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问题欢迎来到大学堂论文网,权威的论文代写、论文发表平台,服务论文行业十二年,专业为您提供论文代写代发服务
点击咨询韦老师  点击咨询李老师
范文期刊如找不到所需论文资料、期刊 请您在此搜索查找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体育论文 >

我国女子铅球项目的项目特征、制胜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19-09-29


  一、前言

  在大型的比赛中,有“得田径者得天下”的说法。中国奥运代表团在奥运会上屡获佳绩,但在田径项目上却鲜有建树。本论文的选题依据如下:①我国对于铅球运动项目的研究涉及了很多方面,但是围绕铅球项目训练理论制胜规律的研究很少。②赛制的变化,使中国田径训练面临着从未有过的机遇和挑战因此。总结出铅球项目的制胜因素,使其作为田径的优势项目,发展壮大。因此,选择从我国女子铅球项目的项目特征、制胜因素着手研究,提出我国女子铅球项目制胜规律理论体系具有现实的意义。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本人以我国女子铅球项目的项目特征及制胜规律为研究对象(二)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通过检索铅球项目方面的书籍和期刊等文献资料,对文献进行归纳,找出研究中的不足,确定本研究的出发点。2、专家咨询法。通过进行咨询,以提问的方式与从事铅球项目的教练员以及专家学者进行访谈,为本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思路。、3、逻辑分析法。采用归纳、演绎、类比、综合等思维形式,对获得的实际资料进行逻辑分析和处理。

  三、结果与分析

  (一)铅球项目特征。1、铅球项目的总体认识:现代推铅球始于14世纪40年代欧洲炮兵闲暇期间推掷炮弹的游戏盒比赛,,后逐渐形成体育运动项目。2、女子铅球运动员的选材:运动员的专项素质,是科学选材的重要指标。3、女子铅球项目特点①身体形态:要求运动员身材最好是强壮结实,上肢比较长,肌肉比较发达,要求手大,手掌较厚,要求女运动员个子要高。②专项素质:决定专项成绩的因素是出手的初速度、出手的角度以及出手的高度。最后用力的加速能力取决于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发展。③专项心智:运动员必须具备坚强的意志和强大的心理。通过心理训练手段与方法,发展潜力,激发自信心,使她们能够在最佳时机形成最佳的竞技状态。④专项体能:铅球专项体能的训练是全面的训练,是各种素质混合在一起的训练,是综合运动能力的训练。⑤专项技术:技术完成要连贯,使全身的肌肉通过铅球技术有顺序的、快速的、有力的收缩,将铅球投出。⑥专项战术:运动员战术能力好坏可以通过她们所运用的战术是否有针对性和有效性进行衡量的。

  (二)铅球项目制胜因素的分析。1、制胜因素的概念。对于专项运动成绩有决定性影响的因素被称为制胜因素。2、铅球项目制胜因素的内涵与关系。“传力”是铅球项目的基础工程,是由下而上的依次发力,将下身的力量依次的传递到上身,传递到手臂手指到达器械。“连贯”是中心环节,动作不连贯就没有好成绩可言。“快速”是核心内容,若不能发挥快速力量,将铅球投掷出去,就不会有佳绩。“稳健”是保证,可以帮助运动员走向竞技水平的顶端。“控制”是根本。这些都成为我国女子铅球项目的制胜因素不可或缺的部分,有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三)我国女子铅球项目的制胜规律。1、制胜规律的基本认识。制胜规律,是指在竞赛规则的限定下,教练员、运动员在竞赛中战胜对手,争取优异运动成绩所必须遵循的准则。2、我国女子铅球项目的制胜规律。①不断加深对项目的认识是铅球项目制胜的先导:对项目认识的突破必然会导致项目运动训练实践的飞跃,需要对项目特点进行深入的认识②注重赛前训练安排、赛中发挥、赛后恢复③“三从”方针是铅球项目制胜的重要训练指导思想:从难训练,从严训练,从实战出发④科学化训练必须重视训练经验:我国女子铅球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处于鼎盛时期,随着运动员的先后退役,铅球发展进入低谷期。如今,巩立娇等运动员的突破,让我们看到训练经验的积累对于铅球运动员来说,显得弥足珍贵⑤完善科学的参赛模式是铅球项目制胜的关键环节:要想提高参赛成功率,系统、科学的参赛是重要的保障。系统的参赛,程序化参赛,提升参赛质量与成功率。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1、铅球项目比赛是受个体环境影响较大,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小的体能主导类快速力量性的项目。2、我国女子铅球运动员竞技能力特点:(1)体能特点。运动员经过教练的科学选材,都是属于身高、体壮、力大、爆发力好的类型。(2)技术特点。运动员都有其自身的技术特点,滑步技术出色,蹬摆技术配合好。(3)心理特点。运动员经过层层的选拔和考核,有良好的运动器械感,易形成正确的表象技能,具备应激控制能力。3、本文提出铅球项目的五个主要制胜因素:传力、连贯、快速、稳健、控制。4、不断加深对项目的认识是铅球项目制胜的先导;注重赛前训练安排、赛中发挥、赛后恢复;“三从”方针是项目制胜的指导思想; 科学化训练必须重视训练经验;完善科学的参赛模式是项目制胜的关键环节。

  (二)建议。1、将比赛寓情于训练,将训练寓情于比赛,反复训练运动员在场上的适应能力以及在场下的竞技状态。加强训练的科学化水平,给运动员们不同的刺激,保证训练方法的多样化和有效性。2、选拨出具有良好知识结构、良好能力水平和有责任心的年轻的教练员团队,让老教练对年轻教练进行培训、监督和考核,制定一套考核体系。3、重视后备人才的选拔及培养,注重运动员的技术和心理训练,加强运动员们的身体素质的训练。运动员的营养与恢复要受到重视。4、发挥“举国体制”对我国女子铅球项目的影响程度,并通过多渠道来获取铅球项目所需经费,改革田径竞赛的管理思路,完善铅球项目的科研体系。与其他几项投掷项目进行横向交流.

  参考文献:

  [1]谢亚龙.论制胜规律及运动选材[J].福建体育科技,1990,1.

  [2]刘占锋.浅析现代铅球运动训练的要求和特点[J].新西部,2010,7.

  [3]王朝军.试析我国女子铅球项目发展的主要特征及存在的主要问题[J].体育与科学,1998,6.

  [4]中国国家体育总局.中国体育教练员岗位培训教材—田径[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5]李建臣,阐福林.现代推铅球运动[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

  [6]李建臣.推铅球项目特征与制胜规律的十大要素[J].竞技体育,2012,4.

TAG标签: 铅球     女子     项目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