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商经济时代下, 物流模式成为主流, 通过物流实现电商交易的商品范围不断拓展。在食品领域也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攀升, 对食物品质的追求不断攀升, 更多偏向健康、无公害的生鲜农产品。因此, 近年来对生鲜农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对其质量、新鲜度也提出了越来越高要求, 这就需要做好生鲜农产品的物流保存工作。随着电商事业的高速发展, 生鲜农产品线上销售量越来越多, 而其物流供应链模式却暴露出诸多不足。为此, 本文在分析电商视阈下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模式存在问题的基础上, 提出了相关改进策略, 旨在促进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向服务主导方向的飞速发展。
关键词:电商;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 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显着提升, 再加上电子商务模式的不断发展, 人们消费结构也随之发生了巨大转变。作为人们日常饮食的一个重要部分, 生鲜农产品逐渐成为人们高度关注的焦点, 人们除了重视生鲜农产品的价格外, 更注重它们的营养程度、安全程度及新鲜程度。然而, 在当前电商飞速发展的新形势下, 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却面临着诸多挑战, 因此, 如何有效的改进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模式, 是值得我们深思的课题。
一、生鲜农产品及其供应链相关概述
1. 生鲜农产品及其特性
生鲜农产品是农产品中一种较为独特的产品, 从宏观角度而言, 生鲜农产品可分为三类:一是经过处理的加工生鲜农产品;二是经过简单加工处理的冷藏冷冻生鲜农产品;三是未经加工处理的初级生鲜农产品。从微观角度来说, 生鲜农产品是指农业部门生产后经过初级加工处理或未经加工处理直接进入流通领域的产品, 如肉、蔬菜、蛋、奶、水产品、水果等均属于生鲜农产品, 主要包括三类, 即鲜活农产品、生鲜农产品、生鲜食品[1]。生鲜农产品通常具备如下一些特性: (1) 外形特征:生鲜农产品通常拥有较大且不规则外形, 因此, 对流通环节存储运输设备要求较高, 对物流模式依赖性较高。 (2) 生物特征:生鲜农产品通常具有明显的生物特征, 呼吸作用旺盛, 拥有较多水分, 易腐败、损坏, 流通存储难度较大, 因此, 对销售效率和流通环节的设备要求非常高。 (3) 需求特征:生鲜农产品的需求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的消费理念和消费能力, 人们对生鲜农产品的需求正日趋稳定、多元化, 若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立于不败之地, 供给方则需不断优化自身的供给方案, 以适应市场发展需求。
2. 生鲜农产品供应链
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是指针对生鲜农产品而构建的供应链系统, 如农产品加工单位、供应企业、生产企业、消费者及分销商等均属于供应链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产品生产方是此供应链的始端, 与零售、加工、分销等一系列环节共同组成垂直的网络系统。此系统涉及到各种级别的参与主体, 如农产品消费者、生产方、分销商、加工单位等[2]。
二、电商视阈下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模式存在的问题
1. 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成本太高
从当前情况来看, 由于生鲜农产品对温度环境要求较高, 必须在常温环境下储运, 故国内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成本普遍较高。据调查发现, 现阶段国内冷库及冷藏车数量仍无法满足市场发展要求。目前主要是通过将冰块装入保温袋中, 再将之置于包装箱中, 以此来储运那些有保鲜需求的农产品, 此种储运方式只能持续保温20小时左右, 然而对冰块取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以2016年的玉米运输为例, 此批玉米需从武汉运至广东, 由于缺少冰块供应, 导致大量玉米变色、腐烂, 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
2. 冷链物流体系尚未成型
冷链物流是指在低温环境下将那些易发生腐烂变质的食品从生产地储运至消费者手中的一种供应链系统。如水果、肉禽蛋、药品、水产品、蔬菜等生鲜农产品的储运均离不开冷链系统。利用冷链物流, 可使食品的质量及品质得到有效保障。所以, 非常有必要构建一套较为健全的冷链系统。然而, 现阶段国内冷链系统供应的产品只能满足二至三成市场需求, 冷藏运输率非常低, 其中约八成生鲜食品只能在常温下进行存储、流通、加工。
3. 物流基础设施有待改善
目前国内有些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较为落后, 用于物流服务的专业储运车辆较为匮乏, 交通网络信息建设不够完善, 阻碍着信息流通, 而且部分地区的车辆运量和存储能力较差, 根本无法满足当地生鲜农产品的流通需求。有些地区由于冷藏设备匮乏, 只有利用普通卡车来储运果蔬等生鲜农产品, 再利用棉被、塑料或布等进行保温保鲜处理。由于物流基础设施较差, 在运输过程中, 极易导致大量果蔬腐烂, 造成较大经济损失。
4. 生鲜农产品管理水平有待提升
第一, 国内缺少规模化农田, 且熟知生产技术的人才相对匮乏, 严重阻碍着农产品的生产, 再加上对农业养殖产品及种植产品控制不足, 无法准确地把控好农产品的形状、味道、重量、熟度及大小等。以广东省为例, 其农业产业发展极不协调, 山区拥有较多的农业用地, 可需求量不大;沿海地区虽然需求量较大, 可农业用地却严重不足。珠三角地带的佛山等地, 那些渔产品及家禽类养殖个体在养殖区租赁合同到期之后, 倘若因某些原因无法续租, 则必须迁至其他地区, 而不同区域之间均存在着一定的温差, 且不同地区的消费需求也各不相同, 这势必会对农产品的销售及流通产生一定的影响。第二, 现阶段国内大多数沿海省份的种植基地主要是陆地, 缺少大棚。部分沿海区域经常面临发生台风、雨雪天气, 而山区地带冬季霜冻问题较为严重, 考虑到恶劣的天气环境, 农产品生产方只能中止耕种, 如此一来, 势必影响国内生鲜农产品的产量。
三、电商视阈下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模式改进策略
1. 构建标准化的生鲜农产品配送和仓储流程
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中成本投入最多的环节就是配送和存储环节, 这也是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服务的一个重要部分, 通过构建标准化的生鲜农产品配送和仓储流程, 可使其物流供应链工作效率得到显着提升。在电商视阈下, 生鲜农产品的新鲜度是人们极其重视的一个内容, 这就很有必要构建标准化的生鲜农产品配送和仓储流程, 最大限度地缩短农产品存储时间和输送作业时间, 将农产品尽快送到消费者手中, 保证农产品的新鲜度, 这样方能保障生鲜农产品电商事业的更好发展。生产方应对农产品包装制定一个统一标准, 各企业再借助大数据对农产品实施分析预测, 以便更好的存储、保管生鲜农产品, 同时, 必须用冷藏车来配送农产品。此外, 建议企业还可将冷藏仓库设立于配送终端, 积极争取与当地便利店的协作, 以此来减少农产品配送、储运环节的损耗。
2. 加强交通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技术和设施是保证物流发展的基础, 因此, 若想保证生鲜农产品在全国范围内流通的顺畅性, 则非常有必要加强对那些落后地区交通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实现村村通公路, 同时还应加大对立体交通网络的建设力度, 努力实现多种农产品储运方式互联。另外, 还应适当增加对农产品保鲜加工技术、配送技术、冷冻冷藏技术、包装技术等方面的建设投入, 合理配置一些专业的配送车辆、冷藏冷冻设备及包装设备等[3]。由于生鲜农产品对新鲜度要求较高, 故必须严格控制好流通时效, 因此, 必须利用专业的冷藏冷冻设备及保温设备来进行生鲜农产品的配送, 尽管这需要投入较多资金, 但却是保证农产品流通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 值得重视。
3. 构建标准化的种植养殖流程
若想使生鲜农产品的养殖、种植趋于标准化, 则应从农产品源头抓起。譬如, 应科学规划农产品选种、养殖、配种等环节。地方政府应加强与当地农业企业的合作, 构建战略合作关系, 合理规划发展方向。地方政府应主动出台相关优惠政策, 以加快专业农业技能高素质人才的引进, 或者也可针对农业种植地的租赁时间等方面制定相关优惠政策, 加强对种植场及养殖场等场地的建设, 将高质量的种植养殖棚场推广给生鲜农产品生产方, 努力营造一个标准化的农产品生产环境, 以此来提升农产品的生产质量[4]。另外, 地方政府也应加强与农业科研机构的协作, 将农产品育种、配种、生产技术等方面作为重点研究方向, 并适当增加研究投入。农业生产方也应积极向政府申请相关农业政策扶持和资金补助, 以促进科研发展;还应努力制定一套标准化的生鲜农产品销售流程, 合理整合产品与销售, 深入调查, 以掌握生产方对生鲜农产品的供应情况以及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状况, 这样不仅可以帮助生鲜农产品生产方更具针对性的开展农产品生产, 提升农产品生产质量及效率, 而且有助于减少农产品的生产风险, 对于提升农产品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4. 加强对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建设
冷链物流不同于常温常态物流, 通过更新现有制冷配送设备, 可有效的满足市场对小批量农产品及不同品种农产品配送的要求。因此, 建议企业应加强对相关低温仓库的建设, 且在建设低温仓库的过程中, 必须充分考虑到不同生鲜农产品对温度的要求。
四、结语
综上所述, 电商视阈下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模式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成本太高、冷链物流体系尚未成型、物流基础设施有待改善、生产力水平有待提升, 对此, 笔者建议, 首先, 应构建标准化的生鲜农产品配送和仓储流程;其次, 应加强对交通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再次, 应构建标准化的种植养殖流程;最后, 应加强对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建设, 这样方能有效的降低生鲜农产品配送中的损耗, 促进生鲜农产品电商经济更快、更好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彩虹.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模式演化路径及动因研究[J].中国商论, 2018, (14) :10~11.
[2]王伟, 黄婉芬.广东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模式发展现状研究[J].中国物流与采购, 2018, (04) :74~75.
[3]李栋.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模式演化路径及动因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 2016, (06) :86~87.
[4]雒伟.甘肃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运作模式研究[J].中国包装, 2016, (01) :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