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从青少年拳击运动员心理训练的必要性和具体策略两个方面入手, 针对青少年拳击运动员心理训练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文章首先从提高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水平, 确保其自身技战术水平的充分发挥;再探讨促进运动员专项技战术的掌握与巩固, 提高运动员专项技能的运用水平;最后确认青少年阶段进行心理素质训练, 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极大地促进青少年拳击运动员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等三个方面分析了青少年拳击运动员心理训练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应注意遵循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 应重视心理认知教育, 应注意构建关于运动员心理和情绪的监控体系三点具体的训练策略, 希望能够对青少年拳击运动训练的开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 拳击运动员; 青少年; 心理训练; 训练必要性; 训练策略;
随着现代拳击运动的发展, 心理训练已经成为了拳击运动训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 综观我国学术领域关于拳击运动训练的研究现状却可以发现, 多数关于拳击运动训练的研究, 仍然将侧重点放在技战术训练的层面和体能训练层面, 而关于拳击运动员心理训练方面的文献资料则相对较少, 专门针对青少年拳击运动员心理训练所进行的研究和实践则更为有限。鉴于此, 本文就从青少年拳击运动员心理训练的必要性和具体策略两个方面入手, 针对青少年拳击运动员心理训练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希望能够对青少年拳击运动训练的开展能够有所帮助。
1、 青少年拳击运动员心理训练的必要性
通过一系列的文献分析和训练观察发现, 对青少年拳击运动员进行心理训练的必要性主要在于如下几点。
首先, 拳击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水平是现代拳击赛事中, 影响比赛结果的关键。针对拳击运动员开展专门的心理素质训练, 有助于提高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水平, 确保其自身技战术水平的充分发挥。竞争性和对抗性是拳击运动的重要特点, 因此, 拳击比赛, 不仅仅是对战双方技术、战术和体能之间的比拼, 同时更是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之间的角逐, 特别是在双方技战术水平相近, 体能水平相差无几的比赛中, 心理素质对比赛结果的影响更为凸显。具备良好心理素质的一方, 面对比赛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往往更加自信、沉着和稳定, 也更善于发挥自身的优势, 相应的比赛表现也就更为理想。而心理素质水平较差的拳击运动员, 虽然同样也具备良好的技战术水平和体能水平, 但是由于在比赛中遇到突发情况时, 容易出现焦虑、冒进等问题, 且比较容易受到赛场观众呐喊等干扰因素的影响, 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 所以往往比赛表现就比较不理想。由此可知, 是否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对拳击运动比赛的结果有着重要影响, 针对拳击运动员开展专门的心理素质训练, 以提高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水平, 确保其自身技战术水平的充分发挥是非常有必要的。
其次, 针对拳击运动员进行心理素质训练, 有助于促进运动员专项技战术的掌握与巩固, 提高运动员专项技能的运用水平。对于拳击运动员而言, 如果具备了良好的心理素质, 那么在日常运动训练中, 往往会表现的更加专心、更加积极、更加主动。而积极、主动的训练态度, 和高度集中的训练状态, 不但能够提高运动员对拳击技战术的理解水平和认知水平, 促进运动员对专项技战术的掌握, 同时还能够提高运动员在运用专项技战术时的自信, 进而提高运动员的技术运用水平。由此可知, 针对拳击运动员进行心理素质训练, 对于运动员专项技战术的掌握和专项技战术运用水平的提升均大有裨益。
最后, 青少年拳击运动员正处于身心快速发育的重要阶段, 同时也是心理素质发展的黄金阶段, 在这一阶段针对青少年拳击运动员进行心理素质训练, 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极大地促进青少年拳击运动员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这是因为处于青少年时期的拳击运动员, 由于受周围生活环境和教育训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其思维方式已经开始逐步由以往的形象思维为主, 向以抽象思维为主转变, 并且在个性特征以及意志品质等方面也开始逐渐有了较为明显的发展, 所以, 教练员如果能够在开展日常运动训练的过程中, 通过心理训练针对青少年拳击运动员的思维方式、个性特征、意志品质等进行训练, 让运动员掌握必要的心理知识和心理调节技能, 往往能够极大地促进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发展。
2、 青少年拳击运动员心理训练的具体策略
根据上文分析可知, 针对青少年拳击运动员进行心理训练是非常重要的, 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所以, 为了提高青少年拳击运动员心理训练的成效, 确保心理训练活动的科学实施, 笔者结合自身的运动训练经验, 特提出了如下几点关于青少年拳击运动员心理训练的具体策略。
首先, 应注意遵循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由于成长环境不同、自身经历不同, 因此, 不同运动员往往具备各不相同的个性心理特征。而为了确保心理训练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在开展具体的心理训练活动之前, 教练员必须要注意采用心理调查问卷、训练观察以及日常沟通交流等多种方式, 全面了解不同青少年拳击运动员的个性心理特征, 并根据不同青少年拳击运动员的个性心理特征, 制定有针对性的训练内容, 采取目的明确的心理训练方法和心理训练手段, 始终遵循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 以确保训练成效。
其次, 应重视心理认知教育。在针对青少年拳击运动员开展心理训练活动时, 教练员应注意对运动员进行心理认知教育, 通过心理认知教育, 让运动员了解心理训练的作用、心理训练的方法、心理训练的内容以及自身心理能量的初期水平。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青少年拳击运动员对心理训练的了解程度和认知水平, 同时还有助于端正青少年拳击运动员心理训练的态度, 引导运动员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预期训练目标。而在对心理训练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知, 且有了符合自身实际的预期训练目标之后, 运动员的训练动机往往就会得到最大程度的激发, 从而有效避免心理训练中的盲目感, 提高训练成效。
最后, 注意构建关于运动员心理和情绪的监控体系。在针对青少年拳击运动员开展运动训练工作时, 如果能够构建科学、合理的心理和情绪监控体系, 教练员就可以借助心理和情绪监控体系及时发现运动员心理问题和情绪问题, 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 将各种心理问题消除在萌芽阶段, 最大限度的保证运动员的心理健康和情绪稳定。因此, 构建科学合理的监控体系, 是确保青少年拳击运动员心理训练工作高效开展的重要保障。在具体实施时, 一方面教练员应为每位青少年拳击运动员建立心理档案, 对该运动员的心理变化过程和所采用的心理调控措施等进行记录, 这样在运动员出现心理问题时, 教练员就可以借助以往记录的档案内容, 对运动员心理问题可能的致因以及有效的解决方案等进行分析, 为运动员心理训练方法的选择和心理训练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另一方面, 还可以借助各种先进的仪器设备进行监控体系的构建。例如:可以利用现代心理生理科学仪器对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和情绪状态进行检测和调控, 以激发运动员的心理调控潜能, 如, 生物反馈调节阀, 就是利用现代心理生理科学仪器对运动员进行心理调节训练的有效方式, 具有极佳的训练效果。因此, 在构建青少年拳击运动员心理和情绪监控体系时, 应重视各种先进仪器设备的运用。
参考文献
[1]刘春满.拳击运动员临战心理的调适方法研究[J].电大理工, 2017 (1) :83-84.
[2]杨波, 王强.技心能主导类项目心理训练的方法及生理机制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18, 1 (12) :68-74.
[3]满晓霞, 张双玲.山东省拳击运动员备战十三届全运会心理训练[A].第十一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