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 伴随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 社会经济也更具科技化特征。作为现代制造业企业, 在经营与发展的过程中, 也应当与时俱进, 不断转变经营管理模式。其中, 引进ERP管理系统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已经逐渐发展成企业资源规划的全新方法, 只有合理利用与改进, 不断将实物流程与信息流程进行集成匹配, 才能够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基于此, 文章将制造业作为主要研究对象, 重点阐述ERP环境下的内部控制优化策略, 希望有所帮助。
关键词:ERP环境; 制造业; 内部控制; 优化路径;
目前阶段, ERP管理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制造业管理工作中, 通过对计算机信息技术与现代管理理念的有机融合、合理运用, 针对企业内外部相关资源实施整合与衔接, 确保制造业更好地实现经营发展目标。由此可见, 深入研究并分析ERP环境下的制造业内部控制优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ERP管理系统概述
所谓的ERP管理系统, 具体指的就是企业资源的规划与计划, 从国外引入, 属于全新的企业管理模式, 并且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取得了理想的成就[1]。对于企业资源计划而言, 就是对现代科技加以有效利用, 一方面将企业原先各部门的信息孤岛向大数据资源整合迈进, 另一方面通过对大数据分析为企业管理者与工作人员提出具有价值的建议, 便于企业更好地实现管理目标, 针对企业内部各项工作实施系统化管理。ERP系统已经被应用在不同类型的企业内部管理中, 并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由于现代制造行业的管理思想滞后, 使企业在发展过程处处受到制, 对其经营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在将ERP管理系统引入制造行业企业内部控制工作中后, 能够对其发展现状加以改善。借助ERP中涵盖的管理理念整合, 合理分配企业内部既有资源, 并在公司日常运转的过程中, 对资源使用状况以及产生的经济效益加以把握, 不断优化生产效率, 充分利用资源并合理减少成本支出, 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
二、ERP环境下的制造业管理问题阐释
1. 管理层忽略ERP系统作用
目前阶段, 很多制造企业内部管理工作人员甚至是高层管理者认为ERP系统仅是基于财务核算要求所需要的软件, 所以只要安排具有财会专业能力的、以及具备一定计算机操控能力人员进行管理即可[2]。而企业内部大部分管理工作仍采用“纸上办公”, 或电话分配工作等传统办公模式, 往往会造成企业实际的信息资源管理 (信息流) 以及物资资源管理 (物流) 不匹配, 对于ERP管理系统的推广应用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正是因为制造企业管理层工作人员忽略ERP系统的管理作用, 所以下属工作人员只流于形式为了做ERP而做ERP, 导致企业难以受益于ERP管理系统带来的便利和价值
2. ERP系统应用规划缺失
很多制造企业在引入ERP系统方面盲目跟风, 错误地认为类型相同的企业在管理工作方面都能达到与时俱进并, 并满足企业对数据以及信息流的发展需求, 根据应用ERP系统的实际效果, 同样将ERP系统运用其中。然而, 在引入ERP系统以后, 并没有对其应用和实施制定必要的规划, 同样未与企业发展状况以及人员素质相互结合对系统进行再设计, 无法充分发挥ERP系统的最大的价值, 难以达到预期管理效果, 甚至还会影响制造企业内部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 不利于企业的经营与发展。
3. 应用ERP系统不成熟
目前阶段, 国内制造企业对ERP系统的应用效果并不理想。一般情况下, 系统在制造企业内部中的应用涉及诸多模块, 所以要想不断增强模块的利用率, 需消耗较长周期[3]。与此同时, 因制造企业内部管理工作人员与应用人员在使用ERP软件时, 未正确认知其对于企业产生的潜在效益。加之大多ERP软件模块相对固化, 与企业内部管理模式存在一些差异, 应用人员没有结合具体需求整合相应模块, “为我所用”所以在试用过程中经常发生排斥问题。
4. 不具备较强的管理理论基础
供应链管理为ERP管理的理论基础, 在供应链中包含了企业从销售、采购、生产、人力资源以及财务等诸多内容, 且不同模块功能作用的发挥是以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为基础, 要求模块应用能够有效衔接, 并具备较为完善的监督功能。然而, 大部分现代制造企业内部管理体系并不完善, 而且管理基础十分薄弱, 缺乏成熟性。在这种情况下, 对ERP系统进行引入之后, 很容易影响其管理模式作用的发挥。
5. 工作人员技术培训不到位
贯彻落实制造企业应用ERP管理系统的过程中, 需合理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才能够进一步推动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为此, 对于工作人员的使用, 也应要求其能够理解ERP管理系统并熟练操作计算机, 掌握基础办公软件的使用技能。然而, 大部分制造企业内部工作人员的思想与工作能力都相对滞后, 所以在接受全新技术与设备方面的能力也十分有限。加之制造企业在人员技术培训方面投入的资金不到位, 导致ERP管理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经常面临诸多问题。
三、ERP环境下的制造业内部控制优化路径
S制造企业的主营业务为玻璃钢制品的制造和销售, 在长期实践过程中, 该企业引入了ERP系统, 并针对其财务、采购、销售、库存和生产等多个方面实施管理, 但管理效果始终差强人意。为此, S制造企有效降低内部成本、全面提高生产状况与人力资源分配质量, 决定采取必要的内部控制优化措施, 以ERP系统的完善为契机, 协调公司整体资源分配情况, 提高公司内部控制水平。
1. 增强管理层认知ERP系统的水平
在制造企业引入ERP系统后, 并非正常应用就能够快速地提高管理的效果并创造出可观经济效益, 而是要求管理工作人员给予高度重视并加以推广。在企业内部ERP启动会中明确ERP系统为“一把手”工程, 作为公司内部管理人员, 必须要对ERP系统形成正确认知并给予大力支持, 才能够将系统价值体现出来[4]。而且需要了解的是, ERP系统在应用方面与其他产品不同, 很难在短时间内获得成效。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ERP系统运行中, 很容易和企业传统的管理模式发生冲突。针对这一情况, 基于ERP环境下的内部控制优化, 要求管理工作人员采取必要的调节措施并加以疏导, 对内部员工加以鼓励, 才能够尽快接受新事物, 只有这样, 才能够实现内部控制与ERP管理系统的相互融合地发展。
2. 科学合理规划ERP系统应用
应确定ERP系统应用在制造业企业战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并非盲目跟风。在实践过程中, 必须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工作内容进行有效地规划, 创建科学化的实施机制, 以ERP系统为基础, 与内部控制优化相互结合, 进而创设理想的环境, 以免对ERP系统引入后任其自行发展而影响系统功能的发挥。
3. 夯实管理理论基础
为充分发挥ERP系统的功能与利用价值, 管理工作人员仅仅掌握操作流程是远远不够的, 而是要针对系统内部业务职能全面了解, 熟悉其理论背景。在实践过程中, 有效融合理论与实践内容, 才能够灵活运用系统功能, 将ERP系统与内部控制相互融合。另外, 在应用期间若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 管理工作人员应请教专业技术人员, 定期对系统进行更新, 并不断修复系统存在的缺陷。在此基础上, 制造企业在对ERP系统引入之前, 需积极开展市场调研与试验工作, 在实现企业管理水平与模式结合的基础上, 对管理系统软件加以引进。
4. 通过培训提升内部工作人员的技术能力
ERP系统应用于制造业企业内部控制中, 并非所有员工都能够熟练操作[5]。为此, 在应用ERP系统前, 需针对员工实施专业化培训与再教育, 确保应用人员能够对有关ERP系统的理论专业知识进行深入学习, 能够和企业的具体状况相互结合, 展开实践演示培训, 确保企业内部工作人员切感受到ERP管理系统在日常工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不断优化其工作效能。这样一来, 制造企业内部员工也能够主动参与到ERP管理系统培训与应用过程中, 确保ERP管理系统应用水平得以全面提高。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 ERP管理系统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国内制造行业中, 且取得了理想的管理效果。但仍需注意的是, 在应用ERP系统中也会受诸多因素影响, 而无法将系统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直接制约企业的经营与发展。为此, 现代制造企业为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实现自身稳定可持续发展, 就必须要在内部控制中科学合理地运用ERP系统, 结合自身状况, 不断改善ERP系统, 全面优化内部控制工作, 为ERP管理系统在制造行业中的推广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王玲.ERP视角下制造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会学习, 2018, (23) :242, 244.
[2]蔡宏雁.机械制造业基于ERP系统的采购内部控制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4, (10) :214-215.
[3]杨松.ERP系统在装备制造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探讨[J].科技与企业, 2014, (7) :104.
[4]李丹丹.关于制造企业实施ERP管理的内部控制研究[J].新经济, 2016, (9) :128.
[5]王娅.ERP视角下制造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经贸实践, 2018, (2)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