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问题欢迎来到大学堂论文网,权威的论文代写、论文发表平台,服务论文行业十二年,专业为您提供论文代写代发服务
点击咨询韦老师  点击咨询李老师
范文期刊如找不到所需论文资料、期刊 请您在此搜索查找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哲学论文 >

唐人对宇宙意识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9-09-29

  宇宙与人论文第四篇

  题目:唐人对宇宙意识的思考


  摘要:唐代文坛一个引人注目的新现象, 就是唐人审美心理结构中宇宙意识的崛起。似乎是出于对一个极盛时代的回应, 唐人面向古今中外上下未来, 对身处的世界给予纵情的追问。这种热爱思考的民族精神气质, 成为时代重要的审美方式, 也最终促成唐人对宇宙意识的追问达到了历史的高峰。

  关键词:唐诗; 宇宙意识; 哲理; 高峰;

  宇宙意识标识着直达本体的对周遭世界的认知。《淮南子·原道训》有“闳宇宙章三光。”高诱注:“四方上下曰宇, 古往今来曰宙, 以喻天地。”宇宙即是天地万物的总称, 而时间和空间是宇宙万物两种最基本存在形式。时间无穷无尽, 空间无边无际, 人就处在由时间和空间交织而成的网络中, 而无时不对时间和空间充满认知的困惑与渴望, 人类希望通过对宇宙的追问为存在找一个根据。维柯在《新科学·诗意的宇宙》中讲:“人类认识自己的历史, 他们抬头仰望, 第一个观照对象就是天空……最后, 下界被认为是平原和山谷。”[1]先秦屈原的《天问》《远游》较早表达了对宇宙时空的感叹, 但这只是人类童年期对世界认知的好奇心, 还缺乏一种深度的理性追问。汉末古诗十九首常写到“人生天地间, 忽如远行客”、“生年不满百, 常怀千岁忧”, 这种对人生的咏叹有着强烈的生命意识贯注其中, 但更多地是源于汉末文人在社会大动乱背景下生存残酷、生命脆弱感的本能流露与抒怀。随后的魏晋、南北朝、隋, 因战乱频繁, 虽也时有对生命的感叹, 但都难以企及新的高度。

  唐人对身处的世界投以深深热情与思考:“对过去、现在、未来、上下、古今, 无所顾及地大胆探索, 纵情放肆地热烈讨论, 成为时代重要的审美方式。”[2]这种热爱思考的民族精神气质, 最终促成唐人对宇宙意识的追问由潜在变为显在。

  刘希夷《代发白头翁》首发其轫。“洛阳儿女惜颜色, 行逢落花长叹息。今年花落颜色改, 明年花开复谁在?”人贵为万物灵长, 在浩瀚的宇宙中却如尘沙一粒, 生命如白驹过隙, 短暂而脆弱, 而美丽也是如此的短暂, 让人不堪重负。及至“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 作为“一篇之警策”, 用“岁”和“年”两个字重叠, 表明了唐人对生命时限的极大关注, 脱去前人感叹的世俗味, 而将人生时限作为一个哲理的问题提出, 以“看似轻松的方式, 唱出了进入文明社会以来人类普遍的沉重心声”[3]“从美的短暂中认识到永恒, 这里面潜藏着一种宇宙意识”[4]。

  到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前人初步对宇宙的感叹已转化为一种深沉的宇宙意识。张若虚生平事迹不详, 他和刘希夷一样大致生活在高宗时。但其诗中所写望月思家, 其追问“江畔何年初见月?江月何年初见人?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 这一个个问号, 在由春、江、花、月、夜所营造的空旷而纯美的意境中, 却将思路追溯到人类与宇宙的起源, 其锋芒所向, 直指整个客观世界。而其结尾“思家”又圆满地回答了“人生代代无穷已”的问题。闻一多先生评其为“更琼绝的宇宙意识!一个更深沉、更廖阔、更宁静的境界!”“有的是强烈的宇宙意识, 被宇宙意识升华过的爱情, 又有爱情辐射出来的同情心, 这是诗中的诗, 顶峰上的顶峰”[5]。骆寒超《论〈春江花月夜〉的原型象征世界》[6]对原型意象“白”与“树”的分析, 也可作为此篇具有鲜明宇宙意识的佐证。他引赫尔曼·麦尔维尔《白鲸》中“鲸鱼的白色”一节, “白色的象征意蕴是光明、永恒、超自然, 喻示着‘某一深不可测的宇宙秘密的令人费解的真相’”, 指出张若虚对月光之白的大肆渲染, 给全诗笼上了一层神秘的象征氛围, 让心灵消融在白色里, 颓入宇宙神秘的永恒感里, 获得自身及与自身相联的众生一种莫可名状的永恒意蕴, 从而使身处世界在广度上作了横向扩展。“树”, 用J·E·瑟洛特在《象征词典》中的解释, 其象征意义在于表示宇宙生命:其连绵、生长、繁衍以及生养和更新的过程。它代表无穷无尽的生命, 因此相当于永生的象征。“月落摇情满江树”, 结尾回到“树”上, 其实和我们前述分析一样, 都回答了“人生代代无穷已”的问题。这样, 在“有限”和“无限”之间与神奇的永恒猝然相遇, 从而在对生命本源的感受中以宇宙意识作为永生的哲理升华。

  武后时期的陈子昂, 曾被后人誉为“唐诗之祖” (方回《瀛奎律髓》) , 与他那首冠绝千古的《登幽州台歌》关系极大。陈子昂宿怀大志, 多次上书, 批评时事, 却屡遭打击。武帝延载元年 (694年) , 还被人诬为“逆党”而下狱。出狱后又积极请缨随建安王武攸宜北上抗敌。由于武攸宜刚愎自用, 致使前锋大败, 更将陈子昂降为军曹。此境之下, 陈子昂悲愤难抑, 登蓟北楼 (即幽州台) 畅抒其怀。此诗短短四句, 却有一种俯仰古今, 觉时间绵长, 登台远眺, 感空间辽阔的宇宙苍茫感。我们说时间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客观形式, 前人、今人、后人, 就是时间存在的几种形式。时间无穷无尽, 空间无边无际, 人的一生与宇宙相比却是如此渺小而短暂。唐人深刻认识到了人是一种时空的存在物, 但在这种存在中人是不自由的。《登》舍弃了对人生不幸的具体描述, 而把这种感情引入一种对宇宙时空的更“纯粹”的表达, 诗歌在瞬间升华为一种“形而上”的认知与审美感受。这种激荡人心的艺术魅力正是来源于诗歌在瞬间感情的喷发中与宇宙意识的相遇与对接。

  “唐代诗人对时间与生命特别敏感, 他们的许多诗篇, 都表现了珍惜青春与生命这一永恒主题。”[7]如李贺《嘲少年》:“少年安得长少年, 海波尚变为桑田。”刘希夷《代悲白头翁》“洛阳儿女惜颜色, 行逢落花长叹息;今年花落颜色改, 明年花开复谁在?”唐人对生命的珍视一方面来自于对自我价值的发现, 一方面来自对宇宙理性的感喟与认知。这使得唐人多了一份理性的达观, 在面对生命的短暂与脆弱时没有哀伤, 而更多了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唐人对时空的自觉思考体现在咏史诗中, 就是唐代咏史诗与前朝相比, 多了历史的感喟和哲理的思考。如刘禹锡《西塞山怀古》《金陵怀古》, 李白《苏台览古》等, 通过今昔对比、时空转化, 对历史兴亡的表达通常突破了单纯的情感抒怀, 而上升到历史兴亡、人生变迁无定的历史感慨和哲理总结。

  可以说, 中国历史上只有在唐代, 才集中出现了一股强烈的对宇宙认知的审美倾向, 它作为仅属一个朝代里的心灵之光显得弥足珍贵, 考察宇宙意识在唐代出现的诱发性原因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 唐社会所营造的持续宽松的社会和开放的文化氛围是最重要的原因。“初唐23年时间虽不长, 却奠定了整个唐王朝的基本风貌。”[8]唐建国后政治稳定, 经济繁荣, 军事告捷, 极大地奠定了唐人的自信心与稳定感。李世民作为一代明主, 对各种言论和思想实行开放政策, 宋代洪迈论唐诗:“唐诗无讳避:其于先世及当时事, 直辞咏寄, 略无退隐。只宫禁嬖呢, 非外人所应道者, 皆反复极言, 而上之人却不以为罪。”[9]李世民对文化极为重视并能兼收并蓄各种异族文化, 对外来文化持开放政策。其后的武帝、玄宗继续了太宗时期开放性的文化政策, 使整个社会持续保持了一种昂扬、健康、开放的风貌。在这样的氛围中, 唐人真正能够突破思想的“禁区”, 纵横驰骋, 对宇宙时空发出自己理性的追问。其次, 唐之前科技的发展所具有的重要促进作用。与西方时间意识出现较晚不同, 中国很早就具备了明晰的时间概念, 夏时就有了根据月亮圆缺推算出的“夏历”, 周代已有干石星经, 汉代已有浑天仪、地震仪等等。人对宇宙规律的掌握, 不断强化着人对所处世界的本体认知, 使他们追问宇宙的起源与存在方式。再次, 人类文化厚积薄发的重要推动力量。唐之前人类对时间、空间的认识虽未达到理性的高度, 但作为一种潜在的知识与心理储备, 为唐宇宙意识的勃发提供了最为丰富的养料。唐人宇宙意识的出现不是偶然的, 它就像一粒深埋的种子, 只有当它在一定时期遇上合适的温度, 它才会生根发芽, 开出灿烂的花朵。

  荣格在《原型与集体无意识》中说:“外倾是一种朝向于外的世界性的力的运动, 他指向外界的物质和社会环境, 并以此作为参照点, 决定着这种人对外事物的所有的态度、价值和兴趣。”[10]唐帝国的磅礴大气无疑最具有孕育外倾性格的土壤, 它促使唐人面向外部世界, 深入思考, 最终结成了属于唐人的一串串美丽的珍珠。而唐人对无限的追问这样一种普遍的精神气质, 又无疑铸就了唐诗属于一代人的辉煌。

  参考文献
  [1]维柯.新科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6:368-371.
  [2]霍然.唐代美学思潮[M].长春:长春出版社, 1997:118.
  [3]汤贵仁.人生的觉醒价值的权衡[J].名作欣赏, 1995, (2) .
  [4]傅璇琮.唐诗论学丛稿[M].北京:京华出版社, 1999.
  [5]闻一多.闻一多全集 (第6卷) [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3.
  [6]骆寒超.论《春江花月夜》的原型象征世界[J].名作欣赏, 1993, (8) .
  [7]李元洛.唐诗之旅[J].名作欣赏, 1997, (5) .
  [8]傅璇琮.唐初三十年文学流程[J].文学遗产, 1998, (5) .
  [9]孙昌武.隋唐五代文化志[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8:25.
  [10]荣格.原型与集体无意识[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2011.

  范文一: 宇宙与人论文(经典范文6篇)
  范文二: 共工触山与夏人创世神话中的宇宙大灾难
  范文三: 对人性、国家、宇宙的哲学思考和质问
  范文四: 唐人对宇宙意识的思考
  范文五: 以人性为切入点挖掘支撑人物形象的内在宇宙

TAG标签: 宇宙     唐人     与人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