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进入新时代的中国企业正处于迈向现代化的关键阶段。进一步深化新时代中国企业文化塑造研究,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反映时代需求的中国企业文化, 将有助于促进新时代中国企业的发展壮大和中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全面提升。被誉为“经营之圣”的日本企业家稻盛和夫, 历经半个世纪企业经营实践所形成并不断完善的经营哲学, 以其令世人瞩目且信服的实践成效而备受世界各国企业家推崇。以稻盛和夫企业经营哲学为研究范本, 通过深入剖析稻盛企业经营哲学的核心理念及其产生过程, 全面总结其实践经验, 能够为推进包括企业家精神培育、企业经营哲学建构在内的新时代中国企业文化塑造提供有益启示。
关键词: 新时代; 中国企业文化; 稻盛和夫; 经营哲学;
Abstract: Chinese enterprises entering the new era are in the key stage of modernization. Further deepening the research on the shaping of Chinese corporate culture in the new era, constructing the Chinese corporate cultur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reflecting the needs of the times will help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and expansion of Chinese enterprises in the new era and the overall enhancement of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Chinese enterprises. Honored as the Saint of Business, Japanese entrepreneur Inamori Kazuo, who has initiated the enterprise philosophy over about half a century of business practice, has steadily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and is highly praised by entrepreneurs over the world. From this perspective it is of great advantage to dissect Inamori's business philosophy and summarize its practice experience so as to create Chinese corporate culture in the new era.
Keyword: new era; Chinese corporate culture; Inamori Kazuo; business philosophy;
一、引言
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全面深化, 曾经作为一种管理模式被引入中国的企业文化, 也历经了一个从最初的对西方理论的简单袭用到基于中国自身特点而自主创建的动态发展过程。进入新时代,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 中国企业发展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动能转换及全面转型升级的严峻挑战。如何利用文化的力量在竞争中赢得主动和优势, 已成为新时代所有中国企业必须面对的现实课题。显然, 进一步深化中国企业文化塑造研究, 在新时代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新时代只有在新思想新理念引领下, 不断适应时代发展要求, 准确把握企业发展规律, 与时俱进地推进中国企业文化创新, 为中国企业文化注入新的时代内涵, 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激发出中国企业的发展活力。企业文化是人类智慧的共同结晶。新时代推进中国企业文化建设, 离不开对国外优秀企业文化的汲取和利用。日本作为企业文化的发祥地, 无疑为我们的借鉴利用提供了更丰厚、更优质的资源。被誉为“经营之圣”的日本企业家稻盛和夫, 因其在企业经营哲学上的独特建树以及在企业经营实践中的辉煌成就, 而为深化新时代中国企业文化的塑造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二、文献综述
作为社会文化与组织管理相融合的企业文化 (corporate cultures) , 是美国学者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因对日本管理经验和美国管理教训进行理论化总结而提出。美国学者所撰着的《日本的管理艺术》 (Richard Tanner Pascale, Anthony G.Athos, 1981) 、《Z理论》 (William G.Ouchi, 1981) 、《企业文化———现代企业的精神支柱》 (Terrence E.Deal, Allan Kennedy, 1982) 、《寻求优势》 (Peters.T, Waterman.R, 1982) 等, 标志着企业文化研究的兴起。
随着企业文化影响的持续深入, 围绕着如何塑造和构建中国企业文化, 中国学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主张。綦正芳 (1998) 认为:孔子人本思想经科学分析、取舍后, 可成为21世纪中国建设新型企业文化的宝贵财富, 并对世界各国企业文化建设作出积极贡献[1]。黎永泰 (1999) 认为:中国企业文化必须进行系统立体再造, 不仅涵盖传统与现代两个层面, 还包括企业哲学、企业价值观、企业文化观、企业精神、企业使命、企业经营理念、企业形象等各个方面[2]。周叔莲、黄群慧 (2000) 认为:建设新型中国企业文化模式, 应在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原有企业优秀文化传统、学习吸收国外先进企业文化基础上进行文化变革和创新[3]。陈小洪 (2000) 认为:中国企业应提倡渐进创新的企业文化, 即先学会发现、理解国外先进技术与经验 (包括制度经验) , 而后结合国情为我所用[4]。孟凡驰 (2001) 则强调: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着力点, 是企业家文化的自觉培育[5]。冯兵旺 (2006) 认为:中国企业文化建设须以新思考和新观念探寻发展路径, 迅速走出“浮”化、“虚”化、“同”化、“西”化、“老”化的误区[6]。徐耀强 (2013) 认为中国企业文化的研究和实践迫切需要重构新范式, 目前已具备了正确的思想指南、充分的物质条件、可靠的现实依据和必要的理论准备[7]。唐任伍、马宁 (2018) 认为, 建构中国企业文化应以增强文化自信为目标, 破除中国企业文化虚无论, 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蕴涵的有利于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人文道德理念, 为企业提供精神支柱[8]。
三、稻盛企业经营哲学的核心理念
作为“商人思想家”的杰出代表, 86岁高龄至今仍活跃于世界舞台的稻盛和夫, 因其传奇经历和辉煌成就而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在40多年的企业经营生涯中, 一手创办的两家公司 (京瓷株式会社和第二电电株式会社) 都跻身“世界500强”之列;在日本泡沫经济崩溃的20世纪90年代, 与当时每年有1.5万家企业倒闭形成鲜明对照的是, 稻盛创办的企业却在经济萧条背景下逆势而上;耳顺之年身为巨富的他捐出自己所有的个人股份, 皈依佛门, 出家修行提炼心智;在日航公司濒临破产行将拍卖之际, 应日本政府之邀, 以78岁高龄的退休之身, 零薪水出任日航董事长, 仅用十个月就让日航公司扭亏为盈, 并实现了三个世界第一 (即利润、准点率和服务水平) ;创办的旨在传播其企业经营理念和培养新一代企业家的民间自发组织“盛和塾”, 从日本列岛发展到中国、美国和巴西等国, 成为众多中小企业家探索经营创新的“道场”, 作为塾长的稻盛则备受一众企业家们的倾心追随。稻盛之所以能在企业经营上达到超凡境界并成为人生赢家, 与其独创的企业经营哲学是密不可分的。
稻盛企业经营哲学包含着十分丰富的思想内容, 而“以心为本”“敬天爱人”和“利他经营”则构成其核心理念, 如一条红线始终贯穿于稻盛全部企业经营实践之中, 并在不断刷新经营业绩、展示惊人效应的同时, 彰显出稻盛企业经营哲学的灵魂所在。
(一) “以心为本”
稻盛和夫在其企业经营生涯中, 始终秉持其独特的“以心为本”的经营理念。正如他自己在《新经营·新日本》一书中所说:“我到现在所搞的经营, 是‘以心为本’的经营, 换句话说, 我的经营就是围绕着怎样在企业内建立一种牢固的相互信任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样一个中心点进行的。”[9]在稻盛看来, 他之所以能获得成功, 原因就在于他的经营哲学, 即“立足于宇宙的本源以及人心的本源来开展经营活动”[10]。正是在稻盛和夫“以心为本”企业经营哲学的核心理念指导引领下, 京瓷才由当初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企业, 一跃而成为在世界上闻名遐迩的大企业。
正如有的论者所指出, “与别的哲学相比, 稻盛哲学的一个显着特点, 是它的实践性。”[11]稻盛所致力的就是“应用‘肌肤传感式’原理赢得职员的亲近感和依赖感”[12], 即借助一切机会和手段, 利用他所倡导的一整套哲学理念去教导和感染他的员工, 使员工彼此成为“相互信任的同志”, 产生一种“都是同一条船上的伙伴”的强烈意识, “能和他人同甘共苦”, 并“通过努力工作去充实自己的人生”。为此, 稻盛甚至将自己创业以来所持有的个人股票, 也无偿分给每个员工, 由此来增强京瓷对员工的吸引力与凝聚力。正是通过这样的“心性”“培养”, 稻盛将自己的哲学理念化为了活生生的企业精神。
由稻盛所独创的阿米巴经营模式之所以能在京瓷发挥出巨大效应, 就在于其“以心为本”的核心理念得到了生动践行。所谓阿米巴经营模式, 就是将整个公司分割成许多被称为阿米巴的小型组织, 每个组织都作为独立的利润中心进行独立经营, 以实现自我增值。每个阿米巴的业绩与奖金不挂钩, 所取得的业绩均予以精神鼓励。阿米巴中的每一位成员都把公司褒奖和同事赞扬当作最高奖赏。这一模式曾一度风靡世界, 却鲜有成功案例。事实上, 其只有在奉行“以心为本”的企业中才能成功实施并发挥效应。正是依托阿米巴经营模式, 让稻盛创办的两家企业茁壮成长且长盛不衰, 京瓷更是创造了50余年无亏损、越是经济危机越能逆势发展的“神话”。所以说, “以心为本”是稻盛企业经营哲学的核心理念之所在。
(二) “敬天爱人”
“敬天爱人”源于备受稻盛尊崇的明治维新领袖之一的西乡隆盛。稻盛将“敬天爱人”作为京瓷的社训, 也是其企业经营哲学之核心理念的集中体现。应当说, 稻盛企业经营哲学是其本人在漫长企业经营实践和皈依佛门艰苦修行中, 通过点滴积累、不断提炼而得出的, 因而带有鲜明而独特的人格印记。稻盛在长期的企业经营实践中, 每遇难题就会反复思考“作为人, 何谓正确”的问题, 并回归到“追求正确的为人之道”的哲学原点, 进而以此为原则展开思考和采取行动。在他看来, 企业家的人生哲学与企业经营哲学事实上是相互贯通的, 经营活动实际上就是经营者人格的影射。正是由此出发, 稻盛从“敬天”和“爱人”两方面成功找到了促进企业发展及构建经营哲学的具体路径。
面对企业经营中每天都在发生的各种情况和问题, 应当把“作为人应该做正确的事并以正确的方式贯彻始终”作为根本判断基准。这是稻盛在经历创业之初众多挑战之后, 经过深刻反思而得出的结果。稻盛清醒地意识到, 企业经营活动中作出任何判断和行为都必须基于世间通行的道理 (“原理原则”) , 任何时候都不能有违背日常伦理道德的行为。企业经营一方面要使企业成为高收益企业, 而另一方面经营者需要通过自身人格品质, 在道义上与顾客建立起彼此尊重信任的关系, 且因解决了社会问题而赢得社会的尊重认可。基于这样的认识和担当, 稻盛本着光明正大的经营态度“谋利有道”, 并积极承担责任回报社会, 践行“散财有道”, 这正是“敬天”的题中应有之义。
以“追求正确的为人之道”为经营哲学的“原点”, 据此, 稻盛认为企业在经营行为中还必须“爱人”。这应当是稻盛本人在长期企业经营实践中切身体会的深刻总结。京瓷在初创之时, 稻盛曾遭遇员工集体抗争, 这场风波尽管最后得以平息, 但却引发他对创业者创业经营的目的进行深度反思。在他看来, 公司不仅仅是经营者个人追求梦想的地方, 任何时候公司还应当是保障员工生活的地方。此后, 让公司员工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方面都获得满足, 成为京瓷经营发展的宗旨。稻盛在其长期企业经营实践中, 注重以“关爱”和“体谅”为基础制定企业战略战术, 在他看来, 只要“关爱”“体谅”的基础一旦具备, 企业就能排除万难、成就事业。所以说, “敬天爱人”也是稻盛企业经营哲学的核心理念之一。
(三) “利他经营”
“利他经营”赋予了稻盛企业经营哲学以浓郁的伦理色彩。这一理念同样始于京瓷初创时员工集体辞职风波。经过反思之后, 稻盛深刻领悟到:“所谓经营, 就是不管愿意与否, 经营者都要使出自己的全部能力, 让全体员工获得幸福, 企业必须具有抛开经营者私欲的大义名分。”[13]此后, 在京瓷便有了“在追求全体员工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幸福的同时, 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这样的经营理念, 这同时也标志着稻盛“利他经营”思想的初步形成, 他将此称为“哲学的根干”。显而易见, 稻盛所主张的“利他经营”思想并非局限于企业内部, 而是展现出贡献人类社会的眼界和胸襟。
稻盛将人心区分为“利己之心”和“利他之心”两个类别和层次, 在不否定利己之心的同时, 他主张人应该有利他之心。作为企业经营者, 稻盛主张的“利他之心”包含着与竞争对手互利双赢的一面。在稻盛看来, 利己的经营并非就是坏事。人都有利己的一面, 想赚钱也无可厚非。但要想鼓足大家的士气, 引导着人们跟你走、好好干, 仅是自己想赚钱这个目的是不够的, “就必须有一个更高层次的大义名分。”[9]而所谓的“更高层次的大义名分”便是他的“利他经营”的核心理念。稻盛认为要搞好经营, 必须是“利他经营”, 因为利己则生, 而利他则久。“利他经营”不仅是一种方便的手段, 其本身就是经营的目的———为了集团和为了大家的幸福。
稻盛的“利他经营”理念并没有仅仅停留于思想层面, 其自始至终落实在经营实践之中:在京瓷公司内部, “利他经营”表现在追求员工物质精神两方面幸福这一目标上;员工既是企业经营的主人, 也是利益分配的主人。稻盛甚至还把自己的全部个人股份无偿分给员工。在同行业竞争中, 稻盛同样秉持“利他经营”理念, 让利于人, 靠质量和服务取胜。在与高速通信公司围绕东京首都圈的业务权利竞争中, 本着国民利益为重的宗旨, 稻盛主动让步, 在十分不利的竞争条件下, 苦心经营, 最终超越对手。在回报社会上, 稻盛同样不遗余力。稻盛认为是社会的厚爱让自己积累了巨额资产, 为此, 他想方设法来无偿回报社会, 如:设立国际性奖项、热心公益事业、培养经营管理人才, 等等。可见, 稻盛“利他经营”的核心理念贯通了企业与社会的各个层面。
四、稻盛企业经营哲学的现实启示
(一) 新时代中国企业文化的塑造, 必须始终植根自己的文化传统、适应时代需要和注重保持自身特色
中国的企业文化建设, 始终离不开对世界上发达国家成功经验的借鉴。而稻盛和夫所创建的以企业经营哲学为核心的京瓷企业文化, 无疑可以提供可资借鉴利用的丰厚资源。在企业经营实践中, 稻盛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底蕴, 以佛教禅宗智慧为指引, 以日本民族文化为基因, 融会贯通多种文化因素, 不断总结自己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 逐渐升华并形成了一整套思想体系, 即稻盛企业经营哲学。稻盛企业经营哲学作为京瓷企业文化的核心, 成为公司经营的主导思想, 不仅为稻盛本人身体力行, 也成为京瓷所有员工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在京瓷集团, 体现其经营理念的企业文化无处不在, 随处可见:公司每个部门的墙壁上都悬挂着以京瓷哲学为内容的看板, 主楼门口的石头上镌刻着“敬天爱人”的社训。京瓷集团以阿米巴经营、6项精进、7个关键和12条准则等为根本内容的企业文化体系, 不仅在陶瓷行业, 而且被移植到通讯行业和航空业, 均取得了极大成功, 这足以说明其价值观和核心经营理念具有普遍性, 因而其合理内核可以为我们在塑造中国企业文化时提供有益启示。
“一项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持续长久”[14]。由于中国企业文化在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增强中国经济竞争力、规范企业社会责任、提升中国社会文明发展水平方面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因此, 对于身处经济全球化时代、面对日趋严峻国际竞争挑战的中国企业而言, 必须着力推进新时代中国企业文化建设。事实上, 在新时代也只有不断深化中国企业文化的塑造, 形成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良好社会环境, 切实将企业文化建设作为提升企业整体素质的系统工程来抓, 这样才能更好地以文化的力量来持续推动企业的长期发展。为此, 应当充分借鉴富有活力的京瓷企业文化, 始终植根于中华文化的丰厚沃土, 结合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着眼于企业经营现代化的战略目标, 真正塑造出具有民族特色与亲和力, 能够有效彰显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与价值目标、全面展现现代企业精神实质和有效激发员工内生动力的优秀企业文化。由于中国企业文化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为了推动中国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因此, 着力塑造既有本土特色、又具实践效应的中国企业文化, 就成为了新时代中国企业发展的紧迫任务和重大使命。
(二) 新时代中国企业文化的塑造, 必须注重培育作为中国企业文化核心和精髓的中国企业家精神
由于企业家担负着企业文化的倡导、示范、整合和变革等责任, 因此企业家就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推动力量。正因为如此, 企业家是否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 就成为企业文化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性因素。由于企业精神文化是企业文化的内核和灵魂, 而企业家精神又是企业精神文化的核心与精髓, 是影响企业经济增长最重要的非经济因素, 所以, 塑造企业文化, 必须以培育企业家精神作为基石。可以说, 卓越的企业文化是卓越的企业家的人格化。已故国学大师季羡林生前对稻盛和夫给予了充分肯定和极高评价, 将其推崇为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家的典范与楷模。应当说, 稻盛和夫是极富企业家精神的杰出代表, 以创新创业精神、社会担当精神和敢冒风险精神为主要内涵的企业家精神, 在他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故而稻盛经营哲学和京瓷公司的成功实践完全可以为中国企业家提升精神境界提供有益借鉴。新时代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任务, 迫切要求大力培育和弘扬企业家精神, 因为企业家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对此, 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指出:“市场活力来自于人, 特别是来自于企业家, 来自于企业家精神”[15]。党的十九大报告也强调, 要“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16]。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 已成为新时代的必然要求。
新时代大力培育和弘扬企业家精神, 首先应当注重培育和激发企业家的创新创业精神。创新创业精神是企业家精神的核心要义, 京瓷、KDDI便是稻盛创新创业的经典杰作。中国经济如今已到了需要依靠创新来加以驱动的关键阶段, 只有真正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企业, 才能更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因此, 优秀的中国企业家应该勇于并善于创新, 依靠创新来促进企业成长, 进而不断推动中国迈向现代化进程。新时代还应当注重培育和鼓励企业家的社会担当精神。稻盛提出企业家要“动机至善, 了无私心”, 正是本着这样的社会担当精神, 稻盛在创造无数经营神话并成为人生赢家之后, 积极回馈社会。当代中国正处在迈向现代化的关键时期, 迫切需要一大批有担当精神的企业家为此作出积极贡献。新时代还要注重培育和鼓励企业家的敢冒风险精神。敢冒风险精神也是企业家精神不可或缺的基本要义。京瓷的逆势发展、KDDI涉足新领域的业绩和出手挽救濒临破产的日航公司等一系列作为, 都集中体现了稻盛敢于接受新挑战、发现新机遇的冒险精神。这种敢冒风险精神也是新时代中国企业家应当具备的宝贵品质。为此, 需要在全社会构建宽容和谐的有利于企业家成长的氛围。企业家强则经济强, 企业家精神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源泉, 新时代弘扬企业家精神要积极借鉴稻盛经营哲学的成功实践, 让优秀企业家精神助力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三) 新时代中国企业文化的塑造, 必须着力构建和凝练作为中国企业文化灵魂的中国企业经营哲学
作为企业特有的从事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企业经营哲学对企业经营及其可持续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任何企业要想获得经营成功, 都离不开企业经营哲学的指导。因此, 塑造新时代中国企业文化, 必须注重对中国企业经营哲学的构建与提升。稻盛在回答“经营为什么需要哲学”时给出了三点理由:其一, 经营公司必须有全体员工共同遵守的规范规则, 这些必须作为“哲学”在企业内部加以明确。如果没有明确自己的“哲学”, 并在全体员工中加以贯彻, 其最终就必然影响企业的发展。事实上, 因缺乏经营哲学而陷入各色丑闻并最后惨遭淘汰的大企业, 在历史上可谓比比皆是。其二, “经营哲学”用以表明要将企业办成一个怎样的企业, 同时表明实现这一企业目标所需要的思维方式, 因此, 经营离不开哲学。其三, “经营哲学”能够赋予企业优秀的品格。如同人具有人格, 企业也有企业的品格。企业一旦有了优秀的经营哲学, 便可以赋予企业优秀的企业品格。因此, 构建能赋予企业优秀品格、员工优秀人格的高层次的经营哲学, 就显得十分必要。以上三个理由, 都包含在京瓷哲学中。稻盛所创造的一系列辉煌商业奇迹, 让人心悦诚服地领略到作为谋企业长远发展之道的稻盛企业经营哲学的过人之处。
中国企业在市场化改革中得到了迅猛发展, 并于本土市场竞争与开拓海外市场的过程中, 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经营模式。显然, 在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下的时代背景下, 对于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历史进程中的中国企业而言, 要实现不断成长、做大做强, 就迫切需要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经营哲学。由于企业经营哲学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动力源泉, 因此, 构建中国企业经营哲学, 也成为塑造新时代中国企业文化的关键所在。为此, 迫切需要中国企业家们在新时代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 充分利用中国自身的文化资源, 有效利用转化包含传统儒释道在内的中国智慧为现代经营理念, 进而用现代逻辑思维和辩证方法来构建并提升属于我们本民族、同时又能够体现时代内涵与特征的中国式企业经营哲学, 特别是要着力培育作为企业经营哲学最集中体现的、能够指导企业行为的核心价值观。应当说, 在此过程中, 稻盛和夫以海纳百川的情怀与胸襟所构建起来的企业经营哲学, 无疑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需要细心研读、可资借鉴的范本。正如有的论者对此所强调指出的那样, 应当“借鉴稻盛哲学缘起之法, 形成中国企业自己的哲学……”[17]。构建中国企业经营哲学是塑造中国企业文化的根本所在。
五、结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为中国企业文化塑造与构建标定了时代方位、拓展了发展视野。新时代中国企业文化建设正在发生自觉、深刻而系统的转变, 必须以新思想新理念为引领, 不断开创中国特色企业文化建设新局面。稻盛和夫别具一格的企业经营哲学及其实践宛如一股清流, 其以“利他经营”的核心价值理念不仅校正着误入歧途的以利己主义为中心的西方文明发展走向, 同样也为全球化背景下不断推进中国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了有益启示。作为“现代商业社会的儒释道”, 稻盛企业经营哲学凝结着传统与现代诸多优秀文化精粹, 是现代企业经营的卓越典范。正如被业界誉为“松下幸之助的传人”之江口克彦所指出的, “学习稻盛和夫的经营哲学是必要的。如果以此为基础, 大家建立自己的经营哲学, 稻盛先生是不会有什么不愉快的, 因为他本人的哲学也是这样构建的。[18]”显然, 对于伴随着市场经济转型而逐渐成长起来的中国企业而言, 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化竞争的挑战, 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借鉴包括稻盛企业经营哲学在内的一切有益的企业经营智慧和管理经验, 始终立足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 才能在实践探索的基础上, 建构和塑造出具有自身特色的中国企业文化, 由此也才能使中国企业在不断迎接挑战中实现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 綦正芳.孔子的人本思想与21世纪中国企业文化建设[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8, (1) .
[2] 黎永泰.论中国企业文化再造[J].四川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9, (1) .
[3] 周叔莲, 黄群慧.中国企业文化建设要适应6大环境变化[N].亚太经济时报, 2000-06-21 (2) .
[4] 陈小洪.中国企业应提倡渐进创新的企业文化[N].亚太经济时报, 2000-06-21 (2) .
[5] 孟凡驰.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展望[N].人民日报 (海外版) , 2001-05-12 (2) .
[6] 冯兵旺.中国企业文化建设急需走出五大误区[J].河北学刊, 2006, (1) .
[7] 徐耀强.中国企业文化研究和建设迫切需要新范式[J].当代电力文化, 2013, (8) .
[8] 唐任伍, 马宁.中国企业文化自信与企业发展[J].企业文明, 2018, (8) .
[9] [日]稻盛和夫.新经营·新日本[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96.
[10] [日]稻盛和夫.六项精进[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11.
[11] 曹岫云编.稻盛和夫记[M].北京:东方出版社, 2010.
[12] [日]柳田帮男.浴火重生---全面革新与企业转型[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9.
[13] [日]针木康雄.从挫折中积极奋起的企业家稻盛和夫[M].北京:新华出版社, 1996.
[14]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14.
[15] ]习近平.谋求持久发展共筑亚太梦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开幕式上的演讲[N].人民日报, 2014-11-10 (2) .
[16]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7.
[17] 刘博明.借鉴稻盛尽早形成中国企业的哲学[N].上海证券报, 2012-03-17 (8) .
[18] 钟放.文化视角下的稻盛经营哲学与企业实践[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