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脊轩志》是明代散文家归有光的代表作,一直以来都被选入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只是以前是必修内容,近几年列入了选修教材,但因为它是一篇篇幅短小、语颇隽永、结构很有特色的文言文,老师们上公开课很容易就选中它。今天我听的一堂公开课就是《项脊轩志》。
应该说,这位老师上出了新意:以前大部分老师在解题时,都只讲两种原因,一是作者的祖父归道隆曾做官于项脊泾,改名“项脊轩”是怀念祖父之意;二是言其狭小,如项脊之间。这位老师还分析出了第三种原因:原来南阁子狭小、破旧、昏暗,经修葺后变得明亮(“洞然”)、美丽(“增胜”)、幽雅(“借书满架”,正是一个读书的好地方,于是将普通的南阁子改名“项脊轩”,更适合做书斋名。
当时我耳目一新,觉得他分析得很有道理,但仔细揣摩,又觉得有些牵强:经修葺后的屋子很显然比以前美好,但一定要改名才适合读书,或才适合做书斋名吗?”“南阁子”也不难听啊?南方人一看都明白,北方人看了还很好奇,文章后面不就写了妻子从娘家回来转述小妹们的俏皮问话“何谓阁子也”。在我看来,叫“南阁子”反而显得可爱有趣,而“项脊轩”的名字却让人有些费解。所以笔者认为作者更名的原因不仅仅是从适合不适合书斋命名的角度考虑的,他还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其一,寄托了作者的希望和梦想。从作者的人生经历看,归有光自幼明悟绝人,九岁能成文章,十岁时就写出了洋洋千余言的《乞醯论》,十一、二岁“已慨然有志古人”,十四岁应童子试,二十岁考了个第一名,补苏州府学生员,同年到南京参加乡试。“弱冠尽通六经、三史、大家之文” (王锡爵《明太仆寺丞归公墓志铭》)的归有光,开始对举业满怀信心,再加此时祖母的一句“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项脊轩志》)的鼓励,更增添了作者对成功的向往,在看到祖母手持一“象笏”(“象笏”是古代品位较高的官员朝见君主时所执的手板) 对自己说:“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作者更是百感交集、浮想联翩:父亲只是一个穷书生,家境急遽败落,而祖父归道隆却是朝廷官员。
于是将“南阁子”改成“项脊轩”,既是应了受祖母的鼓励而滋生的得意心理,也寄托了自己美好的愿望:将来会像祖父一样读书有成、光耀门楣,振兴家业,并能名扬天下。这从本文在选入教材时被删掉的一段内容中可见一斑:“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方二人之昧昧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意思是:自己虽然身在破屋陋室,却自谓有奇景。世人是不了解的,还可能把我看作是坎井之蛙呢!)
其二,隐含了作者的自嘲和悲叹。尽管作者天资聪颖,诗书尽览,可是造化弄人,仕途功名之路一直不顺,三十多岁才中举人。这对一个发奋读书的人来说,是莫大的悲哀,再加上这中间还遭受了大家庭的分崩离析、母亲、大母、妻子等亲人的相继亡故,当初将“南阁子”改成“项脊轩”的初衷不见踪影,人亡物在,世事沧桑,回首往事,触景生情,怎不让作者感慨万千,悲从中来。此时的“项脊轩”已成了作者坎坷半生的见证,当初在轩中苦读时种下的希望的种子,也只不过是作者眼前一个大大的肥皂泡影,这也许就是作者相隔十几年才完成这短短几百字的小文章,且将之公布于众的原因。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无论是命名还是更名,都是有原因的,何况是才学像“贾谊、董仲舒再世”的归有光,在给自己心爱的小屋更名时,怎会不动一番脑筋呢!因此我们在备课的时候,要深入研究教材,站在学生的角度多问几个为什么,这样,才可能会传授给学生最准确的知识,甚至,坚持这样做,会成为研究型教师。
TAG标签:
一堂
项脊轩志
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