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群众体育需求不断增长,而政府公共体育服务资源总量不足,服务产品不能满足群众基本需求的情况下,如何有效扩大供给,尤其是农村基层群众的体育服务供给,实现服务的方便可及,成为我国公共体育服务领域必须面对的问题。国家体育管理层提出了“以人为本,面向基层、保障基本、服务群众”的建设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具体目标,同时要求“正视不同地区、人群体育需求分层化、多元化的现实,一方面重点加强体育服务的基本供给,一方面兼顾体育服务的多元需求。”
满足多元体育需求必须多元主体参与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由于公共服务供给中不可避免存在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尤其是在我国农村地区体育健身服务市场缺失的情况下,培育和壮大社会体育组织参与服务供给,是完善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必由路径。体育管理部门也认识到体育社会组织在应对多元化的体育需求等方面的优势,并明确提出了“整体设计、长期规划与分步推进相结合”的群众体育组织建设的思路。然而实践中如何推进体育组织建设,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大多侧重于其特征、不足[4]或参与公共服务的优势[5]等理论层面的分析,结合个案研究社会体育组织建设的文献并不多见。本文从永新县的县-乡-村三级群众性体育组织网络建设的案例入手,探究实践层面群众性体育组织建设的现实路径,为当前我国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和完善以及群众体育发展提供参考。
1永新县老年体育组织成长历程。
永新县地处江西省西南部,隶属吉安市。总面积2 194.57km2,以山地、丘陵地形为主,地势南北高、中部低。辖区内有23个乡镇和七溪岭林场和永新综合垦殖场,总人口46万,其中劳动力26.7万人,近半数的青壮年长期外出务工,2011年老年人口达到总人口数的12.43%.永新是国家级贫困县,但文化底蕴深厚,历代文人辈出。
2000年以来三次被文化部评为“全国书法之乡”,2011年被评为“全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在这个经济相对落后的“文化之乡”发展起来的县-乡-村三级老年体育组织网络,以多样化的文体活动丰富了乡村老年人文化生活,成为县域社会体育组织参与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典型。
1.1组织扩张:由城到乡形成网络。
2004年之前,永新老年体育仅限于县直单位退休人员,以门球、健身球、太极拳剑等活动为主。乡村体育场地、技术等资源严重不足,老年体育活动难以开展。
2004年省政府领导在全省老年体育工作会议上提出“两转”要求:老年体育工作思想认识、工作定位要转变,工作重心要转移。要求把工作对象从机关、事业单位转向社区、行政村和企业单位,从干部职工转向社区居民和农村农民。
在落实“两转”精神的过程中,永新县、乡政府与县老年体协密切配合,首先从组织建设入手,选派政治觉悟高和责任心强,退居二线的正副县级领导,先期安排到县老年体协任职,充实县老年体协管理队伍。在县、乡领导高度重视和协助下,乡镇、行政村陆续成立老年体协分会,以退休乡村干部、教师,以及乡村老党员、老军人、老劳模为主体,集中了一批愿干事和能干事的人才队伍,迅速搭建起乡村体育组织架构。
2010年全县23个乡镇都成立了老年体协,截止2013年底,全县241个行政村已成立老体分会185个,占行政村总数的76.8%,形成了“县-乡-村”三级老年体育组织网络。
1.2外力帮扶:乡村组织由弱到强。
体育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地方经济实力的制约。作为国家级的贫困县,永新的乡村老年体育组织的成长获得了地方性政策的扶持和县、乡政府的财力援助,辅导总站及县直分会的技术支持,缓解了乡村老年体育组织成长初期的资源不足。
第一,政府引领,制度推进组织建设。为落实省委领导老年工作会议的“两转”精神,着力推进乡村体育组织发展,永新县通过制定地方性规定、县乡领导分工和工作会议等形式,不断加大对老年体育的建设和支持力度。2004年县政府下发文件,把老年体协工作纳入乡镇政府干部及有关部门年终目标管理进行考核,并规定乡镇拨付给老年体协的经费每年不少于三千元。因老年体育纳入工作职责和考核范围,乡镇分管领导定期听取老年体协的工作汇报,主动出面协调解决实际问题,财力较好的乡镇拨付给老年体协的经费超过规定金额,最高到达八千元。
2006年结合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县政府与老年体协联合下发《关于将农村基层老年体育工作纳入新农村建设重要内容的通知》,要求在新农村点因地制宜建立老年体育协会组织;要积极推动“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努力改善和解决好老年人活动室、阅览室、门球场以及其它休闲健身活动场所等设施建设问题;要把建设新农村的“五新一好”主要目标与“五个一”创建活动有机结合,在软、硬件建设上积极主动与老年体育工作找到共同点和切入点,促进农村老年健身体育活动蓬勃开展;把新农村建设点的长效管理机制与老年体协工作有机结合。
第二,村委援助,获得稳定经费来源。村委会是村级老年体协获取地方资源支持的最基层组织,山林资源丰富的高溪乡下雨村、莲洲乡固塘村、曲白乡江坑村等村将数十到上百亩的山场划归本村老年体协,老年体协会员通过割松油,采山樟子、油桐籽或伐木造林等多种形式的经营,年收入从数千到几万元不等,将山场变成了“绿色银行”.一些村委会还将集体所有的鱼塘承包给老年体协养鱼,每年有数百至一两千元的经济收入,这两项创收基本解决了村老年体协的活动经费问题。此外,如龙田村将集镇农贸交易市场管理权交给老年体协,由老年体协负责维护市场环境卫生,每年环卫管理费收入达3万元。村委提供的多种经营和服务项目,为协会解除了活动资金的后顾之忧。
第三,业务培训,乡村技术骨干成长。乡村老年人开展体育活动需要技术指导,永新县老年体协根据实际需要成立了老年体育辅导站,下设门球、拳剑、舞蹈等9个专业分会,从县直机关分会遴选一批懂业务、有责任心、善管理的同志担任辅导站站长,为乡村老年人体育健身活动提供业务培训。县辅导总站每年2期集中培训乡村教练员和裁判员,参与培训人员达2500余人次,充实了乡村分会的业务骨干。他们不仅带动乡村健身活动开展,还结合普及老年人权益和健身养生知识,结合乡村协会工作实际问题,建立宣传栏,定期刊出科学健身知识和有关老年人权益的方针政策等内容。到2013年已有18个行政村被授予“老年体育示范村”,30%的基层组织达到“六好”标准。
第四,结对帮扶,分会建设以城带乡。“结对子”是永新县直单位老年体协分会与村级分会一对一的帮助形式。永新县教体局老年体协分会率先与文竹镇团结村老体协开展结对帮扶联谊活动,教体局分会把适合农村的体育项目和优秀文艺节目带到团结村分会,还资助该村新建了全县第一片农村门球场,组建了第一支门球队,手把手地传帮带,使其很快成为一支作风过硬、球艺高超的乡村老年农民门球队。县老年体育协会及时总结推广这种结对联谊的成功经验,采取双向选择的办法,全县相继有卫生分会与里田镇枧田分会,县交通分会与埠前镇紫雾村分会等结对18个。城乡结对联谊活动,一是从实际出发做到经济上资助、健身技术上指导;二是帮助农村老年人搞好强身健体的科普宣传;三以兼职顾问或参谋的方式,为结对乡村老年组织提供协会制度建设和日常管理指导意见。城乡分会之间的结对帮扶促进了乡村分会的制度建设和文体活动的日常化开展。
1.3乡村实践:会员行动建设组织。
乡村老年体协会员以自身的观念、智慧和行动增强了乡村老年体育组织的凝聚力、财力和社会影响力。关爱老人弘扬正气,强化组织凝集力。老年体协分会在开展体育健身活动的同时,对本村老年人遇难必帮,有求必应。对一些不孝敬或不赡养老人的子女,分会领导和成员主动登门,通过普法宣传、说服教育和行动感化使他们悔过自新,实现家庭和睦和老有所养。
重阳节之际,分会为80岁以上的老年人举行集体祝寿活动,邀请乡镇干部、村委成员出席,为老人举办集体寿宴,还分发慰问品,表演文体节目,弘扬了敬老爱老的风气。乡村分会的善举感动了老年人,他们积极参与分会的活动,并以成为分会会员为荣,也让百姓觉得分会是信得过的组织,愿意为分会捐资捐物和献计献力。美化乡村生活环境,创造收入增财力。
2005年高溪乡下雨村老年体协主席---退休教师尹森松倡导成立捡破烂小分队,分会越来越多成员响应并积极加入,将捡到的可回收废品交分会集中出售,半年里累计创收500余元。不可回收的垃圾集中并妥善处理。在短短的半年时间,全村环境卫生大为改观,垃圾成堆,刮风时纸屑垃圾袋满天飞的现象再也见不到了。随着加入的会员越来越多,创造的收入也逐年增多。下雨村立足环保,放眼创收,为老年体协创收开辟新路的经验在全县推广,获得乡村群众以及市、县、乡各级领导的一致好评。改造利用宗祠礼堂,身边场地添活力。永新农村祠堂和村级礼堂众多,一般用来举行丧事、祭奠活动。
农闲时一些农民汇聚在祠堂打牌赌博,时常引起家庭矛盾,成为乡村的是非之地,乡村干部劝导和说教收效甚微,村民对此多有不满。随着分会创收的增多,村级老年体协分会积极争取家族和村委的支持,分会出资、会员们义务劳动将村落中的祠堂礼堂改造翻新---加固舞台,铺设水泥地面,粉刷墙壁,安装电灯和自来水,并添置桌球台、书报、棋牌、电视机、音响、桌椅等必要的器材,祠堂礼堂成为乡村老年体协分会的办公地点和日常的健身活动和节日表演的场所。
会员以自身参与乡村建设的实际行动,赢得了村民的敬重,也获得了村委会给予的承包经营的机会,通过改造利用祠堂等解决了活动场地不足的难题,实现了体育资源的乡土化,促进了乡村体育组织的发展和壮大。
1.4乡土活动:群众体育内涵拓展。
基于自身的体育观念和需求偏好,永新县老年群体结合乡土文化资源,创造了包含日常健身娱乐、正式体育比赛和舞台文体展示的多元活动体系,形成了极具地方特色的群众体育活动模式,丰富了群众体育的内涵。同时也为乡村生活增添色彩,提高了老年人的幸福指数。
自我表达的娱乐健身。在县老年体协辅导总站的支持和县直分会的带动下,乡、村老年体协分会成员从每人一把扇子、一条绸带、一只腰鼓这样的简易活动起步,逐渐建起了乡村健身舞蹈活动队。为了增强观赏性,他们把健身舞蹈与自编自导的说唱内容融合,形成吸引乡村民众的表演节目,为村里八十岁以上的老人祝寿和乡村敬老院的老人进行慰问演出,春节期间把喜庆的舞蹈表演节目和当地的舞龙舞狮等带进农户闹新春。这些老年人自己开发的乡土体育活动,丰富了乡村文化生活,同时还搜集、整理和传承了相当数量的地方民间文化遗产,成为老年人主动参与体育健身娱乐和自我表达的载体。
以球会友的比赛交流。在辅导总站提供技术指导和县直分会“结对子”帮扶的推动下,门球运动在全县乡村广泛开展,乡村还出现了“建起门球场荒废赌博场”的景象,一些曾经沉迷打牌赌博的老人自费到县城或周边县市学习门球技术,回村组建男、女老年门球队,夫妻、兄弟同场交流切磋成为乡村老人的家常便饭。对门球的高度热情和积极性使他们不满足于乡间的“小打小闹”,组队参加县市举办的比赛成为他们的新目标。其中就有乡村分会球队在县级比赛中获得过前三名,村级门球队在全省首届农民门球赛中获得第五名的佳绩。如今,全县范围内东西南北四大“分区赛”月月有赛事,门球运动为全县老年人搭建了以球会友的空间。
文化创造的舞台展示。乡村老年人文体健身娱乐活动的持续开展,不仅丰富了乡村文化精神生活,也引起县老年体协、县直分会以及县委政府领导的关注,为了推进城乡文体健身活动交流,在县政府大力支持和县直城建、交通、民政、林业等单位鼎力相助下,永新县老年体协打造了一个群众性文体演出展示平台---“激情广场”.乡村老人自编自演的扇子舞、腰鼓、龙灯、狮灯,以及健身球操、柔力球、太极拳剑等文体节目纷纷登台献艺,打破了“文艺下乡”的常规,实现了“泥腿子”送“戏”进城的新跨越。老年人不仅参与成为体育活动的主角,自编、自导、自演的文体节目使他们成为乡村文体创造的主体。
2永新老年体育组织成长对县域体育组织发展的启示。
作为一个国家级的贫困县,在落实“两转”的过程中,通过建构县-乡-村三级组织网络,带动县域群众体育娱乐健身和比赛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全面开展,永新县老年体育的发展经历为当前公共体育服务多元化供给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2.1组织骨干选拔应注重“本土”社会精英的启用。
改变农村群众性体育组织基础差底子薄的局面,人才选拔和运用机制成为组织建设的首要环节。与依靠少数“健身精英”[6]引领草根体育组织不同,立足于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县域“县-乡-村”三级群众性体育组织网络建设,需要选拔大量能为组织发展提供内部管理和争取外援的各类能人担任组织骨干,才能带领基层体育组织不断发展壮大,尽管当前农村青壮年外流影响了农村体育的开展。但是,“具备自身的能力、自身的资源、自身的社会关系等方面的优势”[7]扎根的本土社会精英也不乏其人,退休返乡的教师、县乡干部,以及农村中的老党员、老村干等“丰富的社会阅历为他们积累了丰富的社会资源”[8]等,而且,他们大多都具有热心公益事业的奉献精神,这一潜在的人力资源是乡村体育组织不可多得的财富,永新县老年体育组织网络建设充分挖掘了该群体的巨大潜力,利用他们的社会动员能力、宣传组织才能或丰富的“地方性知识”,为体育组织争取各种资源支持,他们做到了“放下架子、放下面子、放下家事”,为基层组织谋划活动方案做到了合村情顺民意,成为基层体育组织难得的“外交官”和“当家人”.
我国县域乡镇退休教师和退休的县乡公务员等数量庞大,农村的老党员、老村干人员众多,其中不乏文化素质高,有体育技能特长,擅长沟通协调,并具有奉献精神的能人,在当前我国大多数县市农村的体育人、财、物资源都比较稀缺的情况下,以群众性体育组织网络建设推进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多元供给,立足于乡土社会精英选配组织骨干,既有利于从外部争取资源支持,又能够立足农村挖掘潜能。
2.2组织财力供给应“因地制宜”开发创收途径。
体育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体育法规定县级以上政府应当为体育事业发展提供财力保障,体育经费应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逐步增加。政府作为公共体育服务的责任主体有责任和义务为地方群众体育提供必要的财力支持。但是,在现有条件下我国大多数县、乡政府财力很难保障基层群众性体育组织发展所需。在地方政府财力有限的条件下,农村体育组织应因地制宜主动创造和争取机遇创收,立足地方特色资源优势,扩大体育经费来源壮大组织实力,提高组织活动自主性。
经济发展不均衡是客观的现实,地方政府财力不足的情况下如何为地方群众体育提供保障,永新县乡镇、村委在支持老年体育组织的实践中,就是利用当地丰富的山场、鱼塘等生产性资源,以及乡镇的农贸市场的卫生管理等途径,为体育组织提供了创收途径。虽然地方财力无法提供现金帮扶地方体育事业,但是因地制宜的帮扶措施不仅使体育组织获得了经济来源,还盘活了集体资产。老年体育组织在外部提供机会创收的启发下,还开发出诸如油料加工和废品回收等更多自我创收的途径,结合地方自然条件和生产生活实际等多种途径创收为体育组织赢得了充裕的经费保障,实现了经济落后地区群众体育的超前发展。
在政府不能直接提供足够财力支持的情况下,群众体育组织完善自身的造血机制,既需要县、乡、村统一认识,从地方实际出发,给予群众体育一些支持性政策,也需要体育组织会员确立自身自我服务的意识,以自身的生产、生活技能为基础,投入相应的时间和精力,在创造社会价值的同时创造经济价值,增强体育组织自身的造血功能,一方面减轻了政府部门压力,另一方面增强了组织“自我服务”的积极性。
2.3组织设施建设应重视“乡土空间”的功能拓展。
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显示,农村体育场地仅占总数的8.18%,场地设施不足制约了农村体育活动开展。如果以标准化场地观察农村体育,符合要求的场地根本无法承载我国农村人口的体育活动。事实上标准化的场地也未必适合所有农村人口,如果场地设施的功能脱离人群的活动偏好和实际需求,即使近在咫尺老百姓也可能敬而远之。现实中相当比例的农村体育活动对场地的要求并不高,农村的打谷场、院落等常见的空间,无需任何投资或改造就可以用于体育活动。此外,诸如祠堂、礼堂之类原本利用率并不高的乡村公共设施,只需适当投资稍加改造,就可以拓展其功能,成为村民学习交流运动健身技能、编排节目和舞台展示的体育文化空间,不仅提高利用率,而且具有良好的体育健身示范效应和宣传教育功能,成为推动体育组织发展的催化剂。
永新县乡村老年体育的活动内容之所以丰富多彩,与低成本高效益的场地设施密切相关,既有利用乡村小学撤并后的操场改建的门球场,也有利用集体礼堂或宗族祠堂改建的“老年体育活动中心”.乡村民众通过拓展村落中固有空间的服务功能,不仅实现了少花钱办好事,还促进了农民体育健身意识的提高和文化创造意识的觉醒,通过对物的改造也实现了人的观念的更新。群众体育的场地建设不应简单追求标准化和现代化,应兼顾民众的生活实际和的人群特点,在适量新建的基础上,通过改造利用乡土空间,才能使场地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带动大众健身的热情并吸引群众持续参与。
2.4组织活动开展应加强与农民“日常生活”的融合。
近年来体育管理部门在实施“建身边的场地,抓身边的组织,搞身边的活动”的三边工程[9]的过程中,身边场地可谓成果丰硕,而有些“身边的活动”开展则难以得到群众的认同,其根源在于没有让体育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活动与群众的乡土生活脱节。日常生活是民众自主、自为的行动领域,也为民众提供了广阔的实践和创造空间,走进群众日常生活中体育才能体现群众“文化主体”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体育才能与民众的日常生活相得益彰。
永新乡村老年人的体育活动,不仅场地融入了日常的生活空间---农家院落或祠堂等改造的体育活动中心,健身歌舞中也嫁接了老百姓生活中喜闻乐见的地方说唱、戏曲等传统文化形式。夏天纳凉消暑和冬闲消磨时光,村民自发组织技能学习和节目排练;春节、元宵、重阳等传统节日,分会组织的文体活动被村民誉为乡村里的文化大餐;村民家中的婚嫁寿诞等重要场合,喜庆热闹的文体表演活动渲染了气氛,也为主家赢得了面子。体育以民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融入农村的生活空间,村民的日常生活也自然而然地接纳了体育。
农村体育活动具有与地方文化传统、生活环境、主体需求等多种因素关联的特征,地方特色的体育健身活动形式是人与自然环境、社会制度、价值观念互动的结果。发展农村体育,不能以现代体育项目的技术、规则和场地等贬低乡土体育,视其为不规范、粗俗或落后文化形态,应该促进民众创造的乡土体育活动融入日常生活,“体育才会更稳固地扎根农村、深入农民的生活,农村体育的发展,也才会有更持续的内驱力。”[10]才能使群众体育焕发出勃勃生机。
2.5组织发展理念应树立与“民俗文化”建设的互动共生。
群众的体育参与“不仅仅是一个活动的过程,更是一个涉及文化符号与象征偏好的过程”[11].从文化主体的角度来看,“自我表达”和“身份认同”才是群众体育参与的动力之源。官方推动“文化下乡”活动“缺乏对农民参与文化建设积极性的调动”[12],究其原因应该是下乡的文化与乡下的文化对于农民的意义完全不同。
民俗文化就是乡土社会中民众自己的文化,其中以风俗习惯、节日活动、仪式等形式存在于生活当中的活动形态是民众自我表达的载体,以隐性方式存在于一定地域的民众内心认同的行为观念则是民众身份认同文化密码。民俗文化“作为一种品性独特的文化形态,它具有促进价值认同、精神凝聚和品格塑造的功能”[13].
新农村建设中文化建设不能简单地以现代与城市文化强行植入农村,“应该把传统文化中充满生命力与创造力的”文化因子“激活重构,使其与现代社会相适应,从而在文化上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同构”[14].与民俗文化结合的地方特色文体活动,作为文化主体 “自我表达”的媒介建构身份认同文化机制,不仅能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而且对于乡风文明的形成,增强农民的文化自信心和集体意识,增强农民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宿感,从而增强农村社区的凝聚力和活力等都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从这种“主体-媒介-自我表达和身份认同”相互作用的关系中可以看出,地方特色体育活动的存在和发展,不仅是体育生活化的体现,更是尊重文化多样性和文化建设主体的创造性的需要,体育组织的发展需要树立体育与民俗文化共生互动的理念,才能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同构。
永新个案表明,农村体育组织引导农民结合民俗文化资源开展体育活动,不仅彰显农民文化建设的主体地位,增添了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动力,促使农民积极参与地方文化遗产挖掘整理,有利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顺利推进,而且使体育健身活动开展融入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构建之中,促进了农村文化建设与农民体育组织建设良性互动,促进体育组织扎根乡村[15].
尊重群众的文化主体地位,以建构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为行动指向,将地方民俗文化元素融入农村体育组织建设的过程,以体育活动为载体促进农村文化发展,不仅激活了乡土文化,丰富农村文化建设的内涵,也促进了体育融入农民的生活方式,实现了体育文化在农民生活中的创新,使体育组织发展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
3结束语。
县域基层的群众性体育组织建设是完善我国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全民健身条例》和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重要要举措。扎根农村、融入乡村生活的体育组织不仅在提升公共体育服务质量方面具有弥补政府和市场供给缺失和不足的优势,在推进体育生活化和乡村文化建设方面同样值得关注。
建设和完善县域群众性体育组织体系,一方面要注重通过政策引导,建构体育组织网络,同时还要注重调动社会及个体力量为基层体育组织的发展服务,扩展组织资源获取的途径,让体育与乡村生活和农村文化建设形成良性互动,使体育组织能够真正扎根乡土社会,体育活动成为村民日常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16].
参考文献:
[1]刘鹏。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 提供更多场地设施[N].中国体育报,2012-11-28.
[2]冯建中。在2014年全国群众体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
[3]张铁玲。21世纪初我国社区体育组织结构特征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3(11):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