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问题欢迎来到大学堂论文网,权威的论文代写、论文发表平台,服务论文行业十二年,专业为您提供论文代写代发服务
点击咨询韦老师  点击咨询李老师
范文期刊如找不到所需论文资料、期刊 请您在此搜索查找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探究偏头痛性眩晕 (MV) 采取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疗效

发布时间:2019-09-29

  关于中医的论文第五篇

  题目:探究偏头痛性眩晕 (MV) 采取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 探究偏头痛性眩晕 (MV) 采取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7月至2018年1月本院偏头痛性眩晕患者92例, 依照随机化分组原则分为参照组、实验组, 各46例, 前者实施常规治疗, 后者实施中医辩证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眩晕改善情况。结果 实验组总疗效高于参照组, 治疗后的眩晕改善效果优于参照组, P<0.05, 形成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医辩证治疗运用在偏头痛性眩晕患者中效果显著, 副作用小, 能使患者临床症状及时改善, 值得推广。

  关键词:偏头痛; 中医治疗; 眩晕; 辨证施治;

  0 引言

  在临床中, 偏头痛指的是原发性头痛, 具有较高的发生率, 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搏动样头痛、中重度头痛, 病情发作时, 还会出现呕吐恶心等症状。偏头痛是引起眩晕的潜在因素, 临床称之为“偏头痛性眩晕”[1], 患者临床症状一般为心情烦躁、头痛晕眩以及长期失眠等, 可使患者的日常生存质量受到严重影响。临床治疗MV的方法较多, 不同的治疗措施获得的效果也各有差异, 为提高MV临床治疗的效果, 现探析本院2016年7月到2018年1月收治的92例MV患者采取不同方案治疗的临床价值, 总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基础资料

  本次研究起止时间为2016年7月至2018年1月, 共选取我院92例MV患者参与研究。参照组包括26例男以及20例女, 年龄平均 (40.53±5.97) 岁, 病程均值为 (4.63±2.74) 年;实验组包括25例男以及21例女, 年龄平均 (40.81±5.64) 岁, 病程均值为 (4.95±2.63) 年。2组各项基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纳入标准: (1) 所选患者经诊断全部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相关诊断标准; (2) 临床资料完整, 治疗配合度高; (3) 保留知情权, 自愿签订同意书。

  排除标准: (1) 存在严重肾、肺、心与肝等脏器病变者; (2) 精神疾病、意识不清与沟通障碍者; (3) 无法耐受本次治疗者。

  1.2 方法

  参照组:采用盐酸氟桂利嗪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9993750;生产企业:上海三维制药有限公司) 治疗, 即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口服治疗, 每日一次, 术前指导患者服用, 每次两粒, 治疗一周后结合病情恢复的效果对药物剂量合理调整, 若病情好转明显, 则调整用药剂量为每日一粒, 连续治疗两个月。

  实验组:采取中医辨证治疗, 中药方剂:菖蒲25g, 甘草8g, 白芷5g, 当归20g, 郁金25g, 丹参30g, 川芎15g, 菊花6g, 白芍25g, 蔓荆子10g。肝气郁结者应用通窍解郁汤治疗, 方剂组成:当归25g, 香附22g, 菖蒲25g, 郁金18g, 柴胡20g, 夏枯头, 蔓荆子10g, 甘草8g, 白芍25g, 白芷5g, 川芎15g。肝阳上亢者应用通窍熄风汤治疗, 方剂组成:菖蒲25g, 郁金25g, 川芎15g, 当归25g, 生龙牡20g, 蔓荆子10g, 决明子18g, 白芍25g, 天麻8g, 夏枯草12g, 菊花6g, 甘草8g。诸药混合后以水煎煮, 1剂/d, 取药汁300m L, 每日三次, 饭后顿服, 100m L/次。治疗时间为60d。

  1.3 疗效标准

  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判定疗效, 其中痊愈: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消失, 停药后未见复发;有效:临床症状明显缓解, 偶有头痛, 但次数明显减少;临床症状未见改善或病情加重为无效。

  1.4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眩晕发作情况, 主要包括总眩晕发作次数与时间。

  1.5 统计方法

  利用SPSS 22.0分析数据, (?±s) 表示计量结果, t检验, [n (%) ]表示计数结果, χ2检验, P<0.05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疗效分析

  参照组总疗效低于实验组, P<0.05, 构成统计学意义 (见表1) 。

  表1 2组疗效对比 (%)    

  2.2 眩晕改善情况分析

  两组治疗后眩晕情况均得到改善, 优于治疗前, 但治疗后实验组优于参照组, P<0.05, 存在统计学意义 (见表2) 。

  表2 2组眩晕改善情况对比 (?±s)    

  3 讨论

  偏头痛属于慢性神经血管性疾病。中医理论指出, MV的病理变化表现为阴虚肝阳上亢, 因肝风内动、清空受扰, 进而诱发眩晕;外加清阳不展, 气虚血虚引起脑失所养, 进而表现出眩晕症状。因此治疗时应当以止痛熄风、化瘀通窍为主。

  本研究为选取的92例MV患者制定了两种治疗措施, 一组行常规治疗, 另一组行中医辨证治疗, 结果显示接受中医辨证施治的实验组总疗效高达95.7%, 优于参照组80.4%, P<0.05, 说明中医辨证治疗可行性高, 能扩张血管, 使患者脑部递质含量减少, 进而达到镇痛作用;另外, 研究还发现实验组总眩晕时间短于参照组, 总眩晕次数少于参照组, P<0.05, 进一步说明实验组采取的治疗方法能通过扩张脑部血管, 使脑血量增加, 进而起到治疗眩晕的效果。辨证治疗基础方剂中的菖蒲开窍醒神、化湿豁痰;甘草清热解毒[3], 缓急止痛, 可对诸药进行有效调和;白芷祛风发表, 散寒燥湿;当归补血止痛;郁金行气解郁, 凉血破瘀;丹参清心除烦, 祛瘀止痛, 活血通经;川芎行气开郁, 活血止痛;菊花散风清热, 平肝明目;白芍养血柔肝, 缓中止痛, 敛阴收汗;蔓荆子清利头目, 疏散风热。另外, 辨证治疗能达到针对性治疗的目的, 可依照患者的具体表现实施个体化的治疗, 最终起到对症治疗的效果。

  总之, 将中医辨证治疗用于MV治疗中疗效可靠, 能增强疗效, 改善临床症状, 建议推广。

  参考文献
  [1]孙振峰.中医辩证治疗偏头痛性眩晕的综合疗效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 24 (7) :254-254, 255.
  [2]张正学.中医辩证治疗偏头痛性眩晕60例分析[J].甘肃科技, 2017, 33 (19) :135-136.
  [3]卢彩艳.中医治疗偏头痛性眩晕的临床效果研究[J].当代医学, 2015, 22 (3) :155-155, 156.

  范文一: 关于中医的论文(名师推荐6篇)
  范文二: 中医外治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疗效状况
  范文三: 中医疗法对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及并发症的疗效探究
  范文四: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代偿期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探究
  范文五: 探究偏头痛性眩晕 (MV) 采取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疗效

TAG标签: 偏头痛     中医治疗     眩晕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