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互联网的出现有效改变了人们生活和生产的方式,虽然目前很多高校都开展了计算机专业,但很多学生都感觉力不从心,就其原因是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够牢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是学习计算机互联网的主要阶段,可以为学生打造稳固、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但我国对此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因此,本文基于理论实践,对教育“互联网 +”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做了如下分析。
1、“互联网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近年来,我国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通讯技术、移动终端技术快速发展,人们接受外界信息和学习的方式愈发碎片化。“互联网 +”属于新时期背景下诞生的新概念,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复杂性,需要是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教师具有很强的专业素养,在具体教学中融入“互联网 +”的相关技术和理念,才能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更好的适应未来互联网的发展趋势[1]。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互联网 +”并非一种单纯的技术,也不是的单纯的产品,其指的是新时期背景,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发展,兴起的一种集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云计算计算、大数据技术为一体的先进技术集合体,也是目前各世界研究的一个热门课题。研究表明,此种技术和传统互联网技术有本质区别,“互联网 +”的特征可有效满足新时期背景下人们学习、生活和工作需求。信息技术是目前人们知识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是掌握信息技术的主要途径。在高中信息教学融入“互联网+”,可以为高中信息技术的提供强有力的基础支撑,从而为我国信息技术产业培养更加优异的人才。
2、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发展现状
2.1、学生信息技术基础存在较大差异
学生家庭条件不同,生长环境不同对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掌握程也不尽相同,有的学生从小就可以接触计算机,其所具有的计算机信息基础,远远高于山区农村学生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所以,学生具有信息技术基础差距比较明显,导致教师在教学中,无法兼顾到每位学生,这一点也是导致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水平一直得到有效提升的主要原因。
2.2、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
传统信息技术教学属于灌输式教学,也就是老师在台上侃侃而谈,学生在下面听记,一节课上老师很少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教师以讲完成课程为目的,并没有充分考虑学生是否听懂、理解。使得教师无法准确了解学生想学什么,长此以往下去,就会导致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教学效也很难得到有效提升。
2.3、学生主体地位缺乏
传统灌输式教学对我国高中信息技术教学造成的影响非常深远,发展至今,教师仍然占据主导地位,而忽视了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只能按部就班的按照教师讲述的内容进行学习,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学习性,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效果,使得信息技术教学质量难以提升【2】。
2.4、未能充分发挥互联网教学技术的优势
在 2017 年 5 月,某地区对 34 所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进行了全方位调研,调研结果显示,只有 6 所省级重点在信息技术教学中采用了互联网技术,而其余 28 所高中,仍然采用传统教学法,从这组数据中可以清楚看出,互联网教学技术并没有被广泛应用到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主要原因是教师自身综合素养有限,无法实现实现互联网技术教学的平常化,使得互联网教学技术难以发挥出应用的价值和作用。
3、“互联网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的措施
信息技术是 21 世纪美文人员需要掌握的基础技能,在人们生活、学习、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需要积极改进教学方法,从而不断提升教学效率,才能更好的适应现代教学技术的发展,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先备课再上课,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互联网 +”教学模式属于一种新型教学模式,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提供了更加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和多样化的应用平台,可以借助 UMU、问卷星等服务平台,为教师备课提供在线调查问卷和在线测试。把信息技术课程所需要的信息反馈和效果反馈及时呈现在学生面前,真正做到迅捷及时,科学精确。让我们既对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有了科学的评判,也让我们及时掌握了学生的思想动向和心理需求,便于我们更好的对自己的教学方法适时做出调整,对自己的知识及时做到更新。
信息技术教学具有很强的综合性,需要切实做好课前教学准备,才能丰富教学内容,通过互联网寻找适合课上使用资料,提升教学的丰富性和多样性,避免枯燥无味,让学生自主参加到信息技术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1、备好课程材料
众所周知,材料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也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来源,更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条件。比如:进行《枚举算法教学》这一课程时,教师通过网上搜索电影《向左走,向右走》中的个别桥段,比如:《向左走,向右走》中有一个模糊电话号码的片段,教师可以一次为切入点,开展教学程序算法教学,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效率,让学生愿意学习枯燥无味的程序算法课程。教师要想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学生的角度入手,充分了解学生的需求,才能设计出符合学生心理特性的趣味性课堂。
3.1.2、以学生发展为本
在高中教学新课程理念中指出,一节高质量的教学课堂,应当由学生和教师共同构建,在合作互助中学习,因此,在备课时,要遵循学生自我发展的原则,积极鼓励学生展现自我,培养他们自我探究和学习的能力,通过因材施教的方法,解决学生基础知识差异,真正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促使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和理念能准确落实到每节课堂上。
3.1.3、定期检查微机室硬件和软件质量
为确保教学过程能顺利开展,教师在上信息技术教学时,要提前对机房各种教学工具进行全方位检查,并调试好相应的硬件设备和设施,在计算机中安装必的教学软件和工具,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
3.2、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
“互联网 +”教学模式手段和方法更加多样化,促使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目标定位更加精确,内容更加精练,板块功能更加明确清晰。比如:通过微课,可大幅度保证互联网+ 课堂教学的效果。而微课还具有录制方便、时间短、内容精练,使用方便,能很好的满足互联网+课堂教学模式。另外,微课资源多样,情景真实,主题突出,目标明确,有效满足了互联网 + 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需求,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每一堂课可以使用 3~5 个微课案例来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并且大大缩短课堂讲授时间。
心理学表示,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只有良好的学习兴趣,才能充分激发学生探索创新的动力,高中生都具有极强的好奇心,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每学习一个章节时,要通过相应的情景设计引出课程,逐步提升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比如:现状很多高中都引进了幻灯片教学方法,在制作幻灯片可以先制作一个电子贺卡制作比赛,让学生进行分组比赛,并由教师作为最终的评论人员,此种竞赛方法,可有效提升学生学习兴趣【3】。
3.3、重视课下作业,巩固新学的知识
在“互联网 +”的背景下,网络学习资源愈发丰富,很多信息技术课程,需要通过实际操作能够被熟练掌握,因此,很多教师忽略了课下作用的布置。高中是信息技术课程相对比较简单,学习的内容是计算机技术应用的基础,比如:在学习 Word 表格修饰这一课程时,当教师讲解为修饰边框后,并不直接告诉学生白框加粗、单元格底纹设置的方法,而是留作课后习题,通过自主阅读课本或者查阅相关资料进行解决,然后再上课时,为学生发布相应的操作课件,让学生自主完成,通过这样方式,可有效提升自主探究的能力,也是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主要途径。实践证明,通过学习通过自身亲自实践和体验,可大幅度提升他们计算机应用的能力,才能真正做到深刻理解,扎实掌握。
3.4、学科整合,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互联网 +”的背景下,各类应用软件层出不穷,每天都要大量的软件被研发出来,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不能一味的教学生如何使用软件,软件编程的原因和方法等,更重要的的是培养学良好信息素养,包括:信息产生的原因、信息获取的方法、信息识别的方式、信息加工和处理及传递的过程等【4】。当学生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时,才可以和其他学科进行全过程整合,才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把信息课程中学习到知识当做查找其他学习资料的工具,才能做好所有学科共同进步,把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施的高素质人才。同时把信息技术和其他学科整合到一起,既能有效拓宽学生学习的思路,而且还能逐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对提升学习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也有非常大的帮助。但在具体整合时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第一,所选择的学科之间,既要有想通的地方,而且在某些地方可实现紧密结合;第二,其他学科的知识能有效融合到信息技术中。
3.5、多元化评价,激发学习兴趣
“互联网 +”的教学平台让课堂内容的备份、知识的重现成为可能。教师的授课内容,录制的微课,可以在全网络共享,随时随地提取和播放。这就让我们把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总结环节变成回放式的内容重现。大量教学实例表明,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具有激励、诊断、鉴定的作用,通过多元化评价,可促使高中学生能更加清楚的认识自己,让他们能认清自己在信息技术学习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评价内容包括:知识和能力评价、过程和方法评价、情感态度价值观评价三个维度【5】。
所以,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并不是由单一走向多元,更是完善课堂教学的过程,对促进学生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多元化评价,能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结合理论实践,深入探究了基于“互联网 +”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探究结果表明,信息技术教学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整体性,既要教会学生如何更加有效的施工软件,而且还要不断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在“互联网 +”的大环境下,教学资源更加丰富,需要从充分借助这些资源,才能最大限度上提升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韩鹏松 . 对“互联网 +”时代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思考 [J].学周刊 , 2017, 3(3):38-39.
[2]吴飞燕“.互联网+”背景下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改进——基于“翻转课堂”模式 [J]. 考试周刊 , 2017(38).
[3] 邱宗华 . 论“互联网 +”背景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 [J].教育 , 2016(12):00126-00126.
[4] 邓荣霞 . 互联网 + 背景下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课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与实践 [J]. 中小学电教 : 下 , 2017(4):4-4.
[5] 刘宗顶 , 欧君 . 互联网 + 背景下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研究 [J].信息与电脑 , 2016(21):220-222.