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问题欢迎来到大学堂论文网,权威的论文代写、论文发表平台,服务论文行业十二年,专业为您提供论文代写代发服务
点击咨询韦老师  点击咨询李老师
范文期刊如找不到所需论文资料、期刊 请您在此搜索查找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地方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和具体路径

发布时间:2019-09-29


  一、前言

  地方本科院校教育教学的改革应该以综合型人才教育和社会需求相结合为基础,培养多元化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构建学校教育和个性化为特色的多样化教学模式,以培养适应社会需要、胜任社会工作和创新社会事业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深化地方本科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路径,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发挥教师教育引导、学生为学习主体的能动作用,突出地方高校的教育教学特色,吸纳企业参与教育改革,最终为社会经济做出贡献。本文就地方本科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和路径进行一系列的分析研究,以期实现有效教育教学的目的。

  二、推动地方本科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因素

  自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教育界来说,积极探索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是十分必要的。在地方本科院校中,教育者正以一种全新的理念、活跃的思维来思考未来教学的发展方向,并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对当地资源进行有效的经营和利用,不断优化调整教育教学结构,使地方本科院校能够始终处在可持续发展状态中。因此,地方本科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有着深远的时代背景和多方面因素。

  1. 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缺乏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21世纪是科学技术和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

  在我国,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空前发展,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人们对教育知识和技能素养的重要性和价值体现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进入高等院校接受教学成为了人们普遍的需求和渴望。同时,人们对高等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以及个性化教学的要求越来越迫切。然而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国内地方本科院校还没有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适应社会和个性化发展需求的综合型人才[1]。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转变教育教学方法、提高人才能力素养,是师生普遍的心声和诉求,也是地方本科院校急于对教育教学进行改革的外部原因。

  2.缺乏在各高等院校间的核心竞争力。随着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量增加,高等院校的规模在不断扩大,高校的发展存在着较大的不平衡性和激烈的竞争性。

  地方本科院校的教育资源比例不均衡,竞争优势不明显,很少得到政府教育政策优待和教育经费申请等方面的帮助[2]。因此,地方本科院校一方面只有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学校自身的内在建设,突出优势,增强在各高校间的核心竞争力,才能获得更多政府政策支持以及社会的认同;另一方面,社会对高校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主要是根据每年毕业生的就业率来衡量,这在无形中给地方本科院校施加了压力。地方本科院校只有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改革,才能更好的培养应用型社会人才,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地方本科院校面临着重要的发展机遇。21世纪初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伴随着国内各领域的建设发展,我国教育领域也面临着重要的发展机遇。我国制定了科教兴国的基本国策,对教育的作用和影响越来越重视,特别是党的十七大召开,提出了要率先发展教育,把我国建设成人力资源丰富强大的国家,为地方本科院校提供了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前景[3]。

  三、地方本科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

  1.培养人才和市场需求的多元化价值观。地方本科院校是地方性的高等学府,需要依托地方政治经济来求得发展,培养的综合性人才应该更好的为地方服务。地方本科院校应该以培养一批有特色的服务于地方经济和社会进步的人才为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这不仅是地方本科院校在知识经济时代的激烈竞争中站稳脚跟的需要,而且是地方本科院校求同存异的发展需要。地方本科院校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时,应遵循市场规律,利用地方经济为支撑点,结合社会多元化需求,依照地方政府宏观调控政策,了解具体的产业结构,正确评价自身实际情况,科学定位,合理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4]。地方本科院校应充分发挥自身具备的优点和特色,优化支柱学科专业的结构,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吸取先进的思想精华,培养多元化的价值观。这样,地方经济、文化和科技等方面的需要和学校专业人才的输送之间形成了良性循环,能够实现地方本科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地方经济、市场的有机融合。

  2.构建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地方本科院校更加注重人才的培养,在教学中主要采用理论与专业实践相结合的模式,应试教育仍然占主导地位,同时侧重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这种模式虽然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却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人才特色没有得到完整的体现。地方本科院校对学生进行学校教育的同时,应该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指导,使学生更加符合社会人才需求的类型,提高学生应用实践的能力,促进学生专业知识、技能水平和品德素养能够全面、可持续的发展。

  3.以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地方本科院校在教育教学中,需要改变传统的以灌输式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方式,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学习和实践中去。同时,引导学生转变学习观念,在重视自主知识学习的基础上,更应该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能力是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武器,拥有知识不一定具备了能力,能力是在不断的锻炼和时间中积累起来的,学生需要把知识内化为动力,提高适应社会需要、胜任社会工作和创新社会事业的能力[5]。学生只有正确认识这些方面,才能更好的把知识活用到生活和工作中去,处理好与他人的分工、合作关系,提升处理信息和问题的能力,并拥有敏锐的洞察力和思维力。地方本科院校培养学生适应社会需要、胜任工作的同时,还要求学生能够敢于挑战自我,以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来引导自己,富有发现、创新的精神。

  四、地方本科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路径

  1.变革教育教学思想观念。教育教学的实践离不开思想观念的影响和支配。思想观念是整个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和核心,地方本科院校应该改革教育教学的思想观念,从根源上进行深刻的思想解放,开展思想观念的讨论,对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进行重新认识和把握,利用新的思想观念来指导地方本科院校教育教学的改革。学校领导者是教育理念的执行者,其思想观念决定着学校教育改革的方向和执行措施的制定。传统的教育教学机制和观念长期影响着领导者对管理和发展的认识,如果学校领导者不转变教育观念或观念变革不够深入,将影响到重大的教育决策,使广大教师无法正确认识改革创新,达不成一致观点,导致教育教学改革不能真正实行并取得成效。因此,地方本科院校领导者应认真学习国家出台的相关的教育教学改革政策,以及一系列发展规划指导文件或理论,深入开展思想观念的讨论,广泛吸收和借鉴国内外教育教学改革的先进经验,制订系统的教学研究方案,做好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型升级工作,成为当之无愧的教育教学改革的引路者。

  2.体现师生教育教学改革的主体地位。体现师生教育教学改革的主体地位是地方本科院校教育教学改革中的重要环节。教师是培养综合型应用人才的领导者,也是学校先进成果的创造者。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先进的思想观念起着指引作用,而具体推行教改思想的是教师,教师是教改的中坚力量,是教学主体也是教改学习的客体[6]。学生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直接受益者,他们更加清楚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内容和理念更容易被接受。因此,必须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育教学改革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实现主体教育对学生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要求。

  3.调整、优化专业学科结构。调整并优化专业学科结构是地方本科院校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关键内容。地方本科院校应该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基础依据,把重点放在专业学科内涵建设上,调整学校的专业学科结构,优化优势学科和资源,谨慎进行专业改建,科学合理的增设社会所需的专业。与此同时,加强对基础性的专业学科建设,重视专业的发展要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培养的人才要能够为地方经济服务。对那些社会需求量不大、就业率低下、缺乏竞争机制的专业进行限制和改造,增加一些符合新兴产业发展潮流的新型专业,明确专业目标和定位。根据工科类、文化类等各项专业对人才需求的不同,进一步调整专业设置,优化课程教学体系,整合课程资源,使专业能够突出地方特色,同时充分体现市场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加强学校与公司、企业的联系,使知识与生产实践相融合,最终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地方本科院校教育教学的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和社会力量的支持,也需要学校不断探索和实践。地方本科院校只有依从教育教学改革方向的指引,顺着教育教学的正确路径前行,并做好各方面的协调配合及运作,才能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正常推进,使其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参考文献:

  [1]李壮成“.三个面向”教育思想与地方本科院校改革[J].教育探索,2014,273(3):11-13.

  [2]李学杰.地方本科师范院校的实践教学改革[J].教育评论,2014,8(3):21-23.

  [3]王丽霞.地方本科高校实践教学改革[J].学园,2014,2(4):49-50.

  [4]张欣韵.地方本科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刍议[J].扬州大学学报,2013,17(1):84-87.

  [5]徐雪松,陈荣元.地方本科院校研究性教学的问题与改革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3,22(31):45-46.

  [6]李红.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路径探讨[J].考试周刊,2012,(24):161-162.

TAG标签: 教学改革     教育     地方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