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外文数字学术资源是高校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的重要资源,其信息安全上升为国家战略。本文分析了我国高校对外文数字学术资源的依赖性及其对学术研究的重要作用,探索了我国高校外文数字学术资源存在的信息安全风险动因,剖析了高校外文数字学术资源存在的信息安全形势,研究了高校外文数字学术资源面临的四类风险,即政治风险、经济风险、技术风险和自然风险;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国外高校规避数字学术资源信息安全风险的四种方案,即健全国家的数字资源呈缴制度、创建外文数字学术资源保存联盟、基于联盟共建学科知识库和建立高校间的数据共享中心,提出了基于云计算的我国外文数字学术资源信息安全保障模型。
关键词:外文数字学术资源;信息资源安全;信息安全
Abstract
Foreign language digital academic resource is important resource for talents cultivation and academic research in universities. Its information security has risen to become national strateg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ependence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on foreign language digital academic resource and its important role in academic research, explores the information security risk causes in foreign language digital academic resource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dissects the information security situation in foreign language academic digital resources in universities, studies four types of risks faced by foreign language digital academic resources in universities, namely political risk, economic risk, technological risk and natural risk. On the basis of the above research, Four information security risk aversion schemes for foreign digital academic resources in foreign universities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which are perfecting the national digital resources submission system, establishing an alliance for the preservation of foreign digital academic resources, the co-construction of subject knowledge base based on the alliance and setting up a data sharing center among universities and the Chinese information security guarantee model, based on cloud computing, of foreign language digital academic resources is proposed.
Keywords: foreign language digital academic resource, information resource security, information security
目录
第1章绪论
1.1选题背景
随着互联网深入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数字学术资源就以人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快速增长,并成为学术研究的主流资源。随着数字学术资源尤其是原生数字学术资源的指数繁衍,其延续可获得性受到了各界的广泛关注,如何控制因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存储介质老化、战争或其他不可预知因素带给数字学术资源的安全风险,保证数字学术资源长久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获得性,成为学术界尤其是图书馆界必须研究的课题。
而这种安全风险尤其表现在外文数字学术资源上。我国的科学研究对外文数字学术资源高度依赖。2012年,教育部选取了在全国范围内最具代表性的“211工程”院校的高校图书馆作为统计对象(“211工程”院校作为经由教育部批准的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高等院校,其图书馆在经费划拨及馆藏资源建设等方面也同样代表了高校图书馆的水平。因此,此报告选取“211工程”院校图书馆作为统计分析对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的地区划分方法,按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对各地区各类文献资源购置费平均值情况进行了统计整理(见表1-1),形成了教育部“211工程”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发展状况区域对比报告(2012年度)。
由上表可以看出,虽然由于地区的不同,各区各类文献资源的购置费分配有所不同,但是发展趋势是共同的,以购置外文数字学术资源为项统计,中部地区的比例最高,达到了55.27%;其次是北部地区,54.11%;然后是西部地区,42.56%;最后是东部地区,28.24%.地区的不同,对外文数字学术资源的重视度略有不同。这是仅以地区为项统计的结果,具体到各高校,情况又有所不同。
2008年,学者刘新周就对参加CALIS集团引进外文数据库最多的前10所学校的数字学术资源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表1-2所示[1].
从上表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外文数字学术资源已经成为数字学术资源的主体,外文电子信息资源数量最高的复旦大学,其外文数字学术资源的比例已经达到了89%.外文数字学术资源的比例越高,说明了该高校学术研究的国际化程度越高,而同样,其学术研究对外文学术资源的依赖性也越高。九年过去,我国所有的985高校和几乎所有的211高校,其外文数字学术资源在整个数字学术资源中比重都超过了50%,在我国的学术研究中,外文数字学术资源已经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并且,一般的数据库商都仅提供数字学术资源的使用权,而不提供数字术资源的保存权甚至是相关的元数据关联权。一旦数据库持续性服务出现中断,就会严重影响到学术研究的进程。如2006年,台湾地震,海底光缆中断,造成诸多国际网站无法访问,服务器在国外的数据库访问等全部中断,学术研究严重受阻。2010年,爱思唯尔数据库商公布了2011-2013合同年的涨价方案,照这个方案,当时全国近200家用户要接受年平均涨幅达18%的价格[2].此次涨价行为一度引发国内33家知名图书馆联合号召国内科技教育界联合起来,共同抵制爱思唯尔[3].虽然事件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数据库服务的中断,还是给用户带来了不便;2013年,因美国政府陷入财政危机,部分政府机构瘫痪,医学免费搜寻引擎PubMed受其影响停止数据维护,全球用户都受到了影响。2014年,信息与期刊代理服务商荷兰Swets宣布破产,严重影响了数据库购买方对该公司运营的数据库获取使用。诸如此类的影响外文数字学术资源持续可用性的因素还有很多,如存储介质的老化、存储格式的变迁、与出版商合同中断、知识产权纠纷、战争等等。
E-Science环境下,保证外文数字学术资源的持续可获取使用是促进学术究的最基础条件,也是高校图书馆必须解决的问题,从这个视角,论文探讨了影响外文数字学术资源的持续可获得的风险因素,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1.2研究意义
高校外文数字学术资源的地位日益重要,对数字学术资源的信息安全风险进行控制是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必须,也是图书馆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而从国家的视角,数字学术资源的发展、保护正成为国家的一种发展战略,成为衡量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
早在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推出了一项“世界的记忆”的计划,旨在采用新的技术方法,保护濒危的文献遗产,从而使公众可以获取使用,并保证它的广泛传播。2002年,其又推出了《数字文化遗产保护指导方针》和《数字文化遗产保护纲领》的草案,具体阐述了数字文化遗产保护的范围、定义、目的以及如何保护的技术框架和法律框架,并提供了与数字文化遗产保护有关的所有重要步骤的成功实践信息和思路[4].从中,也表达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数字资源(包括数字学术资源)保护所秉持的理念:数字资源属于文化遗产,是要继承、保存并世世代代传下去的。随后,各国政府、图书馆、信息机构等纷纷以项目、联盟等形式进行了有关数字学术资源的风险控制和保护研究,有关数字学术资源的风险控制已不再仅仅是数字资源建设的一种需求,它已经成为科学发展、文明传承、文化繁衍的重要基础,它的水平高低,将会直接影响到信息社会的本质,影响到人类文明的传承。
“十八大报告”也明确提出“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战略目标,指出没有信息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作为信息安全保障的重要对象,外文数字学术信息资源的安全也是信息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全外文数字学术资源安全保障体系已经成为国家安全的重大需求。在这种前提下,进行外文数字学术资源的信息安全风险研究无疑具有非常高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本文通过数据分析整理,以数据说话,具体分析了外文数字学术资源对我国高校学术研究的重要作用以及其危险性,研究了我国高校外文数字学术资源存在的信息安全风险动因和类型,揭示了风险的存在性,并通过对健全国家数字资源呈缴制度、创建外文数字学术资源保存联盟、基于联盟共建学科知识库、建立高校间的数据共享中心、构建国家外文数字学术资源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等保障模式的分析,探索适合我国高校外文数字学术资源现状的信息安全保障模型的构建。如此系统、全面地进行外文数字学术资源信息安全风险研究,在国内尚很少见,因此具有较高的理论研究价值。
1.3研究现状
为了全面了解有关数字学术资源风险控制的理论研究,笔者以“digitalresource”和“riskorhazard”为检索词,基于论文标题、摘要和关键词在scopus中进行检索,共检索到相关文献591篇(文献的年份分布见图1),涉及计算机科学、社会科学、工程学、艺术和人类学、数学、医学、地球与航空等10几个学科(文献的年份分布见图2)。其中与数字学术信息资源风险控制密切相关的内容包括:专家推荐的风险沟通方法和控制框架;高校图书应帮助高校尽可能在开放许可的情况下发布内容,以符合高校的风险控制要求;图书馆应支持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大规模数字化对馆藏的影响;图书馆风险管理与灾难响应;数字资源保存与管理以及数字时代保存工作中的紧张局势等。
同时,笔者也以“数字资源”、“风险”为关键词,基于题名、关键词摘要在CNKI中进行了检索,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09篇(文献的年份分布见图3)。
内容涉及云计算环境下图书馆数字资源应用的安全风险;数字资源许可使用法律风险;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产权风险与对策;数字资源安全风险评估体系构建;数字资源迁移、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相关理论等。其中有关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24篇,风险管理的11篇,风险评估的6篇。其学科分布如图4所示。
综上可见,有关数字资源的风险研究是各个学科近几年来关注的热点问题,有关研究成果呈持续上升趋势,并多集中在风险管理、风险控制、风险评估、长期保存、法律风险等方面,但关于外文数字资源的风险尤其是外文学术资源风险研究的并未见。
与此同时,有关数字学术资源的风险控制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引起了有关学者的关注。首先学者们关注到的是数字学术资源的存储环境,包括存储的格式、存储的介质、读写的设备等等。因为数字学术资源存储环境的特殊性,其天然带着存储介质不耐久、存储格式变迁、读写设备过时等安全风险,数字学术资源更易流失。1994年12月,美国保护与存取委员会与美国研究图书馆小组共同组建了数字归档特别工作组,对数字资源长期存取中的关键问题、技术方案等进行了深入调研。其后,保护与存取欧洲委员会与美国保护数字信息存取委员会、欧洲共同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图书馆协会、国际档案协会等又共同对数字资源的保存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协调[5].其后,数字学术资源的安全、持久保存问题引起了各国的重视,各国相继展开了研究,并发布了相关的报告。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出了《保存数字遗产宪章》,其详细阐述了数字资源面临消失的危险,造成这种状况的因素:能创制这种遗产的软件和件迅速淘汰,维护和保存这类遗产的资金、责任和方法都不确定,缺少相关的立法,观念的转变落后于技术的更替,数字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耗资巨大,各国政府和有关机构无法及时地制定出相应的保存策略等[6]其宣扬国家应鼓励采用法律、经济和技术手段来保护这种数字遗产,设计出具有稳定性的数字产品,在数字信息从产生到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中都采取措施,来避免因技术更迭带来的数字资源流失,这是第一个详细阐述数字学术信息资源面临的安全风险的综合文件。
其后,各个国家相继采取了不同的措施来规避数字学术资源的信息安全风险,如法国通过不断完善其呈缴制度,将光盘等实体电子出版物、法国国内出版及国外引进的已出版电子出版物、网络出版物、通过电子方式能访问的数字资源等均涵盖在呈缴范围内[7],以此来防范数字学术信息资源的流失。而英国早在1967年就建成了国家数据存储中心(UKDA),以保证社会科学、人文等领域数字学术信息资源的保存以及长期访问,保证各种数据的真实可靠性[8].在德国,其科学组织联盟陆续推出了数字信息计划的一期、二期项目,希望通过国家支持的形式,为科学研究者创建一个可持续的数字化研究环境,其中重点提出支持创新的信息技术和数字方法,包括国家许可政策、开放获取制度、国家仓储战略、科研数据、虚拟科研环境、法律框架等,以推进世界范围内数字学术信息资源的长期可用性。而美国主要由国会资助,由美国国会图书馆主导进行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规划与实施,并主要实施了NPIIPP计划,以联盟的形式推进数字资源保存范围、格式、标准、策略、知识产权、新的数字保存技术工具和服务等方面的研究,聚集了25个国家超过185个管理合作伙伴共同致力于濒危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9].其后,荷兰、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等国都相继推了相关项目,进行数字学术资源的持续可用研究。
在我国,为了保证外文数字学术资源的长期可用,2006年,CALIS颁布了《CALIS引进资源工作规范》,规定一般情况下,对所购买的数据库应有存档权,存档可采用CALIS公共存档或成员馆自行存档的方式,采用“本地存档”
和“镜像存档”等模式进行,目前,已经实现了EiVillage,Kluwer,IOP,RSC,CSA,NTIS,Nature,PQDD学位论文全文等数据库的存档[7].2010年,国家科学图书馆制定了《保存数字资源交接流程》、《典藏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归档检查规范》等一系列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系统的研建和长期保存权限的获取流程和规范,并以项目形式对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系统架构、技术实现、标准规范管理策略和相关法律环境等角度进行了有益探索。2013年7月,根据科技部部署,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正式启动国家数字科技文献资源长期保体系建设。2014年,NSTL已在其成员单位部署建设了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和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两个国家数字科技文献资源长期保存示范系统。
基本上形成了国家数字科技文献资源长期保存的基本规范体系[10].2015年9月,国家图书馆、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等近60个文献信息机构共同签署了《数字文献资源长期保存共同声明》,明确宣示了图书馆拥有对所采购的数字文献资源进行本土长期保存的权利;为切实保障这些资源的长期保存,图书馆拥有对所采购数字文献资源的合理的存档权、处理权和服务权[11].其后陆续有图书馆、信息机构加入到这个声明中。
虽然国内的图书馆界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但是并没有解决外文数字学术源的长期可用问题,以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和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为例,尽管他们长期保存了一些数字科技文献资源的外文期刊和外文电子图书,但都未达到引进外文期刊数量的8%.与外文数字学术资源的总量相比,仅是冰山一角,不能完全解决外文数字学术资源的信息安全风险问题。
1.4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1.4.1研究框架
1.绪论
2.高校外文数字学术资源信息安全风险研究
3.国外数字学术资源信息安全风险保障模式研究
4.基于云计算的我国外文数字学术资源信息安全保障模型研究
5.结语
1.4.2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利用权威的文献检索工具,通过访问相关的大学和科研机构网站、项目网站等方式,收集大量的中英文期刊论文、会议论文等,以对我国高校外文数字学术信息资源的建设现状和安全风险有较为全面和系统地掌握。
2.对比分析法:通过对国内外数字学术资源安全风险规避方式的对比研究,探究适合中国的外文数字学术资源信息安全保障模式。
3.逻辑推理法:最后利用逻辑推理法,对收集的材料和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归纳,从而达到研究目的。
1.5本文的创新之处
1.全面调查和分析了我国高校外文数字学术资源信息安全风险类型以及其动因,分析了当前外文数字学术资源在长期可用性中存在的问题。
2.以一个全新的视角,全面梳理了国外健全国家数字资源呈缴制度、创建外文数字学术资源保存联盟、基于联盟共建学科知识库、建立高校间的数据共享中心、构建国家外文数字学术资源信息保障体系等化解数字学术资源信息安全风险的路径,为我国外文数字学术资源信息安全保障模型的建设提供了对比材料。
3.结合国内高校外文数字学术信息资源的建设和流失现状,提出了基于云计算的国家外文数字学术资源信息安全保障模型。
【由于本篇文章为硕士论文,如需全文请点击底部下载全文链接】
第2章高校外文数字学术资源信息安全风险研究
2.1高校外文数字学术资源存在的信息安全风险动因分析
2.1.1安全意识淡漠
2.1.2技术频繁更迭
2.1.3政策法律缺失
2.1.4数据库商垄断经营
2.1.5国际安全态势堪忧
2.1.6国家外文数字学术资源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尚未健全
2.2高校外文数字学术资源信息安全风险类型分析
2.2.1政治风险
2.2.2经济风险
2.2.3技术风险
2.2.4自然风险
第3章国外数字学术资源信息安全保障模式研究
3.1健全国家的数字资源保存制度
3.2创建外文数字学术资源长期保存联盟
3.3基于联盟共建学科知识库
3.4建立高校间的数据共享中心
第4章第4章基于云计算的我国外文数字学术资源信息安全保障模式研究
4.1国家外文数字学术资源需求分析
4.2国家外文数字学术资源的多元安全保存方案
4.3基于云环境的国家外文数字学术资源安全保存方案实施
4.4基于云计算的国家外文数字学术资源信息安全保障模型构建
4.5长期获取服务
第5章结语
外文数字学术资源是国家战略资源,是高校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的重要支撑,随着“双一流建设”的不断深化,高校对外文数字学术资源的依赖度越来越高。但是,外文数字学术资源存储在国外,也就是其“云根”在国外,需要通过国际互联网获取,我国无法控制,而且我国高校购买的外文数据库绝大多数只有使用权,没有存档权,因此,外文数字资源存在诸多信息安全风险,主要是政治风险、经济风险、自然风险,技术风险。前两项风险,国内数字资源是不存在的,后两项风险,外文与国内数字资源的风险程度也不一样。这些风险是动态的,永恒的,需要动态监测,动态防范,不断深化研究。
保障外文数字资源信息安全,需要从国家层面统筹规划,从安全、建设、管理与服务等多个视角统一考虑,从新的技术环境中探索路径,进行多维度、全领域考量,建立健全国家数字资源信息安全保障制度、法规。
保障外文数字资源信息安全,需要借鉴国外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经验,国外在信息建设方面先行一步,信息安全方面的规范、做法值得学习,例如:“数字学术资源长期保存联盟”机制,“学科知识库”、“数据共享中心”的建设经验等等。中国数字资源信息安全体系建设,需要走“联盟”之路,合作共赢。
保障外文数字资源信息安全,需要借助第三方力量,即云服务公司,如阿里云,通过了国际信息安全认证,有安全IDC,有良好的技术团队,有完善的体制机制,是任何非云服务公司无法匹敌的,与云服务公司合作,是确保数字资源信息安全的最佳路径。
本文提出的基于云计算的国家外文数字学术资源信息安全保障模型,由一个保障和三个层面构成,一个保障是国家政策法规,三个层面是管理层,数据层和云服务平台。政策法规需要结合实际和国际风云变幻不断补充、完善,管理层需要及时调整,数据层需要不断增加和集成化整合,云服务平台需要与技术发展同步。因此,外文数字学术资源信息安全保障模型是一个动态模型,应用时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因地制宜。
信息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课题,需要不断理论探讨,技术研究,实践探索。
本文只是宏观上对数字资源信息安全进行了初步探讨,在未来的学习、研究和实践中,仍然需要不断加强相关理论学习,深入研究信息安全标准、规范、案例,进行信息安全体系建设实践,不断提高信息安全保障能力。
参考文献
致谢
【由于硕士论文篇幅较长,此页面不展示全文,如需全文,请点击下方下载全文链接】
TAG标签: 信息资源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