腐败问题, 这是对国家财政资金的极大浪费。

  2 电子政务发展中“僵尸网站”成因分析

  2.1 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

  制度的建立与长效运行, 不可或缺监督问责机制。作为一种新型政府办公形式, 建设政府网站, 开展无纸化办公初期这种工作方式受到热烈追捧。网站建成之初, 在信息更新与维护方面比较积极。然而, 时间一长, 缺乏专门的机构和人员对网站进行管理与维护, 最终致使政府网站无法做到时时更新、事事更新, “僵尸网站”由此形成。这一现象在基层政府网站建设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主要原因是缺乏一套完整的政府网站监督机制, 没有专门的部门对网站进行监管, 电子政务的发展也没有纳入政府绩效考核, 使得政府网站建设无优劣之分, 导致许多地方政府逐渐将政府网站的管理与维护边缘化。

  2.2 政府官员的“恐网心理”

  部分政府官员“恐网心理”使政府网站更新频率受到一定影响。所谓“恐网心理”, 主要是指政府官员对于网络等传播媒体存在畏惧心理, 不愿与之接触。我国目前仍有一部分政府官员对政务公开存在错误认识, 他们抵触社会监督, 害怕承担责任。一般来说, 一些正常的公务活动及时公布到网上本是对公众知情权的尊重, 是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环节, 但是有些政府官员却将其视为对其行为的“曝光台”, 害怕政务信息公开之后, 社会公众给政府工作出难题、找差错, 因此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错误想法, 不希望将自身的信息公之于众, 不愿接受群众的监督。许多地方政府的网站被束之高阁, 政务信息发布避重就轻, 对许多官员的政务活动或是不报道, 或是简要叙述, 政府网站最终沦为“僵尸网站”。长此以往, 信息公开受阻, 政府网站建设就丧失了所需要的信息源, 社会公众无法在政府网站上获得需要的信息。

  2.3 传统政治文化根深蒂固

  梁漱溟认为, 在中国传统社会, “中国人原来个个都是顺民, 同时亦个个都是皇帝……参加团体众人之中, 不卑不亢的商量, 不即不离的合作, 则在他生活中素少此训练 (尤以士人生活及农人生活为然) ”[2]。“僵尸网站”的形成, 很大程度上受我国“民可使由之, 不可使知之”的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我国几千年封建社会形成的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 在封建社会中, 普通百姓对官府衙役充满畏惧之心, “官比民大”的传统思想让普通百姓不敢过多地了解政府的有关信息, 并且当时的交通、通信行业尚不发达, 官员不可能主动向百姓公开政务信息。进入现代社会后, 这种以保密性为主的传统政府工作方式便延续下来。对于本应向社会公众公开的财政预算等问题, 政府通常以“选择性公开”或“不宜公开”作为回应, 加之公众普遍存在对政府行为漠不关心的态度, 更加纵容了政府的不作为、不公开。

  3 电子政务发展中“僵尸网站”的治理对策

  3.1 健全监督机制与追责制度

  要从根本上治理“僵尸网站”, 不可或缺的是建立与之配套的监督问责机制, 包括政府内部监督部门的监督、上级政府的直接监督、社会公众和舆论的监督等。其中, 法律保障至关重要, 确保一项制度的长久与良性运行, 不仅要通过制定法律法规赋予其合法的地位与法定的权威, 从法律层面加强舆论监督和公众监督;还要在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制定具体详细、适用性更强的规章制度, 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保护公民和新闻媒体的知情权、监督权、采访权、建议批评权等权利。此外, 政府上下级、同级与内部的监督同样需要加强, 通过激发政府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提高政府网站的建设质量。建设网站内容的考核评估与监督机制, 将网站信息更新的数量、时间等指标作为评判一个政府网站是否合格的标准。对信息更新及时、群众反映较好的政府网站进行大力宣传并给予一定奖励;而对于群众举报的政府网站则应大力整顿, 对其相关责任人及分管领导、主要领导进行连带问责, 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彻底杜绝政府网站出现“僵尸”现象。

  3.2 坚持执政为民, 优化政府职能

  政府官员“不是简单地为自我实现而工作, 而是以增加公共福利的方式为公民服务, 他们是公民利益的忠实代表, 一切以公众的福利为重”。简单来说, 就是官员要有执政为民的意识, 要认识到建设并管理好政府官网不是做表面文章, 而是在信息现代化条件下, 实现政府与人民群众良好沟通的重要载体, 是听取群众意见、解答群众疑惑、解决群众困难的重要途径。通过互联网实现政民之间的交流互动, 让群众有地方说话、有机会说话、说话受到尊重。这是化解政府信任危机、舒缓群众合理化情绪的重要方式, 也是建设新型民主政府的必经之道。

  政府应主动优化自身职能, 着重加强自身的服务职能建设,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原则, 努力做到权为民所用, 利为民所谋, 情为民所系, 实现由统治型、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同时, 积极转变执政理念, 树立民主施政、阳光行政的执政理念, 以人为本, 实行民主管理, 建立民主政府, 从而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实现由“官本位”思想、“权本位”思想向“民本位”思想的转变。

  3.3 强化服务意识, 创新管理方法

  从政府网站的建设来说, 要强化服务意识, 就要及时公布政府的最新动态, 及时解答群众的问题。此外, 应加强政府网站的制度建设, 首先, 通过建立相应的维护管理机构, 配备专业的网络技术人员, 加强政府网站的后台运营和维护;其次, 要避免网站的重复建设, 减少财政资金的浪费, 使政府网站真正成为展示政府部门形象的窗口, 成为为民服务的平台, 提升政府公信力, 增强公众信心。

  对于一些没有能力管理本地政府网站的地方政府而言, 可以创新管理方式, 主动引入专业的第三方, 将网站的日常管理、维护工作外包给专业人员, 自身只负责信息的收集、筛选与审核, 通过合理有效的分工实现政府网站的良性运转;对于一些贫困地区的政府部门而言, 其财力、物力无法满足政府网站建设与日常维护的需求, 应主动关停政府网站, 将政府网站建设所需的资金应用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卫生服务建设等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项目上。通过以上措施, 实现政府网站由数量多、内容匮乏向质量高、内容丰富的转变。

  参考文献
  [1]许兵.整治“僵尸网站”刻不容缓[N].吉林日报, 2017-02-13 (4) .
  [2] 梁漱溟.中国文化的命运[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10.
  [3]徐崧武.试析电子政务网站的建设[J].吉林农业, 2010 (8) :254-255.

TAG标签: 电子政务发展     僵尸网站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