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贯穿整个项目实施阶段的全过程, 其特点为:“需要控制的因素多, 控制难度大, 过程控制要求高, 终检局限性大”。因此, 需要制订详细的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措施, 保证工程质量受控, 最大程度上降低工程质量事故发生的概率。
关键词:质量管理; 控制措施; 石化项目;
通过众多石化项目的实践证明, 没有质量就没有安全保障、没有投资效益、没有社会信誉。工程质量控制做为一项复杂、难度性较强的管理工作, 是实现建设项目“三大控制”目标的重点, 是决定工程项目成败的关键, 其主要特点为:“需要控制的因素多, 控制难度大, 过程控制要求高, 终检局限性大”。为了最大程度上保障工程项目中每一道工序的合格, 制定科学有效的管理与控制措施是必不可少的。
1 工程质量管理的现状
1.1 工程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不畅
目前, 决大多数石化项目的施工承包商均建立了由第三方专业机构认证过的工程质量管理体系, 但由于在各项目招投标过程中, 施工承包商的竞相压价, 造成承包商的中标价格仅能维持生存现状, 不能留出资金用于工程质量投入。从积极方面说, 低价中标可以降低工程造价, 提高经济效益。但消极的一面是, 施工承包商在工程质量管理方面投入不足或无钱可用, 给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带来了极大阻碍。
1.2 工程质量管理意识与重视程度不足
施工承包商多以盈利为目的且一般较为注重经济效益, 未将工程质量管理作为重点工作。现场施工管理人员为了节约施工和管理成本, 在短期内完成施工进度目标, 保证其进度款能按时结算, 追抢形象进度而放松质量管理的事件时有发生。过分注重施工进度控制, 周而复始, 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性被弱化, 产生不良影响。
1.3 工程监理监管不到位, 力量薄弱
由于工程监理单位主要以现场服务为主, 服务质量的关键在于监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与数量。如果监理工程师技术能力不足, 一些工程中较为明显的质量问题, 经多次检查却难以发现, 对整个项目而言, 极易留下工程质量隐患;如果监理工程师各专业人员配置不足, 将直接导致工作难以开展和执行。
2 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对策
2.1 落实质量方针
工程质量做为项目建设的核心, 是保障建设内容长周期平整运行的根本。工程建设质量达标是保证操作人员生命安全、企业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基础。建设单位做为项目建成后的最终使用者、施工承包单位做为整个项目参建的执行者,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赋予了每个人对工程质量监督的同等权利和义务, 因此抓好质量管理制度的宣贯, 落实既定质量方针、策略, 提高项目建设质量要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参与的意识, 灌输预防质量事故发生、人人有责的理念, 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2.2 确定质量目标
确定单位工程目标合格率100%;焊接一次目标合格率至少保证96%以上 (实际可按一次合格率98%以上进行控制) , 一切工程质量行为都要围绕既定质量目标来进行。
2.3 制定质量计划
根据项目特点, 制定检试验计划、设置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 规范报验制度, 明确验收不合格时, 禁止进入下道工序, 以此监控特定状态下的执行结果, 保证验收符合相关标准及设计要求。
2.4 施工过程控制
施工阶段, 坚持质量管理规范化, 贯彻执行“把施工一次性做好”的工作准则, 安排专职的质量工程师在施工前期对可能存在的质量风险进行评估和分析, 提升项目过程监控, 加强现场隐患排查, 在源头上解决质量问题。
采取进场人员规范化管理, 重点监控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入场前的资格审查, 对焊接作业人员进行常规及专项科目考试。试件经三方检测机构确认合格后, 颁发现场作业证, 并不定时现场复核人员、证件的对应性。用制度引导, 加强对进场焊接作业人员的控制, 一定程度上控制人为因素致使焊接缺陷的产生, 保证一次焊接合格率达到既定目标。
施工期间, 严把设备、材料入厂质量关, 建立现场质量联合周检与质量月例会制度, 针对现场情况不定期召开专题会议, 分析遇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通过质量月专项检查活动进一步强化项目质量风险识别与控制, 加强工程质量与工序把关, 从而提升项目施工质量, 保证现场施工的顺利进行。
2.5 最终结果控制
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技术因素息息相关, 除人员的技术因素外, 还包括机械设备、信息、检验和检测技术等, 在实施质量计划和攻关措施中加强质量检查, 对检查出的“问题”要做为以后质量管理的预控目标, 对“结论”加以总结并转化成今后保证质量的“标准”和“制度”。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制定可行的、能够达到的质量目标, 围绕质量目标开展各种质量管理活动。将同类工程质量通病的根治, 做为主要质量结果控制目标进行控制, 从而使关键问题迅速得到解决。
2.6 隐蔽工程管理
隐蔽工程检查在班组自检的基础上, 施工单位填写隐蔽工程检查记录, 由专业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方可隐蔽。检查过程中发现质量问题, 发监理工程师通知单要求施工单位整改闭合。不同施工单位之间的过程交接由专业监理工程师组织质检员、相关施工技术人员及有关人员参加, 进行检查验收, 交付方出具中间交接资料, 接收方复查认可后, 办理中间交接手续。
2.7 人员及材料、构配件管理
按合同要求, 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必须配备足够数量的技术专业人员, 能够覆盖现场各专业, 满足现场施工质量控制。
在项目施工之前, 制定出项目材料方面的质量管理规定, 要求各部门、各单位根据分管内容, 严格控制材料、构配件质量。
2.8 质量体系控制
2.8.1 承包商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运行
承包商进场开始, 要求各承包商建立自己的质量管理体系且必须全面, 涵盖整个施工过程, 须明确各专业人员和各管理人员的质量职责, 并经报审通过。在质量管理体系中, 各承包商须有自己独立的质量管理人员, 班组设立质检人员, 严格的验收把关程序, 在工序交接或报验前, 承包商必须首先自检和互检合格, 才能进行上报验收。
2.8.2 对监理单位的管理
除严格要求监理人员资质、能力外, 要确保有足够人数, 建设单位要设立监理考核机制, 明确监理职责。同时, 督促监理单位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监督、检查, 不仅是查施工单位的各项管理制度, 还要从现场施工规范、施工方案着手, 严格控制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 并对该体系的运行情况进行评判。
2.8.3 建设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的完善
建设单位在项目开始实施前, 保证不偏离总体项目实施计划的前提下, 制定相关管理性文件, 如《工程质量管理部制度汇编》、《工程质量管理手册》、《工程质量管理计划》等。从而在以后的工程质量管理中, 能够做到有章可依。
2.8.4 质量问题的闭合管理
对现场发现的质量问题, 不只是停在口头说教上, 而是针对较大的质量问题, 或者多次说教不改的质量问题, 出具《质量问题整改通知单》, 规定时间整改, 且必须以书面形式进行回复, 再复查。并根据情况进行相应处罚。
2.8.5 日常巡检、月检、专项检查相结合
除了日常的巡检检查, 每个月组织质量大检查, 并在此基础上, 针对不同时期发现的较集中的问题, 组织专项检查, 避免重复性质量问题的发生, 以此强化过程控制。
3 工程质量管理的工作重点
工程质量目标做为项目建设管理的核心任务之一, 不但需要督促施工承包商着重加强质量策划、程序控制、过程控制和最终结果控制, 而且还需要将工程质量管理责任进行逐级分解, 贯彻执行质量终身责任制, 从承包商项目经理到各级管理人员, 直至作业班组, 严抓执行措施落实, 督促其管理上做到横向到底、纵向到边、责任到人。
对工程质量的控制, 采取质量停检点报验制度和监理旁站制度, 辅以定时不定期、不定检查区域随机抽查、现场监督、重点巡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日常巡检。以此强化工程施工阶段的过程控制和中间交接管理。
推行前馈控制 (包括质量方针、目标、计划等) 、过程控制 (实施过程中对计划的检验) 和结果控制 (对最终结果进行检查, 使其满足前馈控制) 的方式对项目实施过程的质量进行把控。即加强事前策划管理, 以事中控制为重点, 事后及时调整、总结。
4 结语
石化行业做为一种高危行业, 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一方面, 石化项目的工程建设涉及到国家经济和社会公共安全的各个层面。另一方面, 从建设单位自身利益出发, 工程质量的优劣, 将直接影响到项目建成投用后, 是否能够安全且长周期稳定运行、持续产生综合效益。因此, 重视石化项目的工程质量管理, 真正将“百年大计, 质量第一”落到实处, 保证工程质量管理体系正常运行和采取相应控制措施, 将质量事故发生风险概率降到最低, 是可行的, 是必要的, 也是项目管理者对国家和社会应尽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