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问题欢迎来到大学堂论文网,权威的论文代写、论文发表平台,服务论文行业十二年,专业为您提供论文代写代发服务
点击咨询韦老师  点击咨询李老师
范文期刊如找不到所需论文资料、期刊 请您在此搜索查找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哲学论文 >

周易论文(业内推荐阅读6篇)

发布时间:2019-09-29

  周易论文第一篇(1)

  题目:《周易程氏传》中的君民关系思想探析

  摘要:君民关系思想是古代政治中一个重要的问题, 《周易程氏传》从易学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解读, 体现了程颐作为士大夫所具有的政治关怀。从民本思想、君道思想以及君臣关系三个方面, 可探析其中的君民关系思想, 并彰显其中对民的关怀、对君的规劝以及其尊君的本质。

  关键词:《周易程氏传》; 君民关系; 思想探析;

  An analysis of the thought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mperor and the people in Cheng Yi's biography of studies of the Book of Changes

  MA Ke

  College of Philosophy, WuHan University

  Abstra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mperor and the people is an important issue in ancient politics. Cheng Yi's biography of studies of the Book of Changes interpreted the issu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udies of the Book of Changes, reflecting the political concern of Cheng Yi as a scholar bureaucrat. This article tries to probe in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mperor and the people from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the people-oriented thought, the monarch thought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mperor and the minister, trying to show its concern for the people, the exhortation to the king and the essence of his respect for the king.

  Keyword:

  Cheng Yi's biography of studies of the Book of Chang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mperor and the people; Analysis of thought;

  Received: 2018-05-08

  《周易程氏传》虽然在表面上看是对《周易》本经的解读, 但是程颐的宗旨却不仅仅在于此, 更重要的是在于借此阐发其个人对人生、政治、伦理道德等问题的看法。在政治方面, 《周易程氏传》主要阐释了理想人格形态下的“圣王”如何治国理政, 君主如何平天下, 贤臣如何辅佐君王, 百姓如何接受君王的教化等方面的内容。可见, 君民关系是程颐政治思想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在《周易程氏传》中, 程颐创造性地将这一关系引入易学体系中加以解释, 开辟了一条具有士大夫批判情怀的解释新路。

  一、君民关系中的民本思想

  民是君民关系中重要的一环, 中国古代虽然是家天下的社会, 但是不乏重民的民本思想。程颐所生活的年代, 北宋积贫积弱、战乱频发, 可谓内忧外患, 百姓生活受到影响。为此, 他曾经上书宋仁宗, 请求皇帝实行改革, 励精图治, 体现了作为士大夫应有的政治关怀, 也体现了他对民众生活的关切。在对“民”的关注之下, 程颐对《周易》的解读具有民本色彩。但作为北宋时期的理学家, 其对民的重视是在尊君的前提下展开的, 因而是十分有限的。我们知道, 《周易》阴阳二元思想的主调是阳尊阴卑, 阳贵阴贱。于是, 表现在君民关系上就是君主的地位和作用要胜过民众。阴阳还具有诸如阳主动、阴被动之类的特性, 于是应用在君民关系上就是君王 (政府) 是主动的施与者, 而民众则是被动的承受者。[1]70

  1. 欲使民本思想得以实现, 首先要改善和解决民生问题

  《论语》子路篇就曾提到, 子适卫, 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 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 又何加焉?”曰:“教之。”这里表明, 孔子认为, 一个地区人口众多, 先要使民“富”, 然后要使民“教”。作为儒家学说的传承者, 程颐继承了这一观点, 他也认为, 要使百姓的生活有所保障, 就必须先使百姓有足够的资产满足自身的生活需要和抵御天灾人祸。当然, 在当时的话语体系下, 百姓的资产主要还是指农田土地。在其看来, 百姓拥有农田土地就有了生活的保障, 就有了解决衣食问题的可能, 因此, 农田土地就是百姓最重要的财产形式。

  而实现“使民富之”这一政治理想的途径是为政者行利民之事:“君子观谦之象, 山而在地下, 是高者下之, 卑者上之, 见抑高举下、损过益不及之义;以施于事, 则裒取多者, 增益寡者, 称物之多寡以均其施与, 使得其平。”可见, 在程颐眼里, 这里的利民之事有二。其一是“抑高举下、损过益不及”, 在上的为政者要适度施与在下的百姓, 使其所掌握的充足的社会资源下移;其二是“高者下之, 卑者上之”, 在上的为政者要适当地减损自身、增益百姓, 给予下层民众向上层流动的可能。

  2. 欲使民本思想得以实现, 还要施民以泽、授民以利

  在解读《损》卦时, 程颐诠释为:“损上而益于下则为益, 取下而益于上则为损。在人, 上者施其泽以及下则益也, 取其下以自厚则损也。譬诸垒土, 损于上以培厚其基本, 则上下安固矣, 岂非益乎?取于下以增上之高, 则危坠至矣, 岂非损乎?故损者损下益上之义, 益则反是。”从义理上来看, 我们可以把“上”理解为君, 把“下”理解为民。在这里, 程颐以垒土为喻, 认为身居上位者应该“损其上以厚其本, 益其下以施其泽”。这就是说, 在君与民的关系上, 不能损下益上, 也就是不能损民以利君, 而应当广泛地施民以恩泽, 以安固其根基。

  又如, “未有基本固而能剥者也。故上之剥必自下, 下剥则上危矣。为人上者, 知理之如是, 则安养人民以厚其本, 乃所以安其居也。”可见, 在君与民的关系上, 民为君之基本, 剥民则君之基本就会受到动摇, 所以要安养人民、使民安居、使民安泰以确保自身统治地位的稳固。

  二、君民关系中的君道思想

  虽然《程氏易传》中反映了重民的民本思想, 但是, 在儒家政治哲学的体系中, 君的地位始终是优于民的, 君是儒家内圣外王思想的主体和实践者, 《周易程氏传》中对于君的论述要远远多于对民的论述。所以, 在程颐的思维向度下, 君才是君民关系中最重要的一环。

  1. 君道思想当中的“君”在君民关系中占主导地位

  在解释《泰》卦时, 他写到, “辅相天地之宜, 天地通泰, 则万物茂遂, 人君体之而为法制, 使民用天时, 因地利, 辅助化育之功, 成其丰美之利也。如春气发生万物, 则为播植之法;秋气成实万物, 则为收敛之法;乃辅相天地之宜, 以左右辅助于民也。民之生, 必赖君上为之法制以教率辅翼之, 乃得遂其生养, 是左右之也。”这是说, 所谓“辅相天地之宜”是指天地通泰而万物茂盛顺畅, 君主体会到这一点而制定法制, 使百姓顺应天时、地利, 辅助天地化育万物的功效, 成全其丰美的利益。比如, 春天的气息是生发万物的, 因此就制定播种之法, 秋天也一样, 这就是“辅相天地之宜”, 以左右百姓并利于百姓。百姓的生存一定要有赖于君主为之制定的法制, 以教导他、帮助他, 以便能够顺利地生活, 这就是所说的“左右”。

  可见, “君”的主导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 君为民制定法制, 以约束民的行为, 使民行有所依;其二, 君在君民关系中, 扮演着恩泽施与者的形象, 君主养贤以及万民就像天地养育万物一样, 君主处在可以得到的位置, 掌握着可以行使的权利, 假使具有使天下受益的“至诚”, 天下都会得到他的巨大的福报, 不用怀疑, 其结果自然是大吉。君主以至诚使天下受益, 天下之人没有不至诚地爱戴他的, 他们会将君主带给天下的恩德视为他带给百姓的恩惠。

  2. 君道思想体现在君需要听取民的见解

  就如同天地间的万事万物都需要在与他物的依托关系中存在一样, 君王也要在与他人的依托关系中才能发挥自身的作用, 所以, 只凭借君王一人的力量是很难达到善治天下的理想状态的, 君需要听取民的见解来实现对天下的治理。

  程颐明确反对政治上的“自任”行为, 他认为即便是有很高才能的君主也应该尽天下之公议。[2]26例如, 在解释《临》卦的九五爻时, 程颐指出:“五以柔中顺体, 居尊位, 而下应于二刚中之臣, 是能倚任于二, 不劳而治, 以知临下者也。夫以一人之身, 临乎天下之广, 若区区自任, 岂能周于万事?故自任其知者, 适足为不知。惟能取天下之善, 任天下之聪明, 则无所不周。是不自任其知, 则其知大矣。五顺应于九二刚中之贤, 任之以临下, 乃己以明知临天下, 大君之所宜也, 其吉可知。”

  这就是说, 五爻以阴爻居于中间位置, 处于代表顺的坤卦之中, 又居于君位, 而向下与二爻刚健中正的大臣相应, 这是能够倚重、信任二爻, 自己不辛劳而实现了治理, 是以智慧统治臣下的人。以一人之身来统治天下的广土众民, 如果仅仅是信任自己, 哪里能够使万事周全呢?所以, 只凭借自己智慧的人, 恰恰足以证明其不够明智。只有能够取得天下的善, 任用天下人的聪明, 才能万事无不周全, 所以不依赖自己的智慧, 其智慧却是最大的了。五爻顺应于九二爻刚健中正的贤人, 任用他来统治天下, 就是自己用明哲、智慧统治天下, 这是君主所应该做的, 其吉可想而知。

  又如, 他在解释《履》卦的九五爻时说, “古之圣人, 居天下之尊, 明足以照, 刚足以决, 势足以专, 然而未尝不尽天下之议, 虽刍荛之微必取, 乃其所以为圣也, 履帝位而光明者也。若自任刚明, 决行不顾, 虽使得正, 亦危道也, 可固守乎?有刚明之才, 苟专自任, 犹为危道, 况刚明不足者乎?”这也是在说, 君王并非都是圣人, 即使圣人为君尚且需要天下之公议, 何况平凡的君主呢。要听取民的见解, 才能使自身的统治不辛劳而治理得当。

  三、君民关系中的君臣关系

  在中国古代社会, 君和民难以实现直接的沟通, 君与民的联系主要通过君与臣的联系来实现, 因此, 君臣关系就成为君民关系中最重要的一层。

  1. 君臣关系是天道的具体体现

  从《周易》的结构上来看, 天道是贯穿始终的。天道运行, 生育万物, 其运行之规律, 有如乾卦六爻之变。乾卦六爻, 亦可称之为六时, 一时有一时之用。不仅《乾》卦之六爻, 《周易》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 皆是对天道的说明。[3]48在程颐看来, 上篇从“阴阳之本”至“阴阳之成质”, 下篇则由“生育之本”至“阴阳之成功”。总体说来, 上篇是由天道渐推至人事, 而下篇则是由人道反归于天道。[4]79而君臣之道就如同天地、四时的运行一样, 是天经地义、不可更改的。君臣关系遵天道而生, 天道不变, 君臣之道自然不变。

  在解释《乾》卦时, 他说到, “天为万物之祖, 王为万邦之宗。乾道首出庶物而万汇亨, 君道尊临天位而四海从。王者体天之道, 则万国咸宁也。”这就是说, 天是万物的“祖”, 王是万邦的“宗”;乾道最初发生万物因而万事亨通, 君道君临天下, 因而四海顺从。王者如果能体会、尊行天道, 那么, 天下万国就全都安宁了。可见, 君的地位之所以高于他人, 是因为他才是体天道之人, 这里仍然有对汉儒感应思想的继承。

  作为君臣关系的另一方, 臣遵循天道的原则体现在他愿意将功归于君, 而不是自恃其功。“为臣之道当使恩威一出于上, 众心皆随于君。若人心从己, 危疑之道也, 故凶。居此地者奈何?唯孚诚积于中, 动为合于道, 以明哲处之, 则又何咎……非明哲能如是乎?”这就是说, 作为臣子, 应该使恩威全都出自君主, 众心都追随君主。如果人心是追随自己, 那是获得危险和猜疑的途径, 所以是凶。处于这种境地的人应该如何去做呢?只是内心中积累起诚信而已, 所有的举动都合乎道义, 用明哲的方法来处理, 那么又会有什么过错呢?只有明智之人才能做到这些。

  2. 君臣关系是尊卑关系的表达形式

  程颐认为, 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兴亡治衰是由等级秩序的稳定性来决定的, 这也是众多理学家一贯的思路。由于天地之道是恒常不变的, 所以, 由天地之道决定的尊卑之位也是恒常不变的。他曾论述到, “二以阳刚得中, 上应于五;五以柔顺得中, 下应于二。君臣同德, 是以刚中之才, 为上所专任, 故二虽居臣位, 主治泰者也, 所谓上下交而其志同也。”这就是说, 二爻是阳爻, 并且得到中间的位置, 上有五爻为正应, 五爻的性质是柔顺, 又在中间的位置, 向下与二爻相应, 这是君臣同德的卦象, 是二爻凭借其刚健、中正的才能得到了君主的专门委任, 所以二爻虽然处在臣位, 却是负责实现通泰的爻, 这就是所说的“上下交而其志同”。

  可见在这里, 程颐将二五爻位理解为君臣关系, 认为君臣同心才能实现国家政权的稳定, 才能完成妥善治理天下的使命。而为了实现这一使命, 需要君臣上下做到位有差等、尊卑有序, 即“君在上位, 臣在下位”的原则始终保持不变。惟其如此, 治国安邦的大业才会得以实现。当然, 强调保持位有差等、尊卑有序的秩序不变并不意味着为君者可以为所欲为, 横行于世, 我们知道, 周代以来的思想与殷商时期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周代强调“以德配天”, 而不是“以祖配天”, 当年商纣王对于自己暴虐的行为和残暴的统治不以为意, 就因为他认为“天命”是始终掌握在自己手中的, 没有移动的可能;而周以后的思想则不然, 周王室普遍认为“天命”在自己手中是因为自己有德性, 一旦自身的德性消失, 那么原本由其掌握的“天命”也会随之消失或者流向他人手中。

  所以, 在解释这一思想时, 程颐就曾经提到过“大则君上, 小则臣下, 君推诚以任下, 臣尽诚以事君, 上下之志通, 朝廷之泰也。”可见, 一国的通泰不仅要处在卑位的臣尽心奉上, 也需要处在尊位的君待人以诚。君虽身居高位, 但是如若一味强调自身的“尊”则有可能使臣丧失其为君效力的热情, 长此以往, 君的统治必定会受到影响。此外, 君主对自身尊位的过分强调, 很可能滋长其嚣张跋扈的品性, 从而丧失德性, 最终会激发身处下位之人的反抗。

  3. 建立合理的君臣关系需要遵循中道

  君与臣之间的阳刚和阴柔应该相互结合, 寻求一种阴与阳的中和、平衡, 以实现天下大治。这种中和之道也可以理解为, 一个人在其所认知到得时 (变) 之中, 为达成秩序与和谐而行为的一种品德。[5]

  “以阳居离体而处四, 刚躁而不中正, 且重刚。以不正而刚胜之势, 突如而来, 非善继者也。夫善继者必有巽让之诚, 顺承之道, 若舜、启然, 今四突如其来, 失善继之道也, 又承六五阴柔之君, 其刚胜陵烁之势, 气焰如焚然, 故曰焚如。四之所行不善如此, 必被祸害, 故曰死如。失继绍之义、承上之道, 皆逆德也, 众所弃绝, 故云弃如。至于死弃, 祸之极矣, 故不假言凶也。”也就是说, 阳爻, 在离卦中, 却处在阴位, 其性质是刚猛躁动而不中正的, 重叠的阳刚如果不正, 以其盛大的刚猛之势突然而来, 这是不善于继承的。善继承的人一定要有顺从谦让的诚意、有顺承的方法, 就像舜和启那样。在这里, 可以说是确立了一个“度”, 超过或不及就不是中而是偏。这样既利用卦的形式发挥宣扬了儒学思想, 又树立起一个无过无不及的方法。用这一思想方法观察处理问题, 不是折中调合, 而是有明确坚定的原则和标准——当然是儒学的原则和标准而非其他。[6]19

  现在四爻却是突如其来, 就丧失了其善于继承的道理了, 又继承的是六五爻阴柔的君主, 其刚猛盛大陵逼之势, 气焰如同火在焚烧一样, 所以被称作“焚如”。四爻的所作所为是如此的不好, 一定会遇到的祸害的, 所以称之为“死如”。失去了继承的意义和顺承君主的道理, 这都是悖逆的品性, 是会被众人所弃绝的, 所以称之为“弃如”。发展到死, 到被人弃绝, 是灾祸已经达到顶点了, 所以不用说其结果必然是凶。

  由此可见, 无论是君主还是大臣, 都必须遵循“中正之道”, 这是一种普遍适用的行为准则和价值标准, 过或不及都会犯错误, 只有严格“守中”, 才能使君臣关系正当合理, 有效地发挥君臣共治的功能。[7]215

  总体来看, 《周易程氏传》在易学体系下对君与民的关系进行了解读, 程颐结合北宋当时的政治局面阐发出了民本思想和君道思想, 认为君虽然处在尊位却要得民之辅助, 民虽然处在卑位却有助君之可能。当然, 作为一个理学家, 程颐所阐释的君民关系仍然是以君为主导的, 不论是治民以产还是教化百姓都只是君得以安固其位的一种策略。此外, 在当时, 君民的沟通相对困难, 所以需要处在二者之间的臣来实现联系, 因而君臣关系就成为君民关系中重要的一环, 君臣之间的关系就像天道一般不可更改, 由此保障了天下之治。

  参考文献
  [1]谢晓东.《伊川易传》中的民本思想[J].周易研究, 2008 (04) :64-70.
  [2]唐纪宇.论《程氏易传》中“才”之观念--程颐对易学中阴阳观念的创新[J].周易研究, 2011 (01) :24-29.
  [3]章伟文.程颐易学中的历史哲学思想探析[J].周易研究, 2009 (01) :45-54.
  [4]杨立华.卦序与时义:程颐对王弼释《易》体例的超越[J].中国哲学史, 2007 (04) :77-82.
  [5]成中英.易学本体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6]喻博文.论《周易》的中道思想[J].孔子研究, 1989 (04) :13-19.
  [7]李璐楠.《周易程氏传》之“中”与“正”--从“道”与“势”、“德”与“位”及君臣关系的角度看[J].河北学刊, 2015, 35 (04) :211-216.
  [8]程颐.周易程氏传[M].北京:中华书局, 2011.
  [9]黄寿祺, 张善文.周易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2.
  [10]陈来.宋明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11]朱伯崑.易学哲学史[M].北京:昆仑出版社, 2009.
  [12]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 2009.

  周易论文第一篇(2)

  题目:《周易》论变革创新及其现实意义

  摘要:《周易》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 被誉为群经之首, 大道之源。其经文以及由后世儒家的解说、阐发而形成的《十翼》共同构成了一个思想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周易》的主题是刚健有为、自强不息, 它揭示了变革创新的根源在于事物的矛盾运动, 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伟大壮举。《周易》关于变革创新的思想深刻精辟, 蕴含着许多合理性因素, 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現实意义。

  关键词:《周易》; 变革创新; 刚健有为; 自强不息;

  Innovation Presented by Zhou Yi and Its Realistic Value

  Wang Wenyi Song Hui

  Bo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Abstract:

  Zhou Yi, top of all Chinese culture highlight and origin of nature, is the important origin of Chinese civilization.Its scriptures and following Confusian-like interpretation compose of theoretic system that is extensive knowledge and profound academy named as Shiyi.The theme of Zhou Yi are vigorous and promising, self-strengthening, which demonstrates the innovation origin lying on the paradoxical movement that can push forward our society.Zhou Yi has very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realistic meaning because of its innovation and rational ideas.

  Keyword:Zhou Yi; innovation; vigorous and promising; self-strengthening;

  《周易》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 被誉为群经之首, 大道之源。其经文以及由后世儒家的解说、阐发而形成的《十翼》共同构成了一个思想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周易》内涵十分丰富, 涵盖了我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诸多领域, 几乎可以说是无所不包。《乾》卦所蕴含的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意旨构成了全书的主题。这一点已为历代易学家所公认。《系辞上传》说:“乾坤, 其易之缊邪?乾坤成列, 而易立乎其中矣。”[1]203《系辞下传》说:“乾坤其《易》之门邪?”[1]212唐人孔颖达疏《乾》卦辞曰:“圣人作《易》本以教人, 欲使人法天之用……天以健为用者, 运行不息, 应化无穷, 此天之自然之理, 故圣人当法此自然之象而施人事, 亦当应物成务”[2]13。孔颖达讲得很明白, 圣人作《易》的目的就是使人效法天道刚健, 运行不息, 应化无穷之精神, 以此运用于人事, 顺应万物之理, 依此行事而获得事业成功。至于乾坤两卦之关系, 他说:“地能生养至极, 与天同也。但天亦至极, 包笼于地, 非但至极, 又大于地。”[2]42“‘乾’本气初, 故云‘资始’, ‘坤’据成形, 故云‘资生’。‘乃承顺天’者, ‘乾’是刚健能统领于天, ‘坤’是阴柔以和顺承奉于天。”[2]43显然, 这一思想的源头系我国古人的“天圆地方”说, 即天包裹地, 地顺承于天, 以及由此衍生出的男尊女卑观念。就其在《周易》中的作用而言, 乾卦主导, 坤卦顺从于乾卦。国学大家熊十力先生亦云:“‘动而健’此全《易》主旨也。天道人事, 于此得其贯通。……夫动而健者, 天之化道也。而人体之以自强, 所谓尽人合天是也。”[3]254据此观之, 《周易》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主题源远流长, 寓意深刻, 体现了中华民族锐意变革、昂扬奋进的精神基调, 与当今广大人民群众的改革创新伟大实践似乎存在着某种内在关联, 实有必要认真梳理探究。

  一、变革创新根源于事物的矛盾运动

  《系辞上传》说:“一阴一阳之谓道。”[1]192阴阳运动之理构成了矛盾对立统一的基本规律。“万物负阴而抱阳, 冲气以为和。”[4]169阴阳矛盾运动推动着事物的发展变化, 形成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螺旋式的上升过程。在《周易》中, 乾为天, 为阳, 为日, 为刚, 为男;坤为地, 为阴, 为月, 为柔, 为女。因此, 事物的产生、发展演化过程被表述为:“刚柔相摩, 八卦相荡。……日月运行, 一寒一暑。”[]“天地氤氲, 万物化醇。男女构精, 万物化生。”[1]212《说卦传》则更为具体生动地阐述了万物生生不息的循环运动原理:“故风火相逮, 雷风不相悖, 山泽通气, 然后能变化, 既成万物也。”[]无论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其运动变化的根本动力都在于内部的矛盾运动。旧的矛盾解决了, 新的矛盾又会产生。变革创新是事物矛盾运动的必然反映, 是突破旧的矛盾束缚, 催生新事物产生, 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强大助推器。王充闾先生精辟概括道:“《周易》也是发展、变易之学。……它不仅承认矛盾对立的普遍存在, 进一步确认矛盾对立的运动变化, 同时又更深一层地揭示了:在一定条件下, 阴阳矛盾的对立与相互转化。”[5]因而, 我们认识到变革创新的必然性与革命性, 并为其创造有利条件, 做变革创新的促进者和支持者。

  二、变革创新的伟大意义

  (一) 变革创新顺天理合人心

  《乾》卦辞为:“乾, 元亨利贞。”[1]2元亨利贞乃乾之四德也。元, 始也。亨, 通也。利, 和也。贞, 正也。乾之四德的当代意义可以顺理成章地延伸为:元, 创始, 创新之意也, 唯有创新, 才能亨通, 唯有亨通, 才能使物性舒畅和谐, 各得其宜, 正而终也。乾之四德实为创新之本义也。《周易》高度赞扬了变革的伟大意义。《革·彖传》:“文明以说。大亨以正。革而当, 其悔乃亡。天地革而四时成。……革之时大矣哉。”[1]151王侯能施行文明政教, 顺天理合人心, 民众喜悦拥戴, 必定因其正义性而亨通。变革举措得当, 隐伏的祸患就会消除。天地之道, 阴阳降升, 迭相变革, 遂成四时之序。顺时变革使天地常新, 显示出伟大的创生功能。《系辞上传》把不断创生新事物视为天地盛德。它说:“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1]193适时变革完全符合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一阖一辟谓之变, 往来不穷谓之通。”[1]202“变通者, 趣时者也。”[1]205“穷则变, 变则通, 通则久”[1]207。对现实生活中的人们而言应该认识到, 身处困窘之际就要想到变通, 只有变通才能亨通畅达, 亨通畅达就能够长久。“变通而图存, 自古至今, 个人如此, 国家亦然, 在发展受阻时, 应善于打破不合时宜的老规矩, 灵活变通, 才能寻找到发展的新出路。”[6]

  (二) 变革创新能够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繁荣与和谐

  《系辞下传》阐述了上古人类在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挑战下从伏羲氏创设八卦, 领导人们结绳为罔罟, 猎鸟捕鱼, 神农氏教民农耕, 开市贸易, 到黄帝、尧、舜时刳木为舟, 发明弓箭, 再到后人建筑宫室以避风雨等等[], 生动地展现了人类祖先为了生存而不断地改良工具, 改进生产方法, 开启文明之肇始, 以增强生存能力的顽强拼搏进取的变革创新过程。因此, 对于现实社会而言要充分认识到变革创新的实质就是通过不断地改善生产工具和方式、方法, 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与文明昌盛, 变革创新符合自然与社会发展规律, 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 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能够从根本上促进社会的进步、繁荣与和谐, 顺民心, 合民意, 兴民利, 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人类不断推动变革创新的历史, 变革创新是解决政治、经济、社会等所有问题的关键, 是推动社会进步最为重要的杠杠, 是伟大的革命。变革创新给当代人们的启示是:变革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之必然, 顺天理合人心;要顺应人类社会发展大趋势适时变革, 而不能僵化保守, 固步自封;穷则变, 变则通, 通则久;变革创新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 有利于文明昌盛, 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能够从根本上促进社会的进步、繁荣与和谐。

  三、变革创新需要发扬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奋进精神

  (一) 刚健有为、自强不息是君子的本性

  《乾·象传》曰:“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1]157君子应效法天道本性, 刚健运行, 自强不息。九三爻辞:“君子终日乾乾, 夕惕若, 厉无咎。”[1]3君子居忧危之地, 然而性体刚健, 终日勤勉自强, 未有止息, 既能如此戒慎怵惕, 虽处危地, 但终究没有灾难。

  魏人王弼解为:“处下体之极, 居上体之下, 在不中之位, 履重刚之险。上不在天, 未可以安其尊也;下不在田, 未可以宁其居也。……故终日乾乾, 至于夕惕犹若厉也。居上不骄, 在下不忧, 因时而惕, 不失其几, 虽危而劳, 可以无咎。”[]君子是社会的栋梁, 在他们身上寄托着人民的厚望, 为了履行革弊布新、为民造福的神圣使命必须始终发扬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昂扬奋进精神, 而不能有任何丝毫懈怠。其现实意义是要大力弘扬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君子本性, 创造辉煌的成就, 中华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 愈是危难愈能彰显出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价值

  《屯》的卦象是震下坎上。震为雷, 坎为雨。寓意为雷雨交加, 险象环生。《屯·彖传》云:“屯, 刚柔始交而难生, 动乎险中, 大亨贞。”[2]52屯的意思是:阴阳始相交, 险象由此产生, 一切生机孕育于危难之中, 它具有广大、亨通、坚贞的品德。子曰:“岁寒,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8]268艰难动乱之世, 方显出君子本色, 恰好是君子大有作为之时。君子即使身处困境, 但内心平和, 穷且益坚, 不坠青云之志, 穷中求通, 从而自警自励, 为行其夙愿而舍身捐命。正如孔子所指出的:“鸟兽不可与同群, 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 丘不与易也。”[8]498君子的崇高担当品德就体现在受命于危难之际, 挽狂澜于既倒, 勇做中流砥柱, 领导大众收拾破碎山河, 开创出一代代辉煌盛世。君子陷于险境, 应韬光养晦, 坚贞守正, 团结志同道合之士, 广聚英才, 发动民众, 积蓄势能, 寻找时机, 终能突破险阻灿然脱出, 大显身手, 终成大业。

  四、变革创新的成功在于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一) 变革创新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屯·初九·象传》:“以贵下贱, 大得民也。”[1]158君子身处险恶环境之中如能以尊贵身份而俯顺于低贱, 就会大得民心。亘古以来, 社会领域的变革创新都是对现实利益关系的重大调整, 势必触动既得利益者的利益, 始终都会遇到重重阻力, 面临着种种挑战, 甚至是激烈反抗, 在曲折迂回中前行是常态。因而君子想要取得变革创新的成功, 就必须与民众打成一片, 紧紧团结依靠民众, 尤其是面对危难, 更应该卧薪尝胆, 与民同呼吸共患难, 得到民众的鼎力支持, 这样才能够克服阻力, 战胜挑战, 渡过激流险滩, 到达成功的彼岸。《萃·彖传》:“萃, 聚也。顺以说, 刚中而应, 故聚也。……‘利见大人, 亨’, 聚以正也。”[1]150理学家程颐解曰:“萃之义, 聚也。顺以说, 以卦才言也。上说 (悦) 而下顺, 为上以说 (悦) 道使民, 而顺于人心;下说上之政令, 而顺从于上。既上下顺说, 又阳刚处中正之位, 而下有应助, 如此故能聚也。……萃之时, 见大人则能亨, 盖聚以正道也。见大人, 则其聚以正道, 得其正则亨矣。萃不以正, 能亨乎?”[9]930孔颖达疏《同人》卦辞曰:“‘同人’, 谓和同于人。‘于野, 亨’者, 野是广远之处, 借其野名, 喻其广远, 言和同于人, 必须宽广, 无所不同。用心无私, 处非近狭, 远至于野, 乃得亨进, 故云‘同人于野, 亨’。与人同心, 足以涉难, 故曰‘利涉大川’也。”[2]102《同人·彖传》:“文明以健, 中正而应, 君子正也。惟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1]138该卦有文明刚健之象, 六二阴爻居下卦中位, 九五阳爻居上卦中位, 相互应和, 说明君子光明正大, 秉性中和, 以正道为则, 能体察天下的隐衷, 统一人民的意志。《同人·象传》:“天与火, 同人。”[1]163该卦象征君王上情下达, 臣民下情上达, 君臣意志和同。清人陈梦雷解说: (《同人》) “有以天同人, 以君同人之义, 故曰‘同人’。……同人取其大公, 不欲其狭小。大公至正, 乃可以有为。”[10]64同人就是君子以天日同明, 以照于下为则, 上下同心之义也[11]156。故曰:“与人同者, 物必归焉”[1]235与人和同, 万物必来归顺。其对现实的借鉴是要凝聚人民群众的力量, 才能促进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注入动力。

  (二) 变革创新必须察民情, 观民意, 解民忧

  《师·象传》云:“君子以容民畜众。”[1]160君子应学习大地承载万物美德, 像大地包容水一样, 收容、畜养大众。《观·象传》:“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1]166先王巡视各地, 观察民情, 以推行适宜的教化[12]101。君王、君子们应经常深入各地察民情, 观民意, 体恤、关爱民众, 为其分忧解难, 才能以此凝聚民心, 汲取民智, 总结经验, 发现问题, 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这是实施变革创新的必然要求。为此, 《姤·九四》爻警告道:“包无鱼, 起凶。”[1]92王弼说:“无民而动, 失应而作, 是以凶也。”[7]440《姤·九四·象传》:“无鱼之凶, 远民也。”[1]177厨中无鱼, 预示其人必遭凶险。因为九四阳爻居阴位, 位不当, 象征君王立身不正, 用权不当, 脱离民众。君王远离民众, 昏聩无能, 骄奢淫逸, 朝政混乱, 受到民众唾弃, 成为孤家寡人, 结局岂能不凶险?因此, 今天的改革以人民利益为中心, 改革是为人民谋幸福。

  总之, 变革创新困难重重, 任重道远, 领导者应胸怀广阔, 至公无私, 以民为本, 广泛动员、组织和团结民众, 统一人民的意志, 调动人民群众参与变革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才能革故鼎新, 把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五、变革创新需要认真做好顶层设计

  《革》“初九巩用黄牛之革。”[1]102著名学者钱钟书先生理解为:“盖以牛革象事物之牢固不易变更, 以见积重难返, 习俗难移, 革故鼎新, 其事殊艰也。”[13]52社会领域的变革创新往往都是在积弊已久, 矛盾盘根错节, 事业发展举步维艰的情况下进行的, 常常会牵一发而动全身。这就要求领导者需具备敏锐的洞察力, 卓越的预见性, 统筹规划的运筹能力与高超的领导艺术等, 才能肩负起领导变革创新的历史重任。否则, 推动变革创新是不可想象的。具体说, 做好变革创新的顶层设计要注意把握好以下方面:

  (一) 增强预见性, 掌握主动权

  《既济·象传》:“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1]185陈梦雷说:“思其患而豫防, 则相为用而不相为害。以此推之天下事, 莫不皆然也。”[9]236子曰:“几者, 动之微, 吉凶之先见者也。君子见几而作, 不俟终日。……君子知微知彰, 知柔知刚, 万夫之望。”[1]212孔子认为, 君子只有见微知著, 顺应大势, 进退合时, 举措适宜, 才能够掌握主动权, 不负人民重托。这些论述十分精辟, 值得人们深入思考。见微知著, 增强预见性, 就是告诫人们要能够根据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对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和困难估计得充分一些, 细致一些, 以便尽早制定出各种应对预案, 做到胸有成竹, 遇事能左右逢源, 游刃有余, 而不至于在问题出现以后手忙脚乱, 陷于被动。

  (二) 变革创新的举措宜稳妥得当, 不可莽撞妄行

  《无妄》卦辞:“无妄元亨, 利贞。其匪正有眚, 不利有攸往。”[1]53《无妄》卦象是:上卦为乾, 下卦为震, 为雷。天空鸣雷, 震动万物, 人心振奋, 可以大有作为, 但需遵循正道, 不可以妄行。所以, 理学家朱熹云:“‘无妄’, 实理自然之谓。……动而不妄, 故为‘无妄’。……九五刚中而应六二, 故其占大亨, 而利于正。若其不正, 则有眚而不利有所往也。”[1]53上九爻辞:“‘无妄’。行有眚, 无攸利。”[1]54哲学大师张载释曰:“上九居卦之终, 无妄之极者也。极而复行, 过于理也, 过于理则妄也。故上九而行, 则有过眚, 而无所利矣。”[14]827《履·九五》爻辞亦云:“夬履。贞厉。”[1]24九五阳爻居上卦中位, 正当其位, 虽居正位, 如果行为莽撞, 也很危险, 君子应深深以此为戒。唐人李鼎祚论到:“贲者, 文饰之谓也。……其文最繁, 不可苟合于刑, 必轻重诸罚有权, 然后不至淫刑以逞也。”[8]223他说的是君子应从《贲》卦象中受到启发, 宜刚柔相济, 恩威并施, 不敢以威猛断狱。《周易》的政治智慧警示人们:变革创新虽然合乎天理人心, 领导者居于正位, 秉公行政。但是, 仍然要谨慎从事, 行为不可鲁莽, 更不能走向极端, 否则, 后果也是很危险的。这是因为变革创新要突破原有的利益格局, 建构新的利益关系, 很容易引发新的问题与矛盾, 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搞乱全局, 导致满盘皆输。对政府而言, 重大变革创新措施出台之前, 一定要认真调查研究, 进行可行性分析, 反复权衡其有可能带来的风险, 做到稳中有进, 活而不乱, 改革的力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结合起来。

  (三) 变革创新应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为原则

  《剥·上九》爻辞:“硕果不食。君子得舆, 小人剥庐。”[1]50劳者不得食, 不劳者得食。君子乘坐华丽的车子, 小人的草屋不遮风雨。贫富悬殊, 两极对立, 这种情况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因此, 《剥·象传》说:“山附于地, 剥。上以厚下安宅。”[1]167《剥》卦象为:上卦为艮, 为山, 下卦为坤, 为地。山在地上, 风雨剥蚀。君子观此卦象, 以山石剥落、崩塌为戒, 应厚结民心, 使人民安居乐业。《损·彖传》说:“损而有孚, 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1]148。取之于民但能有所节制, 则大吉大利, 平安无事, 可以稳定社会。有所举动必获其利。《益·彖传》进一步论述:“损上益下, 民说无疆。自上下下, 其道大光。……天生地施, 其益无方。凡益之道, 与时偕行。”[1]149减轻赋役, 纾解民困, 百姓们自然欢喜无限。君王谦下, 深入民间, 体恤民情, 其道义就会广被四方。天生万物, 地养万物, 天地对万物公平公正, 泽润无边。天地对万物, 君王待百姓, 布施恩德的主要原则是:贵在及时, 要在应急。公平正义也反映了天道民意的愿望。《谦·彖传》论述说:“天道亏盈而益谦, 地道变盈而流谦, 鬼神害盈而福谦, 人道恶盈而好谦。”[]天地、鬼神的原则都是要亏减那些盈满的, 增补那些不足的, 人道亦然。对党和政府而言应该看到贫富对立, 社会矛盾尖锐的危害性, 应高度重视, 不可怠慢, 从而顺应民意, 减损用度, 抑制欲念, 减轻民负, 与民生息, 施惠于民, 缓和社会矛盾。对现实社会而言, 努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构筑社会稳定和谐之基, 是社稷江山长治久安的根本大计, 也是变革创新必须始终遵循的主要原则。

  (四) 变革创新应与时偕行

  《乾·文言传》:“‘终日乾乾’, 与时偕行。”[1]222孔颖达疏:“‘与时偕行’者, 此以天道释爻象也。所以九三乾乾不息, 终日自戒者, 同于天时, 生物不息, 言‘与时偕行’也。”[2]35《随·彖传》:“而天下随时。随时之义大矣哉!”[1]139天下万事万物亨通之要义在于随时而行。“随时”的意义伟大啊!不难发现, 《周易》反复强调“与时偕行”的重要意义。其中的“与时偕行”大约有两层含义:一是顺应时势而为;二是把握好时机。“与时偕行”对变革创新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能否顺“时”变革创新, 决定着国家与民族命运的兴衰成败。正所谓世界潮流浩浩荡荡, 顺之者昌, 逆之者亡, 犹豫傍徨也会错失发展良机。变革创新举措的出台也要合“时”, 合“时”就会事半功倍, 悖“时”就会劳而无功, 甚至适得其反。温海明先生解“凡益之道, 与时偕行”说:“圣人作为时代的领导人, 要模仿天道的运行, 竭尽全力地利益天下, 但天下事物之间的利益都是共享和共生的, 所以要按照合适的时间和季节, 按照一定的理路和规律来梳理沟通天下事物之间的利益, 所以时机的合适与否是面对利益首先要考虑的重要问题。”[15]

  (五) 变革创新应处理好阶段性与连续性的统一

  《恒·上六》爻辞:“振恒, 凶。”[1]68上六居恒之极, 震之终, 恒极则不常, 震终则过动, 阴柔而不能守固, 居上不能安, 故其凶也。《恒·上六·象传》释云:“振恒在上, 大无功也。”[1]172居上须有恒德, 方可有功。振恒不已, 焉能有成?上无益于国家, 下不利于生民。变革创新系破旧立新之举, 对社会、人心的震动可以预期。变革创新虽利国益民, 然而民众有一个理解和适应的过程, 变革创新之阶段性成果亦需巩固、总结、提炼、升华, 为下一步做必要准备, 不能企求毕其功于一役。步子过大, 转变过快, 力度过猛, 由此所产生的震荡恐怕民众难以接受, 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因此我们的改革是渐进性的, 步子是稳妥的, 而且注意搞好综合配套。相反, 激进式、断崖式、急风暴雨式或曰休克疗法式的变革, 都是事与愿违, 均以失败而告终。

  综上所述, 《周易》的主题是刚健有为、自强不息, 它揭示了变革创新的根源在于事物的矛盾运动, 论述了变革创新顺天理合人心, 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伟大壮举, 指出了变革创新需要的各种条件。《周易》关于变革创新的思想深刻精辟, 蕴含着许多合理性因素, 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現实意义。变革创新合乎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是改善人类命运、增进人类福祉的伟大革命。变革创新也是在重重艰难险阻中不断开辟前进道路的, 需要人们发扬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奋力开拓的精神, 变革创新的力量之源是人民群众, 需要广泛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发动、组织他们积极参与。改革创新要以人民为中心, 为人民谋幸福。变革创新是艰巨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 任重而道远, 应提高科学思维水平, 做好统筹规划:增强前瞻性, 下好先手棋, 打好主动仗, 做好风险评估, 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预案;变革创新的目标要明确, 态度要坚决, 措施要给力, 但步子要稳, 方法要灵活多样, 政策举措推行宜稳妥渐进, 应考虑到社会的承受力, 社会预期透明化。久久为功, 积小胜为大胜, 变革创新就能够达到预期目标。鲁莽行事, 违反规律会受到惩罚, 急功近利, 步子过大, 急躁冒进会欲速则不达, 甚至会断送已有的成果。检验变革创新成功与否的根本标准是能否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 提升他们的幸福感获得感与满足感, 能否促进公平正义, 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与繁荣。变革创新应与时偕行, 思路、规划、方法和手段要创新, 要不断汲取古今中外变革创新的经验教训。社会发展不停步, 变革创新无竟时, 要永远发扬刚健有为、自强不息、锐意进取与只争朝夕的精气神推进变革创新。

  参考文献
  [1][宋]朱熹.周易本义[M].北京:九州出版社, 2004:203.
  [2][魏]王弼.周易正义[M].[唐]孔颖达疏.北京:九州出版社, 2004:13.
  [3]熊十力.读经示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254.
  [4][汉]河上公.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M].北京:中华书局, 1993:169.
  [5]王充闾.生生之谓易:<周易>的三重奥义[N].光明日报, 2015-09-25 (13) .
  [6]赵建永.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N].光明日报, 2016-09-05 (10) .
  [7]楼宇烈.王弼集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 1980:211-212.
  [8]李泽厚.论语今读[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4:498.
  [9][宋]程颢, 程颐.二程集 (下) [M].北京:中华书局, 1981:930.
  [10][清]陈梦雷.周易浅述[M].北京:九州出版社, 2004:64.
  [11][唐]李鼎祚.周易集解[M].北京:九州出版社, 2003:156.
  [12]朱安群等.十三经直解 (第一卷) [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1993:101.
  [13]钱钟书.管锥编 (一) [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7:52.
  [14][宋]张载.张载集[M].北京:中华书局, 1978:827.
  [15]温海明.凡益之道, 与时偕行[N].光明日报, 2016-01-12 (2) .

  范文一: 周易论文(业内推荐阅读6篇)
  范文二: 《周易》卦象与卦辞对童蒙教育的重要性揭示
  范文三: 阐述《周易》革卦的三个层次
  范文四: 《周易》古歌较为成熟的语象组合方式
  范文五: 周易思想与企业文化建设的融合探讨

TAG标签: 周易程氏传     君民关系     思想探析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